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粉是南北文化碰撞的產物。不管是移居南方的北方人,還是南徵的軍隊。米粉的創造者把南方常見的大米,做成北方麵條的形狀,那一刻,鄉情就凝結在這一碗米粉裡。
在湖南省外,只有一種說法——湖南米粉,但殊不知,湖南米粉有很多種,每個地方的米粉都不一樣,大家要是以為吃粉永遠都是長沙米粉和常德米粉,那就圖樣圖森破了!
湖南21.18萬平方千米的土地上,米粉的分布像星辰。地理環境不同,交通通達度不等,風物不同,文化各異,米粉也呈現不同的個性。靠山而居的人跟臨江臨湖的不一樣;久居盆地的人跟處在平原的又有區別;發達的地方和稍顯閉塞的地方又不太一樣。長株潭地區的人更喜歡帶清湯和不那麼辣的扁粉;常德人以更勁道的圓粉為傲;衡陽人推崇當地的魚粉;邵陽人則離不開泛著紅油如烏龍麵一般的粗粉;懷化人更喜好粗粉和鴨肉的碰撞;湘西米粉講究碼子的酸辣;郴州人除了熱愛紅湯的魚粉,小腸粉、殺豬粉等都是他們的心頭好……在湖南,只要在米粉前冠以地域,就是一種迥然不同的米粉文化。
敢為人先的湖南人,唯獨在米粉上是「冥頑不化」的。一個個充滿鄉愁的胃,飽含著對米粉的長情和專情。湖南各地的菜餚融會貫通,唯獨米粉壁壘森嚴,而且一定要爭個高下,誰是No.1,可是大是大非的問題。在湖南人的潛意識裡,「正宗」的米粉是帶著家鄉名字的,有家鄉特有的調料,佐以家鄉特有的食材,才是一碗家鄉的粉。米粉的粗細、圓扁、辣與不辣、酸與不酸不僅是口味喜好,更是代表一個地方的性格,或細膩或粗糙,或深沉含蓄,或粗獷霸蠻,或圓融變通,或堅韌豁達……一碗米粉裡,裝著整個湖南。
米粉的世界太大了,對於一碗米粉的出色與否,每個湖南人心裡都有自己的一把尺子。一碗正宗的家鄉米粉,是湖南人心頭放不下的美味。
長沙米粉
與人們對湖南人口味重的印象相反,長沙米粉要從一碗清湯肉絲粉說起。
粉薄,軟糯,澆頭重。一碗典型的長沙肉絲粉,在上桌前是不帶絲毫辣味的。每個粉店老闆都寬容地把決定權交給食客。一盆一盆的剁辣椒、榨菜、酸豆角,靜靜地等在櫃檯上,任人自取。
長沙人喜歡吃米粉,米粉分圓粉跟扁粉兩種,長沙市民大多偏好食扁粉,因為扁粉比起圓粉來優勢就是比較容易入味。長沙人管放在米粉裡面的配菜叫碼子,有蓋碼跟炒碼兩種。所謂蓋碼就是事先做好了碼子,粉下出來後直接把做好的碼子蓋在上面;而炒碼,顧名思義,是在點粉的時候臨時用小鍋炒出來的配菜。
「重挑輕挑二排溶排過橋帶迅幹,寬湯扣湯輕油重油免青落鍋起」。這是吃長沙米粉的「行話」。長沙米粉的特色在於那一口煨湯。「湯鮮碼熱」——湯頭多用筒子骨、老母雞等,熬足一個通宵才算過關。
特色推薦:長沙肉絲粉、三鮮粉
衡陽米粉
衡陽米粉以湯碼、涼拌為主,奶白色的筒子骨和魚肉的湯頭,浸透每一根米粉,加一點蔥花和紅椒段點綴,造就了衡陽人腦海中最頑強的味覺記憶。
魚之鮮,粉之彈。衡陽目前的魚粉溯源應該是衡陽縣的渣江魚粉。衡陽魚粉做法關鍵是魚要新鮮,湯要濃鬱,火候適度,一般將豬的筒骨敲碎後煨熬至少一夜,烹製過程關鍵在於魚的熟化過程。將魚現殺後切成塊狀,鍋中油燒紅,將鮮魚塊置入鍋中稍作煎炸,加入西渡湖之酒,然後快速翻炒,加入鹽與濃湯,再放進薑片、蒜茸等,加蓋。
