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辭海》第七版編纂出版工作啟動大會舉行 韓正陳至立講話

2020-12-17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原標題:城市需要文化軟實力來提升,市民需要更多知識精品來滋養精氣神 發揚辭海精神,打造傳世精品 《辭海》(第七版)編纂出版工作啟動大會舉行,韓正陳至立講話

《辭海》(第七版)編纂出版工作啟動大會昨天下午在上海展覽中心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上海市委書記韓正指出,國家繁榮、民族強盛,需要文化興盛的支撐。當前,上海正處於創新驅動發展、經濟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我們的城市更需要文化軟實力來提升,我們的市民需要更多知識精品來滋養精氣神。知識界、出版界作為文化建設的重要方面軍,一定要牢記使命擔當,發揚辭海精神,遵循辭書編纂規律,努力把新版《辭海》打造成傳世精品。

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副委員長、《辭海》主編陳至立出席會議並講話。會議由上海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徐麟主持,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吳尚之在會上發言,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副政委、中將郎友良,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洪浩出席,副市長翁鐵慧宣讀 《辭海》(第七版)編輯委員會副主編名單。

韓正代表上海市委、市政府,對《辭海》(第七版)編纂出版工作的正式啟動表示熱烈祝賀,向所有參與這項重大文化工程的專家、學者和出版工作者致以崇高敬意。他說,《辭海》當之無愧是我國最具影響力的綜合性辭典,凝結了一個世紀幾代學人的智慧和心血,影響了幾代中國人。《辭海》 書名寓有「海納百川」之意,與上海有著深厚的淵源。在中央的直接關心下,《辭海》歷經五次修訂,越出越好,經久不衰,鍛造了編纂出版隊伍,壯大了上海出版業實力,凝練出「一絲不苟、字斟句酌、作風嚴謹」的辭海精神,提升了城市文化軟實力。

韓正強調,要把思想性放在首位,把好正確導向,始終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要靜下心來、精益求精,嚴把政治關、科學關、文字關,拿出最好的精神食糧。要與時代同進步,與時俱進,兼收並蓄,吸收一切科學的新思想、新知識、新經驗,吐故納新、推陳出新。上海市委、市政府將一如既往地支持《辭海》的編纂出版工作,為大家創造更好的工作條件和環境。

陳至立在講話中指出,《辭海》是我國一部大型的權威的綜合性工具書,它服務了一代又一代中國讀者。現在我們站在新的起點上開始第六次修訂,要進一步提高認識,始終堅持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導,體現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的時代精神; 始終堅持以滿足人民群眾文化需求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以人為本」和「三貼近」的原則,增強責任感、使命感,將2019年出版的《辭海》(第七版)編纂成一部百年歷史上質量最高、使用最便捷的《辭海》。要繼續發揚江澤民同志特別強調的「發揚一絲不苟、字斟句酌、作風嚴謹,為提高中華民族的文化素質而努力」的「辭海精神」。要建立一套完整的質量保障體系,嚴把政治關、科學關和文字關。要樹立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律,建設一支高水平的辭書編纂出版專業隊伍。要順應時代潮流,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在編纂出版第七版《辭海》紙質版的同時,組織力量對長遠發展做好謀劃,向電子版、網絡版過渡,為服務全民閱讀,提高全民素質做出更大貢獻。

吳尚之指出,《辭海》作為我國規模最大的綜合性辭典,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和文化價值,在我國辭書出版史和文化發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辭海》 不僅是國家重大文化成果,也是國家文化軟實力的標誌。他強調,《辭海》(第七版)的編纂出版工作要堅持與時俱進、守正出新,反映時代精神,回應時代關切;要堅持精益求精、質量第一,確保高質量完成;要努力探索數位化編纂方式和傳播渠道,搶佔未來發展制高點,參與國際競爭;要打造一支新型的編纂出版人才隊伍。

《辭海》常務副主編、上海世紀出版集團黨委書記、總裁祝學軍作啟動《辭海》(第七版)編纂工作報告。《辭海》分科主編代表、華東政法大學校長何勤華在會上發言。(記者 談燕)

