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蜂剩下的「廢料」蜂蠟,收購商一斤20元,蜂農卻說其實有大用處

2020-12-22 健康中情局

養蜂剩下的「廢料」蜂蠟,收購商一斤20元,蜂農卻說其實有大用處

在農村裡有許多人養蜂,蜂蜜的價格在市面上很客觀,養蜂其實也沒有我們想像中那麼的困難,反倒賺到的利潤還不少。養蜂主要就是收集蜂箱裡的蜂蜜售賣,蜂種不同其實釀出來的蜜也會有區別,現在還有人直接去尋找野生的蜂蜜,在城裡的價格更高。

我們在養蜂的時候都會剩下許多的廢料,就是我們所說的蜂蠟,其實賣給收購商也有一斤20元的價格,但蜂農卻說留下來還有大用處,不妨來了解一下。

我們所說的這種蜂蠟,其實是蜜蜂它們用來建蜂窩的材料,像我們採集的野生蜂蜜中就會含有蜂蠟,我們人工養殖都是壓榨收集蜂蜜,這些蜂蠟就會被剩下來。以前人們都是將蜂蠟低價售賣出去,其實像蜂蠟的價值也很 珍貴,在市面上有許多得到用處,能夠用來做洗浴用品、食物包裝等,用途廣泛。。

我們在收集完蜂蜜之後,就能將剩下的廢料做成蜂蠟,將剩下的廢料裝在一起然後加熱,壓榨處理後就會凝結成塊,我們將最底下的殘渣弄乾淨,就可以做成蜂蠟了。其實蜂蠟自己留著也有一個大用處,其實還能用來「誘蜂」,一般人們都是用一些白糖等誘蜂,但是像蜂蠟這種自身分泌的物質更好。

我們通常都是在有野蜂的地方放一些蜂蠟來引誘,野蜂比我們自己買的蜜蜂更好一些,而且市面上很多的蜜蜂品種,雖然蜂蜜的產量高,但是質量並不算很高。將蜂蠟用來引誘野蜂,也能省去一些養蜂的成本。你們還知道它的其他用處嗎?