特色推薦:衡陽魚粉、衡陽筒骨粉
株洲米粉
株洲米粉的標配和靈魂由砸粉、雞蛋、豆芽、辣子、小蔥構成,各種蔬菜依照喜好隨心添加,清脆的爆油聲和瀰漫的蔬菜香讓人垂涎三尺。
醴陵炒粉是以砸粉即幹米粉為原料來製作食物的。以大米的碎米為材料,經過多道工序製成。製作砸粉要先將粳米磨成水漿,再燒成米糊狀,攤到寬盆中冷卻讓其凝結,用刀劃成寬寬的條狀稱為米粉皮。再用帶眼的篩子把米粉皮擠成圓柱狀的粉條,因為有捶打、擠壓的過程,稱它為砸粉。
株洲燒湯粉,燒湯,也叫燒鍋,就是拿個小鍋單獨快速燒個湯汁澆頭,淋在米粉上。湖南其他地方的米粉,除了衡陽魚粉,無論是底湯還是碼子都是大鍋大味,只有在株洲這兩個地方,才追求小鍋小味。
特色推薦:醴陵炒粉、燒湯粉
湘潭米粉
湘潭米粉最大的特色就是它的粉皮薄,但是水煮不糊湯,幹炒不易斷,而且非常容易入味。米粉的湯是熬了整夜的肉骨頭湯,非常的鮮美。湘潭人喜歡蔥油餅配米粉,買兩個蔥油餅,先幹啃一個,然後放一個在米粉碗裡,等油餅吸飽了湯汁,味道更濃鬱。
香菇煨肉碼,選用鮮豬肉前腿加五花肉製成,將豬肉切成8釐米的粗絲加入香菇,經慢火煨制而成,豬肉色澤金黃,軟爛鮮香,濃香撲鼻。手工米粉切成5釐米的細條,經滾水氽煮,柔軟爽滑,加入豬大骨長時熬製的清湯、香菇煨肉碼、香蔥,湯鮮、粉爽、味美。
特色代表:肉絲粉、爆炒腰花炒碼粉
邵陽米粉
油乎乎紅彤彤的湯汁裡,浮現筷子粗的米粉,都不用吃,看一眼就是邵陽米粉。米粉厚實耐嚼,配上吸滿紅油的牛肉、油豆腐和木耳絲,有一種回味綿長的香醇。邵陽人就把米粉做得比一般的粉更粗,讓它能夠保持不輸給別處米粉的韌性。
第一次見邵陽米粉的不少人甚至會問:「這不是烏龍麵嗎?」
邵陽人喜歡用牛肉或者豆腐木耳蓋碼來配這種胖胖的米粉,再舀上一勺紅油,用筷子熟練地攪拌開。而目光,更是始終隨著筷子遊走,生怕灑出一星半點。直到嗦進第一口粉,這一天才算是真正地開始了。
特色推薦:銅鵝粉,牛肉粉
嶽陽米粉
嶽陽人喜歡吃米粉,米粉分圓粉跟扁粉兩種,嶽陽市民大多偏好食扁粉。嶽陽人喜歡吃口味蝦,蝦尾面深受大家的喜愛,洞庭湖區的清水龍蝦,個頭大,肉質鮮嫩Q彈,製作前,先將龍蝦蝦尾清洗乾淨,把蝦尾過油,用高湯和少許本地豆瓣煨好,起鍋放紫蘇入味。
嶽陽的洞庭魚粉是用鮮活鯽魚熬湯,洞庭湖鱖魚作碼,其湯香味濃,湯之鮮美,回味無窮。魚粉配料上乘,製作精心,烹煮講究,一直以湯清、面韌,碼香、味香的特點,以及薄、韌、滑、汪、酸、辣、香、色等特色,深得嶽陽人的深情與喜愛。
特色推薦:洞庭魚粉、炒碼牛肚粉、魷魚粉
常德米粉
一絲不苟的「梳子背」,潔白的圓粉上,牛肉、蔥花層層鋪開。米粉口感Q彈爽滑,混著濃鬱的湯汁一分不差地送入口中,偶爾還帶著一塊軟爛不失嚼勁的大片醬香牛肉。這是在唇齒間進行的一場深入交流,每一口咬下去,都能得到積極的反饋。這就是常德米粉。
常德米粉派系內,津市牛肉粉怕是實力最強勁的。常德人不像長沙人獨獨偏愛扁粉,這裡扁圓皆有。只不過,常德人默認粉就該是圓的,扁粉只能叫做米麵。
特色推薦:麻辣牛肉粉、牛雜粉、燉粉、紅燒牛肉粉
張家界米粉
