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言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這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幹休所工作人員的崗位職責。軍隊老幹部是黨、國家和軍隊的寶貴財富,為老幹部服務,讓他們安度晚年,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老幹部工作政策性強,涉及面廣,社會影響大。當前,幹休所老幹部已普遍進入「兩高期」,對服務保障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作人員的一句話、一個眼神、一個手勢,都會在老幹部腦海中留下很深的印象。作為一個特殊行業「窗口」,能不能把老幹部呼聲作為第一信號,把老幹部需要作為第一選擇,把老幹部滿意作為第一標準,是檢驗幹休所系統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成效的「試金石」。
為老幹部服務就是為國家和軍隊建設大局服務。幹休所工作人員要結合教育實踐活動進一步強化服務意識,改進工作作風,不斷提高服務保障和教育管理水平,保障老幹部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教、老有所學、老有所為、老有所樂。
總政黃寺第二離職幹部休養所,服務管理著總政機關102名離休幹部,雖然單位小、人員少,但責任大、擔子重。在第二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他們緊貼幹休所特點和實際,從細節入手樹立高標準確保高質量,老幹部們對教育實踐活動成效普遍感到滿意。
老幹部提意見不是壞事
■主動登門徵求意見建議,24個具體問題列入整改方案
「最近,老幹部餐廳的夥食質量總是時好時壞,服務員也經常找不到人……」在前不久的一次座談會上,大家剛坐下來,離休幹部申珂就毫不客氣地點了一「炮」。
申老是個直性子,經常提一些建設性意見。過去,有的年輕幹部為此感到「頭疼」,聽到老爺子提意見頭皮就發麻。
開展教育實踐活動以來,年輕人害怕老幹部提意見的心態發生了改變。「老幹部提意見不是壞事,而且他們並沒有故意刁難的意思,講的都是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具體困難。這恰恰給我們提供了一面鏡子,督促我們時常反思工作細不細,標準高不高。」幹休所所長康成亮說,能不能正確看待老幹部提意見,其實反映的是工作作風問題。
在教育實踐活動中,所黨委要求黨員幹部向老幹部學傳統查查自身不足、和老幹部比一比看看自身差距,引導大家進一步端正態度,虛心聽取老幹部的意見建議。
春節前後,幹休所領導分別將4個老幹部黨支部作為聯繫點,先後召開老幹部座談會和老幹部遺孀座談會,請他們給所黨委挑毛病、找問題。在此基礎上,幹休所組織工作人員利用走訪看望的機會,上門進家徵求意見建議。
「老幹部提意見是對我們工作最好的監督和促進。」幹休所政委牟言良告訴記者,在對照檢查階段,他們共梳理出亟待解決的5個方面24個具體問題,並召開專題會議制定具體整改方案,列出問題清單,逐項掛號銷帳。記者在幹休所列出的問題清單上看到,近一半的事項後面已經打上了「√」。
聚焦服務保障調整經費投向
■行政消耗性支出減少30%,保障老幹部的衛生事業費開支增加近10%
這個幹休所位於機關大院內部,是典型的「院中院」,沒有街邊門面房。儘管全所只有幾處房屋用於出租,但他們還是成立了由所長牽頭的出租房屋管理小組,制定了詳細的制度規範,對出租流程、價格確定、日常管理等作出了明確規定。
有些人覺得這有點小題大做,但所黨委「一班人」認為,但凡涉及到經費問題,都必須從嚴管理控制,儘可能把每一分錢都用來為老幹部服務。
在教育實踐活動中,他們對照政策規定,進一步嚴格財務制度,大幅壓縮行政消耗性開支,規範公務接待、誤餐補助、發票報銷等事務。幹休所會計李彥菊給記者算了一筆帳:今年以來,全所行政消耗性支出比去年同期減少了30%。
該省的一分不亂花,該花的一分不節省。與行政消耗性開支大幅降低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今年幹休所保障老幹部看病吃藥的衛生事業費支出增加9.2萬元,比去年增加了近10%。
門診部主任黃愛東告訴記者,隨著老幹部年齡越來越大,疑難雜症患者越來越多,不少老幹部需要到非體系醫院就診,用的藥很多都不在報銷範圍內,一些患重病的師以下離休幹部醫藥費超出了報銷限額。為此,幹休所在用好上級撥付經費的同時,儘可能從別處節約經費用於保障老幹部看病吃藥,儘量讓他們不花錢、少花錢。
