美國華裔教師自創教材 助推「沉浸式」中文教學

2020-12-12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8月13日電 據美國《僑報》報導,隨著中國崛起,美國中文熱悄然升溫,形形色色的中文班在各類學校雨後春筍般出現。然而,能用中文開課、教授中文之外課程的學校卻不多。南加州的帕沙迪納費爾德小學在這方面樹立了一個榜樣,該校用中文教授中文之外的課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並將這種形式的授課班級稱為「沉浸式教學」中文班。開辦這種中文班在全美是開了先河的,更沒有現成的教材可用。該校青年女教師詹雅婷自創教材上課,效果良好,並為此榮獲了大獎。

  創沉浸式教學 中文教師獲獎

  帕沙迪納費爾德小學(Field Elementary School)教師詹雅婷(Tina Chan),近日榮獲加州雙語教師協會頒發的2012年度全美雙語傑出教師獎。每年只有一名來自小學的教師能獲此一殊榮。

  該獎表彰詹雅婷在學校首創「沉浸式教學」中文班,其生動活潑的教學方式,獲得很多家長的喜愛。沉浸式中文班從幼稚園班開始,第一年該校只有20多名學生報名參與,現在已經發展到180名學生。

  年僅27歲的詹雅婷,看上去像個甜美的大學生,在美國教中文是她從小就立下的職業志向。

  詹雅婷在費爾德小學獲得教職時,該校剛剛開創沉浸式中文班。雖然滿腔熱情,但她卻沒想到會碰到那麼多的困難。學生一旦進入沉浸式計劃,除英語之外的各科課程,包括數學、音樂、藝術等,都要用中文教學。

  無教材 詹雅婷闖出自己的路

  但美國並沒有太多提供給沉浸式中文班的教材,而大部分學生沒有中文背景,很多人根本沒有接觸過中文。按規定,在沉浸式教學中,老師則不應該在課堂上使用太多英文,而須儘量使用中文。開始,只為了讓學生明白老師在講什麼,要求他們做什麼,詹雅婷就得費盡心思。孩子年級還小,她不但每天要設計卡片,圖片作教材,常常忙至深夜。第二天到課堂上,除了展示這些卡片,還要手舞足蹈,不停地用豐富的肢體語言來讓學生明白教學的內容。為了不讓學生感到課堂太沉悶,她每節只講10分鐘課,其它時間全部用來與學生或讓學生之間互動。

  孩子們很喜歡詹雅婷,下課了,都跑去擁抱她,用中文跟她說「再見」。混血兒維多利亞今年9歲,從幼兒班就開始上沉浸班。如今她已經可以用中文跟記者交流,還會用中文講小紅帽的故事,唱中文歌也是不在話下。她說中文很好玩,自己很喜歡學,希望以後能去中國玩。

  聯邦將停撥款 沉浸班面臨挑戰

  因中國迅速發展,該校很多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掌握流利的中文,因此,送到中文班來的學生,不少來自白人及其他族裔的家庭,也有些來自不會說中文的亞裔家庭。他們希望自己後代仍然會講漢語,在美國這個文化大熔爐中保留自己的文化傳統。

  要教好沉浸式中文課程,詹雅婷的努力必須從課堂內延伸至課堂外。在課堂外,因為家長都不懂中文,無法輔導孩子課業,有些家長則擔心孩子全用中文就讀,會耽誤學業及英文,這是送孩子到中文班的家長們共同面臨的問題。詹雅婷不但要為學生備課,也要為家長「備課」,她將要求學生朗讀或書寫的中文內容,一字一句註上拼音,讓家長可督促孩子的課業。

  她還和後來陸續加入沉浸式計劃的幾位中文老師,將家長組織互助會,交換輔導孩子學習的心得,定期舉行活動。詹雅婷知道,只有穩住父母,他們才會支持讓孩子來學中文。詹雅婷在教學中努力克服各種挑戰的熱情,輕鬆活潑的創意,以及凝聚家長共識的能量,獲得教育界的高度讚譽。

  該校的中文課從幼兒班開始,目前向上發展到小學三年級,下學年就有學生就要升上四年級了。不過,該校的沉浸式中文班,也面臨一些挑戰。該計劃由聯邦撥款,但是政府認為前幾年給的錢,應該是種子投資,希望沉浸班有了一定實力和名聲後,可以憑自己的力量拉贊助,明年是聯邦撥款最後一年了。學校目前要開始為中文課程未雨綢繆,希望從社區、企業及各種基金會獲得贊助。

  背景資料:沉浸式中文教學班

  以前,南加州的美國主流學校,只有大學才開設中文課程,可現在不但中學有中文課程,小學及幼兒園也都有;不僅華人學生眾多的學校開中文班,以白人或西裔、非洲裔為主的學校,也在開設中文班。