相關焦點

  • 蜂蠟用途那麼多,為何養蜂人寧願20元一斤賣掉?養蜂人告訴你真相
    導讀:說起蜂蠟相信很多朋友都不陌生,不管是養殖中蜂還是意蜂,在我們養殖蜜蜂的過程中都會產生蜂蠟,網絡上有網友說蜂蠟20元一斤不要賣,養蜂人留著有大用途,但是似乎在實際養殖中養蜂人真正把蜂蠟留下的並不多,大多都是賣掉或者直接不提煉,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呢?
  • 養蜂小常識:蜂蠟的生產
    養蜂小常識:蜂蠟的生產文/嘉誠大家好,我是嘉誠,今天繼續來為大家分享有關養蜂的小知識。養殖動物需要我們花費精力,而這其中蜂農可以說是最辛苦的一群人了。因為蜜蜂的養殖有不同的時期,不同的時間節點需要注意的事項還都是不一樣的。蜜蜂的壽命一般來說也只有短短幾個月而已,一不留神之前的辛苦就白費了。廣大蜂農只有在不斷地養殖過程中不斷地學習知識,這樣才不會落後,才能更好地照料自己的蜜蜂。說起蜂蠟,你肯定不陌生,蜂群在生長過程中就會產生蜂蠟。很神奇的是,蜂蠟既是蜜蜂自己的產物,也是它們繁殖要用到的營養物質。
  • 蜂農的採蜜旅程和怎樣銷售出去,這是平凡而辛苦的故事!
    蜂農是蜜蜂的主人,他們養蜂只為採蜜,其中辛苦自知,下面我們就來看看蜂農的採蜜旅程和怎樣銷售出去,感受一下蜂農的生活。蜂農採蜜一、蜂農的採蜜旅程蜂農一般在江南出發,比如在浙江出發,春季的江淮地區盛開著大片的油菜花,可以採集很多的花蜜
  • 蜂蠟的作用以及蜂蠟的保存方法
    蜂蠟其實就是蜜蜂蜂巢,平時我們割蜂蜜之後,把蜂蜜過濾好就把剩下的蜂蠟丟棄了,難道蜂蠟就沒有一點用處嗎?小編告訴你,能用的上蜂蠟的地方可不少,千萬不要小看蜂蠟的作用。蜂蠟還可以用來製作王臺,養蜂人育王製作王臺就是需要蜂蠟來製作。蜂蠟做巢礎,蜂蠟做成的巢礎蜜蜂非常喜歡,給蜜蜂使用純蜂蠟做的巢礎,蜜蜂築巢會更快。蜂蠟煮蜂箱,蜂蠟煮過的蜂箱可以大大的增加蜂箱的使用壽命。沒有煮過蜂蠟的蜂箱很容易被蟲啃食。而煮了蜂蠟的蜂箱不容易被蟲啃食。
  • 很多收購商喜歡問蜂農買水蜜,這些水蜜賣給誰了?
    其實蜂蜜分很多種的,就比如說有水蜜,這些水蜜說白了就是還沒有成熟的蜂蜜就被搖出來銷售,營養價值很低,含水量很高,基本上不能夠長時間保存。很多收購商喜歡問蜂農買水蜜,這些水蜜賣給誰了?然而很多人收購商都喜歡採購水蜜,更是問蜂農大批量採購。不少人就疑惑了,怎麼不買天然成熟的蜂蜜而買半成品呢?背後的原因普通人其實都不懂。
  • 養蜂的人兒,趕花的故事,蜂農是這樣趕花採蜜的!
    養蜂人的生活用一句話說得最貼切,最有詩意了,「隨風而行逐花而居」,多麼美妙的詩句呀。養蜂人雖然與美景相伴,但是他們的生活卻是很艱辛的,風餐露宿是常事,帳篷和卡車就是他們的一天勞累後睡覺的地方,有的時候在遠離村莊和城鎮的地方放蜂,吃飯是很麻煩的,需要騎摩託車到十幾裡地外的市場裡買食物,最頭疼的是如果老天爺發威,一場大風雪就足以毀掉他們一年的收成。
  • 80後為什麼不願意養蜂?後繼無人,蜂農有話要說
    養蜂之路,是非常辛苦的,一路風餐露宿的,全國各地追花奪蜜風裡來雨裡去的,沒經她人苦莫勸她人善,養蜂要靠天氣吃飯,下雨狂風都會影響蜜的產量。現在養蜂的主力還是上了年紀50歲的人,90%都是夫婦一起出去,或跟其他蜂農一起追花奪蜜,非常累的。
  • 用生命採蜜的蜂農,背上的桶吊著的是一家人的生活!
    這是一個在雲南西南邊陲拉祜山,佤山的懸崖峭壁上的野生巖蜂蜜的蜂農。一張在當地收購蜂蜜的朋友發過來的照片,使我眼睛熱了,農民討生活太難了,尤其今年遇上疫情,更艱難了。這位養蜂人以兩口子經營為主,大半年時間在山野荒林間轉場。用水吃飯條件極差,還有可能遭到當地人的欺生和敲詐。生產者拼勁全力,只能混個溫飽,錢都讓收購商和生產廠家賺了。各種電商平臺上,十元一斤的蜂蜜總佔版首,購買者眾,因為我們很少賣得到真正的蜂蜜,所以寧願貨上當,不願錢上當,如此惡性循環,蜂農的生存空間被擠壓得所剩無幾,年輕人更是不敢踏入這一行了!
  • 榆林「蜂王」 帶領村民加入養蜂甜蜜事業
    說起養蜂,李建治頭頭是道。 1984年,李建治帶著弟弟開始養殖意蜂。通過多年的摸索,他基本上掌握了養蜂的技術。上世紀80年代,蜂蜜的市場價格較低,一斤只賣幾毛錢,但一年下來能淨賺兩三千元,這在當時是一筆相當可觀的經濟收入。 村裡的村民看到李建治養蜂賺了錢,在村裡率先修了房子、買了摩託,大家都跟著李建治一起養蜂。
  • 農大畢業生邊養蜂邊搞發明 新型蜂箱獲國家專利
