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訓行業倒閉潮背後的四個扎心規律

2020-09-05 廣州學邦技術

今年,教培行業機構倒閉的消息聽得有點多!縱觀這次的機構倒閉潮,總結出以下幾個行業現象。


1

教培本身做不到高利潤


教培機構的成本非常高。首先門店租金一年就要數十萬;其次一年的推廣費最起碼也要3萬以上;另外教師薪水上,起碼有近半的學費要支付給老師。機構想要好的發展,就必須有好的老師,而好的老師必然是一筆非常大的開銷。


但一個學生的學費,都還不夠付門店的物業費的,總體來講一家機構至少需要100個學生才能剛剛好不會太虧。畢竟一節課費也就相當於去餐廳吃一頓飯的價格,而餐飲行業的服務人員的薪水,遠遠低於教培機構老師的薪水。


但是,餐廳5個服務員就可以一次性照顧到200個顧客,而在K12教育機構,1個老師一次課最多照顧到10個學生,而音樂教育機構就更低了,1個老師一次課多為1對1。


因此對於教育機構而言除了高額的前期裝修費和每月固定的場地費以外,還有高昂的人工成本。



2

教培機構的投資回報率 基本上都達不到2倍


在資本市場上,如何判定一門生意能否進行投資,投資回報倍數是一個重要的指標,比如我投資了100萬給某教育機構,那麼是否3年內能夠達到2.5倍的淨利潤。


而2.5的收益是投資界的一個門檻,比如社交軟體陌陌,B輪以後甚至達到了7倍的收益。但是對於教育機構來說,能到達1.5倍的淨利潤收益已經是非常成功的。因此在投資界教育市場一直屬於萌芽期。


3

教育事業的口碑 需要用年來積累

對於一個產品來說,能在越短的時間內獲得好的口碑,那就有成為爆品的資質。比如一個餐廳,我們去吃了一次就能知道值不值得再去第二次;比如一家服裝店,衣服買來穿上就能知道質量好不好,這家店是否值得二次購買。


但教育機構的口碑是需要以年來計算,為啥教育機構都是預收費,而不是來一次付一次?因為教育是個長期實驗,教育的化學反應作用通常要1年以上甚至更久。


4

教培是一門 需要情懷的商業


教培也是教育,更是商業,這是一個既需要利潤,又要講究良心的行業。但作為一個回報率並不高的行業,對於從業者來講,真的是需要極大的熱愛的,熱愛學生,熱愛自己所做的事業,但是這對於這個時代來講是極其困難的。


沒有錢,哪裡談什麼情懷,沒有錢買房子,沒有錢結婚,真正在民辦私立學校,老師往往被家長看不起,連僅有的自尊都可能失去,因此高學歷願意從事教育行業的人可以說是非常少的。男性從事教育工作的比例要遠遠低於女性,因為男人肩上的負擔更重。


