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代西域都護府城址遺蹟確認在新疆輪臺-光明日報-光明網

2020-12-19 光明數字報

    本報新疆輪臺12月10日電(記者王瑟 見習記者秦偉利)備受關注的兩千年前漢代西域都護府地理位置確認工作,10日有了新進展。在我國幾代考古工作者多年不懈努力和苦苦尋找下,西域都護府城址遺蹟確定就在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輪臺縣10餘處古城遺址中的一處。目前,考古學者正抓緊探尋西域都護府具體位置。

    這條振奮人心的消息,是記者從12月9日至10日新疆文物局和北京大學中國考古學研究中心在輪臺縣主辦的「漢唐絲綢之路的開拓——西域都護府研討會」上獲得的。

    公元前138年,張騫通使西域,開闢了絲綢之路。公元前60年,西漢中央政府設立西域都護府,任命騎都尉鄭吉為西域都護,統轄西域三十六國,成為西漢中央政府任命管理西域的最高長官。設置在烏壘城的西域都護府成為中央政府在西域的第一個最高軍、政中心,代表著中央政權實施了對西域的有效管轄和社會治理。從此,西域成為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由於歷史久遠,西域都護府的地理位置長期以來難以確定。1928年北京大學的黃文弼首次來絲綢之路進行考古,深入考察了包括今天輪臺縣在內的眾多歷史遺蹟,開始尋找西域都護府烏壘城的所在位置。1998年到2010年,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再次深入該區域尋找西域都護府。幾代新中國考古工作者都參與到尋找西域都護府的工作中,但一直沒有找到西域都護府的確切位置。

    2015年以來,在國家文物局、新疆文化廳和文物局的支持下,北京大學、中國科學院、國家博物館等多位考古工作者和專家學者深入新疆西域都護府可能設置的區域再次進行找尋工作。他們採用各學科共同推進的方式,傳統考古手法與現代新技術共同應用,在茫茫戈壁灘上對眾多古城遺址進行田野考察。同時,加緊對歷史文獻的研究與深讀,探尋西域都護府城址遺蹟。考古工作者通過實地鑽探的方式,先後在輪臺縣境內初步調查、試掘大小不一、形態各異的古城遺址十餘處。但約兩千年的歲月刻蝕、風沙掩埋,這些古城大多僅有少量殘跡依稀可見,學界一直沒有找到確定西域都護府城址遺蹟的力證。

    負責此項工作的北京大學教授陳凌感慨地說:「從黃文弼先生到我們,時間過去快90年了,考古工作者一直秉承著一個信念,就是一定要找到西域都護府遺址。它是中央政權對西域有效管控的有力證明,也是當今社會深化愛國主義教育、維護祖國統一、增進民族團結的重要抓手。確認西域都護府遺址的地理位置,是我們考古工作者的責任與義務,更是我們加強新疆重大問題、新疆歷史研究的具體行動。隨後我們將加大遺址的考古發掘工作,力爭再現西域都護府的面貌。」

