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基地拆遷後,拆遷款、安置房等如何分配?

2020-09-05 盈科律師一日一法

作者/韓英偉律師

【案情簡介】

白某1與靳某為夫妻關係,白某2為靳某與白某1之子。姚某與白某2原系夫妻關係,2006年3月20日登記結婚。2012年8月20日,靳某(乙方)與騰退辦公室(甲方)籤訂《XX村「城鄉一體化」改造宅基地騰退補償安置方案》,約定:乙方騰退的宅基地位於西院-1號,確認宅基地面積164平方米,建築面積114平方米,上述四人均為應安置人員。同日,靳某、白某1、白某2基於該補償協議,獲得了A號、B號、C號、D號共計四套房屋(沒有房產證)並獲得了共計2079670元房屋騰退補償款。姚某作為應安置人對於騰退款、安置房以及安置租金依法享有財產權益,要求依法分割,故訴至法院。

被告靳某、白某1、白某2辯稱,不同意姚某的訴訟請求,理由如下:一、拆遷宅基地與姚某無關,姚某沒有參與建房,對家庭無貢獻,對子女也沒有盡到撫養義務。二、拆遷款中周轉補助費已實際用於周轉支出,姚某無權主張分割。三、姚某戶口不在拆遷宅基地內,姚某僅享有50平方米安置指標,對安置房屋不享有任何權利,其主張分割租金收益,於法無據。

【法院判決】

一、宅基地騰退補償款636230元歸被告靳某、白某1、白某2、共同所有;

二、被告靳某、白某1、白某2於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給付原告姚某補償款50000元;

三、原告姚某有權居住使用301號房屋;

四、被告靳某、白某1、白某2於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給付原告姚某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7月31日房屋租金收益46500元。

【律師解讀】

宅基地拆遷案件一般是要根據具體的拆遷政策、拆遷協議及家庭成員對於拆遷房屋翻擴建的貢獻情況,綜合考慮因素進行分配。

本案訴爭的房屋及騰退補償及所得款系基於戶主為白某1的宅基地和其上房屋拆遷所得。鑑於宅基地為白某1與靳某結婚所得,同時,白某2、姚某並未參與該宅基地上房屋建設。根據《槐房村「城鄉一體化」改造宅基地騰退補償安置方案》,宅基地補償款、房屋重置成新價及附屬物作價、騰退補償獎勵費、重點村綜合補助費、搬家補助費均歸靳某、白某1所有;提前搬家獎、工程配合獎,白某2、姚某共計應得44000元;因姚某、白某2共享有100平方米安置面積,故二人期房補助費應得38000元。

姚某與白某2應得份額為二人夫妻關係存續期間共同財產,因白某2在婚姻存續期間存在過錯,故分割時姚某可以適當多分。靳某、白某1、白某2庭審中表示三人的份額不需要進行分割,故其餘騰退補償款歸靳某、白某1、白某2、共同所有。現騰退補償款均在靳某、白某1處,其應當向姚某給付50000元。

2012年8月至2016年12月周轉補助費雖由靳某領取,但已實際用於租房支出,姚某亦居住使用租賃房屋,且並未支付房屋租金。

姚某作為拆遷被安置人,應享有相應的安置權益。依據《槐房村宅基地騰退回遷安置房認定單》,可以確認靳某選購A號、B號、C號、D號房屋時使用了安置人口姚某優惠購房指標,故姚某主張有權居住使用A號安置房屋。姚某要求上述房屋歸其所有,因房屋產權證書尚未辦理,不具備分割所有權條件,應當待房屋產權證書辦理完畢時,可再行處理。

關於房屋租金收益,因A號、B號、C號、D號房屋尚未分割,姚某、靳某、白某1、白某2對上述房屋均有權使用,而靳某、白某1、白某2將部分房屋出租,姚某作為使用權人有權分割已經產生的租金收益,具體份額,根據房屋出租時間、租金情況以及姚某、靳某、白某1、白某2所佔房屋份額及對房屋的貢獻酌情決定給付46500元。

