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這個世界存在的意義是什麼—看透「生死」

2020-12-11 生薑泡醋

人呱呱地哭著來到這人世間,一幅不情不願的樣子,兩手空空,赤條條的來了。匆匆幾十年,又在別人的哭泣中,一幅不忍不舍的樣子,赤條條的去了。一縷青煙隨風飄逝。也許你曾家財萬貫,或窮困潦倒;也許你曾轟轟烈烈,英名遠揚。亦或平平淡淡,默默無聞…一切都會隨著時間的消亡而消亡。生於醫院,死於醫院,其間還偶爾到醫院去看看。醫院握住了人的生死兩頭,還有中間的健康。

天人合一

人為什麼來到這世界?佛說:生老病死皆是苦,苦海無邊回頭是岸。既然生老病死都是苦,那麼人為何要來呢?是為了信仰佛主而來?然而現實是:即使你大徹大悟,盡得佛馨,也只能是位得道高僧,也不會成為不死的佛主。最後還是塵歸塵土歸土。

人為什麼來到這世界?道說:人從出生時,其「八字」已經決定他一生的命運。又說:我命由我不由天。故,人一生的苦修、奮鬥就是為了改變命運。但是君見幾人能擺脫命運的詛咒?最後還不是一聲哀嘆:這就是命呵。難道人來到這世界就是為了和命運抗爭的?

人活著,就想通過某種方式永生。而生老病死是自然規律,無人可逆!人在世上唯一做的有意義的事(有意識或無意識的),就是與一切動植物一樣,把自己的基因遺傳下去,並希望無限制的,直到永遠。活著時的一切努力,甚至犧牲,都是為了子孫後代能活得更好,更強大,更具競爭力,便於更好的生存下去。也正因如此,社會教育中才不斷張揚孝道。是為了防止人因此夭性而泯滅了人性之光輝。這也是人與動物區別之根本。

人為什麼來到這世界?日月星辰沒有因你存亡與否而改變出沒規律,山川河流也沒有因為你來過與否而改變面貌和流向。歲月長河中,任何人都渺小如塵埃。

對於自然而言,人生死毫無意義。人來於自然—參於自然—回歸自然。人參於自然,是活著的過程,是對自身和自然認知的過程。人也是自然的一部分。「人在畫中看風景,人亦畫中景」。人充其量也只是自然界食物鏈的頂端智能生物而已。對於自然而言,人生亦死,死亦是生,生死相同。只是兩種不同的表現形式而已。既然生死都是自然,那也就無所謂生,無所謂死。死只是一種自然的回歸。何懼矣!故,應淡泊死,而注重生的質量。

大千世界,紛紛擾擾。人活著就會受到欲望和情感的困擾。而這種困擾恰恰正是人活著的動力。來到這個世界與否,不是你我所能決定的。世上也根本不存在「來世」。在這危險叢生的世界裡,人活著就是一種奇蹟。我們既然來了,就要活在當下,珍惜眼前,感恩相遇,勇於擔責。讓愛你的人和你愛的人活得更好,不枉此生!且行且珍惜。

