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戶蜂農十萬斤蜂蜜滯銷

2021-01-15 廣州日報

下圍村的蜂農囤積了不少蜂蜜。

廣州日報東源訊 (全媒體記者曾煥陽攝影報導)連日來,河源市東源縣燈塔鎮下圍村數十戶蜂農遭遇一件煩心事,村裡今年盛產的蜂蜜卻銷路不暢,全村共有10餘萬斤蜂蜜遭遇滯銷。

據燈塔鎮下圍村江下自然村蜂農鍾錦興介紹,今年上半年以來,由於當地天氣晴好,村裡的枇杷、荔枝、龍眼等各種果樹產花豐盛,不但水果大豐收,蜂農在果樹下和山上放養蜜蜂生產出來的蜂蜜也迎來了豐收年,村裡家家戶戶的蜂蜜產量都超過了往年的預期。據了解,燈塔鎮下圍村是山區鄉村,也是東源縣的蜂蜜之鄉,全村現有養蜂戶40多戶,全村至今仍有10餘萬斤蜂蜜滯銷。目前,大家正急著等待各地客戶上門收購或通過網絡郵寄銷售出去。

鍾錦興說,他家今年夏季盛產8000多斤蜂蜜,通過平時自產自銷的方式銷售了部分,但現在還剩下2噸左右的蜂蜜無法銷售出去。鍾錦興無奈地告訴記者,蜂蜜滯銷,孩子上學急需的學費和生活費成了大問題。蜂農袁偉才說,當地上半年盛產的百花蜜零售價一般每斤20元,主要客戶是本地熟客,但如今10多元一斤也無人問津。

鍾錦興說,下圍村位於205國道旁,以前車流量大,路過的自駕車客源比較多,近年村境內的粵贛高速公路建成通車後,因車流分流,村裡自駕車路過的外地客源已越來越少,這也是造成購買蜂蜜客源減少的一個原因。

