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辭海》(第七版)將啟動預售

2020-12-12 光明數字報

    本報訊2019年上海書展,上海辭書出版社·中西書局為讀者帶來工具書、文學藝術、社科人文等多個領域的精品佳作。

 

    上海辭書出版社是中國最重要的工具書出版機構之一。今年,該社承擔的國家重大出版工程《漢語大詞典》(第二版)和《辭海》(第七版)的編纂修訂工作取得重大進展。《漢語大詞典》(第二版)第一冊於2019年初出版,並於3月在滬舉辦了出版座談會;《辭海》(第七版)的編纂工作已進入最後衝刺收官階段,將於9月面世,獻禮祖國70華誕,上海書展期間將啟動預售活動。「新中國70周年辭書成就展」也將於書展期間舉辦,重點展示宣傳《辭海》歷版情況,特別是第七版的特色。

 

    在語詞工具書方面,該社推出不少新品種,包括賀國偉主編的《反義詞詞典》《同義詞詞典》、蘇新春主編的《組詞造句詞典》、沈毅驊編著的《歇後語諺語慣用語詞典》、錢乃榮編著的《上海話大辭典》(第二版)、亢世勇和劉海潤主編的《新詞語大詞典(1978-2018)》等。專科工具書方面,《易學百科全書》是迄今為止收詞條目最為齊全、規模最為龐大的易學百科全書。

 

    「中國文學鑑賞辭典大系」是上海辭書社常銷不衰的一套書,從1983年至今,已出版20個品種,涵蓋自先秦以迄現當代的各題材文學名篇,受到讀者普遍歡迎。今年初出版了「歷代詩詞名篇鑑賞」系列叢書(盒裝),包括先秦詩、漢魏六朝詩、唐詩、宋詩、元明清詩,以及唐五代詞、宋詞、元明清詞,共八個品種。又推出「文學經典鑑賞」之《唐詩三百首》《宋詞三百首》《古文名篇》《元曲三百首》等多個品種。《明清傳奇鑑賞辭典(新一版)》也將於書展期間和讀者見面。

 

    《中國歷代服飾文物圖典》介紹我國歷代服飾文物的歷史淵源、時代特徵和藝術特色,共六冊,按時代分為九個部分,千年華服匯於此典。《戴敦邦畫說紅樓夢·大觀奇緣》收錄有關古典名著《紅樓夢》的彩色國畫三百一十餘幅,絕大部分畫稿為著名國畫家戴敦邦先生新作。

 

    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方面出版了不少佳作,如劉釗所著《書馨集續編:出土文獻與古文字論叢》、顧史考所著《上博等楚簡戰國逸書縱橫覽》、程少軒著《放馬灘簡式佔古佚書研究》和劉麗著《清華簡〈保訓〉集釋》等。

 

    《明嘉靖刻本研究》為古籍版本斷代研究力作,收錄天一閣所藏135種嘉靖本的客觀實錄,可以說是當今世界研究明嘉靖刻本之最。段晴著《于闐語無垢淨光大陀羅尼經》、薩爾吉著《〈大方等大集經〉研究》、王繼紅著《〈金剛經〉同經異譯與語言研究》等都是宗教哲學方面的代表著作。

 

    陳松長《秦代官制考論》充分利用新見秦簡牘、璽印封泥和青銅器等出土資料,對秦代職官與官署名進行了全面梳理與詳細補正,為研究秦代官制乃至秦史之管匙。《由圖入史——李清泉自選集》是李清泉教授的藝術史研究論文集。許永璋《古代中非關係史稿》,是一部系統、全面、完整的古代中非關係史。另外美國芝加哥大學夏含夷教授所著《孔子之前:中國經典誕生的研究》,荷蘭歷史學家、漢學家包樂史所著《長江與萊茵河——長江與萊茵河歷史文化比較研討會論文集》,範金民著《明清社會經濟與江南地域文化》,朱淵清編《朱希祖史學史選集》,以及高明士的《戰後日本的中國史研究》等,都是值得關注的學術著作。

 