澆頭多燉煮,粉湯和臊子有講究。一碗嫩滑爽彈的米粉,配上大骨熬成的鮮湯,加一勺酥爛的澆頭,再根據個人愛好放些酸辣椒、酸黃豆、蒼耳子,讓人慾罷不能。
在張家界,涼麵是不可或缺的吃食。一年四季,尤以炎熱的夏季為甚,大街小巷,總能看到有人捧一碗涼麵,或蹲或坐,吃得津津有味。問及緣由,有人愛涼麵爽滑的口感,有人愛其鮮香勁辣的滋味,也有人圖個價格實惠、操作便利,甚至身在外地的張家界人,也央求著老家朋友帶一份涼麵過來。
草帽面是張家界特有的一道美食,興起於清朝年間,深受張家界人喜愛,其製法特色,為本地獨有:取材於經手工木擀擀壓而成的麵條,具有薄、柔、嫩的特點;再加用豬頭肉製成的臊子肉,糯而香、油而不膩,入口即化,回味無窮。幾百年的傳承,在張家界,一碗暖暖的草帽面不可錯過。
特色推薦:扣肉米粉
益陽米粉
益陽米粉比長沙米粉厚一點,有嚼勁。不重辛辣,醬香肉美,細嫩可口,原汁原味,以木耳肉絲和辣椒肉絲居多。
益陽米粉手工石磨米粉為主,從洞庭湖早稻秈米精選優質陳谷,浸泡蒸煮,米粉柔軟爽滑,有嚼勁、入味更透徹。廣受益陽人喜愛的木耳肉絲煨碼,選用豬前腿肉,將切好的肉絲和木耳絲在慢火下煨制,木耳脆而不綿,一碗醇香的米粉在肉絲和木耳的搭配下,肉鮮湯美。
在益陽,夏天更受歡迎的是涼麵,麵條勁道十足,配上秘制的滷肉湯汁,加小碟自製豆豉,那味道簡直絕了!蓋在涼麵上的滷肉,是精選上等土豬肉加入秘制滷罐中滷製而成,冷卻後切成片放入獨家秘制的滷汁中浸泡,配上涼麵的麵條,Q彈爽滑,十分帶勁!
特色推薦:安化臘肉粉、隔倉肉燉蘆筍粉
郴州米粉
鮮嫩的魚肉熬製成乳白色的魚湯,加入當地的五爪朝天紅椒粉,調入豆膏、茶油等佐料,上桌就是紅彤彤的一碗,辣椒的辛辣與魚肉的鮮香雙重美味浸滿整個味蕾。這是郴州米粉。
郴州棲鳳渡的魚粉深受郴州人喜歡,棲鳳渡魚粉取當地河中的鰱魚熬成魚湯,以這種魚湯作為湯底,加上辣椒、茶油、豆油等調料,將泡發好的米粉放入進去,再添上剛剛熬湯用的魚肉,一份魚粉就這樣做好了。做好的魚粉,湯色鮮紅,香辣美味,魚肉鮮嫩雪白,米粉爽滑有嚼勁。
米粉推薦:棲鳳渡魚粉、安仁燙皮、永興紅粉
永州米粉
比起湯粉和炒粉,永州人愛的多一點還是拌著吃的滷粉。
滷粉,顧名思義,要有滷水。米粉本身淡而無味,關鍵在滷水,店家熬製的滷水都有各自的絕招。一般是用八角、桂皮、小茴香等香料坐鍋,放入豬骨等,再加入三花酒、羅漢果等配料,先用武火,然後用文火精心熬製,方能制出香氣撲鼻味道純美、營美豐富的滷水,與米粉拌和。永州的滷粉一般只有「幹撈」一種吃法,這樣更方便,滷粉裡的「鍋燒」(一種類似油咋的食物)比桂林米粉更韻味。
清爽透亮的米粉,吸滿滷水,配著原汤滷出來的牛肉或雞蛋,輔以蔥蒜的調和,滿嘴馥鬱的香味,讓人慾罷不能。
永州的湯粉基本選用的是豬骨高湯,將豬骨放入滾水中氽燙3分鐘,撈起、洗淨,放入湯鍋內,加入黃豆,桂皮,八角,茴香等材料用小火熬煮。這樣熬製的高湯特別鮮美,比起牛骨高湯的濃鬱卻是別有一番風味。配料也很簡單,一點蔥花,加一些酸菜,些許肉末。這樣的早餐不膩人。
特色推薦:永州滷粉、祁陽米粉、禾亭水粉
懷化米粉
粉粗,臊子重。簡簡單單,一碗粗粉足以慰藉懷化人的味蕾,這源於懷化米粉軟硬粗細的種類豐富,豬腳鴨肉臊子的濃鬱噴香、風味獨特,以及鮮香爽辣的湯底中隱藏的秘密。
