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名鼎鼎的西域都護府,「都護」到底是個什麼意思?

2020-12-20 喜文多見

西域都護府,由西漢中興之主漢宣帝劉病已於公元前60年所立。漢宣帝劉病已是漢武帝的曾孫。西域都護府的設立,使得西漢的政令第一次貫徹到了西域諸國;其意義非同小可。西域都護府的確立,跟一個人的關係非常重大,那麼這個人就是鄭吉。

鄭吉,西漢會稽郡人,今江蘇蘇州吳中區。以民參軍,數次出使西域,因此被封為郎官。鄭吉為人堅強執著,熟悉外國事情。漢宣帝時期,鄭吉以侍郎屯田渠黎,糧食打多了,就想著建功立業。因車師國與漢不為善,鄭吉遂發諸國兵攻破車師。立此軍功,鄭吉被拔為衛司馬,負責保護鄯善往西域的南道。

漢宣帝神爵年間,匈奴內亂,匈奴單于的從兄日逐王意欲降漢。鄭吉請示過後,發諸侯國、屯田將士五萬人迎日逐王,安排日逐王於河曲縣。遂歸報京師。

鄭吉攻破車師,歸降日逐,威震西域;遂被委任一併保護車師往西域的北道。鄭吉一併保護南道和北道,所以「都護」就是「一同保護的意思」。鄭吉也成了西域都護府第一任都護。漢宣帝嘉其功,封鄭吉為安遠侯。西域都護府治所在烏壘城。「都護」的「都」,讀音念du,意思是dou。

自漢武帝時,張騫通使西域,到漢宣帝時,設置西域都護府;西漢的中央政令完整地貫徹到了西域諸國。推本逐源,安遠侯鄭吉功不可沒!

