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孩子溝通無效?可能是你沒做到這一點,很關鍵

2020-08-29 小明和小小凡

面對孩子屢次三番犯錯,你多次與之溝通卻無效?你是不是忍不住直接開吼?

可當你對著孩子咬牙切齒、憤怒大吼之後,你有沒有感覺到一種深深的崩潰?

昨天,朋友聊起自己6歲大寶忍不住搖頭嘆息,直言感覺都快管不住了。

每天中午,朋友的小寶都要睡個午覺,而大寶從小至今一年到頭都沒睡上三個午覺。小寶有午睡的習慣,這讓朋友感覺到總算中午可以喘一口氣了,可是這兩天大寶卻作妖了,好不容易哄到小寶睡著,大寶卻賴在小寶的床上不肯離開,弄得小寶只睡了半個小時就醒了。對此,朋友很是抓狂,對大寶反覆講道理,告訴大寶不要吵妹妹,可是大寶依然我行我素,讓朋友很是憤怒,朋友就不明白了,為何和大寶好說歹說講道理就是講不通呢?

在我的身上曾經也出現過類似的事情。記得在我家兒子兩歲那一年的某個早晨,我醒來看到兒子正睜著大大的眼睛一個勁兒地朝床頭的牆壁上看,我一看兒子頭頂上方的牆壁上竟然有不少的鼻屎,黏在上面,讓人一看都反胃。當時我有些生氣,準備責問兒子,好在我忍著性子事先問了下兒子怎麼回事?沒想到兒子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他解釋說,是他晚上睡覺時弄的,因為他發現鼻子裡不舒服,他不想吵醒爸爸媽媽,自己又找不到紙巾,所以只好輕手輕腳地把鼻屎弄到牆壁上。說實話,當時聽了兒子的話,我心裡一陣陣感動,又連連慶幸自己忍住沒有發脾氣,不然可能要錯怪兒子了。

從這個事情上,我發現原來很多時候我們大人和孩子想的不一樣,大人認為的未必是孩子認為的,大人理解的未必孩子也懂。因此,朋友和她的大寶之間可能缺少了有效的溝通。

我拿自己經歷的事情和朋友一說,建議朋友哪天抽空心平氣和和大寶聊聊中午吵擾妹妹睡覺的事情,看看是哪裡的問題。

後來,朋友和我說起這事,說經過和大寶聊天,發現原來大寶待在妹妹房間是有原因的:天氣太熱,妹妹房間開的空調涼快,所以他不想離開。另外,他覺得自己待在房間裡不會吵醒妹妹。

原來如此,朋友了解大寶真實想法後,於是起身給大寶的房間打開空調,並儘量用溫柔語氣告知兒子:可以在妹妹房間裡待一會兒涼快涼快,但要保持安靜、別大聲說話,然後等他自己房間涼爽了再過去。這次大寶十分聽話,一會兒功夫就自個兒去他房間了。

這事讓朋友開始反思,並意識到與孩子溝通,要切中要害,心平氣和了解孩子真實想法後再來解決問題,這樣做於己於孩子都是百利而無一害的。

與孩子溝通無效?可能是你沒做到聆聽孩子內心的聲音,這個對溝通很關鍵!

很多時候,作為父母的我們總是習慣用「他只是個屁小孩」的眼光來看待孩子,卻沒意識到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我們變老了,孩子卻在長大,慢慢擁有自己獨特的豐富的內心世界,看待問題和我們的想法可能南轅北轍,這恰恰是很多父母在孩子大了後,感覺「孩子越大越不好教」的主要原因。

我們要和孩子達成有效溝通,尊重孩子,聽從孩子的內心的聲音,這很關鍵,沒有什麼比這個更重要,它會讓孩子感受到自己長大可以做主的喜悅、可以和父母平等地商量一些事情等等,讓孩子也學會尊重他人的想法,學會與他人友好溝通,對其今後的人際交往很有幫助。