相關焦點

  • 婚前房屋婚後拆遷獲得的拆遷安置房,如何分割?
    裁判要點:婚前房屋婚後拆遷獲得的拆遷安置房,如何分割?即雷某婚前修建的三間平房被拆除後,安置補償優惠價低的127.71平方米現房如何分配?房屋拆遷補償總額126707.06元元,雷某用該補償款購買了一套127.71平方米的安置房,並向開發商支付了37325.14的差價。根據在新民村安置方案中,凡在拆遷範圍內有長期住房並在村集體戶籍的,每人可享受60平方米的優惠安置面積,多餘部分將在市場上購買價格。
  • 婚前農村宅基地及自建房屋在拆遷後,離婚後女方能否分割安置房?
    在我國,農村宅基地是一種使用權,土地性質是屬於集體所有。農戶對宅基地上的附著物享有所有權,有買賣和租賃的權利,不受他人侵犯。隨著現在城市經濟發展速度的越來越快了,國家政府興修高樓大廈和新的建築物,難免會造成很多的房子和土地會被徵地或者拆遷的情況。拆遷可以改善居住環境,提高生活質量,但拆遷後的糾紛也是比比皆是。
  • 男方家拆遷安置房,是否是夫妻共同財產?
    男方家拆遷安置房,是否是夫妻共同財產?如果拆遷安置房完全是由男方一方婚前購買或建造的房屋按比例置換而來,則置換而來的安置房就是婚前財產的轉化,不屬於夫妻共同財產。比如夫家婚前在宅基地上建造的房屋。二、拆遷補償方案按照「房屋」與「人口」兩方面因素進行賠償。
  • 拆遷後,安置房補償的是無證小產權房,該怎麼辦?
    當房屋遭遇拆遷,不少被拆遷人會選擇房屋產權調換,拿到拆遷補償協議後,開始期待能夠早日住進安置房,但是在拆遷安置實踐中,有的被拆遷人後知後覺發現其安置房是無證小產權房。遇到這事可以說是非常糟心了,那麼今天律師和你說說碰到這種事情到底怎麼辦?
  • 宅基地是父母名字,子女都能享受拆遷待遇嗎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組織有關部門測算並落實有關費用,保證足額到位,與擬徵收土地的所有權人、使用權人就補償、安置等籤訂協議;個別確實難以達成協議的,應當在申請徵收土地時如實說明。相關前期工作完成後,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方可申請徵收土地。
  • 法官說法 | 我家老宅基拆遷,外來媳婦可以分拆遷款嗎?
    小王和小李是同村發小,多年前去外地工作,各自與女友相戀後回到老家結婚,最近村裡遇上了拆遷,這本是改善居住環境的大好事兒,可小王和小李兩家卻各有煩惱。宅基和房屋補償款原則上應當在對宅基審批和房屋建造、維修、翻造等有貢獻的人裡分配。一般來說,宅基地房屋的審批和建造年代都較早,一般情況下媳婦未參與宅基地房屋的審批和建造,此時媳婦對宅基地房屋並無貢獻,不能參與分配該筆動遷利益。
  • 徵地拆遷中,戶口對拆遷補償款有什麼影響
    但如果說原來的房子拆遷後涉及到「住房保障安置」的,通常各個地方政策中會有一些和戶口相關的條例,這種情況下就需要看一下當地的城市房屋拆遷中有沒有與戶口相關的補償條例。在農村房屋拆遷中,農村房屋拆遷則既涉及到房屋,還涉及到宅基地,而宅基地又與「集體經濟組織成員」這一身份緊密相連,因此,農村房屋拆遷補償中,和戶口還是有較大關係的。
  • 拆遷利益存在爭議,拆遷款應當提存
    李某沒想到,10年前花10餘萬元買的房,10年後一場拆遷,房沒了,拆遷款也一分沒見著。  案情簡介  1995年6月,李某購買王某位於北京市石景山區的平房三間,房價13萬餘元,李某為此支付相關手續費3萬餘元。  2004年,該房所在地區要拆遷。
  • 房屋拆遷款歸屬研究
    根據我國法律規定,合同無效後,因該合同取得的財產,應當予以返還,有過錯的一方應當賠償對方因此所受到的損失,雙方都有過錯的,應當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本案宋民因案涉房屋拆遷取得拆遷補償款,而宋民不享有案涉房屋所在地的宅基地使用權,該權利仍歸王建安所有,因此,王建安有權要求分割基於宅基地使用權產生的拆遷補償款,而對於拆遷款的其他部分,仍應歸宋民所有,王建安無權主張權利。
  • 北京一男子刑滿釋放後,得知宅基地已拆遷,利益被親人分了
    如果一個人觸犯法律,被判入獄,那麼,他的財產權和宅基地使用權等合法權益還受法律保護嗎?今天故事的主人公梁大江(化名),因為觸犯刑法,被判入獄,出獄後才發現,自己已經一無所有。原來,由於梁大江服刑期間戶口被遷出老宅,在1993年全國統一農村宅基地確權時,村委會將宅基地錯誤登記在梁大江前妻高淑芬的名下。2009年8月,拆遷人聯繫了高淑芬,因高淑芬沒有時間和精力處理拆遷事宜,於是她與兒子梁強籤訂《委託書》,委託梁強辦理老宅拆遷全部事宜。
