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保護好、利用好這筆珍貴歷史資源,連日來,溫州幹休所廣泛開展「口述歷史」活動,把重要史實、人生感悟、光榮傳統、優良作風留下來,為全體休幹工作人員提供生動教材。
溫州軍分區政委鄧東月為袁雲霄頒發「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紀念章
說起「抗美援朝」,袁雲霄沉吟了好一會兒,才開口講話,「中國和朝鮮唇齒相依,抗美援朝、保家衛國是軍人義不容辭的責任。」
袁雲霄,出生於1924年1月11日。1938年,他參加新四軍,自此走上革命道路。抗戰勝利前夕,部隊出關編為東北民主聯軍二縱隊,嗣後整編為四野14兵團39軍,袁雲霄歷任連、營長,四戰四平、塔山阻擊戰、平津戰役、渡江戰役等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戰役,都留下他戰鬥的身影。1950年10月,袁雲霄任中國人民志願軍39軍117師350團2營營長,所在的39軍首批入朝作戰。
「打出了我們的軍威和國威」
在第一次戰役中,袁雲霄他所在39軍在雲山「狹路相逢」美國陸軍第一騎兵師。
雲山,朝鮮雲山郡首府。群山環抱,河流縱橫,戰略地位非常重要。雲山之戰,對整個戰局關係重大。美國陸軍第一騎兵師,號稱自美國獨立戰爭組建以來160多年從無失敗紀錄的「王牌軍」,也盯上了這「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地。
「事實證明,毛主席說的帝國主義都是紙老虎,一點都不假,這場戰役打出了我們的軍威和國威。」袁雲霄說,39軍趁美軍和李偽軍換防之機,三面包圍雲山之敵,打得敵人措手不及、暈頭轉向。最終,共斃俘敵2000多人,其中美軍1800人。
雲山之戰震驚了世界。美國記者羅素·斯泊樂在《韓戰內幕》一書中寫道:「迄今為止,美第一騎兵師已經歷了韓戰中最艱苦的戰役,代價十分慘重。」日本陸上自衛隊幹部學校更將《中共軍隊在朝鮮雲山的包圍戰》編寫入《作戰理論入門》一書,作為世界戰史中的著名戰例之一。
年輕時的袁雲霄
「把照片捲成筒狀吸食麵糊」
在第二次戰役中,39軍在給敵人以沉重打擊後,抓住戰機,全線追擊,順利進入平壤。袁雲霄回憶,那時,朝鮮的建築物大多被美國飛機炸壞……雖然如此,劫後餘生的平壤市民,終於盼來了中國人民志願軍。「朝鮮的老百姓對我們志願軍很好,邀請我們去他們家裡住,待我們跟親人一樣。」袁雲霄表示。
1951年,袁雲霄在第三次戰役突破臨津江時,光榮受傷,評為二級乙等傷殘。「當時在過江之前,北岸敵人的飛機飛了過來,炮火連天,交戰中,跳彈把我的嘴巴也打裂了。」袁雲霄指了指自己的臉說,「你看,現在這裡還有一個疤。」
「當時朝鮮氣溫很冷,為零下二三十度,領導說讓我回國休養,我說戰鬥沒有結束,我還不能回。」袁雲霄說,在前線醫院裡,養傷的時間很難熬,不能講話。手術後一周,醫生把縫合的線拆掉,他總算可以進食,「那時候沒有吸管,吃的時候就把照片捲成筒狀,插到麵糊裡面吸。」休養了一段時間後,袁雲霄又重新投入了戰鬥。
1951年6月之後,抗美援朝戰爭轉入戰略相持階段,志願軍改運動戰為陣地防禦戰。1952年6月15日,袁雲霄參加了鐵原西北190.8高地的爭奪戰。
「當時,敵人向高地發起攻擊,戰友們在缺糧斷水、彈藥不足等困難情況下,堅守坑道工事,浴血奮戰了很長時間。最後一晚,我們的喀秋莎火箭炮登場了。」袁雲霄說,當晚,火箭炮和各種口徑的大炮炮彈從頭頂上帶著風呼嘯而過,落在敵人陣地上到處都是一團一團的火,照得半邊天都是紅的……190.8高地成了一片火海。經過一晝夜的激戰,志願軍最終奪回了190.8高地。190.8高地的戰鬥,殺傷敵人2000多名,是敵人自1951年「秋季攻勢」以來最慘重的一次失敗。
袁雲霄軍衣上別著抗美援朝國旗勳章和「和平萬歲」紀念章(第一排左二、右一)
「在第四次戰役中度過春節」
「戰爭是殘酷的,打仗條件又艱苦。朝鮮山上的溫度甚至達到零下40度,有些連隊戰士的衣服單薄,不少人凍死凍傷;還有,敵人飛機過來時,打下來汽油彈,有些同志被燒得面目全非……我們一個營500多人出來,最後只剩下100人。」袁雲霄伸出手比劃著數字,臉上充滿著痛惜。
1953年7月27日,朝鮮停戰協定上簽定。至此,歷時2年零9個月的抗美援朝戰爭宣告結束。「聽到戰爭結束,可以回家了,大家都很高興。」袁雲霄於1954年回到祖國。
從1950年到1954年,在朝整整四年,他都沒有與家人聯繫。「1951年的元旦,我們是在第三次戰役突破臨津江中度過的。1951年的春節,我們又是在第四次戰役中度過的。我父親去世的早,家裡只有母親和兄弟,我出去打仗後就一直沒有音訊。回家後,他們看到我還健康地活著,就已經很知足了。」
抗美援朝期間,袁雲霄經歷五大戰役,後又擔任39軍116師339團副團長等職。1954年回國後,被保送南京軍事學院深造。1960年調任總參謀部任中校參謀。後來,又先後調任南京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四系副主任、溫州軍分區副司令員、麗水軍分區正師職顧問等。袁雲霄曾獲三級獨立自由勳章、三級解放勳章與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國旗勳章等榮譽,並於1967年出席總參學習毛澤東思想積極分子大會,受到毛澤東、周恩來、朱德、董必武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接見。
袁雲霄說:「我經常會想起戰友,那些曾經在朝鮮一同並肩作戰的戰友。」
(第1400期)
作者 | 高寒瀟
編輯 | 藍精靈
來源 | 溫州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