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法師:面對疾病,自己要做自己的醫生

2021-02-13 雞足山迦葉殿
古德說:「修行人應帶三分病,才知道要發道心。」基本上,會信仰佛教的人,大都各有其因緣。例如:有的人因為生活遭逢困難、挫折,想要找個依靠,因此信仰佛教;有的人在極度失意、悲傷、沮喪時,因為一句佛法,心頭曙光乍現,從此虔心向道;有的人對人生的問題感到迷惑不解,想從信仰上尋求答案,因而學佛;有的則是因疾病而感受人生無常、體會人生是苦,因此契入佛法。所以,色身有病並非絕對不好,病也是入道的因緣,有病才知道要發道心,有病才知道凡事要及時成辦;疾病固然給人的身體帶來負面的影響,但也有其積極的人生意義。說到生病,其實四大五蘊假合之身,孰能無病?生老病死本是人生必經的過程,誰能免除?因此關於如何治療疾病,首先要建立正確的觀念,要懂得預防,與病保持距離,萬一生病了,也要能「與病為友」。尤其對生命的意義要有一些了悟,能對生死無所掛懷,才能坦然面對疾病,而不是心生排斥、恐懼、憂愁,如此心的動念,只會加重身體的病情。談到身體上的疾病,可以說種類繁多,例如光是眼耳鼻舌身就有眼科、耳鼻喉科、牙科、皮膚科,以及心臟科與肝脾肺胃等內科。此外還有婦產科、小兒科、精神科、神經科、泌尿科、家醫科、腦科、內分泌科、新陳代謝科、腫瘤血液科、骨科、整型外科、復健科、免疫過敏風溼科,甚至具有傳染性的各種急性、慢性病等。在《佛說最上意陀羅尼經》也提到:「所謂癭病、風病、痰吐之病、眼目病、頭痛病、腹痛病,乃至痔瘻病.或患瘡癬,或患疥癩諸惡疾病,遍閻浮提,令諸眾生受極苦惱。」身體有病,當然需要聽從正派醫護人員的指導,採用適當的醫療方法,例如藥物治療、飲食治療、物理治療、心理治療,甚至民俗治療、音樂治療等。也有的病,只要多休息,時間就是最好的治療劑。像感冒這種小病,很多醫生都說感冒是治不好的,因為感冒的種類有一百種之多,哪裡能夠對症下藥?所以醫方只是一種安慰,如果自己懂得,感冒了,多休息、多喝水、少出門,這就是治療。有時我們身體上根本沒有病,但因自己疑心「我有病」而成了疑心病,我本身也有過類似的情形。在我二十歲左右,有一位老師說:「人常因疑心而成病,例如肺病。」我聽了這句話以後,心裡一直掛念著,之後有好長一段時間都籠罩在肺病的陰影下。當然,我自己也懂得調理、排遣,心裡也在想:「我身體這麼好,怎麼可能會有肺病呢?」不過多少還是受到那句話的影響。後來到了臺灣,住在中壢。有一天,有個人告訴我,蕃茄可以治肺病。當時番茄價錢並不很貴,於是買了一大籮筐的番茄,吃過以後,我心裡想,這麼多的番茄應該可以把肺病治好了吧!從此我就再也沒有想過肺病這個問題。所以,身體上的疾病有時候是自己疑心製造出來的,所謂「心病還須心藥醫」,身體上的疾病,有時只要靠自己堅強的信念、樂觀的心情、適當的運動、飲食的調和,自然不藥而愈。

此外,身體的疾病「預防重於治療」,能夠增強自己的免疫力,才是最佳的保健之道。根據研究,人體上大約百分之九十的疾病,都與免疫系統失調有關;免疫系統就如一支訓練有素的精銳部隊,捍衛人體的健康,他能保護身體免於病毒的侵襲,還能清除代謝後的廢物,並且修補受損的器官、組織。

免疫力,淺顯一點說,就是一種抗體,能抵抗外物的侵入。在一般正常人的體內,均有許多好菌,可以抗殺不好的病菌,這就是抗體。例如有的人著了涼,很容易感冒;但是有足夠抗體的人,小小風寒對他引不起作用。甚至有一些傳染病,如肺病、肝病、瘧疾等,如果缺乏抗體,就容易受到感染;假如自體能產生抵抗病菌的抗體,則不會輕易被傳染。一般醫院裡,醫生都會使用各種藥物來增加人體的免疫力,甚至還會指導你種種的保健方法。例如充足的睡眠、每天運動三十分鐘、按摩身體、開懷大笑、放鬆心情、攝取各種維生素等,都可以增加人體的免疫力。