相關焦點

  • 辭海(第七版)彩圖本預售
    《辭海》是一部以字帶詞,集字典、語文詞典和百科詞典的主要功能於一體,以百科知識為主的大型綜合性詞典。1936—1937年出版第一版,1958年啟動第一次修訂,歷經六次修訂,此為第七版。《辭海》(第七版)彩圖本總字數約2400萬字,總條目近13萬條,圖片約18000幅。
  • 《辭海》第七版編纂出版工作啟動大會舉行 韓正陳至立講話
    原標題:城市需要文化軟實力來提升,市民需要更多知識精品來滋養精氣神 發揚辭海精神,打造傳世精品 《辭海》(第七版)編纂出版工作啟動大會舉行,韓正陳至立講話 《辭海》(第七版)編纂出版工作啟動大會昨天下午在上海展覽中心舉行。
  • 第七版《辭海》亮相上海書展
    本報訊(記者高麗)總字數約2350萬字,總條目近13萬條,75%以上的條目都有不同程度的修訂或更新……上海辭書出版社第七版
  • 第七版《辭海》首發 新增條目1.1萬餘條
    本報訊 (記者金鑫)8月12日,2020上海書展首日,國家重大文化工程《辭海》(第七版)與讀者見面。上海市委常委、宣傳部長周慧琳,上海市副市長宗明出席《辭海》(第七版)首發活動。  《辭海》(第七版)於2015年4月啟動編纂修訂工作。
  • 第七版《辭海》上海書展首日首發
    2015年4月啟動的《辭海》(第七版)編纂修訂工作,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習近平總書記致《辭海》《大辭海》賀信中「堅定文化自信,堅持改革創新,打造傳世精品」的重要指示為根本遵循,在中宣部、國家新聞出版署和上海市委、市政府的關心支持下,在主編陳至立的全面主持下,經過千餘位編纂出版人員五年多來的不懈努力,今年8月正式出版面世。
  • 《辭海》(第七版)新在哪?留下時代足跡
    (來源:上觀新聞)    《辭海》(第七版)共收錄單字字頭18100餘個(附繁體字和異體字4400餘個),比上一版增加近200個;新增條目(含義項)11000餘條,刪去條目(含義項)6000餘條,總計近13萬條;字數2350萬字,比上一版增加近100萬字;圖片18000餘幅,比上一版增加2000餘幅。通過對條目的增刪及釋義的修訂,努力實現《辭海》與時俱進、更臻完善的修訂編纂目標。
  • 無聲之師,百年《辭海》
    這版《辭海》為今後歷版的編纂建立了幾個原則:一是確定十年一修訂的制度,使《辭海》成為社會和自然的檔案館;二是既收單字、普通語詞,又收百科詞條,比「大百科」收詞多若干倍;三是建立了較為穩定的作者和編輯隊伍。《辭海》第四版的修訂工作在1984年啟動,於1989年國慶節前夕出版。
  • 陳至立任《辭海》主編 新版《辭海》將推網絡版
    中新社上海五月九日電(記者李佳佳) 中國唯一大型綜合性辭典《辭海》九日在上海迎來了第四任主編——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陳至立。  《辭海》第六版的修訂目前已進入關鍵階段。九日,陳至立在出席辭海主編擴大會議時指出,將集中力量加大《辭海》第六版的修訂力度,力爭於今年國慶前夕,將其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六十華誕的獻禮與讀者見面。  一九四九年起至今,新《辭海》已經發行了近六百萬套,各學科的分冊近兩千萬冊。  二〇〇五年十一月啟動的第六版修訂工作是《辭海》的第五次修訂,經過三年半時間的努力,目前編纂工作已進入後期。
  • 中科大與墨子號亮相最新版《辭海》
    《辭海》是在中華書局陸費逵先生主持下於1915年啟動編輯的漢語工具書,是中國最大的綜合性辭典,它兼有字典、語文詞典和百科詞典功能,是一個世紀好幾代學人千錘百鍊的結晶巨著!近日,最新版《辭海》(第七版)發布,新增詞目11000
  • 百年《辭海》:一段辭書編纂史
    他從1985年開始參加《辭海》第四版的修訂,執筆唐宋文學部分,至今已三十多年,是第七版中國文學分科主編。《辭海》(第四版):建立完整的學科體系按照大型辭書十年修訂一次的國際慣例,《辭海》(第四版)從1984年啟動,在198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四十周年之際與讀者見面。
  • 84歲《辭海》迎來第六次修訂 增加了這些新詞彙!