  近兩年,中文課程悄悄在主流英文學校播種、紮根,逐漸改變著美國外語教育的格局。

  儘管加州預算緊縮,學校教師裁員,但在大洛杉磯地區,還有部分英文中小學,在最近幾年聘請了更多的中文教師。

  因每年元旦玫瑰花車遊行而著名的帕沙迪那學區,有所納費爾德小學(Field Elementary School),該校從幼兒班起,就設立了沉浸(immersion)式中文教學班。所謂沉浸式中文教學,是指幼兒園班課程,90%使用中文,一年級減少至80%,二年級減少至70%,三年級減少至60%,到四年級時,課堂上的中英文各佔50%。

  且除了英文課外,包括語文、數學、自然、地理、歷史等科目,皆以中文配合英文解釋全程教學,讓學生得以從小在自然的的環境中學習中文聽說讀寫,增加學習的效果。(趙成 心悅 圖文)

相關焦點

  • 美國中文沉浸式教學簡介
    沉浸式教學和純粹的教外語不一樣。中文課就只是學語言和文化,但是沉浸式教學是要用目標語去學所有的科目。美國的小學老師基本上是要教全科的,也就是語文、數學、自然科學、人文科學、美術、音樂、體育都一個老師教,也有部分學校老師只教部分或者一個學科的。
  • 【掃盲概念貼】美國沉浸式中文教學
    中文被美國政府視為五種「稀缺」的外語之一,能說流利的中英雙語的人,將有可能在國際市場上佔有優勢。隨著中國經濟的崛起,越來越多的美國家長認識到學習中文對孩子未來發展的重要意義,希望漢語教育從娃娃抓起,一些美國學區開始設立並擴大漢語教學項目,沉浸式教學項目應運而生。所謂沉浸式教學,顧名思義,就是全天候使用目的語進行教學的全封閉語言教學項目。
  • 直播丨美國公立小學的中文沉浸式教學
    沉浸式教學是全天候使用目的語進行教學的全封閉語言教學項目。
  • 如何在美國教中文(2): 中文沉浸式教學簡介 (Mandarin Immersion Program)
    近幾年其他學科也開始走紅了起來,比如中文、韓文、日文、法文、德文、義大利文、阿美尼亞文,等等。尤其是中文,呈非常火爆的趨勢,尤其是加州(或者說洛杉磯)這個大中國城。有家長跟我吐露,有些家長甚至半夜排隊等待報名,頗有排隊買腎機的範兒。那到底在美國教中文和在中國教中文有什麼相同點和不同點呢?且聽我慢慢道來~一、沉浸式教學和普通中文課有什麼區別?
  • 美國漢語沉浸式教學的來龍去脈
    1965年,加拿大魁北克省的St.Lmabert地區率先開始實行法語沉浸式教學實驗,實驗從幼兒園一直進行到高中,效果驚人,引起巨大轟動。接著,第二語言沉浸式教學法以驚人的速度在加拿大全國推廣。此後,該教學法又被美國、澳大利亞、新加坡等許多國家廣泛借鑑。1971年,第一所沉浸式學校在美國加州誕生。
  • 美國舊金山公立學校力推沉浸式中文教育 成效顯著
    中新網5月11日電 據美國《世界日報》消息,在美國舊金山,公立學校的中文教育起步非常早,可謂開全美之先河。  在1926年,女教師尤方玉屏(Alice Fong Yu)成為美國公立學校歷史上的第一位華裔教師。
  • 報導丨美國的沉浸式中文教育
    在英華學院的社會研究課上,學生為中文地理詞彙繪製圖案。英華學院的教務主任帶領學生做中式早操。學生與教師的比例是10比1。78%的老師有高等學歷,其中很多人畢業於美國的大學,還有三位獲得了博士學位。包括由中國教育部下屬的國家漢辦支付薪酬的兩名教師在內,所有教務人員都在美國接受了培訓。美國本土的常規中小學校總共開設了175項中文沉浸式課程,僅本學年就新增了18項。
  • 美國中小學沉浸式中文教學簡介——第41期分享會簡報
    2016年6月26日,由北京民辦教育協會漢語國際推廣分會主辦、國際漢語考教結合研究中心承辦的國際漢語教師分享會圓滿結束,本期分享會由北京外國語大學王祖嫘老師進行分享,主題為「美國中小學沉浸式中文教學簡介」。
  • 美國沉浸式漢語教學,你了解嗎?(原創)
  • 中文沉浸式-我在美國教中文
    有一個中文沉浸式學校剛成立第二年,急需中文老師,我千裡迢迢跑去面試,當天就被錄用了,從此正式開啟了我的中文沉浸式教學生涯(此處應該有掌聲)。剛剛成立不久的新學校,師資緊缺,一個老師要分擔各種角色,編寫年級教學大綱,找教學資源,甚至自己編上課資料,最重要的是還得自己摸索沉浸式教學的方法和心得。
  • 吳應輝、劉丹丹:美國中小學漢語沉浸式教學面臨的問題與解決方案