相關焦點

  • 西域都護府遺址所在地理位置認識有重大推進(圖)
    與會專家重點考察了輪臺奎玉克協海爾古城遺址。王小軍攝中新網新疆輪臺12月11日電(記者 王小軍)12月8-10日「漢唐絲綢之路的開拓—西域都護府研討會」在新疆輪臺縣舉辦。漢代中央政府在西域地區軍政體系的建立標誌著新疆正式納入中國版圖,成為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西漢宣帝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中央政府任命騎都尉鄭吉為西域都護,在「護鄯善以西南道」之外,「並護車師以西北道」,也就是總護西域三十六國,成為中央任命管理西域的最高長官。設置在烏壘城的西域都護府相應成為中央政府在西域的第一個最高軍政中心。
  • 歷史上的新疆:西域都護府是怎樣設置的
    我們經常說,西域都護府的設置,標誌著新疆地區正式隸屬於漢朝政府,成為我們統一的多民族國家不可分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那麼,西域都護府是怎樣設置的?它的設置又有什麼重要意義呢?要回答這個問題,還得從漢武帝對匈奴的戰爭說起。
  • 阿克蘇新和縣打造漢西域都護府、唐安西大都護府文化園
    漢西域都護府、唐安西大都護府文化園的建設以歷史為依據,採用厚重的漢唐建築風格,重現漢唐時期中央政府有效治理新疆的歷史,展示中華統一多民族的形成過程,展示各族人民共同開發建設新疆的歷程
  • 什麼是北庭都護府?
    「 可考的北庭都護官銜中不再有「大」字。但其作用是明顯的,北庭都護府在地位上實現了與安西都護府的平起平坐,整個西域由二府東西分疆而治。NO.為了統治廣袤的西域邊疆,有效管理眾多的少數民族,唐朝效法漢朝建制設置都護府,都護府負有「撫慰諸藩,輯寧外寇」之責,進而穩固唐朝的統治。唐朝在西域先後設置了安西都護府與北庭都護府。而北庭都護府便是武則天時期主管天山北麓軍政的機構。它興於一座城——庭州。
  • 關山迢迢,黃沙漫漫,兩千多年前,漢朝西域都護府是怎樣的機構?
    影片主角是成龍飾演的「霍安」,霍安的身份是西域都護府都護,在電影中,他為了團結西域各族民眾,化解矛盾,對抗外敵,維護和平,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差點丟掉性命。電影展現的是一個虛構的故事,但電影中的西域都護府確實存在過,而且是中國古代歷史上輝煌的一筆。我們一起來看看,在已然消逝的兩千多年前,西域都護府是怎樣的一個存在。
  • 《水經注》裡的西域及河西走廊(下篇)
    [1]《新疆莎車縣發現古城遺址 城內有捕狼石堆》,《光明日報》,2015-02-26 08:18[2]新疆塔什庫爾幹石頭城遺址考古獲重大發現》,2017-02-08枝河又東逕溫宿國南,治溫宿城,土地物類與鄯善同。北至烏孫赤谷六百一十裡。
  • 漢代「疏勒城」重現真身—考古發掘揭開奇臺石城子遺址身世之謎...
    石城子遺址出土的漢代遺物。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供圖新疆日報訊(記者張海峰報導)5月5日,2019年度全國考古十大發現揭曉,新疆奇臺石城子遺址榜上有名,引起各界關注。此外,我們在墓葬區採集到許多漢代五銖錢,還出土了不少帶有典型漢代特徵的陶罐、燈盞、甕等器物。」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館員吳勇介紹。這一推斷得到了碳14測年數據的印證。石城子遺址還出土了一個非常特殊的陶器。「像個盆,中間有個圓形的筒,像是『土火鍋』的樣子。這明顯不是當時西域的器物,新疆地區其他地方也沒有出土過類似的炊具。大家推測,可能是駐守在這裡的官兵從中原帶來的。」
  • 庫車西域都護府項目奠基開工
    六月的新疆阿克蘇地區庫車縣瓜果飄香,萬木蔥蘢。6月19日,庫車西域都護府項目舉行了奠基開工儀式,標誌著庫車縣大力實施旅遊振興戰略,推動文化旅遊產業「1126」工程,全力打造「龜茲故地·絲路名城」文化旅遊品牌的又一個項目落地。
  • 地理答啦:漢朝、唐朝2個國力強盛的象徵——都護府
    至公元前60年,西域的匈奴勢力向大漢投降,西域天山南北廣大地區完全納入了漢朝的管轄,漢宣帝任命鄭吉為西域都護,統領西域各國。鄭吉到達西域後,在烏壘城(今新疆輪臺)駐紮,設立幕府,也就是著名的西域都護府。
  • 推進「文化潤疆」工程,新疆新和縣再現千年漢唐古韻