哈佛大學醫學院的教授會議更明確指出,有宗教信仰的教友,身體普遍比沒有宗教信仰的人來得健康。因此,生病重要的是觀念治療、心理治療;觀念正確、心理健康,是治療疾病的重要因素。說到疾病,病與苦總是分不開的。有的人你問他:「生病怕不怕?」「不怕!」「死怕不怕?」「死也不怕!」其實死如同搬家,死如同換衣,死如同新陳代謝,死如同油盡燈幹,死如同睡覺,死也不是什麼可怕的事情。佛教徒相信生命是不死的,生命只是輪迴,就像春夏秋冬,四季輪換,生了要死,死了要生,死並沒有什麼可怕,可怕的是痛,痛很難受,如果病了不痛,病也不是嚴重的事。不過,「有病方知身是苦」,「英雄只怕病來磨」,英雄只要一有病,就會變成狗熊,健康的時候不知道健康的寶貴,等有病了,就覺得苦。但是有時害了病,如果把病治療好,反而增加免疫力。所以,經過病的挫折,對於健康還是有幫助的。生病最忌病急亂投醫,有的人一聽到自己有病,就驚慌失措,到處亂找偏方。在臺灣,有一個奇怪的現象,就是一有病了,個個都是醫生:「喔!你應該吃什麼藥!」「哎呀,這個病應該怎麼樣治療才對!」七嘴八舌,有的人自己沒有主張,聽這個人的話,就去看這個醫生;信那個人所說,就去看那個醫生。也有的人生病諱疾忌醫,不好意思看醫生、害怕看醫生。其實也不要把生病看得很可怕,記得有一次我們幾個同道去看一個罹患肺病的人,有人說肺病會傳染,但是有一位護理人員告訴我們,接觸一點傳染源,才能增加身體的免疫力;完全與病菌隔離,自己就沒有免疫力了!像前不久的SARS流行,就讓大家驚慌失措。其實,病就像「魔」,你越是怕它,它就更加兇狠,更加厲害。因此,面對各種疾病,希望大家要有一個想法,就是自己要做自己的醫生。所謂「兵來將擋,水來土掩」,身體有病,我們不必驚慌,有病當然要找醫生治療,但最重要的是自我治療,自己做自己的醫師。自己心理健全,就可以克服困難;自己的毅力堅定,就可以克服一切的病苦。能夠從心不苦做到身不苦,那麼疾病於我又何懼之有!

相關焦點

  • 星雲大師:面對疾病,自己要做自己的醫生
    面對各種疾病,希望大家要有一個想法,就是自己要做自己的醫生。古德說:「修行人應帶三分病,才知道要發道心。」基本上,會信仰佛教的人,大都各有其因緣。尤其對生命的意義要有一些了悟,能對生死無所掛懷,才能坦然面對疾病,而不是心生排斥、恐懼、憂愁,如此心的動念,只會加重身體的病情。談到身體上的疾病,可以說種類繁多,例如光是眼耳鼻舌身就有眼科、耳鼻喉科、牙科、皮膚科,以及心臟科與肝脾肺胃等內科。
  • 【佛經開示】星雲大師:面對疾病,自己要做自己的醫生
    面對各種疾病,希望大家要有一個想法,就是自己要做自己的醫生。古德說:「修行人應帶三分病,才知道要發道心。」基本上,會信仰佛教的人,大都各有其因緣。所以,色身有病並非絕對不好,病也是入道的因緣,有病才知道要發道心,有病才知道凡事要及時成辦;疾病固然給人的身體帶來負面的影響,但也有其積極的人生意義。說到生病,其實四大五蘊假合之身,孰能無病?生老病死本是人生必經的過程,誰能免除?因此關於如何治療疾病,首先要建立正確的觀念,要懂得預防,與病保持距離,萬一生病了,也要能「與病為友」。
  • 修行人面對疾病,自己要做自己的醫生
    所以,色身有病並非絕對不好,病也是入道的因緣,有病才知道要發道心,有病才知道凡事要及時成辦;疾病固然給人的身體帶來負面的影響,但也有其積極的人生意義。說到生病,其實四大五蘊假合之身,孰能無病?生老病死本是人生必經的過程,誰能免除?
  • 快訊:慈濟證嚴法師關心與祝福星雲法師住院狀況
    臺灣佛光山開山宗長星雲大師在高雄長庚醫院進行開腦手術,慈濟基金會表示,證嚴法師對於星雲大師住院狀況表達關心與祝福,並在11月2日早上,委由隨師中的慈濟教育志業執行長蔡炳坤,向佛光山總會轉達證嚴法師關心與祝福之意!