    題目:美國中小學漢語沉浸式教學面臨的問題與解決方案作者:吳應輝  劉丹丹摘要:漢語沉浸式教學是一種教學效果突出的雙語教學模式,美國採用該教學模式的中小學數量呈快速增長趨勢。本文闡述了美國中小學漢語沉浸式教學模式的發展現狀,探討了該模式面臨的困境。
  • 沉浸式漢語教學受青睞
    據該幼兒園聯合創始人王婧介紹,幼兒園首期接收20多名當地兒童,配備6名中英文教師,實行的是全日制教學,並將引入「把中文當作母語來教」的沉浸式教育模式,教程設置中英文各佔50%。沉浸式漢語教學並非新概念,隨著幼兒學習中文的需求越來越大,沉浸式漢語教學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
  • 第三屆全美中文沉浸式教學大會圓滿結束
    2019年9月28日,由阿爾弗萊德大學主辦的「第三屆全美中文沉浸式教學大會」在阿爾弗萊德大學成功召開。來自全美九個州(紐約州、緬因州、密西根州、華盛頓州、佛蒙特州、加裡福尼亞州、馬裡蘭州、猶他州、華盛頓)、中國、加拿大等國家的近50位專家、學者以及漢語教師參加了此次大會。
  • 美國多州招中文老師 華盛頓州年薪5萬美金聘沉浸式教師
    *美國華盛頓州年薪5萬美金招聘K-5中文沉浸式教師!教學模式也從k年級90%/10%的中英文課程比例,到中高年級的50%/50%中英文比例,到初中階段,學中文的學生每天有兩節中文課繼續提升中文聽說讀寫等能力。經過多年的課程研究及教師隊伍培養,目前該學校已經有較為成熟的中文課程和中文教師培養體系,希望招聘到優秀的有資質的老師加盟。
  • 在瑞典長大的華裔,學習中文也會跟瑞典人學中文一樣難嗎?
    PPtutor在線中文,是一家全球領先的在線中文教育平臺,專為4-15歲海外華裔兒童,提供在線中文教學服務。目前PPtutor學員遍布全球75個國家和地區,10萬多海外華裔家庭選擇了PPtutor在線中文課。2020年3月14日,PPtutor在美國紐約納斯達克大屏向全球發布「全球華人中文提升計劃」。
  • 中文沉浸式學習是粵語還是普通話 在美家長需分清
    中新網1月22日電 據美國《星島日報》報導,在舊金山教育委員會早前舉行會議時,安排了獲得2012美國教育部頒發的「藍絲帶獎」(National Blue Ribbon Award)的中文沉浸教育典範尤方玉屏學校(Alice Fong Yu)學生魚貫上臺表演說中文。
  • 關於沉浸式教學,你了解多少?
    中文沉浸式教學的特點:(1)由全中文向中英雙語教學過渡沉浸式學校從幼兒園起全部採用中文教學,直到三年級或四、五年級(各學校教學大綱與課程設置有所不同)才增加半天(或更多)英語教學。這樣的安排可以令學生中英文同樣流利。
  • 學術會議 | 第四屆國際漢語沉浸式教學大會
    阿爾弗萊德大學孔子學院已成功舉辦了三屆全美K-12漢語沉浸式教學大會。每年的金秋時節,來自美國、加拿大及中國的語言專家及一線中文教師、研究者和管理人員共聚美國阿爾弗萊德大學,旨在以美國漢語教學現狀為背景,結合一線教師教學經驗,對漢語教學方法及其相關問題進行反思和研究,藉此提高中文教師的教學水平,提高漢語傳播的影響力和競爭力。    我們希望能為中文教學項目的研究者、教師提供一個相互交流的平臺,促進中文教學的可持續發展。
  • 來到荷蘭,孩子的中文卻丟了!90%華人父母的真實寫照!這個方法教華裔小孩學中文最有效!
    難怪就連Facebook大佬扎克伯格為了進入中國市場也苦學中文,曾在清華大學全程發表中文演講,並用中文和觀眾互動。就連這些美國頂級精英們為了把握更好的全球化發展和機遇,使出了吃奶的勁學習中文。中文對於有著天然語言優勢的華裔孩子就更加的不可或缺!疫情期間,孩子都在家上學,有很多的課外時間能支配,很多華裔家長給孩子報名了在線中文課。
  • 舊金山史達金恩小學六年中文沉浸式教學效果初顯
    舊金山史達金恩小學六年中文沉浸式教學效果初顯 >  中新網4月19日電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2006年秋天,舊金山的史達金恩小學幼稚班開課,23名5歲大的小孩第一次聽到中文,因為老師上課時說的全是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