相關焦點

  • 《天道》一個人存在這個世界上的意義是什麼?
    人就是一封電子郵件,不知道從哪裡來,要往哪裡去,就是這樣一個個人構成了這個複雜的整個社會,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念頭,無論好的壞的,構成了這個世界的普遍觀念。因為人的不同,世界異彩紛呈,世界可包容的邊際就是沒有邊際,唯一不變的就是一直在變,人區別其他動物,無論是物質生命,還是精神生命,都比其他生物更長一點,也僅僅只長一點。
  • 《世界盡頭的咖啡館》:我存在的意義是什麼?
    全書其實旨在討論一個問題,書中稱其為PFE(Purpose For Existing),也就是存在意義。第一個問題:你為什麼來這裡?問的其實就是,你為什麼來到這個世界上?你人生的存在意義是什麼?不同的人開始面的這些問題的時間不同,有的人在小時候就想清楚了,有的人長大一些才開始想,有的人終其一生都沒想明白。我是那個長大一些才開始想的人。在開始思考「我」存在的意義之前,我最開始意識到的是——「我」可能不存在,我會死亡。
  • 馮友蘭看待生死,哲學是人生意義的燈塔
    粗略地說,哲學是一門影響人思想和認識的學問。哲學不可避免地要研究各種「意義」,或者說是目的。對於人生的意義,歷來是哲學家要面對的一個課題。馮友蘭說:「人生有意義嗎?對於這個問題,我的回答是『人生是有意義』的。」他把人生分為四種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 每一次經歷都是成長,讓我們看透生活的本質
    其間,我們聊社會聊文學,也聊到生死。談到最後的歸路,有的人說,他已經在某個地方看好了一棵樹,以後就埋在那裡了。我也想過,則是想歸於大海。 但隨著年齡的增長,每一次我們經歷生死的時候,都會成長一些,看淡一些。當我們明白,生命的盡頭是死亡的時候,我們要學會的不是放棄努力,放棄中間的過程,而是要更懂得珍惜現在,更熱愛生活。 回顧半生,讓我最早面對生死的人,是湖北的二阿公。那時我還沒有讀小學。又因為沒有生活在二阿公身邊,對生死完全是茫然的。
  • 別否定自己,人生每個階段都有意義和存在的價值
    什麼叫牛逼?什麼叫成長?什麼叫成熟?什麼叫責任?什麼叫擔當確實,有時候,我們要明確自己的位置,要知道我們都是凡人,都有動物的本性,都想出人頭地,都想得到世俗的稱讚!但是這個大千世界,你比得過嗎?人與人的差距,有時候就是在出生就已經定下來的。
  • 皮特顏值巔峰期的經典作品:看透生死,卻參不透愛情
    這部片是我1999年看的,離它正式上映已經過去了一年,電影裡的布拉德·皮特只有34歲,金黃柔軟的頭髮,乾乾淨淨沒有胡茬的下巴……那是史上最帥的死神吧,看透生死卻貪戀人間美味花生醬的死神,至今無人可超越。
  • 七龍珠:亞奇洛貝這個角色在存在的意義是什麼?
    亞奇洛貝在龍珠實力不算很強甚至不如龜仙人,出場很早,人物刻畫的也非常的可愛,在強者如林的龍珠世界中他是最不顯眼的,那麼作者設計這個角色存在的意義是什麼,今天就和大家談談個人觀點。在克林死亡、孫悟空拋下朋友們去討伐魔族的這段時期,亞奇洛貝是孫悟空不可多得的戰友。
  • 存在的意義 ——讀《蘇菲的世界》
    可是,大多數人忙於日常生活瑣事,對這個世界習以為常,而哲學家卻始終保持孩子般的敏感,從不會過分習慣這個世界。他們執著於對自然的探尋,對生命的追問,讓人類從神話的思考模式發展到以經驗與理性為基礎的思考模式。
  • 佛教之中,對於「生死」,如何解讀?真知道的人並不多
    因此,佛教關於「生死」的理論,可以歸納為以下三點:一、我們平時所強調的「我」並不是佛教意義上的「真我」,而是「假我」,因此,對於「我」而言,有「生死」並不是「真我」,而是「假我」,也就是說,真正的「我」並不在這個身體之中,也不在這個身體之外,而是無所不在。
  • 這個世界什麼愛好都沒有的人存在嗎?
    自從人類誕生以來,就有興趣愛好的存在。不過有句俗話說「穿衣戴帽,各好一套」,還有一句叫做「蘿蔔白菜,各有所愛」。也就是說,在芸芸眾生中,大家的興趣愛好可能都存在差異。由於每個人的天賦各異,秉性不同,生長環境不同,所以,人們的興趣愛好就不可能一樣。
  • 人類存在的意義
    我們的眼睛可以穿越黑暗,看透迷霧,正如使徒保羅所預言的那樣,「我雖身處其中,但可窺看全局。世間奧秘,瞭然於胸」。然而,人類在宇宙中的地位和存在的意義,並未如保羅所預言的那樣大白於世,甚至從未有人真正知曉答案,那麼,人類的地位、生命的意義到底是什麼呢?關於這個問題,不妨讓我們一同探討,梳理其中的「因」與「果」。我將帶領諸位開啟一場旅行,去探尋問題的答案。
