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大多數人相比,紐約地鐵線的歷史可能更早一些。假如你已經厭倦了紐約的灰暗沉悶的地鐵站,那麼來看看過去那些隱藏的珍寶吧。有了玻璃磚和壯觀的吊燈,它看起來更像一個隱藏在裡面的藝術博物館。
因特伯勒快速交通公司於1904年10月27日在紐約市開通了第一條地鐵,穿梭於市政廳和百老匯145街之間,受到了人們的熱烈歡迎。一九四五年,沿線站臺都加長以容納更長的列車,一旦車廂加長,車門與站臺之間的空隙就會被認為太寬,以致降低了安全性,因此,使用車站的旅客人數減少,最後車站關閉。
1904年紐約市地鐵首次開通時,這確實是一個現代奇蹟。大會堂車站由建築師海因斯和拉法基設計,以其在聖約翰大教堂的貢獻而聞名。作為藝術家,JohnRafaki的兒子,他以其彩色玻璃作品而聞名。其它建築元素包括銅燈、紫水晶玻璃天窗和青銅色牌匾,以紀念雕塑家古登博格勒姆首次乘坐地鐵。大會堂車站有許多精緻的建築細節,包括玻璃磚和大型吊燈。
當地鐵站剛到紐約時,由私營公司運營。第一條鐵路於1904年開行,由市政廳延伸至145街,共設28個車站,標語為「15分鐘內到達市政廳」。因為這些鐵路線路已經私有化了,它們一定很引人注目,給紐約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就是市政廳車站被設計成樣板的原因,這也是為什麼許多早期的車站都裝飾一新的馬賽克。
現在,售票亭和長木凳都不見了,許多天窗都被打碎了,或者還留著二戰時用來遮擋它們的柏油。但看著市政廳地鐵站,還是讓人聯想到昔日的雄偉。如今,火車上的乘客也許不能在這個車站下車,但是,當火車在某些環線上通過鐵路時,他們仍會為鐵路的美而驚嘆。
若您仍想親眼目睹曾經輝煌的地鐵站的美景,請加入紐約市公共運輸博物館組織的廢棄市政廳站之旅。當然,這是到紐約另一邊旅遊的好方式。你需要成為博物館的會員才能參加定期的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