與此同時,幹休所專門拿出經費,進一步加大對生活困難老幹部家庭的救助力度,辦了不少暖心事。
老幹部滿意就是最高標準
■服務保障向規範化、精細化、個性化發展
「首長,我們給您送藥來啦。」4月30日上午,門診部醫生白寶君來到離休幹部邊文懷家中,送來了邊老這個月需要服用的藥物。
「送藥到門,擺藥到床」,是這個幹休所在教育實踐活動中出臺的一項具體舉措。門診部每個月都會根據老幹部用藥情況,把藥品按類別和計量分裝好,挨家挨戶送到老幹部手中。有的老幹部記憶力不好,他們就指派專人定時上門,把早、中、晚的用藥分好,擺到老幹部的床頭。
「這標準、那標準,對我們來說老幹部滿意就是最高標準。」政委牟言良說,幹休所開展教育實踐活動的著眼點是提高服務保障質量,為老幹部解決現實難題。目前,所裡很多老幹部已經進入「兩高期」,對外部的依賴性越來越強,所黨委結合教育實踐活動,提出了規範化、精細化、個性化服務的發展目標。
這個幹休所的離休幹部大多在機關領導崗位上工作過,政治意識很強,對國家軍隊的發展形勢高度關注。為此,幹休所認真落實老幹部看文件、聽報告制度,及時組織重要文件精神傳達學習。82歲高齡的李翔老人告訴記者,幹休所為大家設置了專門的文件閱讀室,安排專人取送文件、端茶倒水。
5月20日早上,老幹部遺孀陳紀珍像往常一樣,起床鍛鍊後順道來到院內的蔬菜、肉類售賣點,選購了幾樣蔬菜和水果。幹休所考慮到老幹部行動不便、外出購物不便,經過精心考察論證,引進了這個「小超市」。「這裡不僅品種齊全,價格也比外面要低,我們不出院門就能滿足生活所需。」陳紀珍老人說,開展教育實踐活動以來,幹休所更加注重從細微之處關心老幹部,考慮得非常周到。
採訪期間,正好碰上幹休所老年合唱隊排練,儘管隊員平均年齡近85歲,但老人們嘹亮的歌聲、昂揚的精神狀態給記者留下深刻印象。離休幹部呂瑛笑著告訴記者,幹休所老幹部學院開設的書法班、詩詞班、繪畫班、太極拳班活動豐富多彩,「所裡鼓勵支持我們老幹部人人培養適合自己的興趣愛好,別看我離休好多年了,經常比家裡的年輕人還忙吶!」
用釘釘子精神抓落實
■總政幹部部副部長兼老幹部局局長 何宏軍
習主席強調指出,標準決定質量,有什麼樣的標準就有什麼樣的質量。習主席的重要論述,為幹休所系統深入開展第二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提供了根本遵循。我們只有強化標準意識,堅持高起點開局、高標準開展、高質量推進,才能解決好「四風」方面的突出問題,把教育實踐活動不斷引向深入。
強化理論學習,堅定理想信念。「石可破也,而不可奪堅;丹可磨也,而不可奪赤。」對共產黨人來說,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鈣」,是心中明燈。幹休所系統幹部黨員多、老黨員多,要把理論學習作為教育實踐活動的首要任務,採取靈活管用的方式,深入抓好規定書目的學習,重點學好習主席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不斷提高思想理論水平和政治素質,切實解決好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個「總開關」問題。在這次教育實踐活動中,許多老幹部不但主動克服年老體弱等困難積極參加活動,還滿腔熱情地為官兵講傳統、上黨課,為實現中國夢強軍夢增添正能量,充分體現了對黨的真摯感情,對黨的事業的無限忠誠。
堅持問題導向,集中糾治「四風」。幹休所處在服務老幹部的第一線,必須把解決突出問題作為教育實踐活動的著眼點,以問題整改取信於廣大老幹部。要對照「三嚴三實」要求,從嚴從實找準存在的突出問題,制定出實在管用的整改措施。要善於透過現象看本質,通過面上的問題查找深層次的思想誘因,比如有的工作人員對老幹部服務不主動、不到位,看上去是精神狀態、工作作風、服務意識方面的問題,實質上是對老幹部的態度和感情問題,甚至是黨性問題,只有從思想上深化認識,才能真正解決好這個問題。老幹部晚年生活遇到的一些問題大多比較具體,有的還很瑣碎,要進一步強化老幹部工作無小事的觀念,對每個問題都認真研究、抓好整改,使活動成效讓老幹部看得見、摸得著、感受得到。
抓好整改落實,形成長效機制。「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捨,金石可鏤。」幹休所教育實踐活動要注重在抓常、抓細、抓長上下功夫。作風建設已經採取的措施、形成的機制要紮根落地,已經取得的成果要鞏固發展,向老幹部作出的整改承諾要逐項兌現。對各類複雜棘手問題,幹休所領導要不斷強化責任擔當,破除畏難情緒,發揚釘釘子精神,抓一件成一件,積小勝為大勝,確保教育實踐活動達到既定目的、取得紮實成效。(記者 尹 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