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永:上市銀行貸款佔比上升拉動整體淨息差增長

2020-12-17 中國證券網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 安永15日發布的《中國上市銀行2018年回顧與未來展望》報告顯示,2018年上市銀行平均淨息差2.17%,較上年增長7個基點。「據觀察,2018年延續到2019年一季度,金融資產構成出現一定變化,貸款增速快於其他資產,儘管貸款收益率有一定下降,但是相對於同業資產和債券投資還是更高,因此貸款佔比上升拉動整體淨息差上升。」安永華明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金融服務合伙人許旭明表示。

  據許旭明介紹,淨息差來自於兩方面,一方面是資產端收益率,另一方面是負債端付息率,並非是貸款收益率上升才會導致整體淨息差上升,而淨息差所覆蓋的金融資產範圍也不僅是貸款,還包括債券投資、同業資產等。

  具體來看,報告中提到,2018年度大型商業銀行平均淨息差2.17%,較上年增長9個基點,全部六家大型商業銀行的淨息差均有所提升,其中郵儲銀行的淨息差提高了27個基點,主要由於高收益資產佔比提升及生息資產生息率增加。

  而全國性股份制銀行2018年平均淨息差為2%,較上年增長11個基點,其中民生銀行淨息差較上年提高23個基點,主要由於貸款等高收益資產佔比提升及生息率提高;華夏銀行淨息差較上年下降6個基點,主要由於付息負債付息率升高。

  城商行2018年平均淨息差2.11%,較上年上升2個基點,有14家城商行淨息差上升,其中上海銀行的淨息差提高了51個基點,主要由於貸款等高收益資產佔比提升及生息率提高;有7家城商行的淨息差下降,其中甘肅銀行下降54個基點,主要受投資證券及其他金融資產生息率及客戶存款付息率增加的共同影響。

  農商行2018年平均淨息差2.52%,較上年增長17個基點。有7家農商行淨息差上升,其中廣州農商行上漲42個基點,主要由於貸款規模佔生息資產比重提升及收益率提升以及利息支出減少的共同影響。青島農商行淨息差較上年下降11個基點,主要由於資金成本率上升。(黃紫豪)