  • 「星雲法師一筆字書法展」在佛光緣美術館高雄館舉行
    開幕式星雲法師現場揮毫星雲法師書法作品佛教在線臺灣訊 2009年12月26日,佛光山開山宗長星雲法師「一筆字」書法展在臺灣高雄縣佛光山佛光緣美術館開幕,罹患糖尿病的星雲法師視力大不如前,仍當場揮毫書寫「萬家生佛」、
  • 星雲大師:「打不倒」的人有6大特質,如此方能主宰自己的命運
    正如昔日佛門大德高僧星雲大師所說那般,懂得做個「打不倒」的人,命運才會操之在己。待到風雨驟停,撥雲見日之時,命運的彼岸也就註定離自己越來越近了。那麼問題來了,什麼樣的人才算是真正意義上「打不倒」的呢?星雲大師總結說:「打不倒」的人有6大特質,如此方能主宰自己的命運。看看你擁有幾種。
  • 你一定知道星雲大師,但你不一定知道他為什麼叫星雲
    今覺走到第三位戒師跟前,戒師問:「是師父叫你來的,還是你自己發心要來?」被打過兩次,有了經驗,今覺回答:「是師父叫我來的,我自己也發心要來。」授課的老師,如雪煩長老、芝峰法師、聖璞法師、圓湛法師等,都是大師級人物。在那兩年裡,今覺如飢如渴啃讀經書。「每天大家都睡了,我還在撰寫文章,我偷偷辦了本刊物,取名為「我的園地」。我把每天的讀經體會,以散文、小說等形式,發表在上面,而讀者就是我自己。」
  • 星雲法師簡介
    星雲法師(圖片來源:資料圖)星雲法師,俗名李國深,江蘇江都人,1927年生,十二歲於宜興大覺寺禮志開上人出家。 大師著作等身,撰有《釋迦牟尼佛傳》、《星雲大師講演集》、《佛教叢書》、《佛光教科書》、《往事百語》、《佛光祈願文》、《迷悟之間》、《人間萬事》、《當代人心思潮》、《人間佛教系列》、《人間佛教語錄》、《人間佛教論文集》、《僧事百講》、《百年佛緣》等,總計兩千萬餘言,並被翻譯成英、日、西、葡等十餘種文字,流通世界各地。
  • 南師百問:南懷瑾,星雲大師、印光法師,誰的書適合現代修佛法?
    南師百問:南懷瑾,星雲大師、印光法師,誰的書更適合現代修佛法?當然是南懷瑾老師了!我們把時間的鏡頭,從現在推向歷史。還沒有幾個人能達到,像南懷瑾老師這樣的修行高度。即深入理論,又有真修實證的經驗。讀書需注意讀南懷瑾老師的書,一定要注意,有些書很可能並不是南懷瑾老師寫的。你看包括現在網絡上的好些文章,都是託名南懷瑾老師做的。他用向南懷瑾老師的一些語氣來寫一些東西,發表出來。達到一些不可告人的目的。這個我們大家要非常警惕。淵回也儘量把這些文章審核發表出來,讓大家注意。
  • 星雲法師:死亡後的真相
    早也喊,晚也喊,喊得徒弟們內心不安,就去找來老和尚很要好的法師幫忙,這個法師一言不發的到了寺裡,等老和尚又叫著找「房子」的時候,大喝一聲:「去便去了,還要房子做什麼?」老和尚一悟,無念無想,從此就不再嚷著要找房子了。
  • 得道高僧星雲法師,16幅書法作品展:專家:這字每一筆都是修行
    星雲法師星雲法師我們是不陌生的,小編也曾專門看過星雲法師的講座。星雲禪師的書法作品我們似乎是有些陌生的。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星雲法師的書法,怎麼看星雲禪師的書法呢?對於星雲法師的書法不同於任何一個書法家的書法,他的字似乎是沒有古帖的臨帖的基礎,而是根據自己對佛法的理解,自創的一套書法字體。從書法的筆墨之間,筆畫間架之中折射佛法的力量。星雲法師的書法就如同星雲法師佛法中講的那樣:瑣事如竹影,你心如塵,依然故我,巋然不動;瑣事如明月,你心如水,月光再盛,不能動其分毫。簡單的說,就是追求本真的筆法,書寫佛法字體。
  • 91歲星雲大師:我是這樣跟疾病戰鬥了50年(圖)
    星雲大師(資料圖) 星雲大師今年已經91歲高齡了,可很多人並不知道,他在51年前就是一個糖尿病患者,一直疾病纏身。 慢為養生之道 多年以來,星雲大師在自身與疾病的和平相處中尋找到了養生之道的真諦,那就是「慢」。大師說,人生不能一味地求速成,所謂「飯未煮熟,不能妄自一開;蛋未孵成,不能妄自一啄」,人間萬事都有其平衡之道。並把「慢」的養生功效概括為四點。 1、慢工可以養藝:「慢工出細活」,精雕細琢就是要靠慢工慢慢來。
