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已成為大家重要的代步工具,需求旺盛導致汽車市場競爭很激烈,萬千「神車」琳琅滿目。「小剛炮」福克斯,業界美譽家喻戶曉,多年來從未動搖。「豪車三劍客之一」的奧迪A6L,在同級裡成為了標杆。汽車製造業的發展與時偕行,一款汽車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須清楚自己的定位,正如寶馬3系。今天我們請來了兩位駕駛者,下面,就讓他們為我們解答!
車主一:什麼級別的人會開寶馬3系?開它有檔次嗎?29萬的寶馬3系值嗎
顏值:就是衝著外表選擇他的。外觀正面吊打同等別的車,尾部就沒有新上市的好看。大燈都一樣,感覺海外版的雷射大燈更帥。後保險槓被擦過,油漆很薄。與新x5共享全新內飾,都這樣了,就算有缺點我也不計較了。兩塊大屏幕,全黑內飾,還不錯,挺耐看的。整體風格還行,材料很一般。三系內飾還不錯,空調出風口區域挺高大上的。
為了家用最終選了長軸,所以空間沒啥說的。我個子不高,前面足夠了。其他的儲物空間我覺得夠了,喜歡車輛裡乾淨簡潔。後後尾箱由於給第二排空間讓步,但也是中規中矩,滿足日常生活出行要求。寶馬的舒適性名聲很好。過減速帶,駛過坑坑窪窪道路,濾震都很到位。因為靜,所以心也安定。舒適度非常滿意,必須滿分,無論前面還是第二排。
動力夠了,不是開賽車,當前還沒有用運動模式。渦輪介入反應很快,對於日常使用相當足夠。動力是沒什麼問題,就是這個變速系統不是太聰明。城區代步,動力基本夠了。油耗在8升上下,這也不能要求更多了,OK的水準。
結語:我覺得,寶馬3系能在萬千好車中脫穎而出,外觀就這樣吧,不會讓我眼前一亮,但也不會覺得不好看。不得不說內飾較奔馳來說有所差距,但各有千秋。空間滿意很寬敞坐六個人都不擠.。寶馬現在已經調教的便舒適了,兼顧了家用。和英菲尼迪Q50L比較,寶馬3系更好,因此,寶馬3系的性價比是顯而易見的。
車主二:開過英菲尼迪Q50L,再花29萬提寶馬3系,車主:差距不大
先來看英菲尼迪Q50L的外觀,外表非常簡單漂亮大氣,而且大眾標又相當的低調。一眼看上的就是外表,車體很長,車頭看著很大氣。一體成型的雷射焊接做工,德系品質做工出眾。商務版的輪轂顏值可以,運動感十足。
再看寶馬3系,購車就選得標,顏值滿意。顏值不錯,正所謂小五系,改掉了單邊雙出。夜間時候車身兩側地迎賓光毯,科技感十足。變成了雙邊單出排氣,滿足了我對排氣的一切要求。
進入英菲尼迪Q50L車內,內飾簡單大氣,很不錯。最後排的中控還是設計的不錯的,特別是給接的人一種很好的感覺。貌似座包也不是真皮,質感差點,後排中央那個凸起,簡直感人啊。氛圍等很漂亮,內飾簡單卻不失豪華。空間足夠,主要是工作使用座位舒適。家裡人個子比較高,坐進去很寬裕。唯一讓我念叨的是後一排座包不能放倒。尤其他那個感應車尾箱真的方便。
再看寶馬3系,就算被人嫌棄的寶馬內飾也可以變得很好看。一般,撇去兩塊大屏幕,感覺會有一定的廉價。內飾沒感覺太難看,只是寶馬的搪塑沒有C級顯現出一種豪華感。氣氛燈不錯,還能調明暗度。空間我自己覺得夠用,平時就自己一個人開,上下班代步。4.8米不到的長度來看,空間足夠用了,本人淨身高178。其他的置物空間我覺得夠了,喜歡車輛裡乾淨簡潔。車尾箱很大畢竟比高7長了半米,而且最後排也是可以放倒的。
先開英菲尼迪Q50L,駕駛很精確,開著也很舒服,契合價格。方向盤迴正力矩電子介入太多,不慣性,不自然,需要人為休整。底盤紮實,懸掛不硬。剎車制動距離短,油門踏板輕。而大眾輝昂也著實是做到了,不僅動力好,舒適性也很高。大顛簸衝擊感較大,表現不夠C級水準。是發動機的噪音大了些,略有影響。後一排有出風口,不過沒有獨立控制。
再開寶馬3系,駕駛體驗的話向來都是寶馬的優點。支撐和轉彎都不錯,原來的車不敢這樣開。切換駕駛模式的按鈕位置有發生改變,開車體驗上會順暢。駕駛體系的油門、轉彎、變速箱,暫未出現任何問題。舒適度上也是要給滿分的。顛簸道路時,很貼地面。不過這的車,噪音控制都做得在接受範圍內。很軟包裹性強,就是第二排靠背較直,直接靠上去不舒服,需要加腰墊。
總之,我更滿意寶馬3系,原因有兩個,大氣的外表,還有細心的內在,車重車身龐大,開起來很平穩,對比兩車之後,我想說只有五個字:它非常完美!那麼,大家都覺得怎麼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