相關焦點

  • 陳至立任《辭海》主編 新版《辭海》將推網絡版
    中新社上海五月九日電(記者李佳佳) 中國唯一大型綜合性辭典《辭海》九日在上海迎來了第四任主編——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陳至立。  《辭海》第六版的修訂目前已進入關鍵階段。九日,陳至立在出席辭海主編擴大會議時指出,將集中力量加大《辭海》第六版的修訂力度,力爭於今年國慶前夕,將其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六十華誕的獻禮與讀者見面。  一九四九年起至今,新《辭海》已經發行了近六百萬套,各學科的分冊近兩千萬冊。  二〇〇五年十一月啟動的第六版修訂工作是《辭海》的第五次修訂,經過三年半時間的努力,目前編纂工作已進入後期。
  • 第七版《辭海》首發 新增條目1.1萬餘條
    本報訊 (記者金鑫)8月12日,2020上海書展首日,國家重大文化工程《辭海》(第七版)與讀者見面。上海市委常委、宣傳部長周慧琳,上海市副市長宗明出席《辭海》(第七版)首發活動。  《辭海》(第七版)於2015年4月啟動編纂修訂工作。
  • 辭海(第七版)彩圖本預售
    《辭海》是一部以字帶詞,集字典、語文詞典和百科詞典的主要功能於一體,以百科知識為主的大型綜合性詞典。1936—1937年出版第一版,1958年啟動第一次修訂,歷經六次修訂,此為第七版。《辭海》(第七版)彩圖本總字數約2400萬字,總條目近13萬條,圖片約18000幅。
  • 百年《辭海》:一段辭書編纂史
    新版《辭海》顏值大賞。(00:29)自1915年動議編纂,1936—1937年《辭海》第一版面世,至《辭海》(第七版)彩圖本與讀者見面,《辭海》走過了一百多年的艱辛歷程。自第二版出版以來,《辭海》各種版本累計發行六百多萬套;各學科分冊發行近兩千萬冊。
  • 第七版《辭海》上海書展首日首發
    2015年4月啟動的《辭海》(第七版)編纂修訂工作,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習近平總書記致《辭海》《大辭海》賀信中「堅定文化自信,堅持改革創新,打造傳世精品」的重要指示為根本遵循,在中宣部、國家新聞出版署和上海市委、市政府的關心支持下,在主編陳至立的全面主持下,經過千餘位編纂出版人員五年多來的不懈努力,今年8月正式出版面世。
  • 黃坤明:總結好《辭海》編纂出版經驗,打造更多「良心書」
    新華社北京12月18日消息,《辭海》(第七版)出版座談會18日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宣部部長黃坤明在京出席並講話,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出版工作的重要論述,總結好《辭海》編纂出版的寶貴經驗,精益求精抓質量,用心用情出好書,為人民奉獻更多優秀精神文化產品。
  • 《辭海》(第七版)將啟動預售
    上海辭書出版社是中國最重要的工具書出版機構之一。今年,該社承擔的國家重大出版工程《漢語大詞典》(第二版)和《辭海》(第七版)的編纂修訂工作取得重大進展。《漢語大詞典》(第二版)第一冊於2019年初出版,並於3月在滬舉辦了出版座談會;《辭海》(第七版)的編纂工作已進入最後衝刺收官階段,將於9月面世,獻禮祖國70華誕,上海書展期間將啟動預售活動。「新中國70周年辭書成就展」也將於書展期間舉辦,重點展示宣傳《辭海》歷版情況,特別是第七版的特色。
  • 無聲之師,百年《辭海》
    受商務印書館《辭源》出版的啟發,中華書局總經理陸費逵與他的同仁們商議要編寫一部超過《辭源》的大詞典,並取名為《辭海》,即海納百川之意。在1915年開始啟動《辭海》的編寫,時作時輟,到1928年都還在起步階段。1928年,經陸費逵多次相邀的舒新城,擔任《辭海》的主編,開始正式主持編纂工作。當時,受客觀條件的限制,編纂隊伍只有十七八個人。
  • 新版《辭海》中提到了壽縣等淮南元素!
    《辭海》(第七版)彩圖本(全八卷)陳至立 主編定價:1998.00元出版時間:2020年8月ISBN:978-7-5326《辭海》(第七版)彩圖本全八卷,總字數2350萬字,總條目約13萬條,其中新增詞目11000餘條,同時,75%以上的原有詞條都進行了修訂、更新。新詞目。
  • 第七版《辭海》亮相上海書展
    本報訊(記者高麗)總字數約2350萬字,總條目近13萬條,75%以上的條目都有不同程度的修訂或更新……上海辭書出版社第七版
  • 《辭海》的書名為什麼不叫「詞海」?
    在編纂原則上,時任上海辭書出版社副總編輯巢峰起草了《〈辭海〉處理稿件的幾點具體意見》,共8條39款,大膽否定了《辭海》(第二版)編纂中存在的「左」的傾向。在編纂隊伍上,上海辭書出版社向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上海文藝出版社等兄弟單位商調了幾十名編輯和校對人員,通宵達旦地展開了編纂工作。在各方共同的努力下,不到一年的時間,《辭海》(第三版)問世,造就了辭書編纂史上的奇蹟。