  • 星雲法師弟子同聲傳譯片段受捧 被贊「最正宗佛系英文」
    星雲法師女弟子妙光的口譯片段,引發網友討論話題。(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中國臺灣網5月11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前陣子大陸「女神翻譯」張璐成為兩會會場上的另類「嬌點」,近日微博流傳星雲法師女弟子的同聲傳譯片段,引發網友討論話題,翻譯精準、易懂且全程不需筆記,讓網友嘆服「最正宗佛系英文」、「不說了,看書背單詞去了」。
  • 【星雲大師動態】星雲文化教育公益基金會成立公益獎助文教活動
    人間社記者周雲攝國家海協會顧問陳雲林表示,星雲大師早在多年前就一再表達心願,希望成立文化教育基金會,不過大陸現行政策控制非常嚴格,在國家宗教局、文化部、民政部大力支持下,終於成立了,這是兩岸交流文化公益事業做了一件非常好的事情。星雲大師德高望重,廣結善緣,以慈悲心為兩岸和平發展做出巨大貢獻。他也提到習總書記會見大師時說:「大師你送給我的書,我全部都看完了。」
  • 臺灣星雲大師稱蔡英文為「媽祖婆」 法師:很正常,不然怎麼講
    據臺媒報導,臺灣佛光山星雲大師12日出席「餘陳月瑛紀念策展」時談到,前高雄縣長餘陳月瑛和高雄市長陳菊是媽祖婆,「一定可以當選的蔡英文更是我們的媽祖婆」,引發討論。據了解,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署理會長慈容法師則表示,大師只是比喻,公開場合這樣講很正常,不然在大眾面前要怎麼講。
  • 星雲法師:做人難,人難做,難做人
    圖文:星雲法師「做人難,人難做,難做人」,這是經常聽到一般人慨嘆的話。事實上,做人確實很難!你有學問,他批評你不會做事;你會做事,他說你沒有專長;你有專長,他又嫌你不是通才。你貧窮,他怕你對他有所求;你富有,他懷疑你要以金錢買動他。你是農工,他說你低賤;你是士紳,他也會嫌你與他身分不同。總之,這樣做,那樣做,都不容易獲得對方的好感。把人做好,這是一生的學問,有的人一生學不到做人的千百分之一二,走到哪裡都是被人嫌棄,最後帶著遺憾離開人世,何其可惜。以下提供做人的四個妙訣,不妨實踐看看,也許能改變別人對你的觀感,而獲得友誼。
  • 薩蘇看臺灣之三:女弟子追憶星雲大師的「詭詐」
    星雲法師,這個名字在今天的僧俗兩界,都有些遁出紅塵的神異感覺.  因為知道法師的雙目幾乎已盲,難得見外客,這次訪臺,並沒有能和星雲法師一晤的奢望.幸運的是,主辦方的負責人莊三修先生下午通知我們,星雲法師的弟子趙翠慧女士正好有空,要不要見一面?
  • 星雲大師:感念亦師亦友的合塵法師
    文/星雲大師 我這一生中影響我文學的是聖璞法師,影響我正義感的,就是合塵法師了。 合塵法師是我在棲霞山佛學院就讀時的糾察老師,為人非常正直善良,他跟家師志開上人私交甚篤,好像是結拜的兄弟,也很年輕,比我大不了幾歲。
  • 做自己的心理醫生 | 許醫師談覺察和自我面對的重要性
    我們內在常常住著一個好吃懶做的自己,最好可以不用努力、什麼都不做,就能擁有一切。每個人內在都有這樣的自己。 當我們的主人格擔心自己扛不住的時候,就會躲起來,內在人格就會形成「諸侯割據」的局面。打個比方,就像美國有許多州,可是對外則只由聯邦政府做決定,因為聯邦政府統合各州。雖然內在人格裡面有許多「諸侯」,但是你自己要能夠統領和做主。主人格要對內在的每一個自己維持覺察力和掌控力,並且傾聽各個「諸侯」的民意。
  • 星雲大師的點撥:欲成大事,先除「心賊」
    故而,陽明心學一再強調,人一定要時時刻刻與心賊戰鬥,需要用一生的時間去升華,去降伏它們,以達到心無瑕疵,心中無賊的境界。其實不僅是陽明先生看到了心賊的危害性,過去佛門高僧星雲大師也曾在自己的講座上闡述過心賊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