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言細語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嗎

2020-10-03 伊吾聞

最近我有個迷思,關於孩子教育的,到底孩子應該怎麼被教導,是溫言細語的還是批評指責的方式呢?

很多的育兒專家告訴你,對待孩子,你要收拾好自己的情緒,不能在孩子面前大吼大叫,更不能罵孩子,批評和指責就更不行了。因為這樣會讓孩子感到害怕,會讓孩子情緒變暴躁,有樣學樣,更會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

不知道寶媽們有沒有被孩子逼崩潰過,又是如何收起自己的情緒來溫言細語的引導孩子的。

而我,確實最近因為教導崩潰了,我不知道自己一直控制情緒,溫言細語的引導出來的孩子,真的就沒有問題嗎?

孩子還在剛會走,有些時候,她不能很能明白你的溫言細語,但是她非常會試探你的底線,當遇到一些事情的時候,她會聽著你的溫言細語,繼續幹著壞事,試探你的底線,如果你繼續溫言細語的阻止,她就給胡攪蠻纏,就要達到目的,如果你這個時候,聲音提高,並開始生氣,她反而乖巧了。

我每次生完氣,就開始自責,覺得自己這樣對孩子不對,就會對她更好,以彌補,可是這樣無限循環下,發現孩子越來越不受控。

很多人會說,你為什麼要控制孩子呢?

平時玩耍還好,問題是遇到危險事情的時候,我不阻止孩子,控制孩子的行為,難道我要放任嘛?

孩子現在就是說懂不懂,說不懂又是懂的時候。有時候不嚴厲不爆發,根本鎮不住孩子。

而且我在想,我溫言細語教出來的孩子未來能接受社會的暴虐嗎?

她在一個沒有嚴厲語言,沒有罵聲,沒有指責沒有批評的環境下長大,等她出了社會,這個社會會像家裡一樣對待她嗎?她會不會在社會中受到更大的傷害呢?

我記得郭德綱說過一句話:「孩子在家被罵夠了,出了社會就不會挨罵了。」

郭德綱對郭麒麟的教育可見嚴厲,郭麒麟也是目前為數不多的年輕人裡一致得到好評的一位。郭德綱的教育還是成功的。

而我有時候也想,其實家長在家對孩子的行為糾正罵夠了孩子,孩子以後出去是不是會比從小溫言細語糾正的來的更堅強呢。


孩子的教育真的是千家有千言,誰說的似乎都有那麼點道理,誰說的似乎都有極端事件發生。

怎麼抉擇呢?

我也很迷茫,如果這個世界能對父母都進行崗前培訓,拿證合格畢業才能生孩子多好,這樣也不會在孩子成長過程中一直遲疑,左右搖擺,一會覺得對,一會覺得錯,弄得父母精神壓力太大。