相關焦點

  • 扶貧幹部當帶貨員 銷出幾百斤滯銷蜂蜜
    辛勤的良叔養了 130 箱蜜蜂今年 5 月初 , 他到貧困戶黃錦良家走訪時了解到 , 良叔家自產的兩三百斤冬蜜因為受疫情的影響而滯銷 , 而緊跟著荔枝蜜和百花蜜也將要上市了 , 加起來有近 1300 斤 , 如果賣不掉 , 良叔家的收入肯定受影響 , 楊志堅頓時動起了腦筋 ," 朋友圈帶貨 !"
  • 駐村「蜂蜜推銷員」線上線下「吆喝」忙
    眼下,正是嵩縣蜂農陳建國忙碌的時節,山上野花競相開放,蜜蜂飛舞在花間採蜜,他在喜悅之餘又有些發愁:受疫情影響,蜂蜜銷售遇到難題。駐村幹部得知後,積極幫他尋找銷路。陳建國今年59歲,是嵩縣白河鎮五馬寺村人,他的200多箱蜜蜂分布在白雲山腳下。
  • 3個小時2000斤蜂蜜領完
    2點到5點,3個小時的時間,預訂的2000餘斤蜂蜜領取一空。滯銷多時的一萬斤蜂蜜有了這麼一份「愛心訂單」,現場忙碌的三代養蜂人臉上都露出了笑容。    9月8日,社會愛心湧向蜂蜜滯銷的章丘蜂農曲光明。當天,280餘位愛心市民購買了2000餘斤蜂蜜。
  • 我縣養蜂協會現場指導蜂農採收蜂蜜
    3月25日,我縣蜂產業養殖協會到貓營鎮牛角井村實地指導蜂農採收蜂蜜。由於大多數蜂農都是第一次接觸蜜蜂養殖,缺乏經驗,協會技術人員手把手教授蜂農採收蜂蜜和管理注意事項,蜂農還在技術人員的指導下參與體驗「割蜜」、「搖蜜」、「過濾蜂蜜」等採收流程,以科學方法採收蜂蜜,有效地提高蜂蜜產量和規範蜂蜜質量。
  • 熱心蜂農揭露微信公眾號、淘寶部分假土蜂蜜的真實製作過程!
    土蜂蜜,大家都知道其產量非常有限,專業大規模養殖土蜜蜂的蜂農也不多,一般一位蜂農養殖的箱數也就在100箱以內。因為其產量特別低,花源比較多樣化,因此,價格也是相對的比較貴。但最近,卻在微信公眾號出現了大量的土蜂蜜廣告,他們的銷售團隊大到你無法相信,產量也大到令人懷疑;其實不單是微信公眾號,某寶一直都有大批量的土蜂蜜商家,而且價格還是非常的便宜,大部分控制在100塊錢左右兩斤,月銷量卻是幾百幾千,這樣子算下來的話,這些土蜂蜜的來源都是非常不可靠的,試問有哪位蜂農一年可以產上幾萬斤的土蜂蜜?
  • 蜂蜜到底該不該有白色泡泡,蜂農還原蜂蜜真相!
    在了解蜂蜜到底該不該有白色泡泡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什麼是活性蜂蜜,根據百科介紹,活性蜂蜜全稱是:活性天然成熟蜂蜜。活性天然成熟蜂蜜是蜜蜂採集植物的花蜜或分泌物,經過蜜蜂充分釀造而貯存在蜂巢裡的甜物質。
  • 「三品提升」助力蜂農甜蜜事業
    剛開始,他覺得養蜂可以賺個零花錢,從最初的兩箱蜂到如今的50多箱,從最初的單打獨鬥,到如今村子裡七八戶人家跟著他一起養蜂。去年,為了增加產量,趙存尚組織五六戶蜂農到周邊地區轉場4次,今年五六月份分別到郊區和仙人鄉其他村轉場兩次。除了養蜂,他還打著一份臨時工,一周有三天不在村裡,又要管理蜂場又要小轉地來回折騰,他怎麼能夠做到?「抱團發展」是趙存尚的「秘笈」。
  • 蜂農讓我們自己搖蜜自己裝罐,這蜂蜜還會假嗎?
    看到我們正在為買不到純正的蜂蜜而發愁,為了打消我們的顧慮,一位朋友帶我們到了山旮旯的一個養蜂場。蜂飛蝶舞,花海爛漫。60多歲的蜂農正在彎腰搖動搖蜜機採蜜。朋友說明了我們的來意,蜂農一點也不介意,說現在的人什麼錢都敢賺,我們蜂農的正宗蜂蜜的招牌就是這些無良商人搞砸的。一箱蜜蜂也不養,還敢在網上信誓旦旦稱自己的蜂蜜現採現賣,蜂農對「蜂蜜造假」的亂像頗有些憤憤不平。
  • 軒崗蜂農開啟「一窩蜂」認養模式
    原標題:軒崗蜂農開啟「一窩蜂」認養模式  你想擁有自己的專屬蜜蜂嗎?你想擁有高品質、原生態的蜂蜜嗎?你想體驗深山掏蜂蜜品蜂蜜的幸福時光嗎?近日,芒市軒崗鄉芹菜塘村的楊友啟老人帶領村內外的5戶蜂農搞起了「一窩蜂」認養活動。
  • 養蜂採蜂蜜,真的不能餵糖嗎?蜂農為什麼要給蜜蜂餵糖?為您揭秘
