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教育部正式通過其官方網站就新版《中小學生守則》(以下簡稱「守則」)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有評論稱,守則徵求意見稿引起網絡熱議,絕大多數網民投以讚賞和支持,成為近年來中國教育工作難得的一大亮點。
教育專家表示,和舊版相比,新版「守則」在內容上更「接地氣」,更易操作;去掉了一些不適合的內容,又增加一些與時俱進的新內容;強調以人為本,減少了一些概念化的宏大敘事,回歸了守則的應有之義。教育部新聞發言人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希望制定孩子夠得著、實實在在的中小學生守則。」
也有專家表示,新版的《守則》親和度仍然不足,沒有真正定位於孩子的角度,有一種居高臨下的感覺,親切感還不夠。另外,新版守則對學生「責任」、「義務」要求多,而保護學生「權利」、「權益」的規定還比較少。另外,從小學一年級到高中三年級,學生的年齡跨度比較大,相應的規範要求也存在不小的差別。因此,中學生和小學生是統一在一個守則裡,還是分別制定中學生守則和小學生守則,仍有可商榷之處。
按照教育部發布的公告,本次《中小學生守則(徵求意見稿)》發布後,公民可通過電子郵件、傳真、郵寄等多種方式進行意見反饋。意見反饋截止日期為8月20日。
「京城教育圈」今日和各位圈友分享新、舊版《中小學守則》原文,有啥變化大家一目了然。另外今天有媒體刊發了部分國家的小學生守則,摘錄於此供大家參考,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呵。——德宏觀教
2014年《中小學生守則(徵求意見稿)》
1.愛祖國。尊敬國旗國徽,奏唱國歌肅立,升降國旗行禮,了解國情歷史。
2.愛學習。勤思好問,樂於探究,上課專心聽講,勇於發表見解,按時完成作業,養成閱讀習慣。
3.愛勞動。自己事自己做,積極承擔家務,主動清潔校園,參與社會實踐,熱心志願服務,體驗勞動創造。
4.講文明。尊敬父母師長,平等友善待人,言行禮貌得體,自覺禮讓排隊,保持公共衛生,愛護公共財物。
5.講誠信。守時履約,言行一致,知錯就改,有責任心,不抄襲不作弊,不擅動他人物品,借東西及時歸還。
6.講法治。遵守校紀校規,參與班級管理,養成規則意識,了解法律法規,不做違法之事。
7.護安全。紅燈停綠燈行,防溺水不玩火,會自護懂求救,遠離毒品,珍惜生命。
8.護健康。養成衛生習慣,不吸菸不喝酒,控制上網時間,抵制不良信息,堅持鍛鍊身體,保持陽光心態。
9.護家園。節糧節水節電,踐行垃圾分類,愛護花草樹木,低碳環保生活,保護生態環境。
2004年版《中小學生守則》
1.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中國共產黨。
2.遵守法律法規,增強法律意識。遵守校規校紀,遵守社會公德。
3.熱愛科學,努力學習,勤思好問,樂於探究,積極參加社會實踐和有益的活動。
4.珍愛生命,注意安全,鍛鍊身體,講究衛生。
5.自尊自愛,自信自強,生活習慣文明健康。
6.積極參加勞動,勤儉樸素,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
7.孝敬父母,尊敬師長,禮貌待人。
8.熱愛集體,團結同學,互相幫助,關心他人。
9.誠實守信,言行一致,知錯就改,有責任心。
10.熱愛大自然,愛護生活環境。
部分國家的《小學生守則》
日本:
1.不遲到;進校後不隨便外出;
2.聽到集合信號時,迅速在指定場所列隊;進教室開門窗要輕;在走廊和樓梯上保持安靜,靠右行;
3.上課鈴一響即坐好,靜等教師來;聽課時姿勢端正,不講閒話,勤奮學習;
4.遇遲到、早退、因故未到等情況,必須向老師申明理由,有事事先請假;
5.嚴格遵守規定的放學時間,延長留校時間要經老師許可;
6.上學放學時走規定的路線,靠右行,不要繞道和買零食;
7.遇地震、火災等緊急情況時不驚慌,按老師指示迅速行動。
美國:
1.總是稱呼老師職位或尊姓。
2.按時或稍提前到課堂。
3.提問時舉手。
4.可以在你的座位上與老師講話。
5.缺席時必須補上所缺的課業。向老師或同學請教。
6.如果因緊急事情離開學校,事先告訴你的老師並索取耽誤的功課。
7.所有作業必須是你自己完成的。
8.考試不許作弊。
9.如果你聽課有困難,可以約見老師尋求幫助,老師會高興地幫你。
10.唯一可以允許的缺勤理由是個人生病、家人亡故或宗教節日。其他原因呆在家裡不上課都是違規。
11.當老師提問且沒有指定某一學生回答時,知道答案的都應該舉手。
英國:
1.平安成長比成功更重要;
2.背心、褲衩覆蓋的地方不許別人摸;
3.生命第一,財產第二;
4.小秘密要告訴媽媽;
5.不喝陌生人的飲料,不吃陌生人的糖果;
6.不與陌生人說話;
7.遇到危險可以打破玻璃,破壞家具;
8.遇到危險可以自己先跑;
9.不保守壞人的秘密;
10.壞人可以騙。
【來源:青島晚報;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