與各位共勉吧。

相關焦點

  • 教育思考:溫聲細語,潤兒心
    大聲吼孩子的父母,傷了孩子的心,也並沒有達到教育的效果我曾聽人說:「我現在特別不想回家,一個人待著也很好啊。回去幹什麼?被吼來吼去,各種嫌棄。」那時候,我總覺得父母是因為我是女孩不喜歡我才那樣對我的。所以那時候,我就總想快快長大,離開家。我常常焦慮,常常不知所措,漸漸變得膽小怕事。我想我們很多時候最想要的並不是大聲地批評責罵,而只是想聽父母輕聲軟語的對我們說,我們應該怎麼做吧。從前我不曾想,如今來思考,突感眾生的為難。
  • 適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
    你做過小學的適合教育嗎?效果如何?如果效果不好,你知道還有什麼其他原因嗎?你不要認為是大教育家提出的適合教育,就最好。退一步講,如果適合教育最好,也不是從小學抓起,理論上是從出生抓起,但不是所有父母會做,所以,作為教育事業,只能從幼兒抓起,因為幼兒可以彌補嬰兒教育的不足。想的太當然了,我搞了近40年的中小學教育了,我明確地告訴你:80%左右的孩子沒有任何興趣,10%左右的孩子對數理化感興趣,5%左右的孩子對文史感興趣,5%左右的孩子對音體美感興趣。
  • 對於孩子而言,什麼才是最好的教育?
    在如今這個社會,我們經常能聽到有家長說「我把孩子送到了某某高級學校」「我給孩子請了特級私人老師」「我給孩子報了一個專業輔導班」等等,然而這些用金錢換來的教育對孩子而言,真是他們想要的嗎? 的確,我們不可否認學校的教育,但是有些教育是學校無法指導的。
  • 耿晨:言念君子,溫其如玉
    他是合肥市琥珀名城小學教育集團所屬明皇路小學教務處主任——耿晨。耿老師作為合肥市琥珀名城小學教育集團「琥珀學堂」改革工程中的優秀代表,致力於以教師發展促進學校發展,為積極推進「琥珀學堂」構建和課堂改革,提高教育質量做出了卓越貢獻。
  • 教育感悟:簡單的才是最好的
    教育感悟:簡單的才是最好的教育感悟:簡單的才是最好的其實,這裡面包含著一種樸素的辯證法:簡單的才是最好的。簡單的東西往往有明確的目標指向,概括力強,便於人們發揮想像力,創造性地開展工作。比如,現在各個學校五花八門的校訓,看上去對仗工整,讀起來鏗鏘有力,其實都只是概括了教育的某一個方面,遠不如毛主席他老人家提出的「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形象有力,內涵豐富,富有較強的概括性。
  • 王財貴:什麼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
    因為我們現在一提到教育,可以講很多,比如說自我教育,活到老學到老,這不也是教育嗎?但是我們一提教育這個詞語,首先跳出來的、最籠統的、最一般的、也可以說最切實的認識,就是大人教小孩,而不是自己教自己,自己教自己是第二念第三念再出來的,因為教育可以包含很多嘛。 那我們現在說一個人在做教育,我們說的教育,大概都是大人教小孩。
  • 多生才是最好的教育投資
    黃斌老師的一篇牛文,轉一下:醒醒吧,多生孩子才是最好的教育投資!這是一篇關於教育的文章,而不是關於生育的文章。別誤認為我是在勸大家多生孩子。各位跟著看了幾篇我寫的文章的,想必都知道我是一個拖稿大王。畢竟我本身也不是靠這個吃飯的,而最早寫文章,完全是在微博上和人聊天一時興起的結果,沒動力沒激勵,當然就寫得慢。
  • 陪伴,才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所謂喪偶式育兒,即父親這個角色在家庭中處於沉默或者消失的狀態,有和沒有這個角色無關緊要,他們不承擔教育孩子的義務就感覺,父親只是在某些時候,宣示自己的權威,使孩子明白,父親才是家裡的主。尤其可惡的是,各種抱怨媽媽的育兒方式,以顯示自己也是用心在孩子的教育上的。額,連我這個還尚未為人父的人聽了也是想鄙視這樣的人的。你不參與孩子成長的所有過程,你就沒有資格來指指點點為此付出全部精力的母親。
  • 生女兒需要底線教育,生兒子需要陽光教育!這是對孩子最好的保護
    第二天,她一醒來,就看見了父親寫給自己的一封信:「你記得昨晚喝了多少酒醉倒的嗎?講完這兩個故事後,羅松說了一句我非常認同的話:給女兒最好的保護是底線教育,給兒子最好的保護是陽光教育。03給兒子最好的保護是陽光教育
  • <以家人之名>透露出的三種教育觀,哪一種才是最好的教育
    齊明月媽媽在一次家長會上分享了自己對明月的教育方式,可以看出來媽媽對自己教育成功的自信度為滿分,用尖尖的話說就像是女兒已經考上了北大在分享經驗一樣。月亮媽媽的教育觀是:在物質上絕不虧待孩子,在教育上絕不溺愛孩子。作為家長,要時刻的督促監督孩子。月亮媽媽,這就是實打實用他律來促進孩子的成長啊。月亮乖巧,懂事,學習成績也好,但我們細心的凌霄哥哥看出來啦,月亮就是缺乏自信啊。明顯的打壓式教育。
  • 女兒需要底線教育,兒子需要陽光教育!這是對孩子最好的保護