    中國日報12月2日新疆阿克蘇電 12月1日上午,新疆阿克蘇地區「文化潤疆」示範基地暨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揭牌儀式在新疆阿克蘇地區新和縣唐安西都護府文化園順利舉行。同日,新疆新和縣博物館開館儀式在新疆阿克蘇地區新和縣博物館順利舉行。
  • 一、新疆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從漢代至清代中晚期,包括新疆天山南北在內的廣大地區統稱為西域。自漢代開始,新疆地區正式成為中國版圖的一部分。漢朝以後,歷代中原王朝時強時弱,和西域的關係有疏有密,中央政權對新疆地區的管治時緊時松,但任何一個王朝都把西域視為故土,行使著對該地區的管轄權。在中國統一多民族國家的歷史演進中,新疆各族人民同全國人民一道共同開拓了中國的遼闊疆土,共同締造了多元一體的中華民族大家庭。
  • 【新疆好網民 傳遞正能量】在輪臺,甜蜜的不止白杏……
    說起新疆,那香甜的瓜果一定是小夥伴們聊得最多的話題。在天山南麓、塔裡木盆地北緣的新疆巴州輪臺縣,有一種顏值與實力兼具的水果——白杏。在這個六月,輪臺白杏在以其晶瑩剔透的可人兒外表與甜蜜多汁的超讚口感徵服全國朋友們味蕾的同時,更成為該縣群眾的致富果。輪臺縣於2004年被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命名為「中國白杏之鄉」,縣域內現有白杏種植面積近10萬畝。
  • 大名鼎鼎的西域都護府,「都護」到底是個什麼意思?
    西域都護府,由西漢中興之主漢宣帝劉病已於公元前60年所立。漢宣帝劉病已是漢武帝的曾孫。西域都護府的設立,使得西漢的政令第一次貫徹到了西域諸國;其意義非同小可。西域都護府的確立,跟一個人的關係非常重大,那麼這個人就是鄭吉。
  • 細數唐朝六大都護府
    為管理這些州縣,唐王朝又仿漢代西域都護府的建制在民族地區設置都護府。從太宗至武后,建立了安東、東夷、安北、單于、安西、北庭、昆陵、蒙池、安南等九個都護府。到玄宗開元天寶時,只剩下安東、安北、單于、安西、北庭、安南都護府,這就是著名的六都護府。下面我們來一一介紹:
  • 文化傳承 四十年考古還原千年北庭都護府故城
    這是新疆首次由國家主管部門正式批准的大規模、規範化的科學考古發掘,也是新疆首次將回鶻佛寺考古作為唯一對象的重大考古發掘,正式拉開了新疆回鶻佛教考古和回鶻考古學發掘研究的大幕。隨著考古發掘的深入,考古人員發現高昌回鶻佛寺東部被當地人稱為「破城子」的故城竟然是唐代赫赫有名的北庭大都護府所在地,是中原王朝有效管控西域的見證。
  • 古代都護府|大風起兮雲飛揚,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從詩中可知,王維是去見都護的,都護是都護府最高官職,那麼都護和都護府是什麼時候開始設置的呢?在政治軍事上有什麼意義呢?歷代沿襲又如何?下面我們就來簡單介紹。
  • 大唐興衰見證者——安西都護府
    安西都護府自唐太宗貞觀十四年初設,至唐憲宗元和三年徹底淪陷,歷時一百六十八年,經十二帝。它的出現代表著大唐的繁榮昌盛,它的淪陷代表著大唐王朝的沒落,每讀史書,小編都因為唐的興盛自豪驕傲,也因為安西都護府最終命運感慨。我想,各位網友們也都該好好了解那一段歷史。
  • 光明文化周末·人文地理:課本裡的新疆
    胡楊秋色(油畫)  劉建新  新疆的神秘源自它深厚的歷史文脈。自張騫鑿通西域後,這片神秘的土地上眾多歷史名人來來往往。  開創了唐代邊塞詩先河的岑參,曾兩度出使西域。天寶年間,岑參第一次遠赴西域,充安西節度使高仙芝幕府書記。他告別了在長安的妻子,躍馬踏上漫漫徵途。也不知走了多少天,就在通西域的大路上,他忽地迎面碰見一位老相識。立馬而談,互敘寒溫,知道對方要返京述職,頓時想到請他捎封家信回長安去,就有了這首詩:「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鍾淚不幹。
  • 那封從漢代寄出的信,「找」到信封了
    那封從漢代寄出的信,「找」到信封了——寧波首次出土簡牘類文物光明日報記者 曾毅 光明日報通訊員 幹杉杉「這是寧波地區考古發掘首次發現簡牘類文書!」寧波市文化遺產管理研究院副研究員、餘姚花園新村漢六朝遺址項目負責人許超激動地說道。歷時4個月,寧波近日發布了餘姚花園新村漢六朝遺址項目考古成果。
  • 新疆庫車:難以割捨的千年龜茲古鎮
    那時的我對新疆極其陌生,只是在課本裡知道新疆有沙漠戈壁,還有巍峨的天山、崑崙山和阿爾泰山,其他的一切有關新疆的事物,只能聽新疆的親戚敘說。那時候,大巴車的速度很慢,我們在庫爾勒兵站吃的早飯,到了西面的庫爾楚就吃午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