相關焦點

  • 80%線下教培機構9月或將迎來倒閉潮,行業面臨痛並快樂著
    整個教培行業開始從忙碌的暑假課程消耗中,漸漸閒了下來!眾多教培校長開始回顧行業發展,審視第一波倒閉潮!所以,整個倒閉潮的出現,其最根本的原因是現金流出現問題!現在,度過了暑假,有的校長就覺得,疫情期「第一波」倒閉潮而導致的生源剩餘,對現存的早教機構應該說是一個有利的條件,部分機構可能不再為生源發愁了,所以,教培機構的危機已經結束了!但是,從目前的教培行業狀況來看,80%線下教培機構或將迎來倒閉潮,情況還是不容樂觀的!
  • 西安「監獄」主題餐廳火了,開業一年就倒閉,背後原因很「扎心」
    西安「監獄」主題餐廳火了,開業一年就倒閉,背後原因很「扎心」說到現在外面什麼店鋪是比較多的,那肯定就是飯店了,競爭非常激烈,所以很多商家為了能夠吸引到顧客的到來,就準備了各種各樣奇葩的東西,還有很多人開啟了主題餐廳,之前的時候有閨蜜主題的餐廳
  • 九月培訓機構學校倒閉潮來臨,家長焦慮加深,教培行業何去何從?
    拿教培行業來說,幾乎每個教育賽道有了出人意料的增長!現在家長在購買一項課程服務的時候,不但可以選擇線上線下,還可以有很多個選項可供選擇!從表面上看,大大小小的機構都開始使出各種各樣的營銷手段來爭奪客戶的注意力,提供課程給家長,這是社會的進步。
  • 別再說暴利了,疫情下的培訓機構已然生死一線,倒閉潮將至!
    疫情之下,幾乎所有行業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而線下教育培訓機構也已經到達生死邊緣。不是說教育培訓是暴利嗎?怎麼幾個月疫情就頂不住了?今天我們分析一下:暴利其實是表象教育培訓機構暴利嗎?第一:房租水電成本,一般線下機構面積平均在300平左右(政策規定),這部分佔比較大,一般在4萬-8萬,根據各地區租金水平而定; 第二:員工工資,特別是教師工資佔大頭,一般比較常規的各個科目老師要配齊甚至配2個,工資總額不會低,低了就留不住了;第三:招生成本,配備一個專門營銷或者銷售,特別是單價較高的一對一,成本不會低,若不配備,長期生存可能受影響。
  • 疫情下月子中心分化嚴重:倒閉潮、擴張潮交替 行業集中度提升
    「不久前在一次全國性的行業交流時得知,在疫情衝擊下,全國80%-90%的月子中心都受到影響,甚至出現了倒閉潮,我們長沙有40家其中20家倒閉。」近日,月子服務機構馨享月CEO秦衛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採訪時透露。
  • 健身房倒閉潮,那麼健身教練行業前景如何
    隨著國內健身房倒閉潮,不少想學健身教練的人都對健身這個行業持有觀望的態度,那麼國內的健身教練行業究竟如何呢?
  • 韋博英語的倒閉給少兒美術教育行業敲響了警鐘
    2019年教育行業發生了一件大事,英語教育行業巨頭,韋博國際英語破產轟然倒下,小編和大家一樣,剛一聽說這個消息的時候覺得不可思議,雖然現在教育行業時有報導培訓機構倒閉,老闆卷錢走人,家長退費困難等報導,但怎麼也不會聯想到一個在中國紮根21年的巨頭身上。
  • 教育培訓行業的三個利好
    在日前舉辦的「國際教育發展在線研討會」上,我身為學為貴教育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分享了很多關於留學語言培訓行業發展的建設性思考。分享給大家!國際教育的發展從長期看一定是向好的,對於目前大家普遍擔心的問題,我反而非常樂觀。首先,國際局勢對教育領域的影響是短期的,而且也會一直波動,不應該成為家長或者學生選擇教育發展時需要過多考慮的因素。
  • 2020年,90%教育機構緊臨危機!或將迎來倒閉潮?
    等待疫情全面結束,成了特殊時期的美好願望,雖然各行各業已慢慢復工復產,一切似乎正朝著好的方向發展,但教培行業復甦卻被各種「延期開學」、開學後又面臨「暑期縮減」、「縮減周末」這些難題澆滅了希望之火,受這次疫情對教培行業的影響,後遺症接下來會更加激烈的爆發出來。複課前愁開門,複課後愁業績,將是全面複課後眾多中小機構的真實寫照!
  • 學爾森建校北京 半數建造師培訓機構或倒閉
    學爾森教育厚積薄發,全國連鎖分校40多家,好評如潮。2月初,深諳學爾森發力北京的知情人士指出,「繼在全國運營管理中心(第二總部)━上海取得職業教育培訓第一品牌優勢後,2010年10月,學爾森斥資1000萬在全國戰略發展總部(第一總部)━北京正式設立多個培訓校區,將為更多有職場抱負的精英提供更優質的資歷和資質服務。」
  • 又一行業迎來倒閉潮?半年倒閉6487家,老闆:8090後的錢不好賺了
