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關係,你發現不了這一點,就始終不能和你的孩子溝通好

2020-08-30 裕兒媽媽


一位學者指出,教育孩子其實就是在教育自己,因為,父母對孩子的影響實在太大了。

做好溝通這一課

經常聽到樓上的爸爸在教訓兒子,今天又開始了:「站好,總是歪歪扭扭的,一點兒形象也沒有!」「我怎麼沒站好,你想讓我怎麼站」兒子反抗道。「咣!」只聽一個板凳落地的聲音。「好啊,我辛辛苦苦把你養大,你敢扔東西了,小心我揍你!」

我只想一個人呆著

「這個家長怎麼這樣跟孩子說話啊!這兩人就不能好好說句話嗎!」我對家人說著。

其實,這樣的家長,在我們生活的周圍總會有那麼幾個。他們的脾氣總是急躁,本意真是為了孩子好,可是只要他們在一起時,就水火不容了,就無法溝通了。

他多麼希望孩子在外聰明,在家聽話。可是,他們就是無法溝通。我想,孩子畢竟還小,正是學習新知識的時候,所以你的問題一定是主要問題,是你沒有做到好好溝通啊!

該反抗就得反抗,保護自己最重要

你每次克制不了內心的怒火,總是想著說教,在他小的時候,他怕你,在他大的時候,他煩你,直到現在,他更大的,他抵抗你,他哪裡做錯了,他是在保護他自己。

你們相互理解嗎?

總是想讓他人前懂事,人後聽話,可是你的說話影響了孩子。

你可曾聽他怎麼說,為什麼不把時間和空間留給我們的孩子,看看他們怎麼說,每天都是你沒完的抱怨和說教,孩子怎麼聽的進去!

換位立場,如果是你呢,被一個人從早到晚,從晚到早都是如此的說教,你呢,你會怎樣呢?

說話是要有技巧的,不管對誰,不要總想著對我們的父母我們要孝順著說,對領導要尊敬著說,對孩子就可以任意地說,那你可真是錯了,孩子也有思想,他是有感情的,不是你隨意的講而他必須得聽,那你真的是太固執,太不懂溝通了。

要是不抱怨,不說我那就好了

古人云:「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

」可是我們要活學活用,用的是精神,學的是道理,不是你那樣的大聲呵斥著,他必須努力接受著。如果這樣,你們永遠無法溝通。

你要了解他的心理,商店的銷售員,想要將手的裡貨物賣給顧客,他都要學一點心理戰術呢,更別說我們面對的是一個孩子,有靈魂,有思想,有活力的每天接受著新思想的一群年輕人呢?

理解萬歲!

溝通一定有技巧

如果現在的你已經或多或少的學了一些心理,你也要看出了你的顧客要選一件上衣,或是一個偏瘦版的上衣。

同樣,對你的孩子,你已發現了他的心理,他這麼做是為什麼了。

可是,你現在可以張口了嗎,可以開始和他談了嗎?錯,十分的錯!你根本沒有和他說話的技巧,你會變的被動,沒有退路。

我們說會話吧!

為什麼會變成這樣,道理很簡單。

當一個顧客一聽你的話語,就知道你是在向他促銷;當你的孩子一聽你張口,就知道你要和他談什麼,那你的下一步該如何是好,他已經看透了你,你思想也要打退堂鼓了。經常有聽家長放棄地說:「算了,不管了,孩子長大了,翅膀硬了,愛咋地咋地吧!」可是,你這個爹媽真的就這麼放下了嗎,相信,所有人都知道一個答案,那是不可能的,那是真心的無奈了。

所以,為了他,為我們那牽腸掛肚的心,我們的話必須——繼續進行。

知道技巧不重要,會用才是真本事

這裡真好!我們談談吧!

這時,技巧,談話的技巧,和誰談話的技巧就是我要提出的,也是你必須掌握的。用的好,你們的談話將成為裡程碑,談的不好,對彼此都是一種傷害。

那麼,究竟要怎麼談呢,用什麼技巧呢?別急,你瞧,我們總是那麼的急切,我們的孩子也會因你產生一定的焦慮呢!