我們是我們,孩子是孩子,他們需要的是我們重視的態度,作為父母的我們千萬別再忽略孩子的想法了,願我們的孩子都健康快樂的成長、成才。

歡迎關注「小明和小小凡」,作為一枚80後二胎媽媽,喜歡讀書、運動,希望和您與寶寶一起成長。

相關焦點

  • 和孩子交流總是無效溝通?學會「反饋式傾聽」,快速做到有效溝通
    上個周末,一個朋友帶著她三歲的孩子來我家玩,我們大人聊著自己的話題,兩個孩子在旁邊玩自己的玩具。玩著玩著,突然我的孩子就跑過來跟我說:「媽媽,我不想跟哥哥玩了,他老是搶我玩具,不讓我玩。」朋友當時就生氣了,把她的孩子叫過來:「把玩具給弟弟玩,你是哥哥還跟弟弟搶玩具,丟不丟人?」朋友的孩子聽到媽媽的話,不情不願地就把玩具遞給了我的孩子。
  • 趙小明:那些獎罰無效的孩子,可能正走在「危險」的路上
    ,可能正走在「成為自己」的路上真是能把人笑死。趙小明:那些獎罰無效的孩子,可能正走在「反社會」的路上趙小明:那些獎罰無效的孩子,可能正走在「工讀學校」的路上趙小明:那些獎罰無效的孩子,可能正走在「社區矯正」的路上趙小明:那些獎罰無效的孩子,可能正走在「監獄」的路上你敢說不是嗎?
  • 「錯不在我」,家長「自我辯護」心理,造就了與孩子的無效溝通
    家長經常教導孩子要誠實面對自己的錯誤,勇於承認錯誤,但是家長自己卻常常不能以身作則,面對錯誤不是輕描淡寫地一筆帶過,就是「自我辯護」一番後,隨便哄哄孩子。殊不知,這些正是造就親子間無效溝通的重要原因。閨蜜性格要強,做事經常說一不二,我想起前段時間,她跟我說懷疑女兒早戀,便在房間翻箱倒櫃找孩子的日記本,結果事情是子虛烏有,可是卻被孩子知道了,本來這件事閨蜜就有錯,但是她還振振有詞地對孩子說,是為她好。最後女兒一氣之下就不理她了。在親子溝通過程中,家長給孩子發出的都是被孩子拒絕接受的信息,孩子不接受,那麼就沒有達到溝通的目的。為什麼會形成這種被動局面呢?
  • 孩子不想溝通?家長跟孩子無效溝通,多數是「自我辯護」的心理
    可能也是到了青春期,開始有些叛逆了。就在最近,夏夏過生日,收到了爸爸和爺爺奶奶給的紅包總共有兩千元。媽媽和夏夏商量著收到的紅包要怎麼用,夏夏對媽媽說:「紅包要留著買早就看好的那個猴子包包。」媽媽一聽就說:「你還小,沒必要背那麼貴的包包。」夏夏一聽到媽媽反對,立馬就轉身離開,邊走還邊說:「我的紅包我自己做主。」
  • 孩子容易犯重複的錯誤?孩子總是屢教不改,這一點很關鍵
    孩子總是屢教不改,是「認同感」出了問題。一、認同感:孩子是否改正的關鍵為什麼認同感在孩子的教育中這麼重要呢?這是因為認同感的存在可以減少摩擦。所以,建議家長們在發現孩子的問題時,應該多問一問,看看孩子是否有難言之隱,這是認同感建立的開始。2、要「看」,不要以偏概全有的時候表面看起來的樣子並不是最真實的狀態。比如孩子努力了很久卻沒能獲得理想的成績,我們會把孩子的努力看作是0嗎?不會的。
  • 《正面管教》3:和孩子溝通無效?試試喊個「暫停」
    孩子犯了錯,撒謊了,動手打傷小朋友了,你想要和TA講道理,TA還」強詞奪理「,結果整得你和孩子都越來越激動,溝通無效,你覺得好挫敗,怎麼辦?這就需要用好一對時空,「冷靜期」和「暫停區」。當道理講不通,甚至發生衝突時,你和孩子都需要一個「冷靜期」,雙方都離開現場,靜一靜,整理好情緒再來解決問題。但這絕不是家長趾高氣昂的說「你現在沒法溝通,你背對著牆站會兒冷靜一下」。這裡的「冷靜」本質是「懲罰」。也許你早說,ta犯了錯,為什麼不能懲罰?
  • 和孩子溝通無效,那是因為溝通有障礙,金喇叭建議家長這樣溝通
    在教育中,起著絕對作用的因素少不了溝通,溝通是橋梁,這座橋梁搭建的不僅僅是孩子與父母之間的情感聯繫,更是在為孩子的美好前程鋪路,家長們並非不知道溝通的重要性,但總是苦惱於&34;或是&34;問題,這也導致和孩子的每一次溝通都未能達到如意效果。
  • 與青春期孩子溝通的關鍵,只有兩個字
    經常聽青春期孩子的家長說,孩子不願說話,叛逆,難以溝通,不知道哪句話就讓孩子炸了毛。親子關係不和諧,溝通不順暢,家長和孩子的日子都艱難。而我們中國父母所謂的溝通常常是這樣的:天冷了,記得穿秋褲哈;你現在都初二了,一定要好好學習,不能再貪玩了;你再玩遊戲,我就把手機沒收,聽見了沒?
  • 父母會溝通,孩子才會改變,這本《親子溝通密碼》分享給你
    然後一邊從豆豆包裡拿棒棒糖,一邊生氣地說,「你怎麼這麼自私,阿姨都給你好吃的,你怎麼不給妹妹一個棒棒糖」。我正準備說話,豆豆奶奶就又自顧自地說,「這孩子就這樣,就是自私慣了,在家裡有好吃的也不給別人」。
  • 親子溝通,最可怕的是這一點