    在這場「特殊事件」中,有行業悄悄興起,也有行業悄悄退場。例如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臺,在此期間慢慢佔據了更多人的生活,甚至還出現了很多在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臺上直播賣貨賺錢的主播等等;而對比起來,不少企業和實體店卻終究是沒能跨過這艱難的一年,徹徹底底的倒閉了。
  • 合發全球行業觀察:實體店倒閉潮該誰來背鍋?
    隨著社區團購一時興起,街頭商販和賣菜的小生意人的生存空間隨即被猛烈擠壓,人們對科技巨頭口誅筆伐之後,再度把焦點聚集在實體店倒閉潮上,接著把矛頭指向電商,認為電商是實體店倒閉的罪魁禍首。但很快就傳出不同聲音,很多人並不認為電商是實體店倒閉的原因,而是有更深層次的原因。合發全球旗下電商平臺合美惠一位行業分析師從多角度多維度來綜合剖析這一現象,認為實體店倒閉潮有多方面原因,電商的興起是直接原因,但不是根本原因。
  • 各行業實體店的「倒閉潮」,猶如「生物群落演替」,該如何應對?
    而各行業實體店的「倒閉潮」,就像「生物群落快速演替現象」,那麼,如果生物群落面對環境變化和內部競爭,在快速演替的過程中,又是如何去進化、變異和適應的呢?是否可以參考,讓我們找到企業生存、轉型和生存發展的方向?我們先來了解以下生物群落演替。
  • 校外教育培訓機構大量倒閉,培訓機構的變革時期到來,如何應對?
    另一方面,我本人在培訓機構做講師,也深切感受到今年年初培訓機構的難處。原本我的教師資格考試培訓和自考培訓課程都取消了,因為學生沒有開學,沒有辦法開展線下課。接了幾節線上的錄課,但課時費比之前竟然少了一半,理由是今年招生很不景氣。即便如此,課程也很少,剛發布出來的課程就被眾多老師領光了。
  • 2020年那些「跑路」和「倒閉」的教育培訓機構們
    截止到2020年9月30日,全國範圍內吊銷註銷的教育培訓機構數量近10萬家,60%的教培機構處於入不敷出的狀態,20%的機構掙扎在生死線上,最終,只有10%的機構能保持持平,或略有盈利。
  • 英語培訓遭遇「倒閉門」寒流 面臨行業大洗牌
    據了解,靈格風、凱恩英語等多家連鎖外語培訓品牌相繼倒閉的事件,讓這個行業正在面臨前所未有的社會信任危機。事實上,隨著行業泡沫的逐漸破滅,前幾年一直受到VC、PE青睞的教育培訓行業不再是資本的寵兒。業內人士認為,這個已經投資過熱的行業,接下來一段時間將出現一輪劇烈的市場洗牌。
  • 業內人士談少兒英語倒閉潮:重裝修,輕教學,房租暴漲
    在論壇中,多家培訓機構負責人對少兒英語培訓行業存在的問題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多知網對其做了摘錄:   過於注重場地裝修,輕教學  北京新東方泡泡少兒部總監朱逢佳:培訓行業準入門檻較低,任何人只要找到老師、找到地方就能組織辦學,這些不規範的機構有幾個共同特點,首先是比較注重銷售,求短期的回報;二是重客服,輕教學,在師資的投入方面會比較匱乏;三是重包裝,輕研發。
  • 2020下半年,教培機構即將倒閉的十八個潛在徵兆,貴校有嘛?
    但眾多教育培訓機構依然在頂風開展明令禁止的項目,倒閉關停就不足為奇!這類教育培訓機構的倒閉和關停,只是讓教育行業回歸於理性,更有利於教育改革的推進,對教育行業有百利而無一害!二、目的不純,有些人把教育培訓行業當成了唐僧肉,看好教育培訓行業的預付費的模式,大量的不專業教育培訓人,擠進了這個行業。
  • 民辦幼兒園面臨「倒閉潮」,幼師紛紛轉行,民辦幼兒園如何自救?
    出於多重考量,幼兒園開學遙遙無期,園方、家長、孩子都盼望著開學,但殘酷的事實是,三方盼來的卻可能是倒閉。疫情下幼兒園的經營現狀:多省市表示本學期不建議幼兒園開學,這就意味著,自一月孩子們放假到九月開學,民辦幼兒園七個月無收入。民辦幼兒園雖然是教育組織,但實質上是商業盈利組織,不營業就意味著虧損。
  • 教培行業九月開端:倒閉潮持續、轉型壓力大、40%機構教師流失
    再加上近段時間幾乎所有的網際網路巨頭都擁擠在教育賽道上,無疑更加壓縮了教育這一賽道的市場空間!剛剛開始的九月,就呈現了獨特的行業開端:倒閉潮持續、轉型壓力大、80%機構教師流失!第一,倒閉潮持續,為何到了九月依舊還有機構倒閉呢?對教培機構而言,暑期類似電商行業的雙十一,是一年營收」黃金檔「,暑期收入在全年佔比中甚至可高達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