  • 家中宅基地拆遷,外嫁女的權益歸屬在何方?
    許女士出生在農村,婚後的生活並不如意,於是,在結束這段失敗的婚姻後,許女士又回到娘家生活。恰好趕上娘家宅基地拆遷,作為外嫁女的許女士,卻沒有享受到任何權益。無奈之下,她與兒子離家北上,只為尋求法律的幫助。外嫁不等於離家,許女士該如何才能要回屬於自己的權益,何時才能歸鄉?王興華律師將為許女士指定迷津,幫她解除困擾為她爭取權益。
  • 離婚時財產已分割,還能要求重新分配嗎 結婚前房產被拆遷,安置房是...
    離婚時財產已分割,還能要求重新分配嗎 結婚前房產被拆遷,安置房是共有財產嗎 2018/06/03 00:17 來源:溫州晚報 編輯:童昭武 瀏覽:7641
  • 離婚了,房子到底算誰的——拆遷安置房
    小忠辯稱,這套房屋是拆遷安置房,購房指標是根據舊房屋拆遷政策以及拆遷補償協議確定的,使用舊房屋拆遷所得的補償款項購買的。舊房屋是小忠奶奶遺留的公房,拆遷利益已經分割完畢,無論是補償款還是購買的安置房都與小實無關。
  • 房屋拆遷父子反目 男子為補償款狀告親生父親
    無奈之下,劉帆與妻子委託律師將劉力告上法庭,要求分割拆遷還房及拆遷補償款。&nbsp&nbsp&nbsp&nbsp父親獨吞未果 原告都有補償&nbsp&nbsp&nbsp&nbsp在庭審中,被告劉力認為,拆遷還房系自己和妻子馮永碧共同修建所有, 沒有原告的任何份額。
  • 拆遷補償繼承中,被拆遷人去世了,補償款怎麼分?
    兩年前,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開庭就審理了一起因拆遷引發的糾紛:大橋社區的王老先生在生前立下遺囑,對房屋做出了分配,但在世時,該房恰趕上拆遷,其在已經籤署了拆遷協議但未領取拆遷補償款的時候不幸去世,王老先生的幾位子女對數百萬元拆遷補償款是否算遺產以及該如何分配有了爭議。
  • 以案釋法 | 婆家拆遷分八套房,喪偶女子打官司索要,法院判了
    2013年,沈母與拆遷公司籤訂《宅基地房屋搬遷補償安置協議書》,明確拆遷宅基地在冊人口7人,被安置人口11人,搬遷所得款共計579萬餘元,認購定向安置房八套,其中,五套77.5平方米的小兩居,兩套89.9平方米的兩居,一套125平方米的大三居
  • 以案釋法 | 父母老宅拆遷,八百多萬拆遷款全被弟弟領走
    家住北京通州區的王大姐就對弟弟非常失望,她父母的老宅於2018年拆遷,她的小弟弟竟然瞞著她們姐仨兒,將840萬元的拆遷款全部領走,並理直氣壯地認為,家產就應當兒子繼承。王父和王母在朝陽區某村有一塊宅基地,原蓋有4間正房,一家人居住在內,戶口也都在這裡。後來,王大姐姐弟幾人長大成人後,陸續結婚搬離老宅,戶口也因各種原因,遷往他處。其中,王大姐、王二姐、王三姐分別嫁往外村居住生活,王四弟在村裡另批宅基地建房生活。1980年,王父和王母將老房拆除,原址翻建北房四間,西廂房兩間。
  • 沒有產權證,拆遷怎麼賠償?
    02祖輩宅基地,多個子女怎麼分配?【背景】:幾十年前爺爺申請的宅基地,一直沒有蓋房子。孫子這兩年拿這塊地蓋了房子。爺爺奶奶已經去世了,爺爺有5個子女。這種情況,要怎麼處理。但總體來講,宅基地不等於其他資產,安置權益分配需要主要考慮到是否屬於宅基地上應安置人口。03 歷史問題導致沒有辦理產權證怎麼維權?
  • 房屋拆遷補償款,是按照戶口簿人數進行補償嗎?
    拆遷補償是指拆遷人對被拆除房屋的所有人,依照《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的規定給予的補償。拆遷補償的方式,可以實行貨幣補償,也可以實行房屋產權調換,還可以選擇貨幣補償和產權置換相結合的補償方式。那麼,房屋拆遷補償款,是按照戶口簿人數進行補償嗎?
  • 婆婆分配拆遷利益厚此薄彼,我該如何爭取自己的權益
    今天找到欄目組尋求幫助的陳女士,自家房子拆遷後,明明可以領到拆遷補償款,可她卻什麼也沒拿到。丈夫被撞後,全靠她一人打兩份工,艱難撐起整個家。明明是最親近的一家人,婆婆卻為何在拆遷利益的分配上對子女厚此薄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