    新型蜂箱,上半部分放置的是釀蜜瓶新蜂箱可省去抖蜂搖蜜工序  新型蜂箱與傳統蜂箱有何區別?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昨日上午記者前往申磊位於鼓嶺的養蜂場,順著山路來到了一個較偏僻的小山頭。記者看到,一個個蜂箱沿著山地每隔一米左右有規律地擺放著。  申磊畢業於福建農林大學蜂學院養蜂系,2009年他在福州鼓嶺過侖村租了一塊山地開始創業養蜜蜂,從此成了一名地道的專業「蜂農」。「你看,這個蜂箱就是我發明的專利蜂箱。」
  • 傳承百年的甜蜜家族事業——匠心蜂農的養蜂故事
    在接觸蜂農之前,我的想法也是如此。蜂農顧名思義是指養蜂的農民。他們遠離城市喧囂,久居深山密林,每天與蜜蜂為伴,像小蜜蜂一樣勤勞,與小蜜蜂一起做著世界上最甜蜜的事業,為人們奉獻最甜的蜜。今天我向大家講述養蜂人——曾老伯,曾老伯年近50,養蜂20多年,是地道的蜂農,出身於養蜂世家,已經傳承了近百年。
  • 蜂蠟是什麼?有什麼用途?怎麼鑑別蜂蠟的真假呢?
    巢脾是供蜜蜂貯存食物、培育蜂兒和棲息結團的地方,因此,蜂蠟既是蜂群的產品,又是其生存和繁殖所必需的物料。蜂農將蜜蜂築造的贅脾、割掉蜂房的蠟蓋、臺基以及搖蜜時割下來的蜜蓋等收集起來,一般是將蜂巢放入水鍋中加熱熔化,趁熱過濾,放冷,蜂蠟即凝結成塊,浮於水面,取出即成。 蜂蠟是工蜂腹部下面四對蠟腺分泌的物質。其主要成分有:酸類、游離脂肪酸、游離脂肪醇和碳水化合物。
  • 蜂農一生的養蜂故事,看完後淚奔
    如果你沒有親眼看見養蜂人的生活,或許也不會為養蜂人的貧困與無奈而潸然淚下。養蜂人即蜂農,是實實在在的農村人。他們多生活與深山、田間,以養育蜜蜂、出售蜂蜜維持家庭開支。大部分的蜂農都是祖傳式職業,家裡祖祖輩輩都是養蜂人,子承父業,在老一輩的養蜂人眼裡也算是件很滿足的事情,尤其是與蜜蜂打交道,生活也會多份樂趣。
  • 養蜂採蜂蜜,真的不能餵糖嗎?蜂農為什麼要給蜜蜂餵糖?為您揭秘
    蜂蜜,是農村一種特別好的增收資源,好的蜂蜜一斤上百元,在我們本地,一斤120元,已經持續好幾年了。有一個問題,一直困擾著的蜂農。因此,家養蜜蜂,到底要不要餵糖,小編很有發言權。養蜂採蜂蜜,真的不能餵糖嗎?蜂農為什麼要給蜜蜂餵糖?現在為您揭秘。小七家養的蜜蜂,每次都是因為花期過了,取了蜂蜜之後,或者飛走了,或者死掉了。
  • 常見的蜂蠟蠟燭問題
    無添加色彩顏料的蜂蠟,都會在裸露時顏色慢慢褪色變淡,氣味也會變弱。因此蜂蠟蠟燭不使用時,最好密封保存。(五)為什麼金葉爾蜂蠟蠟燭表面上是會有白霜只要是純蜂蠟表面都會有白霜。這是因為蜂蠟的某些特殊成分遷移到了表面,在蠟燭製作後的一段時間就會出現。越是純度高的蜂蠟白霜越多,出現的時間就越早。
  • 我縣養蜂協會現場指導蜂農採收蜂蜜
    3月25日,我縣蜂產業養殖協會到貓營鎮牛角井村實地指導蜂農採收蜂蜜。由於大多數蜂農都是第一次接觸蜜蜂養殖,缺乏經驗,協會技術人員手把手教授蜂農採收蜂蜜和管理注意事項,蜂農還在技術人員的指導下參與體驗「割蜜」、「搖蜜」、「過濾蜂蜜」等採收流程,以科學方法採收蜂蜜,有效地提高蜂蜜產量和規範蜂蜜質量。
  • 四十戶蜂農十萬斤蜂蜜滯銷
    下圍村的蜂農囤積了不少蜂蜜。廣州日報東源訊 (全媒體記者曾煥陽攝影報導)連日來,河源市東源縣燈塔鎮下圍村數十戶蜂農遭遇一件煩心事,村裡今年盛產的蜂蜜卻銷路不暢,全村共有10餘萬斤蜂蜜遭遇滯銷。據燈塔鎮下圍村江下自然村蜂農鍾錦興介紹,今年上半年以來,由於當地天氣晴好,村裡的枇杷、荔枝、龍眼等各種果樹產花豐盛,不但水果大豐收,蜂農在果樹下和山上放養蜜蜂生產出來的蜂蜜也迎來了豐收年,村裡家家戶戶的蜂蜜產量都超過了往年的預期。據了解,燈塔鎮下圍村是山區鄉村,也是東源縣的蜂蜜之鄉,全村現有養蜂戶40多戶,全村至今仍有10餘萬斤蜂蜜滯銷。
  • 中蜂的蜂蠟為什麼提取量那麼少,是什麼原因?
    中蜂只有在失去蜂巢的情況下和現有巢房不夠用來培育蜂兒以及儲存蜂蜜、花粉時才會分泌蜂蠟築造巢脾;另外,中蜂王的產卵能力較意蜂弱,又不能長期維持大群,巢脾的總面積也沒有意蜂的大。各種因素綜合,導致中蜂蠟的提取量會比較少。但我認為這還不是主要原因,問題出現在中蜂養殖戶身上。
  • 上萬斤賣不動,土蜂蜜陷入絕境,造假的人請放過蜂農
    一斤新巢平均出8兩蜜,老巢更會低到六七成。雖然蜂蠟也可以回收,但是刨除掉熬練的花費,剩下的收益連蜂蜜瓶、勺子、標貼的費用都包不住。 這,還不算環節損耗、人工倉儲、紙箱以及快遞費。 扣除這些開支之外,售價一百左右的土蜂蜜,也只夠那些堅守做木桶原蜜的人,勉強混個溫飽。產量低,成本高,這就是真正的土蜂蜜不好賣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