    一個青春期女孩凌晨才回家過了幾天,父親約她外出喝酒:「儘量喝,喝醉,爸爸帶你回家。」那一晚,女孩醉倒在吧檯上。第二天,她一醒來,就看見了父親寫給自己的一封信:「你記得昨晚喝了多少酒醉倒的嗎?一共是兩杯啤酒跟五杯角HIGH,記住,這就是你的極限。
  • 什麼樣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一個9歲孩子的聲音
    在TED演講中,羅根向大家介紹了一種相當大膽的學習方式,他想以自己的親身經歷,來告訴這個社會,最好的教育應該教會我們快樂和健康。演講者:羅根·拉普蘭特(Logan LaPlante),活動家、作家、辯手,在TED的演講觀眾超過三百萬人次。
  • 言出必行,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
    「媽,年初說我成績進步了,今年就不收我壓歲錢了,還算數嗎?」「媽,你答應我考進前十名,就帶我回老家過年,還回嗎?」「媽,你說我得了獎狀,就答應送我禮物,禮物呢?」很多父母為提高孩子成績,在這一年裡做出無數承諾,這也成了孩子們戒貪戒玩,好好學習的動力。而到了年末,孩子拿出亮眼的成績時,才真正到了考驗父母的時候。
  • 陳志武:到底怎樣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
    二、中美教育的「悖論」在通常情況下,就整體而言,優秀學生的基數越大,未來從中湧現出優秀學者的可能性就相應越大。然而,當下中國教育正在驗證我們的擔憂:優秀的學生和未來優秀學者之間的相關性似乎並不顯著。如果事實果真如此,我們就不禁要問:我們的教育是有效的嗎?
  • 曹燦輝:潛移默化才是最好的感恩教育方式
    第二天上午第二節課,趙老師在大課間對他們進行了感恩教育。教育孩子從小知道感恩父母,感恩身邊的人。趙老師表示,剛開始讓孩子跪下來的時候,孩子有點不樂意,他便解釋稱:你們跪下是給父母跪的,老師跪下是給老師父母跪的。孩子們表示接受後,與老師一道進行跪拜。(12月17日封面新聞)時下,像蚌埠市一所鄉村小學趙老師一樣,採取跪拜父母方式對學生進行感恩教育,並不鮮見。
  • 王國維:教育小言
    二今人日日言初等教育,至中等教育則往往謝不敏,若進而主張高等及專門教育,未有不驚其河漢者也!夫以學生修學之次序言之,則先初等、中等,而後及高等教育,固甚當也。若論學問之根柢與教師之所自出,則初等教育之根柢存於中等教育,中等教育之根柢存於高等教育,不興高等教育,則中等及初等教育亦均無下手之處。
  • 你家孩子不溫不火不上進嗎?馬文·柯林斯:孩子是教育的受害者
    在中國,多的是不溫不火又不上進的孩子。父母操碎了心,他們油鹽不進。回想孩子小時候,一舉一動稚氣可愛。她是由文秘專業大學生成長起來的,有著卓越教育理念和業績的美國最重要教育家之一。八九十年代美國,教育形勢異常嚴峻。據當時研究統計21-25歲約有125萬人的閱讀能力不達四年級水平;600萬人無法寫信投訴,不能核對帳目;1/4進入工作崗位的人沒能完成高中學業;學生對地理歷史及科學基本常識的掌握嚴重不足。教育部長呼籲對教育系統大刀闊斧地改革。這種背景下,馬文柯林斯一枝獨秀鮮豔盛放。
  • 適合學生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
    俗話說「澆花要澆根,育人要育心」,對學生的教育,除了捧出一顆心外,還必須要有正確的方法。我歷來認為,任何教學改革,都要切合學生的實際,適合學生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在教育學生方面,拉拽不行,放羊更不行,要有耐心的仔細觀察,聆聽花開的聲音。
  • 朱永新:最好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思享
    歷史交匯點如何尋找力量 教育人面對一場「大考」 朱永新:最好的教育是自我教育 致辭開場,他對教育的力量做出闡釋:教育的力量就是應該讓人更有力量;最好的教育應該是自我教育;最好的自我教育就是「四自」,有自信,有自勵,有自學,有自律。 朱永新表示,我們的教育如果真正把人的好奇心激發出來,人就會有強大的學習力量,人就能不斷地去探索未知世界。我們的教育應該是揚長的教育,而不是補短的教育。
  • 最好的教育是博雅教育
    圍繞博雅教育的話題,楊福家院士接受了本報記者採訪。最好的教育是博雅教育文匯報:請您先簡單圈點一下,博雅教育是一種怎樣的教育理念?我們今天講中國夢,中國夢在我看來,歸根到底就是教育夢。科技實力要提升,教育是根本。教育如何提升呢?我想,世界上最好的教育就是博雅教育。文匯報:博雅教育是指本科生教育嗎?楊福家:博雅教育不是從大學才開始的,小學就應該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