相關焦點

  • 安永報告:2017年41家上市銀行平均ROA和ROE下降
    截至2017年末,41家上市銀行不良貸款餘額合計13095.73億元人民幣,比上年底增加567.95億元,加權平均不良貸款率從2016年底的1.65%下降至1.55%。利潤增速提升,資產質量改善,不過安永近日發布的「上市銀行2017年回顧及未來展望」報告指出,儘管41家上市銀行淨利潤增速持續回升,但ROA和ROE持續下降,經營效率有待提升。
  • 2018年六大行共賺1.06萬億:淨息差承壓、中收佔比待提高
    工商銀行的淨息差為2.3%,比上年增長了8個基點;建設銀行的淨息差為2.31%,同比增長10個基點;郵儲銀行淨息差為2.64%,同比增長27個基點。中國銀行副行長吳富林表示,2018年中國銀行各個季度的淨息差逐季增長,勢態較好。息差的改善主要得益於落實國家宏觀調控政策,狠抓貨幣政策傳導,持續優化資產負債結構,實現了經營效率的不斷提升。
  • 交通銀行武雯:上市銀行三季度業績呈現六大特徵——2018年上市銀行...
    2018年前三季度,上市銀行整體盈利能力在二季度的基礎上持續增強。26家A股上市銀行營業收入、歸屬於母公司淨利潤同比分別增長7.97%、6.91%,較二季度同比增速分別提高1.68個百分點、0.42個百分點。
  • 36家上市銀行前三季度業績大降超千億,近六成銀行淨息差...
    在2020年第三季度,36家銀行第三季度淨利潤情況明顯改善,有13家銀行的淨利潤較上年同期有所增長。雖然第三季度23家銀行淨利潤較上年同期下滑,但整體下滑幅度較第二季度有所改善,下滑幅度在20%以上的僅有鄭州銀行、上海銀行和民生銀行。  此外,《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將2020年前三個季度單季度A股上市銀行淨利潤同比增速情況進行了梳理。
  • 2019年國有銀行利潤增長無憂 六大國有銀行2018年報解析
    整體來看,規模擴張仍是驅動淨利潤增長的主要因素,貢獻淨利潤增長5.7個百分點;貸款端定價略升推動生息資產定價增長高於負債端成本上升從而帶動淨息差改善,貢獻淨利潤增長2.4個百分點。由於大行加大銀行卡、結算業務投入,行業非息收入總體恢復正增長,貢獻淨利潤增長2.2個百分點。降本增效持續,成本收入比、其他業務支出的減少對利潤增長分別貢獻1.6、3.1個百分點。
  • 2019銀行淨息差四大變化趨勢
    來源:證券市場紅周刊 本刊特約2019年銀行淨息差的變化趨勢可能表現在同業負債成本大幅跳水、存款成本升高、投資收益率下降、貸款收益率上升四個方面。預計整個銀行業的淨息差會在2019年1季度達到相對高點,股份行在1季度淨息差獲得同比最大增幅後逐季下降,四大行的淨息差在1季度會達到相對低點,之後在低位穩定的可能較大。
  • 15家上市銀行前3季淨利增6.6% 11家現2位數同比增長
    常熟銀行前三季度盈利13.71億元,絕對數較大行尚有不小差距,但淨利潤增速則優勢明顯,達到22.39%,在目前已經披露三季報的銀行中排名第一。淨息差方面各銀行表現分化,其中7家銀行三季度末淨息差較去年年底有所提升,其中,鄭州銀行和農業銀行表現居前,這兩家銀行三季度末淨息差分別為3.0492%和2.8739%,較去年年底分別上升135個基點和54個基點。
  • 四大行上半年盈利穩定增長 預計LPR對淨息差影響有限
    工商銀行上半年實現淨利潤1686.9億元,位於四大行之首,同比增長5%。營業收入同比增長9.1%。手續費及佣金淨收入同比增長11.7%。不良率較年初下降4個基點至1.48%,連續10個季度下降。撥備覆蓋率較年初上升16個百分點至192%。
  • 銀行貸款的邏輯
    作為經營風險、賺取利差的特殊企業,除了要遵守監管部門窗口指導對貸款的投向的限制和引導,銀行貸款運營遵循基本公式:貸款利潤=利息淨收入(生息貸款規模×淨息差)-成本(貸款減值損失+業務及管理費)。這些變量背後的邏輯決定了貸款流向。
  • 利率市場化衝刺 銀行淨息差收入現分化
    在這一背景下,銀行間的競爭也將更加激烈。從2017年A股上市銀行年報來看,銀行淨息差收入已現分化,國有四大行的淨息差在幾年連續下滑後整體上升,股份制銀行和城商行則普遍還呈下降態勢。有分析人士認為,利率市場化會倒逼銀行加快經營模式和經營戰略轉型。
  • 上半年銀行淨息差企穩:五大行中僅交行同比下降
