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話「樹老根多,人老話多」, 人老了話真的會變多嗎?

2020-12-13 深山老農民

對於年輕人來說,他們總是嫌棄長輩人老話多,都不願意跟長輩呆在一起,因為實在主煩人了。而在農村也有俗語說的就是「樹老根多,人老話多」,那麼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

農村俗話「樹老根多,人老話多」,人老了話真的會變多嗎?

這句話其實說的就是樹如果年紀很大了,往往根都是特別多的,因為樹越長越大,需要的養分就是越來越多,往往只能夠將根越扎越深才行,而根系也是非常發達,遍布地下的,只有這樣才能夠採集到足夠的養分。採集不到的樹往往都死掉了,所以能夠生長了很多年的老樹,那根都是非常大的。

而人老話多說的就是人如果老了, 那話就是比較多了。其實這種情況是真的存在的,因為對於父母來說,人老了社交圈子也是越來越小了,平時遇到兒女回來,終於有人跟自己說話了,所以都是會找各種各樣的話題說話的,都是因為平時憋得慌。

而年輕人卻總是覺得父母太嘮叨了,都不願意跟他們說話,導致父母也是偷偷掉眼淚的。可以說父母也是不容易的,他們並不是真的受嘮叨,只不過隨著年紀的增長,也只有兒女可以陪自己說話了,這個時候都是非常想關心兒女的,自然就會不知不覺話就多了。

沒有當過父母都是不知道父母的苦的,相信大家當了父母,就知道多麼操心兒女了,想不說話都難了。不知道現在的你,會不會覺得父母煩人呢,你覺得老人的話多嗎?