首先 放鬆彼此的心,只有心情愉悅的情況下,我們才會交談的容易,別說,行為前的氣氛不重要。

這首歌真好聽!

收集一些我們曾經在一起的快樂時光,放一首優美的音樂,找一些可以開口的笑點,問一些貼心的話語,安撫一下曾被自己搞的受傷的心。平等的話語,放鬆他的心,打開一個話點。

讓他的心溫暖,擁抱一下他,你真的會發現,他會把他的世界告訴你。

第二 仔細觀察,只說不看的交談,真的毫無意義。

當你和他交談時,他的目光是

A、始終看著周圍或其它

B、與你略帶微笑目光接觸

C、低著頭聽你說

D、抬頭看著你,並聽你在說

在他同你交談時,你的目光是

A、始終看著你在做的事務

B、與他目光接觸

C、偶爾與他目光接觸

D、高高站著,看著他說

如果,兩個你都選B,那麼,這時的你會平視孩子的眼睛,他會感受到你對他的重視,他也會體會到你的認真,你略帶微笑的眼光讓他不那麼緊張,不那麼怕你。而你,也可以看著他是否在專心的聽著你的話,並是否對這些感興趣,是否對你的觀點認可,因為這是你們的交談,不是你一人的演講,而他,只是你的一個聽者。你就如同一個司機,他直接決定了你們的談話是否要進行拐彎,他的眼神,他手上的小動作,完全展示了他對你的話的接愛程度。

第三 說話要有帶動性

「一起去踏浪吧!」「太好了,跑啊!」

當你說1時,他便回應2,你說3時,他便回應4,你看,這樣的交談多有意思,多具有推動性,我們都期待著下一次的交談,這便是傳說中的互動。

這一般用在一群人的遊戲中,但那是被動的,是人為創造的。而你和他的互動一定是自然而然形成的,是一種自發的,是情不自禁的,所以,很有趣,他也會感到有勁。這時,你和他的感情達到一個高度,他一定會認同你的道理。

可見,要想走進孩子的心理,真的不是那麼容易。你要懂得溝通的重要,要懂得理解的重要,要掌握一定的技巧,還要會用這所有的技巧,你看,要想和孩子達到情感上的升華,還真的是要下一番苦呢!