  • 陳至立出席中國教育發展基金會成立大會並講話
    中國教育發展基金會舉行成立大會 陳至立出席大會並講話    3月30日,中國教育發展基金會在北京舉行成立大會。新華社記者 龐興雷 攝    中國教育發展基金會成立大會30日在京舉行,國務委員陳至立出席並講話。她強調,要支持設立資助貧困家庭學生就學的民間慈善基金組織,鼓勵社會各界捐資助教,形成更完善的貧困家庭學生助學體系。    陳至立指出,發展教育事業,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多樣化的受教育需求,是各級政府的主要責任,也是全社會的事業。
  • 《辭海》是怎樣煉成的
    經過他們再三推敲,把這部書定名為《辭海》。陸費逵作為辭海編譯所的所長,千方百計物色編纂《辭海》的最佳主持人,這樣就找到了舒新城。從1923年到1928年4月,陸向舒相邀7次,最終感動了舒新城,答應正式主持《辭海》的編纂工作,並於1936年出版了上冊,1937年出版了下冊。陸費逵7次相邀,舒新城8年苦功,更有十幾位編纂者21年默默無聞的辛勞。
  • 新版《辭海》:紙電一體開啟「融查閱」
    第七版編纂方案、編纂手冊所做的案頭準備中,光是對第六版所做的學科解剖、專題解剖報告就有近百份。事實上,今後一二年內,我們就要啟動論證下一版了。」「第七版尤其艱難。」上海辭書出版社副總編輯張敏坦言,不僅因為這一版的修訂幅度大、更新內容多,更由於一大批《辭海》編纂老同志的離退休,參與這一版《辭海》編輯出版工作的多為新人,因此,出版社定下更為「苛刻」的規矩,即歷版的流程一個不少,規章制度嚴格執行,同時,在這基礎上再加碼。
  • 《辭海》百年,不負讀者期待,海霞領銜配音的網絡版正式上線--上觀
    歷次《辭海》修訂與編纂,一代接一代,一棒接一棒,澆灌出「一絲不苟、字斟句酌、作風嚴謹」的辭海精神,成為上海出版、當代出版的標杆。以「守正出新」為定位,《辭海》(第七版)編纂工作於2015年正式啟動,160多位各學科頂級專家擔任分科主編,近2000位編纂出版人員投入其中。
  • 《辭海》(第七版)新在哪?留下時代足跡
    1981年,《辭海》立下「十年一修訂」的規矩,緊貼社會發展變遷的需求。這意味著,每隔10年,這部綜合性大辭典都要進行增刪修訂,這在國內外辭書界都是少有的。    從1915年著名教育家、中華書局總經理陸費逵動議編纂,《辭海》已走過105年。從1936年初版在上海問世算起,《辭海》也已歷經84載,依然不斷煥發著新的生命力。「對不對,查《辭海》」,已深深植入幾代讀者的閱讀文化生活。
  • 84歲《辭海》迎來第六次修訂 增加了這些新詞彙!
    《辭海》(第七版)。上海辭書出版社供圖  上海辭書出版社副總編輯張敏在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提到,這已是《辭海》的第六次全面修訂。在時光流逝中,這部辭書也從各個方面反映出社會的變遷。  第七版《辭海》有哪些更新?  最新編纂而成的第七版《辭海》,「新」在哪裡?
  • 《辭海》系列計劃推雲平臺 網友查資料不必只依賴百度
    圖片來自網絡   【新民晚報·新民網】作為國內讀者耳熟能詳的工具書,《辭海》 《大辭海》的出版編纂隨時代發展處於動態更新中。出版80年的《辭海》,去年啟動第七版的編纂工作,計劃2019年推出第七版。辭海編纂處主任、上海辭書出版社社長秦志華透露,《辭海》《大辭海》的數位化開發在同步建設,網絡版的「辭海」平臺將在網際網路時代進一步擴大「辭海品牌」的影響力與使用率。
  • 《辭海》是如何「與時俱進」的?
    這些問題連同因蔣家王朝覆滅而引發許多事物,諸如國名、國都、國旗、國歌等的變化,都在第一次修訂,即編纂1965年出版的第二版《辭海》(未定稿)中得到修正。第二版《辭海》(1965年版)對第一版《辭海》作了比較徹底的改造,由於成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新事物層出不窮,在政治、經濟、文化、人民生活以及其他各個方面,都增補和修訂了大量條目。如果用一個成語概括這次修訂,那就是「脫胎換骨」。
  •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第一冊出版,網絡版今年上線
    第一版的編纂啟動於1975年,有近千人參與資料收集和編纂工作。1994年出齊12卷,全書共收條目37萬條左右,總字數5000餘萬字。初版《漢語大詞典》有著較高的學術性和使用性,出版後影響深遠。然而由於當時文獻資料嚴重不足,加之各種條件所限,還是留下了很多遺憾,主要集中於詞目失收、義項缺失、釋義欠佳、書證滯後或不足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