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學者指出,教育孩子其實就是在教育自己,因為,父母對孩子的影響實在太大了。
經常聽到樓上的爸爸在教訓兒子,今天又開始了:「站好,總是歪歪扭扭的,一點兒形象也沒有!」「我怎麼沒站好,你想讓我怎麼站」兒子反抗道。「咣!」只聽一個板凳落地的聲音。「好啊,我辛辛苦苦把你養大,你敢扔東西了,小心我揍你!」
我只想一個人呆著
「這個家長怎麼這樣跟孩子說話啊!這兩人就不能好好說句話嗎!」我對家人說著。
其實,這樣的家長,在我們生活的周圍總會有那麼幾個。他們的脾氣總是急躁,本意真是為了孩子好,可是只要他們在一起時,就水火不容了,就無法溝通了。
他多麼希望孩子在外聰明,在家聽話。可是,他們就是無法溝通。我想,孩子畢竟還小,正是學習新知識的時候,所以你的問題一定是主要問題,是你沒有做到好好溝通啊!
該反抗就得反抗,保護自己最重要
你每次克制不了內心的怒火,總是想著說教,在他小的時候,他怕你,在他大的時候,他煩你,直到現在,他更大的,他抵抗你,他哪裡做錯了,他是在保護他自己。
總是想讓他人前懂事,人後聽話,可是你的說話影響了孩子。
你可曾聽他怎麼說,為什麼不把時間和空間留給我們的孩子,看看他們怎麼說,每天都是你沒完的抱怨和說教,孩子怎麼聽的進去!
換位立場,如果是你呢,被一個人從早到晚,從晚到早都是如此的說教,你呢,你會怎樣呢?
說話是要有技巧的,不管對誰,不要總想著對我們的父母我們要孝順著說,對領導要尊敬著說,對孩子就可以任意地說,那你可真是錯了,孩子也有思想,他是有感情的,不是你隨意的講而他必須得聽,那你真的是太固執,太不懂溝通了。
要是不抱怨,不說我那就好了
古人云:「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
」可是我們要活學活用,用的是精神,學的是道理,不是你那樣的大聲呵斥著,他必須努力接受著。如果這樣,你們永遠無法溝通。
你要了解他的心理,商店的銷售員,想要將手的裡貨物賣給顧客,他都要學一點心理戰術呢,更別說我們面對的是一個孩子,有靈魂,有思想,有活力的每天接受著新思想的一群年輕人呢?
理解萬歲!
如果現在的你已經或多或少的學了一些心理,你也要看出了你的顧客要選一件上衣,或是一個偏瘦版的上衣。
同樣,對你的孩子,你已發現了他的心理,他這麼做是為什麼了。
可是,你現在可以張口了嗎,可以開始和他談了嗎?錯,十分的錯!你根本沒有和他說話的技巧,你會變的被動,沒有退路。
我們說會話吧!
為什麼會變成這樣,道理很簡單。
當一個顧客一聽你的話語,就知道你是在向他促銷;當你的孩子一聽你張口,就知道你要和他談什麼,那你的下一步該如何是好,他已經看透了你,你思想也要打退堂鼓了。經常有聽家長放棄地說:「算了,不管了,孩子長大了,翅膀硬了,愛咋地咋地吧!」可是,你這個爹媽真的就這麼放下了嗎,相信,所有人都知道一個答案,那是不可能的,那是真心的無奈了。
所以,為了他,為我們那牽腸掛肚的心,我們的話必須——繼續進行。
這裡真好!我們談談吧!
這時,技巧,談話的技巧,和誰談話的技巧就是我要提出的,也是你必須掌握的。用的好,你們的談話將成為裡程碑,談的不好,對彼此都是一種傷害。
那麼,究竟要怎麼談呢,用什麼技巧呢?別急,你瞧,我們總是那麼的急切,我們的孩子也會因你產生一定的焦慮呢!
首先 放鬆彼此的心,只有心情愉悅的情況下,我們才會交談的容易,別說,行為前的氣氛不重要。
這首歌真好聽!
收集一些我們曾經在一起的快樂時光,放一首優美的音樂,找一些可以開口的笑點,問一些貼心的話語,安撫一下曾被自己搞的受傷的心。平等的話語,放鬆他的心,打開一個話點。
讓他的心溫暖,擁抱一下他,你真的會發現,他會把他的世界告訴你。
第二 仔細觀察,只說不看的交談,真的毫無意義。
當你和他交談時,他的目光是
A、始終看著周圍或其它
B、與你略帶微笑目光接觸
C、低著頭聽你說
D、抬頭看著你,並聽你在說
在他同你交談時,你的目光是
A、始終看著你在做的事務
B、與他目光接觸
C、偶爾與他目光接觸
D、高高站著,看著他說
如果,兩個你都選B,那麼,這時的你會平視孩子的眼睛,他會感受到你對他的重視,他也會體會到你的認真,你略帶微笑的眼光讓他不那麼緊張,不那麼怕你。而你,也可以看著他是否在專心的聽著你的話,並是否對這些感興趣,是否對你的觀點認可,因為這是你們的交談,不是你一人的演講,而他,只是你的一個聽者。你就如同一個司機,他直接決定了你們的談話是否要進行拐彎,他的眼神,他手上的小動作,完全展示了他對你的話的接愛程度。
第三 說話要有帶動性
「一起去踏浪吧!」「太好了,跑啊!」
當你說1時,他便回應2,你說3時,他便回應4,你看,這樣的交談多有意思,多具有推動性,我們都期待著下一次的交談,這便是傳說中的互動。
這一般用在一群人的遊戲中,但那是被動的,是人為創造的。而你和他的互動一定是自然而然形成的,是一種自發的,是情不自禁的,所以,很有趣,他也會感到有勁。這時,你和他的感情達到一個高度,他一定會認同你的道理。
可見,要想走進孩子的心理,真的不是那麼容易。你要懂得溝通的重要,要懂得理解的重要,要掌握一定的技巧,還要會用這所有的技巧,你看,要想和孩子達到情感上的升華,還真的是要下一番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