總之,只要記住老人如果話多,可能你覺得很嘮叨,但那都是因為他們關心你疼愛你,如果是別人家的孩子,他們才不會那麼話多的,相信你也會覺得是這麼回事吧。

相關焦點

  • 俗語:樹老根多,人老話多,是什麼意思?人老了是不是話都多了?
    「樹老根多,人老話多」,一句很普通的俗語,背後卻有著令人心酸的故事。大樹我們都見過,樹之所以能夠枝繁葉茂,是因為根系發達,伸達地下數百米。這樣樹可以從很深的地方吸取水分,保持自己的生長態勢。正所謂樹高千尺,根深在沃土,正因為樹有了這麼多根,才使得有些樹能夠存活千年。滄海桑田,鬥轉星移,樹邊的建築物換了一批又一批,但是樹卻被保留了下來,成為生命生生不息的象徵。樹老了,根多了,那麼人老了,是否就會話多呢?不少離家遠歸的年輕人都有這種感覺,回到家裡以後,感覺父母的話怎麼這麼多呀。
  • 農村俗話「樹搖葉落,人抖福薄,嘴松命孬」,是什麼意思?
    在農村,流傳著許多老話兒,雖然只有隻言片語,但是卻教給後代子孫很多道理。這些老話兒俗語都是老祖宗流傳下來的文化精髓,讀起來淺顯易懂,在書本上是學不到的。然而隨著社會的變遷,許多農村的俗話卻漸漸被遺忘在時間的長河中,年輕人懂的不多了。
  • 為什麼人老容易話多呢?
    樹老根多,人老話多也是常理。人上了歲數話多了,一般來說不算病,而屬於心理年齡特徵,這是正常的。老年人話多也是一種老年人回歸心理的表現。隨著生理機能的老化和社會參與性的降低,有些老年人的心理狀態和行為舉止,就容易回歸到過去的歲月,表現出孩子般的心理。
  • 農村老話「人怕三見面,樹怕一墨線」啥意思,「墨線」指的是什麼
    歡迎大家來到《三個老頭》欄目,如想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請點擊右上方藍色「關注」訂閱!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農村老話「人怕三見面,樹怕一墨線」啥意思,「墨線」指的是什麼在農村,我們經常能聽到老人口中說起的一些老話。這些老話既有意思又有道理。我們每個人從小都是在農村長大的,對農村的一些事,物也是非常了解。
  • 農村老話多栽花,少栽刺是什麼意思?老話哲理多
    大家好,農村老人經常會說一些農村諺語,這些老話十分通俗易懂,往往又蘊藏著農村人的大智慧。比如說農村老人常說的多栽花,少栽刺。花,本來就是大家都喜歡的東西,刺呢就是大家都討厭的東西,所以這句話說的是關於為人處世的一些道理,就是說在與人相處中講究和氣最好採用一種委婉的的方式,儘量減少矛盾。在農村人眼裡這是一種為人處世的最佳方式。農村人就是比較重視鄰裡關係,這樣有事的時候大家就可以幫個忙。如今這些老話隨著時代的變遷,已經有了不同的意思。
  • 農村老話「寡婦門前是非多」上半句十人九不知,你知道嗎?
    歡迎大家來到《三個老頭》欄目,如想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請點擊右上方藍色「關注」訂閱!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農村老話「寡婦門前是非多」上半句十人九不知,你知道嗎?在農村,流傳著很多農村老話,這些老話展現了當時人們日常生活的一些狀態。我們都知道,以前的年代,農村的生活條件很艱苦,甚至有很多人都沒有上過學。有些人即使念過書,也只念過一年級,或者二年級,畢竟那個時候,家家戶戶都有好幾個小孩,小孩上學也是很大的一筆開銷。所以,在那個年代,很多人都沒有很高的文化功底。
  • 農村老話「院門比堂高,家衰人更糟」是真的嗎?有什麼道理?
    特別是在農村人的思想裡,這兩件事情更為重要,真的就是農村人畢生追求的終極目標。這也不怪農村人眼光短淺、思想固執,在過去,房子也許僅僅只是農村人遮風擋雨的地方,可是現在,房子還成了農村男孩在成家立業中,必不可少的物質條件之一,所以房子對於農村人來說,一直以來就是最看重的事情之一。
  • 農村俗話:人貪三樣,一生白忙是啥意思?很多人對這句話理解有誤
    「人貪三樣,一生白忙」。這是一句農村俗話,但很多人理解這句俗話時其實是有誤的,並不是說大家理解的意思都有誤,而是理解這個「三」有誤。為什麼要這樣說呢?因為大家看到這樣的問題時,總要想盡辦法去列出個一二三來,但其實,在一些俗話和老話中,凡是有三這個數字的,多是虛指,這並不是個實際指向,說三樣就三樣,而是個虛數,可以是五樣,也可以是一百樣。那麼,這句話究竟是想說啥呢?所謂貪了後就會一生白忙,有這麼嚴重嗎?黑嫂說一下這句話裡的意思,然後咱們說一下有沒有道理。
  • 農村老話常說「人窮少喝酒、人富莫沾賭」到底啥意思?有啥道理?
    導語:農村老話常說「人窮少喝酒、人富莫沾賭」到底啥意思?有啥道理?在我們國家不管是現代還是以前古代,在農村的民間就一直流傳著各種各樣的農村俗語和老話。而在這些無數的俗語老話當中,有著很多的俗話和老話描述著我產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為人處世的原則。
  • 農村老話:「七不出,八不歸,初九出門惹是非」什麼意思?