相關焦點

  • 父母和孩子溝通難?是「親子聯結」斷裂,用這一點修復親子關係!
    在斷裂的時候就不要再一味的說教,冷靜下來思考,注意和孩子重新聯結,只有雙方冷靜和緩下來才能繼續的有效的溝通。修復親子關係的法寶——遊戲裡方式必不可少!3、遊戲力可以解密孩子的內心密碼孩子始終是"幼稚天真"的,遊戲力通過遊戲的方式表達出來。遊戲就是孩子的語言和另一個世界。我們要參與到他們的世界中,才能聽到他們真正的心聲,發現並肯定孩子的閃光點。深入了解孩子的社交能力,為人處事和處理緊急時間的反應。
  • 總跟孩子溝通不到一塊?試試「U型溝通」,促進親子關係的和諧
    不知道大多數的父母是否有這樣一種感受:不管我說什麼,孩子總是不聽我說,非要和我吵上一架,可我都是為了他好。其實很多的中國家長在跟孩子溝通方面都會出現一定的問題,甚至他們喜歡將自己的情緒隱藏起來,其實家長都是為了子們好,可這份愛就是不能用它原本的含義去表達給孩子聽。
  • 這10本書,幫你和孩子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
    希望這本書可以讓更多的家庭在面對電子遊戲時,仍能構建良好的親子關係。也希望這本書能幫助你和孩子在面對電子遊戲時,變得更加從容。你將收穫:你的孩子見到陌生人緊張不說話?常因為一點小事就不高興、發脾氣?好的親子關係就是最好的家庭教育,讓我們一起讀書踐行,構建良好的親子關係。
  • 這10本書,幫你和孩子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
    在這個不一般的暑假,帶著我們的孩子邊遊戲,邊成長!就算要開學了,遊戲在生活中也是必不可少的。今天,就為你奉上親子系列書單,讓你和你的孩子成為「鐵磁兒」,也讓你的孩子擁有個人氣息、個人理想的自律!希望這本書可以讓更多的家庭在面對電子遊戲時,仍能構建良好的親子關係。也希望這本書能幫助你和孩子在面對電子遊戲時,變得更加從容。現實中,一些家庭還在一刀切地管理孩子,不讓孩子碰電子遊戲。電子遊戲難道真的一無是處嗎?
  • 如何跟孩子進行「有效溝通」?掌握這3條溝通原則,促進親子關係
    事實上,對於親子之間,常常會有這樣的現象出現,尤其是「父子之間」,看過《爸爸去哪兒》這檔節目的朋友都知道,很多明星在跟自己的孩子獨處一室的時候,經常是自己做自己的,兩人很難有什麼有效的溝通。 除此之外,目前在很多親子關係上,都存在溝通的問題,而一旦家長和孩子,不能進行有效溝通,久而久之,就會影響親子關係。
  • 親子溝通,最可怕的是這一點
    但再怎麼樣,他也不能罵我「賤」「王八蛋」這些難聽的髒話呀?更不能打我呀!難道他只看到我的不好,卻看不到,我對他的好嗎?我問媽媽:孩子心情好的時候表現怎麼樣?媽媽說:心情好的時候,倒是挺乖的,也能夠體諒媽媽。
  • 「好的親子關係,先於教育」,好的親子關係,父母需打開三扇門
    因此,如果父母要想教育好孩子,首先要改善親子關係但如何改善並擁有良好的親子關係呢?親子關係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就好比橫在了父母和孩子之間的一堵牆,而父母需成功推開牆上的三扇門,打開親子關係的通道,從而才擁有高質量親子關係的基礎。
  • 家長千萬不要這樣和孩子溝通 |親子關係|溝通方式|家庭教育_網易親子
    成天跟在你後面洗衣服,我是你的傭人啦!」「你玩不夠啊!作業又不做,我看你哪天才能成人噢!」「你看你桌子亂的,就不能收拾收拾!」……這些語句體現出一個共同特徵——指責和埋怨。這是一種很具破壞功能的家庭溝通模式,被指責者要不逆來順受,要不一味逆反、攻擊性強,對子女人格的成長極為不利。遷就討好型溝通「啊呀!媽媽不知道這個菜你不喜歡吃,將就著少吃點。你想吃什麼?我明天就去買。」「怎麼,我給你買的這個圓規是小學生用的?對不起,我明天再去重買。」
  • 為什麼孩子不聽你的話?掌握與孩子溝通語言技巧,親子關係更融洽
    但都很欣賞別人的孩子,你看那個誰誰家的孩子多麼有禮貌,成績又好。看看自己家的孩子,渾身是缺點。問題來了,真的是孩子不聽話嗎?大家都沒發現真正的問題的核心,其實在家長的身上,而孩子只是一面鏡子,折射出的是家長自身的問題。與人交往中,最最困難的是建立信任,親子關係裡其實也是。