芷江鴨肉粉系湖南省芷江侗族自治縣特色小吃,選用由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芷江鴨」所熬製成的原湯輔以米粉加工而成,經過燉煮,鴨肉中富含的多種人體必需的各種胺基酸。鴨肉粉的臊子,有鴨頭、鴨塊、鴨腸、鴨腿、鴨翅、鴨脖子、鴨掌等等,顧客可以各取所需來點臊子。
特色推薦:通道香米燙鍋粉、芷江鴨肉粉、沅陵豬腳粉
婁底米粉
婁底米粉嗦進口中,牙齒瞬間有種被米粉擊打的感覺,骨湯之上那層味道濃鬱的辣椒油,辣意順著米粉湧出,讓人瞬間神清氣爽,大呼過癮。
青樹坪米粉是湖南婁底雙峰縣青樹坪鎮的特產,此粉遠近揚名。一般的米粉用的是溼粉,但青樹坪米粉用的是純糧製造的乾粉,吃起來有韌勁。這也是青樹坪米粉能夠徵服口味挑剔的青樹坪人民的重要原因。產自本地的米粉經青樹坪廚師加工後,吃起來回味無窮。
新化向東街和洋溪鎮的牛肉麵是新化人的自豪,同門新化牛肉粉,則是新化人的珍藏。論勁爆,和邵陽粉、雙峰粉三分天下。新化牛肉粉獨特在於,摻揉了山胡椒油的野曠氣息,使得這碗米粉特立獨行,新化人性格中的剛烈仗義,讓這一碗米粉尤其顯得罡風獵獵。新化牛肉技巧在於紅油和滷製的境界,需要一定功夫才能實現。
特色推薦:青樹坪紅湯粉、向東街紅湯牛肉粉
湘西州米粉
酸辣是湘西飲食的靈魂。酸辣肚片、酸菜肉片、木耳肉絲、豬腳、紅燒牛肉、肥腸,這些澆頭一股腦兒地都放在大鍋裡慢燉,所有食材的香味便瞬時都融合在了一起。
湘西米粉粉條十分勁道,營養與口感方面在米粉界中獨樹一幟。同樣是Q彈的圓粉,湘西人會配上酸辣椒、酸豆角和酸蘿蔔來吃,各種味道交織在一起,有一種「豐年留客足雞豚」的親切與厚道。湯汁不是很油,卻異常入味,加點辣椒和醋,一般還要放點酸豆角和酸蘿蔔,再加一顆滷蛋或一根油條或者燈盞窩,簡直人間美味。
特色推薦:香腸粉、麻辣肥腸粉
看完這麼多,湖南米粉哪家強,想必在你心中應該已經有了答案。
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省委辦公廳接待服務中心推出的「湖南米粉大擂臺」活動將於4月14日正式開打。此次活動將評選出「最具人氣米粉」「最具特色米粉」等14個獎項,為湖南米粉「加冕」。活動旨在深入挖掘湖南米粉的歷史積澱、文化傳承、特色優勢和生動故事等,向全國推廣湖南米粉及品牌,激活省內消費市場,推動餐飲行業回暖,促進我省全面恢復正常生活秩序。
4月14日至23日,湖南14市州特色米粉都將齊聚湖南九所。質樸肉香的長沙米粉、魚鮮粉彈的衡陽米粉、色濃味鮮的常德米粉、Q彈潤滑的邵陽牛肉粉、滷香四溢的永州滷粉……在現場,每天早上7點至晚上7點半,各市州的特色米粉無限量供應,人們不僅能品嘗地道的家鄉米粉,一解鄉愁,還能將湖南各地特色米粉吃個遍,看各市州米粉如何「打」擂臺,感受滿滿的煙火氣息。
華聲在線綜合湖南日報、湘伴、瀟湘晨報、微湘西、故事長沙、永州發布、衡陽發布、長沙發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