  • 大學存在的意義究竟是什麼?
    大學存在的意義究竟是什麼?  最近一段時間裡在媒體中看到幾位大學教授對中國教育、特別是高等教育的批評。清華大學施一公教授聽到學生說「要去金融公司」,深感憂慮的他說「中國大學的導向出了大問題」。這樣的畢業生,就是對自己、對家人、對這個國家和這個世界有意義的人。  回到兩個基本問題,我想談談自己的想法。  01 大學應該培養什麼樣的人?  首先我們考慮大學的目標。
  • 黑格爾說過,「存在即合理」那麼蚊子的存在意義是什麼
    蚊子世界也有個黑格爾,說過同樣的話。蚊子也會說,「存在即合理」,人類存在的意義是什麼?人類老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審視世界,其實,最霸道的就是人類。「存在即合理」,人類會說,豬存在的意義,是供人類享用。那麼站在蚊子的角度也可以這麼說,人類存在的意義,就是供我們享用的。
  • 人類存在的意義是什麼?聽完專家的解釋明白了!
    人類存在的時間不長,與6500萬年前統治地球1.6億年的恐龍相比,相差甚遠。但是因為人類是有智慧的存在,所以我們會去思考和認識,通過思考和認識不斷探索世界的奧秘。 雖然人類進入科技時代後才真正理解了世界,但幾萬年來一直在探索和思考這個世界。在古代,人類曾經思考過星空,世界的本質,人類自己。但當時缺乏科學指導,很多謎題被賦予了神的屬性。
  • 量子力學或證實人類生死並無意義
    近期,有科學家提出,人一生的命運從出生到死亡,都已經是根據物理定律規定好的。若真的是這樣,我們的人生還有意義嗎?    對於人類的命運,科學界主要有兩種觀點,一種觀點是從經典物理的角度來分析,認為人的命運是已經確定好的。而另一種觀點是以量子力學基礎理論作為切入點,認為人類的命運具有高度的不確定性。
  • 宗教存在的意義是什麼?
    在大眾的認知中,宗教被認為是超自然的存在,曾經擁有至高無上的地位,在當今的社會依然影響深遠。宗教的定義很難被確定,更多是源於其是由眾多個人的信仰所組成,每個人對宗教有自身的理解。連偉大的社會學家馬克思.偉伯對此也避而不談。「即使去嘗試給出這樣的定義,它也只能出現在這個研究的結尾。」
  • 阿城《樹王》:人存在的意義是什麼?是自己還是對手
    人存在的意義是自己,更是對手。自己和對手就像硬幣的正反面,永遠對立,卻相互依存。阿城被譽為中國文壇第一奇才,是莫言、王朔、王安憶等文壇大咖的偶像。死後他墳前開出白色的小花,好像再祭奠什麼,緬懷什麼,警示著什麼。
  • 朋友存在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大千世界,芸芸眾生,每個人都不能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或多或少都有與之相關的人,人類是群體動物,所以朋友也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就像電視劇《歡樂頌》裡的安迪,她一直覺得自己性格內向,不愛與人交際,工作能力和經濟實力都足夠她肆意生活。可當22樓的其他人對她的好慢慢融化了她,讓她遇到困難時會真心覺得有朋友真好。說明朋友在生活中還是很重要的,開心時有人分享喜悅,傷心時有人給予安慰,落魄時有人伸出援手。朋友,就像冬日的暖陽為生活帶來希望。
  • 最大的錯誤,就是建立了生死理念!(深度解讀)
    生存理念是人獨有的問題,其他任何生物都沒有這個問題。我們的一生都在探究生存的意義,直到死去,我們也找不到生存的意義,因為生存的概念不可能產生意義,我們當然不可能為邏輯不通的生存找到終極的意義。這其實就是說,在我們一直不知道該怎麼生存、為什麼生存的時候,生存就已經結束了。人生如同一場沒有規則、目的和意義,甚至連結局都沒有的遊戲。
  • 如果不能改變世界,我們的存在有何意義?
    如果不能改變這一切,我們存在的意義是什麼?今天的文章,麥格拉思一開始就拋出了四個關鍵問題,並在全文加以探討。關於意義的問題,你能否發現「意義的驚現」?關於生命意義的理論,社會心理學家羅伊·鮑邁斯特(Roy Baumeister)最近提出了一種很有價值的分析。他指出,要找到人生真正的意義,我們必須首先來面對並探討一些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