    數據顯示,五大行中,除了交行上半年淨息差同比下降9個基點至1.41%之外,工行、建行、農行、中行淨息差則均有所提升,分別同比上升14BP、20BP、11BP、4BP;中信銀行淨息差同比上升0.12個百分點;光大銀行淨息差也同比上升 11 個 BP等等。「上市銀行2018年半年報的最大亮點在於淨息差全面改善。
  • 零售佔比不是越高越好,別對淨息差抱太多幻想,田惠宇在招行業績會...
    2019年零售金融業務對營收和利潤的貢獻持續加大——零售盈利佔比同比上升1.99個百分點,營收佔比同比上升3.03個百分點。零售佔比是不是越高越好?零售和對公如何配比才是合適的?這是招行乃至所有發力零售業務的銀行都在思考的問題。
  • 農業銀行(01288)2018年年報解讀:數據整體趨好、撥備前利潤同比...
    公司 農業銀行(01288)2018年年報解讀:數據整體趨好、撥備前利潤同比增長且持續提高2019年4月23日 08:26:08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雲蒙投資」總體評價:農業銀行(01288)的這兩年各方面數據整體趨好,與一流銀行建設銀行、工商銀行的差距在不斷縮小,遠遠甩開了中國銀行和交通銀行。
  • 郵儲銀行2019年淨利610億 淨息差同比下降17個基點至2.50%
    對此,郵儲銀行在年報中解釋稱,受市場環境和存款競爭激烈等因素影響,總生息資產平均收益率下降,總付息負債平均付息率上升。申萬宏源的研報亦指出,展望2020年,「先減負再讓利」的邏輯有望進一步深化,對於存款佔比最高的郵儲銀行而言,對其淨息差趨勢不必過分悲觀。
  • 六大行2019年共賺1.12萬億 淨息差承壓、尋路零售市場
    淨息差走勢承壓具體來看,工行2019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3122億元,同比增長4.9%;建行實現淨利潤2667億元,同比增長4.74%;農行實現淨利潤2129.24億元,比上年增長5.08%;中行實現淨利潤1874億元,比上年增長4.06%;交行淨賺772.81億元,同比增長4.96%;郵儲銀行實現淨利潤610.36
  • 2020《紅周刊》上市銀行競爭力排行榜
    規模佔比可以看出,這些商業銀行身上的特性,足以代表中國商業銀行整體面貌。數據來看,過去幾年持續增長,2014年至2019年,總資產年化複合增長率達10%。從40家上市銀行與商業銀行總資產規模的比較來看,過去幾年,總體呈現下降趨勢(見圖1)。不過,今年上半年小幅回升3個百分點。原因在於疫情衝擊下,上市商業銀行資本充足,具備更足夠的「彈藥」擴張資產。
  • 活期存款高佔比,招行顯淨息差優勢
    從本期開始,本刊將連載招行的護城河系列文章,從淨息差、風控、客群、戰略四個維度進行解讀。究竟什麼是招行的護城河?這個護城河又是否會被削弱呢?其實,相對來說,銀行業比異業的護城河更容易找到,因為銀行業是一個門檻高的資本密集型行業,外部資本想要進入銀行業需要獲取銀行牌照,這實際上為銀行業整體挖了一條護城河。可是,對於同業的銀行來說,想建立起自己的護城河非常難。
  • 2020《紅周刊》上市銀行競爭力排行榜:寧波銀行居首位
    規模佔比可以看出,這些商業銀行身上的特性,足以代表中國商業銀行整體面貌。數據來看,過去幾年持續增長,2014年至2019年,總資產年化複合增長率達10%。從40家上市銀行與商業銀行總資產規模的比較來看,過去幾年,總體呈現下降趨勢(見圖1)。不過,今年上半年小幅回升3個百分點。原因在於疫情衝擊下,上市商業銀行資本充足,具備更足夠的「彈藥」擴張資產。
  • 六大行年報看點:淨利增速持續回暖 淨息差改善
    截至3月29日披露完畢的六家國有大行2018年年報顯示,六大行取得了資產規模的穩步增加,淨利增長較2017年呈持續回暖,淨息差出現改善,同時在不良控制上表現較好,不良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降。而對於2019年而言,幾家大行高層認為淨息差未來的走勢依舊不樂觀。
  • 中行去年淨利息收入增逾10%:市場利率上升推高了淨息差
    具體來看,營業收入的負增長主要因為非利息收入下降了19.06%,而利息淨收入同比增長了10.57%。好在歸屬於股東稅後淨利潤1724億元,比上年增長4.76%,而前一年淨利潤增速則為-3.67%,局面在今年得到了扭轉。年報顯示,中國銀行不良貸款「一升一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