    我安撫好媽媽,才知道事情的原委是——媽媽(自述)自己脾氣比較急,如果有什麼事情兒子沒有做到或者不配合就會罵或打,打的時候,手頭有什麼東西,就會撈過去扔。雖然很多時候並沒有扔到孩子或者傷著孩子,但孩子往往會特別的憤怒。之前兒子都是黑著臉擰著不說話。
  • 無效溝通反覆出現?親子溝通的四大原則你做對了嗎?
    無效溝通反覆出現?親子溝通的四大原則你做對了嗎?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我不聽!」無效溝通反覆出現?親子溝通的四大原則你做對了嗎?!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按這四個步驟去溝通,就能與家人做到非暴力溝通了
    女人一聽就火了:我從早上到現在,收拾完屋子帶孩子,哄孩子睡覺後就洗衣服,洗完衣服後地還沒拖完孩子就醒來了,就繼續帶他,到現在一口水都沒有喝,你也不知道幫幫我,進門就知道牢騷……男人也來了情緒:我就說幾句你還沒完沒了了,趕緊做飯去!女人一屁股坐沙發上:想吃自己做,我才沒功夫呢,渾身都散架了……類似這樣的情形是不是在家裡經常上演?
  • 想成為孩子心中的好爸爸,學會這3種溝通方法是關鍵
    《跟自己的孩子聊得來》(爸爸版)這本書側重於爸爸與孩子溝通方法的介紹,所提供的方法既接地氣又具有實操性,為父母們提供了很多的參考。在《跟自己的孩子聊得來》(爸爸版)中,作者提出:「爸爸對話法則是人類歷史上最好的教育方法,它影響著孩子的感覺、思考、行為和情緒。」,因此,爸爸與孩子建立良好的溝通是孩子成長中的關鍵。
  • 親子關係,你發現不了這一點,就始終不能和你的孩子溝通好
    一位學者指出,教育孩子其實就是在教育自己,因為,父母對孩子的影響實在太大了。做好溝通這一課經常聽到樓上的爸爸在教訓兒子,今天又開始了:「站好,總是歪歪扭扭的,一點兒形象也沒有!」「我怎麼沒站好,你想讓我怎麼站」兒子反抗道。「咣!」只聽一個板凳落地的聲音。
  • 孩子:你自己都沒做好幹嘛管我?父母學習非語言溝通重要性
    但孩子畢竟是孩子,剛開始坐到高鐵上,他們都還比較的小心守規矩,只是興奮的用眼睛左逛右看。然而沒過多久,他們開始聊得興奮,忘乎所以的把規則全部都拋到了八爪國。媽媽提醒了好幾次,但每一次提醒過之後,剛開始會好一點,可是沒過多久,他們又忍不住開始大聲說話。在幾次提醒之後,媽媽的聲音就忍不住也高起來。這倒好。
  • 法國孩子為什麼生病少,原來只要做到這一點就行了
    導讀:法國孩子為什麼生病少,原來只要做到這一點就行了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法國孩子為什麼生病少,原來只要做到這一點就行了!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不主動,不溝通,沒目標?一張圖,告訴你最根本有效的辦法
    「孩子學習一點都不主動,老是得讓人催,拉,小時候還可以監督著完成,現在壓根兒不讓你管!」第二,追根溯源,「孩子問題,100%是父母的問題」,請不要怪孩子沒動力,說孩子不懂事,要怪就怪當初的自己!…面對孩子不溝通,脾氣大,家長儘量小心、遷就、忍讓,不起衝突……哦,抱歉,這些方法,統統無效。
  • 「最煩你說這句話」:為啥孩子這麼討厭你?可能是沒做到這3點
    ,便對著孩子一頓數落,數落完畢後,黃琳說了一句:「這次考試沒考好,從下周起,你不準去打籃球。」此話一出,似乎如同火苗一樣點燃了黃琳兒子心中的情緒,便和黃琳大吵了起來,黃琳看到自己兒子這個樣子,心裡很悲痛,對著孩子說了句:「你知不知道媽媽這麼做都是為了你!」黃琳兒子立馬反駁道:「那你考慮過我的感受嗎?」
  • 為什麼你的孩子不聽話、很難帶?可能是1歲前,你沒做到這四點
    文/笑雪前幾天和一個媽媽聊天,她說孩子今年上小學一年級,特別難帶,不聽話,不遵守紀律,天天被老師請家長,這才一年級啊,後面的日子還長著呢,照這孩子這個架勢,小學能否順利畢業都不好說。所以說,在寶寶1歲前,媽媽能夠做到這四點很重要,為日後親子溝通、親子交流奠定良好基礎;反之,如果你的孩子不聽話、很難帶,可能是1歲前,你沒做到這四點所致。一、多與寶寶進行目光交流。
  • 跟孩子溝通,不是你想說什麼就說,有一個關鍵的根據
    想通過一件事來映射回答一個普遍關心的問題:如何跟孩子說話——不是你想說什麼就說什麼,你想怎麼回應就怎麼回應,而是有參考依據,這個依據就是「孩子當下的感覺」。這是國慶節前一天,一玖媽媽「親子日記」中的其中一件日常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