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城市需要文化軟實力來提升,市民需要更多知識精品來滋養精氣神 發揚辭海精神,打造傳世精品 《辭海》(第七版)編纂出版工作啟動大會舉行,韓正陳至立講話
《辭海》(第七版)編纂出版工作啟動大會昨天下午在上海展覽中心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上海市委書記韓正指出,國家繁榮、民族強盛,需要文化興盛的支撐。當前,上海正處於創新驅動發展、經濟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我們的城市更需要文化軟實力來提升,我們的市民需要更多知識精品來滋養精氣神。知識界、出版界作為文化建設的重要方面軍,一定要牢記使命擔當,發揚辭海精神,遵循辭書編纂規律,努力把新版《辭海》打造成傳世精品。
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副委員長、《辭海》主編陳至立出席會議並講話。會議由上海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徐麟主持,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吳尚之在會上發言,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副政委、中將郎友良,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洪浩出席,副市長翁鐵慧宣讀 《辭海》(第七版)編輯委員會副主編名單。
韓正代表上海市委、市政府,對《辭海》(第七版)編纂出版工作的正式啟動表示熱烈祝賀,向所有參與這項重大文化工程的專家、學者和出版工作者致以崇高敬意。他說,《辭海》當之無愧是我國最具影響力的綜合性辭典,凝結了一個世紀幾代學人的智慧和心血,影響了幾代中國人。《辭海》 書名寓有「海納百川」之意,與上海有著深厚的淵源。在中央的直接關心下,《辭海》歷經五次修訂,越出越好,經久不衰,鍛造了編纂出版隊伍,壯大了上海出版業實力,凝練出「一絲不苟、字斟句酌、作風嚴謹」的辭海精神,提升了城市文化軟實力。
韓正強調,要把思想性放在首位,把好正確導向,始終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要靜下心來、精益求精,嚴把政治關、科學關、文字關,拿出最好的精神食糧。要與時代同進步,與時俱進,兼收並蓄,吸收一切科學的新思想、新知識、新經驗,吐故納新、推陳出新。上海市委、市政府將一如既往地支持《辭海》的編纂出版工作,為大家創造更好的工作條件和環境。
陳至立在講話中指出,《辭海》是我國一部大型的權威的綜合性工具書,它服務了一代又一代中國讀者。現在我們站在新的起點上開始第六次修訂,要進一步提高認識,始終堅持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導,體現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的時代精神; 始終堅持以滿足人民群眾文化需求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以人為本」和「三貼近」的原則,增強責任感、使命感,將2019年出版的《辭海》(第七版)編纂成一部百年歷史上質量最高、使用最便捷的《辭海》。要繼續發揚江澤民同志特別強調的「發揚一絲不苟、字斟句酌、作風嚴謹,為提高中華民族的文化素質而努力」的「辭海精神」。要建立一套完整的質量保障體系,嚴把政治關、科學關和文字關。要樹立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律,建設一支高水平的辭書編纂出版專業隊伍。要順應時代潮流,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在編纂出版第七版《辭海》紙質版的同時,組織力量對長遠發展做好謀劃,向電子版、網絡版過渡,為服務全民閱讀,提高全民素質做出更大貢獻。
吳尚之指出,《辭海》作為我國規模最大的綜合性辭典,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和文化價值,在我國辭書出版史和文化發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辭海》 不僅是國家重大文化成果,也是國家文化軟實力的標誌。他強調,《辭海》(第七版)的編纂出版工作要堅持與時俱進、守正出新,反映時代精神,回應時代關切;要堅持精益求精、質量第一,確保高質量完成;要努力探索數位化編纂方式和傳播渠道,搶佔未來發展制高點,參與國際競爭;要打造一支新型的編纂出版人才隊伍。
《辭海》常務副主編、上海世紀出版集團黨委書記、總裁祝學軍作啟動《辭海》(第七版)編纂工作報告。《辭海》分科主編代表、華東政法大學校長何勤華在會上發言。(記者 談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