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有個迷思,關於孩子教育的,到底孩子應該怎麼被教導,是溫言細語的還是批評指責的方式呢?
很多的育兒專家告訴你,對待孩子,你要收拾好自己的情緒,不能在孩子面前大吼大叫,更不能罵孩子,批評和指責就更不行了。因為這樣會讓孩子感到害怕,會讓孩子情緒變暴躁,有樣學樣,更會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
不知道寶媽們有沒有被孩子逼崩潰過,又是如何收起自己的情緒來溫言細語的引導孩子的。
而我,確實最近因為教導崩潰了,我不知道自己一直控制情緒,溫言細語的引導出來的孩子,真的就沒有問題嗎?
孩子還在剛會走,有些時候,她不能很能明白你的溫言細語,但是她非常會試探你的底線,當遇到一些事情的時候,她會聽著你的溫言細語,繼續幹著壞事,試探你的底線,如果你繼續溫言細語的阻止,她就給胡攪蠻纏,就要達到目的,如果你這個時候,聲音提高,並開始生氣,她反而乖巧了。
我每次生完氣,就開始自責,覺得自己這樣對孩子不對,就會對她更好,以彌補,可是這樣無限循環下,發現孩子越來越不受控。
很多人會說,你為什麼要控制孩子呢?
平時玩耍還好,問題是遇到危險事情的時候,我不阻止孩子,控制孩子的行為,難道我要放任嘛?
孩子現在就是說懂不懂,說不懂又是懂的時候。有時候不嚴厲不爆發,根本鎮不住孩子。
而且我在想,我溫言細語教出來的孩子未來能接受社會的暴虐嗎?
她在一個沒有嚴厲語言,沒有罵聲,沒有指責沒有批評的環境下長大,等她出了社會,這個社會會像家裡一樣對待她嗎?她會不會在社會中受到更大的傷害呢?
我記得郭德綱說過一句話:「孩子在家被罵夠了,出了社會就不會挨罵了。」
郭德綱對郭麒麟的教育可見嚴厲,郭麒麟也是目前為數不多的年輕人裡一致得到好評的一位。郭德綱的教育還是成功的。
而我有時候也想,其實家長在家對孩子的行為糾正罵夠了孩子,孩子以後出去是不是會比從小溫言細語糾正的來的更堅強呢。
孩子的教育真的是千家有千言,誰說的似乎都有那麼點道理,誰說的似乎都有極端事件發生。
怎麼抉擇呢?
我也很迷茫,如果這個世界能對父母都進行崗前培訓,拿證合格畢業才能生孩子多好,這樣也不會在孩子成長過程中一直遲疑,左右搖擺,一會覺得對,一會覺得錯,弄得父母精神壓力太大。
與各位共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