    《辭海》(第七版)。上海辭書出版社供圖  上海辭書出版社副總編輯張敏在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提到,這已是《辭海》的第六次全面修訂。在時光流逝中,這部辭書也從各個方面反映出社會的變遷。  第七版《辭海》有哪些更新?  最新編纂而成的第七版《辭海》,「新」在哪裡?
  • 新版《辭海》:紙電一體開啟「融查閱」
    2020年8月,上海辭書出版社推出《辭海》(第七版),這是《辭海》誕生以來的第六次修訂,與上一版相比,75%以上的條目有程度不同的修訂或更新,並且同時推出了網絡版。第七版編纂方案、編纂手冊所做的案頭準備中,光是對第六版所做的學科解剖、專題解剖報告就有近百份。事實上,今後一二年內,我們就要啟動論證下一版了。」
  • 《辭海》百年,不負讀者期待,海霞領銜配音的網絡版正式上線--上觀
    凝聚中國幾代學人心血和智慧的《辭海》以紙質版、網絡版同步的嶄新面貌出現在讀者面前。今年上海書展期間,《辭海》(第七版)上市,彩圖本首印2萬套,一個月內銷售一空,目前累計發行達4萬套。12月18日,《辭海》(第七版)出版座談會在京召開,首次推出的《辭海》網絡版經一段時間試運行後將正式上線。
  • 昂揚新時代,煥然新《辭海》
    《辭海》是一部以字帶詞,集字典、語文詞典和百科詞典的主要功能於一體,以百科知識為主的大型綜合性詞典。
  • 《辭海》是如何「與時俱進」的?
    每版《辭海》,都打著它那個時代和歷史的足跡,受著那個時代的政治思想影響。金無足赤,書無完書,《辭海》不是「天書」,同樣存在缺點錯誤,並會陳舊老化。溫故而知新。《辭海》從1936年第一版算起,截止2014年已有七十八年歷史。在此期間,出了六版,第一版以後的各版都是對前一版的修訂。
  • 《辭海》的書名為什麼不叫「詞海」?
    這版《辭海》為今後歷版的編纂建立了幾個原則:一是確定十年一修訂的制度,使《辭海》成為社會和自然的檔案館;二是既收單字、普通語詞,又收百科詞條,比「大百科」收詞多若干倍;三是建立了較為穩定的作者和編輯隊伍。《辭海》第四版的修訂工作在1984年啟動,於1989年國慶節前夕出版。
  • 《辭海》系列計劃推雲平臺 網友查資料不必只依賴百度
    圖片來自網絡   【新民晚報·新民網】作為國內讀者耳熟能詳的工具書,《辭海》 《大辭海》的出版編纂隨時代發展處於動態更新中。出版80年的《辭海》,去年啟動第七版的編纂工作,計劃2019年推出第七版。辭海編纂處主任、上海辭書出版社社長秦志華透露,《辭海》《大辭海》的數位化開發在同步建設,網絡版的「辭海」平臺將在網際網路時代進一步擴大「辭海品牌」的影響力與使用率。
  • 新版《辭海》中提到了壽縣等淮南元素!
    近日,辭海(第七版)亮相黃山書會,人民網、合肥廣播電視臺、安徽日報和合肥晚報等多家媒體爭相報導。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方面,《辭海》(第六版)僅提及「安慶、亳州」,新版《辭海》則根據最新的情況,將這一部分內容更新為「安慶、亳州、歙縣、壽縣、績溪為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下面來看看詳細的介紹:
  • 新版《辭海》亮相 來看看和之前有何區別
    進入新時代,《辭海》(第七版)的編修團隊精益求精抓質量,用心用情出好書,「接力」傳承,再結碩果。9月10日,《辭海》(第七版)在上海書城與讀者見面。新華社記者 劉穎 攝十年修典《辭海》的編纂事業歷史悠久。我國改革開放後,《辭海》每十年修訂一次。2020年問世的《辭海》(第七版)收詞更「海量」,釋義更精準。
  • 解密新版《辭海》:首次收錄微博、5G等詞,可在移動端使用
    「對不對,查《辭海》」,曾成為廣大讀者的口頭禪。進入新時代,《辭海》(第七版)的編修團隊精益求精抓質量,用心用情出好書,「接力」傳承,再結碩果。從第六版到第七版,大約十年時間,是中國移動網際網路發展最迅猛的十年。新版《辭海》中,首次收錄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大數據、量子通信、人工智慧、移動網際網路、4G、5G、物聯網、第三方支付、支付寶、跨境電子商務、微博、微信、自媒體等,這也從一個側面體現了《辭海》與時俱進,堅持及時反映各方面新事物、新發展的修訂目標。《辭海》內容豐富,紙質版難免厚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