    蜂蜜,是農村一種特別好的增收資源,好的蜂蜜一斤上百元,在我們本地,一斤120元,已經持續好幾年了。有一個問題,一直困擾著的蜂農。那就是作為一個蜂農,養蜜蜂就是為了採蜂蜜賣給消費者賺錢的,能不能給蜜蜂餵糖呢?倘若喂,又該怎麼去餵糖呢?小七雖然不是專業的養蜂人,但從小生活在農村,也養過蜜蜂。對蜜蜂還是很熟悉的,也吃過自己家養的蜜蜂的蜂蜜。
  • 十萬斤桃子滯銷,農民8毛一斤賤賣,果農嘆氣:總比爛地裡好
    眼看著桃子已經到了採摘期,雖然目前桃子在水果市場上的價格並不低,可是根據當地果農的說法,自家的桃子卻一直少有人問津,之前1元1斤都賣不出去,現在農民只好8毛一斤賤賣,果農也只能嘆著氣解釋:總比爛地裡好。為什麼會出現十萬斤桃子滯銷的現象呢?
  • ...別再上當買假土蜂蜜了!中國綠髮會中華蜜蜂保護地蜂農呼籲電商...
    土蜂蜜一年一產,別再上當買假土蜂蜜了!)6月3日,綠會「中華蜜蜂保護地·桐柏山」的蜂農劉宏成再次反映情況,電商平臺上假冒偽劣「土蜂蜜」大量存在,存在「劣幣驅逐良幣」的問題,亟需引起有關管理部門和消費者關注。
  • 真相:為什麼市場上難買到好蜂蜜,而蜂農的純蜂蜜卻賣不出去?
    然而,蜂蜜市場從上世紀九十年代起,就開始漸漸變得有點魚龍混雜。各種各樣的真假、好壞的蜂蜜開始攻佔市場,並且開始壓榨蜂農。有用白糖熬成白糖水充當蜂蜜的,也有用一些便宜的糖漿冒充蜂蜜等等,你可以自行想像。這讓很多買到過假蜂蜜的消費者突然有了種「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的感覺,於是有些人開始不敢買蜂蜜了。
  • 上萬斤賣不動,土蜂蜜陷入絕境,造假的人請放過蜂農
    意蜂蜜和勾對的假蜜對市場衝擊太大,一般消費者難辨真假,假的比真的賣得好是常態,像我這樣正宗的土蜂蜜,沒有出路了!而在2019年末也有這麼一則新聞,淹沒在疫情裡:《上萬斤賣不動,土蜂蜜陷入絕境,造假的人請放過蜂農》,說的是株洲市醴陵市官莊鎮瓦子坪村,有近萬斤的土蜂蜜面臨滯銷,100元一公斤賣不動。那麼,為什麼農家的土蜂蜜越來越不好賣?
  • 蜂農絕望自殺,行業何以破局?
    設施作物與蜂農的合作一般有有種方式:租賃蜜蜂與出售蜜蜂。 例如草莓,蜂農會直接出售蜂蜜。 一來蜜蜂在採集草莓花粉之後,蜜糖的產量及其稀少,幾乎只有授粉功能。
  • 成立合作社借力移動微商 南安蜂蜜走出深山
    借力移動微商 蜂蜜走出深山 銷路解決了,蜂農只需專心釀好蜜。圖為蜂農展示蜂群釀蜜情況。(黃文珍 攝)剛剛過去的一個月裡,荔枝花、龍眼花相繼繁盛綻放,開啟了蜂農採割蜂蜜的忙碌時節,而春花唱罷,夏花即將登場,蜂蜜也由此進入高產時期。昨日,記者走訪了解到,一些蜂農已經告別單打獨鬥的局面,逐漸成立合作社,統一品牌、統一包裝,擺脫價格戰,提升議價能力。此外還藉助網際網路,讓蜂蜜走出深山,走向更廣闊的消費群體。
  • 駐村扶貧幹部變身蜂農,替42戶貧困戶代養蜜蜂,收入歸貧困戶
    安康石泉縣曾溪鎮油坊灣村,45歲的駐村扶貧幹部塗應輝成了蜂農。春天,休眠一冬的蜂王開始產卵繁殖,塗應輝要在兩個來月的時間裡,分出200多箱蜂。 200多箱蜂已有人訂購,賣出去後村裡42戶貧困戶,每戶一年1500元的分成就有著落了。
  • 蜂農餵糖水,行業公開秘密惹爭議,這樣的蜂蜜到底有沒有質量問題
    蜂農餵糖水,行業公開秘密惹爭議,這樣的蜂蜜到底有沒有質量問題?每年的春天蜂蜜都是熱銷品,春天百花齊放,蜜蜂們忙碌著採各種花蜜,讓我們吃到美味的蜂蜜。大家都想買那種農家蜜,因為在大家的意識中農家蜜不參假。雖然有很多專業養蜂的人,但是大家很多都不樂意去買他們那的蜂蜜。
  • 「阿里敲鐘女孩」的甜蜜事業 採百花成蜜 釀得蜂農幸福
    王淑娟(右)與蜂農交流養蜂心得。掃碼看短視頻「阿里敲鐘女孩」帶動蜂農增收長髮及腰,臉蛋白淨,很多人心目中,王淑娟看起來更像一位靚麗的鄰家女孩。阿里巴巴在紐交所上市時,她作為8個代表之一敲鐘而被世人知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