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2019年上海書展,上海辭書出版社·中西書局為讀者帶來工具書、文學藝術、社科人文等多個領域的精品佳作。
上海辭書出版社是中國最重要的工具書出版機構之一。今年,該社承擔的國家重大出版工程《漢語大詞典》(第二版)和《辭海》(第七版)的編纂修訂工作取得重大進展。《漢語大詞典》(第二版)第一冊於2019年初出版,並於3月在滬舉辦了出版座談會;《辭海》(第七版)的編纂工作已進入最後衝刺收官階段,將於9月面世,獻禮祖國70華誕,上海書展期間將啟動預售活動。「新中國70周年辭書成就展」也將於書展期間舉辦,重點展示宣傳《辭海》歷版情況,特別是第七版的特色。
在語詞工具書方面,該社推出不少新品種,包括賀國偉主編的《反義詞詞典》《同義詞詞典》、蘇新春主編的《組詞造句詞典》、沈毅驊編著的《歇後語諺語慣用語詞典》、錢乃榮編著的《上海話大辭典》(第二版)、亢世勇和劉海潤主編的《新詞語大詞典(1978-2018)》等。專科工具書方面,《易學百科全書》是迄今為止收詞條目最為齊全、規模最為龐大的易學百科全書。
「中國文學鑑賞辭典大系」是上海辭書社常銷不衰的一套書,從1983年至今,已出版20個品種,涵蓋自先秦以迄現當代的各題材文學名篇,受到讀者普遍歡迎。今年初出版了「歷代詩詞名篇鑑賞」系列叢書(盒裝),包括先秦詩、漢魏六朝詩、唐詩、宋詩、元明清詩,以及唐五代詞、宋詞、元明清詞,共八個品種。又推出「文學經典鑑賞」之《唐詩三百首》《宋詞三百首》《古文名篇》《元曲三百首》等多個品種。《明清傳奇鑑賞辭典(新一版)》也將於書展期間和讀者見面。
《中國歷代服飾文物圖典》介紹我國歷代服飾文物的歷史淵源、時代特徵和藝術特色,共六冊,按時代分為九個部分,千年華服匯於此典。《戴敦邦畫說紅樓夢·大觀奇緣》收錄有關古典名著《紅樓夢》的彩色國畫三百一十餘幅,絕大部分畫稿為著名國畫家戴敦邦先生新作。
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方面出版了不少佳作,如劉釗所著《書馨集續編:出土文獻與古文字論叢》、顧史考所著《上博等楚簡戰國逸書縱橫覽》、程少軒著《放馬灘簡式佔古佚書研究》和劉麗著《清華簡〈保訓〉集釋》等。
《明嘉靖刻本研究》為古籍版本斷代研究力作,收錄天一閣所藏135種嘉靖本的客觀實錄,可以說是當今世界研究明嘉靖刻本之最。段晴著《于闐語無垢淨光大陀羅尼經》、薩爾吉著《〈大方等大集經〉研究》、王繼紅著《〈金剛經〉同經異譯與語言研究》等都是宗教哲學方面的代表著作。
陳松長《秦代官制考論》充分利用新見秦簡牘、璽印封泥和青銅器等出土資料,對秦代職官與官署名進行了全面梳理與詳細補正,為研究秦代官制乃至秦史之管匙。《由圖入史——李清泉自選集》是李清泉教授的藝術史研究論文集。許永璋《古代中非關係史稿》,是一部系統、全面、完整的古代中非關係史。另外美國芝加哥大學夏含夷教授所著《孔子之前:中國經典誕生的研究》,荷蘭歷史學家、漢學家包樂史所著《長江與萊茵河——長江與萊茵河歷史文化比較研討會論文集》,範金民著《明清社會經濟與江南地域文化》,朱淵清編《朱希祖史學史選集》,以及高明士的《戰後日本的中國史研究》等,都是值得關注的學術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