相關焦點

  • 阿克蘇新和縣打造漢西域都護府、唐安西大都護府文化園
    漢西域都護府、唐安西大都護府文化園的建設以歷史為依據,採用厚重的漢唐建築風格,重現漢唐時期中央政府有效治理新疆的歷史,展示中華統一多民族的形成過程,展示各族人民共同開發建設新疆的歷程
  • 歷史上的新疆:西域都護府是怎樣設置的
    我們經常說,西域都護府的設置,標誌著新疆地區正式隸屬於漢朝政府,成為我們統一的多民族國家不可分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那麼,西域都護府是怎樣設置的?它的設置又有什麼重要意義呢?要回答這個問題,還得從漢武帝對匈奴的戰爭說起。
  • 什麼是北庭都護府?
    「 可考的北庭都護官銜中不再有「大」字。但其作用是明顯的,北庭都護府在地位上實現了與安西都護府的平起平坐,整個西域由二府東西分疆而治。NO.為了統治廣袤的西域邊疆,有效管理眾多的少數民族,唐朝效法漢朝建制設置都護府,都護府負有「撫慰諸藩,輯寧外寇」之責,進而穩固唐朝的統治。唐朝在西域先後設置了安西都護府與北庭都護府。而北庭都護府便是武則天時期主管天山北麓軍政的機構。它興於一座城——庭州。
  • 漢代西域都護府城址遺蹟確認在新疆輪臺-光明日報-光明網
    目前,考古學者正抓緊探尋西域都護府具體位置。    這條振奮人心的消息,是記者從12月9日至10日新疆文物局和北京大學中國考古學研究中心在輪臺縣主辦的「漢唐絲綢之路的開拓——西域都護府研討會」上獲得的。    公元前138年,張騫通使西域,開闢了絲綢之路。
  • 關山迢迢,黃沙漫漫,兩千多年前,漢朝西域都護府是怎樣的機構?
    影片主角是成龍飾演的「霍安」,霍安的身份是西域都護府都護,在電影中,他為了團結西域各族民眾,化解矛盾,對抗外敵,維護和平,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差點丟掉性命。電影展現的是一個虛構的故事,但電影中的西域都護府確實存在過,而且是中國古代歷史上輝煌的一筆。我們一起來看看,在已然消逝的兩千多年前,西域都護府是怎樣的一個存在。
  • 地理答啦:漢朝、唐朝2個國力強盛的象徵——都護府
    地理答啦:什麼是都護府?上篇文章我們在分享「府」這種行政區劃的時候,挖了個坑,說要和大家分享一下「都護府」這種比較特別的政區形式。今天地理答啦就給大家填坑,帶著自豪感來說一說「都護府」!至公元前60年,西域的匈奴勢力向大漢投降,西域天山南北廣大地區完全納入了漢朝的管轄,漢宣帝任命鄭吉為西域都護,統領西域各國。鄭吉到達西域後,在烏壘城(今新疆輪臺)駐紮,設立幕府,也就是著名的西域都護府。
  • 大唐興衰見證者——安西都護府
    唐高宗顯慶二年(657年)十一月,蘇定方在碎葉水平定阿史那賀魯的反叛,從而平定了西突厥,顯慶三年五月(658年),安西都護府又遷到龜茲(今庫車),安西都護府升格為大都護府。唐高宗顯慶五年(660年),位於蔥嶺以西的西突厥都曼部降唐,朝廷派人去該部巡查。唐高宗龍朔元年(661年),又派遣吐火羅道置州縣使王名巡視蔥嶺以西,在于闐以西、波斯以東十六國,設置十六都督府,統轄八十個州,一百一十個縣,一百二十六個軍府,並在吐火羅立碑記述此事。
  • 西域都護府遺址所在地理位置認識有重大推進(圖)
    王小軍 攝兩漢西域都護府、魏晉西域長史府、唐安西大都護府是中央政府在漢唐時期治理新疆的最高政治中心。尋找這幾處府治遺址是百餘年來縈繞在考古學、歷史學者心中的夢想。1928年,當北京大學國學研究所的黃文弼先生踏入塔裡木盆地的時候,就開啟了探尋這些府治遺址的考古之旅。然而,層層籠罩的面紗並未輕易揭去,百年來這些府治遺址究竟在何方益發變得撲朔迷離。
  • 唐朝的疆域到底有多大?細數唐朝六大都護府
    唐朝的府制,依其形式和地位,分為三種類型:府、都督府、都護府。唐朝周圍的異族很多,為了有效管理突厥、回紇、靺鞨、鐵勒、室韋、契丹等,分別設立了安西、安北、安東、安南、單于、北庭六大都護府。都護府是唐朝在邊疆民族地裡設置的特別行政機構。分為大都護府和上都護府。大都護從二品,上都護正三品。都護的職責是「撫慰諸藩,輯寧外寇」,凡對周邊民族之「撫慰、徵討、敘功、罰過事宜,皆其所統。
  • 侯君集破高昌,建立西域都護府
    公元640年,唐朝一代名將侯君集,攻破了高昌,並且在高昌設立了安西都護府,統轄整個西域。巔峰時曾包括天山南北,並至蔥嶺以西至達波斯。
  • 古代都護府|大風起兮雲飛揚,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從詩中可知,王維是去見都護的,都護是都護府最高官職,那麼都護和都護府是什麼時候開始設置的呢?在政治軍事上有什麼意義呢?歷代沿襲又如何?下面我們就來簡單介紹。
  • 庫車西域都護府項目奠基開工
    6月19日,庫車西域都護府項目舉行了奠基開工儀式,標誌著庫車縣大力實施旅遊振興戰略,推動文化旅遊產業「1126」工程,全力打造「龜茲故地·絲路名城」文化旅遊品牌的又一個項目落地。庫車縣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曾是絲綢之路上的重鎮,也是獨庫公路的起始之地,是接連和溝通亞歐大陸的橋梁,是舉世聞名的龜茲文化發祥地。
  • 大唐六大都護府
    都護這個稱謂起於漢代,最有名的就是西域都護府,不過到了唐代它又有另外個名字——安西都護府。安西都護府設置於貞觀年間,侯君集平定高昌,在其地設西州都護府,之後在今吐魯番設立安西都護府,主要遏制住西突厥勢力,第一代都護為喬師望。
  • 唐朝設立的安西都護府輝煌時與西突厥都有哪些較量?效果怎麼樣?
    眾所周知,唐朝曾在邊遠的邊疆地區設立過若干都護府,這些都護府的設立使唐朝政府有效延展了對周邊地區的控制和影響。今天就具體說一說唐朝著名的安西都護府是如何同西突厥進行較量的,尤其是其第二任大都護郭孝恪到任後,對加強安西都護府所採取的一些行動。
  • 歷史那些事,「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邊疆官制
    都護作為官名,始見於西漢宣帝時期設置的西域都護。設在烏壘的西域都護府,統領大宛及其以東諸國,兼督察烏孫、康居等遊牧部落。當時以鄭吉為長官,駐節烏壘城(今新疆輪臺東),總領西域諸國,設官屯田,抗擊匈奴侵犯。
  • 文化傳承 四十年考古還原千年北庭都護府故城
    隨著考古發掘的深入,考古人員發現高昌回鶻佛寺東部被當地人稱為「破城子」的故城竟然是唐代赫赫有名的北庭大都護府所在地,是中原王朝有效管控西域的見證。北庭故城,就這樣在40年的時間裡,一點點被我們認識,許多歷史謎團被一點點破解。高昌回鶻佛寺的發現當年發現高昌回鶻佛寺的地方,現在被稱為西大寺。
  • 什麼是西域?在張騫之前,人們叫它「西北國」,中國的「西北國」
    一、什麼是西域西域這一叫法,來自於漢代的西域都護,也就是說,漢代正式使用「西域」一詞,是漢宣帝任命鄭吉為「西域都護」開始,當時「西域都護」管轄的地區即所謂的「西域三十六國」。其具體位置,一些專家依據《漢書·西域傳》的說法:「在匈奴之西、烏孫之南、南北有大山、中央有河……東側接漢隔以陽關、玉門,西側限於蔥嶺。」
  • 夢回盛唐——大唐安西都護府之故地遊交河
    它不僅是公元前2世紀--公元14世紀絲綢之路、天山南麓吐魯番盆地的重要中心鎮,也是大唐王朝大名鼎鼎的的安西都護府首個駐地——交河故城。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這是唐代著名邊塞詩人盧綸的《塞下曲》,貞觀十四年,大將軍侯君集出兵西域,平定高昌,置安西都護府於交河城,留兵鎮之。主要遏制西突厥勢力,第一代都護為喬師望。
  • 西域的繁榮和弱小,導致三大帝國搶奪,結果三大帝國都因此而沒落
    從漢朝開始,基本上凡是佔據過西域的王朝,都成了超級大帝國,如兩漢時期、大唐帝國時期以及曹魏時期,次一點的如隋朝時期,都佔據了部分的西域;故而經濟發達,國家國力繁盛。西域的重要性,直到元朝以後,準確的說是宋朝以後,才漸漸開始消弱,宋朝因為連幽雲十六州都無法收回,西北有西夏擋路,無力拓展,加上科技的進步,因此海航興起,如泉州、廣州、寧波等港口城市,吞吐量巨大。
  • 重現千年古城——訪新和縣唐安西都護府文化園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趙妍中外記者在安西都護府文化園參觀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張雲帆):12月5日下午,參加「外籍記者看新疆」活動的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外記者來到新疆阿克蘇地區新和縣唐安西都護府文化園參觀採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