  • 你和孩子有交流嗎?沒有「共情」的親子交流,是親子關係的絆腳石
    一件這麼小的事,我們做父母的竟然沒有理解孩子的需求,沒有共情,還條件反射式地做出和孩子需求完全相反的反應。這種沒有「共情」的親子交流,只能說是親子溝通,會影響親子關係的發展。「親子溝通」是親子之間的信息、思想、情感的互動,會更偏向以成人為主體,由成人主導,對孩子進行有既定目標的引導。
  • 孩子和家長沒話說,家長說了孩子不聽?七個方法幫你搞定親子溝通
    2020年初的一場疫情,幾乎給每個家庭都帶來了一定的影響,尤其是親子關係。一個漫長的寒假,讓很多父母懷抱著「父慈子孝,歲月靜好」的美夢破碎了。孩子們因為疫情的原因不能正式開學,在家上網課,很多父母想著正好可以切實監督孩子學習了,自己不上班也可以在家和孩子培養一下親子關係。
  • 這四種溝通模式會破壞親子關係
    [摘要]現在大多數的爸爸媽媽不懂得怎麼跟寶寶溝通,在親子溝通中,常常存在著一些問題,要警惕那些會破壞親子關係的溝通模式
  • 父母會溝通,孩子才會改變,這本《親子溝通密碼》分享給你
    接著看到豆豆手中的能量棒和棒棒糖,又看了看小米樂,走上去就給了豆豆一巴掌。然後一邊從豆豆包裡拿棒棒糖,一邊生氣地說,「你怎麼這麼自私,阿姨都給你好吃的,你怎麼不給妹妹一個棒棒糖」。我正準備說話,豆豆奶奶就又自顧自地說,「這孩子就這樣,就是自私慣了,在家裡有好吃的也不給別人」。
  • 如何與孩子溝通,是維繫和改善親子關係的關鍵,教育孩子需要理解
    天下沒有不愛孩子的父母,不管是溺愛、打罵,還是懲戒,大多數父母都是出於愛護孩子的初心。但是,教育孩子不是讓孩子吃好、喝好、玩好就可以,和孩子溝通也不是把孩子拉到身前,卻只顧自說自說,無視孩子的想法和需求。
  • 心理學:什麼是「好的親子關係」?王菲教你如何建立好的親子關係
    今天我們就來講一下親子關係。親子關係,指在法律上指父母與子女間權利義務的總和。那麼,什麼又是「好的親子關係」呢?「好的親子關係」就是一種相對自由、和諧、彼此尊重的關係,在這個過程中,父母更多的是通過引導、尊重孩子來教進行教育。
  • 溝通不暢是損害親子關係融洽的元兇,如何與孩子建立良好的溝通
    一個不會溝通的人,將很難在社會上立足。但這淺顯的道理,卻因角色的改變而變得不再那麼重要。這個角色就是父母。由於溝通的不暢,很多父母與孩子間的關係陷入了僵局。孩子覺得父母無法理解自己,父母感覺孩子不懂良苦用心。雙方都有道理,可又無法真正說服對方。親子關係不斷惡化,嚴重影響孩子的身心發展。那麼如何與孩子建立良好的溝通呢?
  • 你感覺你和你的孩子之間關係好嗎,能真正做到像朋友關係嗎?
    「親子關係是世界上最高貴、最令人欣然為之付出的事物,地球上沒有任何東西可以與之相比。」感覺這句話一點毛病沒有,然而,事實並非如此!身邊很多朋友聚在一起,每當說起自家的孩子,都說孩子對自己不滿意,這樣的反差,令無數父母心驚!是什麼把愛之深變成了恨之切?
  • 從養育孩子的角度,看《正向溝通》如何消除親子關係中的暴力因素
    當面對人際關係的衝突時,順暢的溝通,會成為我們人生前進的助推器。不過今天,我並不是要來教你怎麼處理人際溝通,而是要從養育孩子的角度,解析怎麼做到和孩子之間的順暢溝通,從而實現良性的親子關係。接下來,我將結合這本書中的溝通技巧,從三個方面來為你講解,如何化解和孩子之間的暴力溝通方式,實現順暢的溝通。
  • 父母與孩子建立好因果關係,親子溝通就會少些誤解,多些同頻共振
    其實唐女士的丈夫在寶寶幼年時期的做法可能會影響因果關係的建立,這會引發孩子長大之後的親子交流問題。而且由於因果關係一旦建立就很難消除,所以家長們應該杜絕錯誤的因果關係,否則這會在將來引導親子溝通困難。02父母與孩子溝通常出現問題,是因為沒建立好因果關係◇孩子只會發洩情緒,不懂得交流問題。
  • 孩子不聽話多是這個原因,一個公式幫你解決親子溝通難題
    第一步,告知孩子你的觀察當你發現孩子做了一件錯事的時候,你最先要做的不是評述這件事,而是要客觀的給孩子把整件事描述出來。比如說,「你為什麼總是寫作業拖拖拉拉?你能不能快一點?」這就是帶了情緒去評判這件事。那麼客觀的描述是怎麼做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