    農村很多老話都看似都帶有一層封建迷信色彩,其實很多話細細扒來,都蘊含著最淺顯的道理,只不過是用比較誇張的語氣表現出來而已。今天我們要來了解的這句老話,在我們湖北農村幾乎是通用的,但在別的地方說法就不太一樣。下面我們就來說說,農村老話:「七不出,八不歸,初九出門惹是非」什麼意思。
  • 俗話「早不買豬肉,晚不買豆腐」,老輩人的買菜經驗,啥意思?
    生活中,有很多舊時的老一輩人流傳下來的老話與俗語,都是以前人們流傳至今很有實用性的經驗之談,比如本期討論的俗話「早不買豬肉,晚不買豆腐」,老輩人的買菜經驗
  • 農村俗話「雲裡日頭洞裡風,蠍子尾巴後娘心」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現在的農村和過去不同,過去的農村,視離婚為洪水猛獸,所以後娘也是不多的,為了突出離婚將對孩子造成不可磨滅的心理打擊,出現了不少關於這方面的警示,一些俗話、老話、諺語,都試圖告訴人們,離婚後再娶或再嫁,都不會落到好,所以最好是不要離婚。
  • 農村老話講「親家隔壁住,人熟禮不熟」啥意思?這是真的嗎?
    農村老話講「親家隔壁住,人熟禮不熟」啥意思?這是真的嗎?大家好,歡迎大家關注「陽叔敘說家鄉事」,了解更多農家事。你的一個點讚,一句評論留言都是我前進的動力!「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農村老輩人最看重禮法。「親家隔壁住,人熟禮不熟」而這句就是表示現在農村禮法有多看重。農村老俗話說「人親財不親」,人與人之間不管平時關係有多好,帶頭不見低頭看的,也要懂得禮數,逢年過節的,該走的禮數一樣也不能少。這句裡面的親家,就是有兒女婚姻關係的雙方父母等長輩人。
  • 農村老話「大屋摞小屋,三年二年哭」,是啥意思呢?有道理嗎?
    農村對於蓋房子這件事有多重視,想必經常聽村裡老人說的這些俗話就知道了,什麼「做屋不斷層,斷層無後人」,什麼「前山要遠,後山要近」,等等等等,人們在蓋房子前不僅要選擇好打地基的時間,就連房子上梁時間、房屋的布局都格外重視。
  • 農村俗話「燕兒來,要發財」,真的是這樣嗎?
    在農村有很多流傳廣泛的農諺,俗語,這些語言通常通俗易懂,話糙理不糙。比如農村經常有老人講這句俗話「燕兒來,要發財」,那這句話你聽說過嗎?真的是這樣嗎?所以在農村如果誰家裡有燕子來做窩,就會被認為是一件很幸運的事情,也會給這家人帶來好運。燕子也因此被農民認為是吉祥鳥,發財、好運的象徵。小時候在農村常見的有兩種鳥,一種是麻雀另一種就是燕子了。孩子調皮用石子彈弓打過麻雀但是都不去打燕子或者去掏燕子窩的,小編這裡就有一個說法,掏燕子窩會「瞎眼睛」。
  • 農村老話:五樹進宅,家敗人散,「五樹」是哪種樹?有啥道理?
    不知道什麼時候起,農村開始流行起來在自家的承包地上種樹了。開始還沒覺得怎麼樣,可這樣做的農民越來越多,漸漸成了一種風氣,有人稱之為「種樹風」。說到這事情的起源,其實還得說農村城市化。現在農民都心知肚明,糧價太穩定了,穩定的如果只靠種地為生,餓肚子倒是不至於,可真的一年也存不下錢來倒是真。所以農村只要是有些手藝,有把子力氣的年輕人,都一門心思往城裡去。尤其是農村的女孩子,考學出去的基本上就沒有再回來過,那些即便落榜的,也要去城裡打工,這也是農村光棍比較多的一個重要原因。
  • 農村老古話「五十不治財,六十不治棺」啥意思?有道理嗎?
    現在的年輕人都生活在快節奏的城市裡,與農村的老一輩人相處少之又少,對農村的「老古話」也是比較陌生的。這些「老古話」是世世代代傳下來的,句句都是金典名言,包羅萬象,能讓人從中領悟很多人生哲理和處事經驗。一、 飯可以亂吃,話可不能亂講這句話平時聽到的比較頻繁,意思就說飯可以亂吃,愛咋吃就咋吃,最多吃個消化不良,最後請「嗎丁啉」幫忙,可說話就有講究了,多說無益,亂說一通可能損人不利己,處於高位的人更不能亂說,嚴重地可能影響社會甚至國家,引起不必要的事端,後果難以想像,就是「禍從口出」這個意思。
  • 農村俗語「閒田莫讓女婿耕,老墳不讓女兒上」,為啥呢?在理嗎?
    到底:農村俗語「閒田莫讓女婿耕,老墳不讓女兒上」,為啥呢?在理嗎? 在農村生活,每天都會聽到很多老話和俗語,直到現在平時做錯了什麼事情,依然會有人說:看看,讓你不聽老人言,所以吃虧在眼前。也就有了十句俗語九句真的說法,這些俗語老話包羅萬象,無所不至。
  • 農村老人說:三十不起四十不發,一輩子窮疙瘩,原來是這個意思
    前幾天寫一篇文章叫《農村老人說的很多俗話和老話,你們覺得有道理嗎?》分享後,很多朋友私信我,叫我多分享一些關於我們當地農村裡面流傳的俗話和老話,那今天就再給大家分享一些我們當地農村裡,老人們經常說的一些俗話,其實很多俗話老話都是大白話,但仔細一想也確實是這個道理。
  • 農村老話「樹夾房牆上牆,不敗也得亡」,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
    農村老話「樹夾房牆上牆,不敗也得亡」,是什麼意思?按農村老話來講「樹夾房,牆上牆,不敗也得亡」,顧名思義,就是說在選地基蓋房子的時候不要選在樹旁邊建造房屋,建完之後也不要在不知道承重的情況下盲目的往上加層高,從而帶來不好的影響。這就是為什麼老一輩有「樹夾房、牆上牆」不敗也得亡這樣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