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中小學生守則出爐 各國守則對比

2020-12-24 青島新聞網

    昨日,教育部網站對《中小學生守則(徵求意見稿)》面向社會公開徵集意見。記者對比舊版守則發現,這次修訂幅度較大,對原有的相對空泛規定進行了細化,還增加了不少全新的內容。「會自護懂求救」,「控制上網時間」「踐行垃圾分類」「自覺禮讓排隊」都寫進了徵求意見稿中。記者採訪老師和家長發現,他們一致認為,新版比起舊版更「接地氣」,更符合現在孩子的特點。

    把安全和健康寫入守則

    徵求意見稿將守則表述為 「三愛,三講,三護」。「三愛」為愛祖國、愛學習、愛勞動;「三講」為講文明、講誠信、講法治;「三護」為護安全、護健康、護家園。每一條下都有細緻的闡述。如:在「護安全」一條中說「紅燈停綠燈行,防溺水不玩火,會自護懂求救,遠離毒品,珍惜生命。 」在「護健康」一條中說,「養成衛生習慣,不吸菸不喝酒,控制上網時間,抵制不良信息,堅持鍛鍊身體,保持陽光心態。 」 第一版守則1981年發布

    很多人熟悉的第一版《小學生守則》誕生於1981年,一共分為10條230字。 1991年和1994年,《中學生守則》和《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中學生日常行為規範》分別發布,不同於《守則》的簡短,《行為規範》則是對前者的解釋和細化。以《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為例,一共20條1100字的篇幅中,幾乎對《小學生守則》每一條都進行了細化規定。

    2004年,教育部發布《中小學生守則》,將原來分列的《小學生守則》和《中學生守則》進行了合併,同時,對 《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中學生日常行為規範》的內容進行了調整和補充,推出了修訂版。

    首次合併僅有語句微調

    從1981年誕生,但2004年第一次合併,使用了23年的《小學生守則》第一次有了變化,但改動的幅度並不大。記者對比《小學生守則》和《中小學生守則》發現,兩者甚至在總字數和條數上都沒有變動,僅在其中的第3、4、5、6條部分語句做了細微調整。

    原來的《小學生守則》第3、4條內容為「刻苦學習,勤思好問,勇於實踐」「珍愛生命,注意安全,鍛鍊身體,積極參加有益的文體和科技活動」,合併後的《中小學生守則》則分別變成了「熱愛科學,努力學習,勤思好問,樂於探究,積極參加社會實踐和有益的活動」和「珍愛生命,注意安全,鍛鍊身體,講究衛生」,首次把「社會實踐」納入《守則》中。

    本次修訂注重易記易行

    在教育部公布的公告中,對這次修訂的原因進行了說明,據了解,隨著時代變化,《守則》、《規範》在實施過程中發現了一些問題,如有些規定不符合實際,《規範》內容過多且交叉重合等。因此,教育部2012年啟動了《守則》、《規範》修訂工作,集合教育專家、中小學校長、地方教育行政部門的意見,「堅持貼近時代、突出基本、易記易行」的原則,注重可操作性,將《守則》和兩個《規範》合而為一,形成了新的《中小學生守則(徵求意見稿)》。

    這次修訂,將原先共 70條2000餘字的守則與規範合併,精簡到9條381字。其中還首次出現了「會自護懂求救」「遠離毒品」「踐行垃圾分類」「低碳環保生活」「控制上網時間,抵制不良信息」等更貼近時代的新內容。

    更尊重生命以兒童為本

    「比起舊版來,新版有了很大的進步和改善。 」在中國青少年研究會副會長孫雲曉看來,新版《中小學生守則(徵求意見稿)》將原來比較概念化的內容,用更加具體好記的方式表述,比較有針對性。其中涉及到的求救等內容,「比原來更注意以兒童為本,更加尊重生命,教會孩子們自我保護」,孫雲曉說,這些突破恰好順應了國際教育的潮流,也有相應的法律根據,他介紹說,無論是聯合國的《兒童國際公約》還是中國的《未成年保護法》,都秉持兒童利益優先、兒童受到特殊保護和優先保護的原則,這次新版也與這一原則契合。

    一位學生家長也表示,新版更加符合現在社會的情形,現在馬路上危險增多,孩子被陌生人傷害等事件也多有發生,「確實應該加入自護這部分內容」。

    國外學生守則強調細節

    此前,國外的學生守則曾在網絡、朋友圈流傳,以生命為本的理念曾讓家長和學生們「眼饞」。例如英國小學生守則中說「平安成長比成功更重要」,「遇到危險可以自己先跑」「背心、褲衩覆蓋的地方不許別人摸」「壞人可以騙」等。法國的學生守則中說「我有權利:學習、犯錯並尋求幫助、在尊重同學言論的情況下自由表達自我。 」

    相比而言,英國的小學生守則更關注人性、關注生命安全;日本的小學生守則從細節上給孩子們制定了規則標準;美國的小學生守則尊重兒童的人權,培養孩子們真實,誠實地成長;法國的小學生守則直接告訴孩子,什麼是應該做的,什麼是不應該做的。此次我國《中小學生守則》的修改,明顯更與「國際接軌」。

    島城學生有校規班規

    青島寧安路小學教導處副主任莫馨說,除了「一刀切」的《中小學生守則》,他們學校學生都有自己的校規、班規,這些是根據學生情況「私人訂製」的,比起《守則》來更被孩子們認可。

    「青島的小學裡都提倡打造『最美教室』,老師和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班的特色,制定屬於自己的班規。」莫馨介紹說,別看僅僅是班級層次的規矩,在制訂過程中也是相當繁瑣,先由班主任根據自己班學生情況,結合班級特色,制定出基本的初稿,讓家長討論,修改後再發給孩子們提出修改意見。班規設立後,不是一成不變的,也可以修改。 「比如我們班是『書香班級』,在圖書漂流的過程中,老師發現書籍被破壞了,經過學生的提議,就有可能把『愛惜漂流書籍』這一條納入班規中。 」

    在採訪中,不少家長和老師都提到了一些外國學生使用的守則。 「比較中美、中日、中英等不同的學生守則,感覺還是很新鮮的。」一名家長告訴記者。莫馨說,雖然很多學生行為細則沒有寫進《守則》,但在日常課堂教育中,像個人安全防護等內容其實也已經教給了孩子們。

    2014年《中小學生守則(徵求意見稿)》

    1.愛祖國。尊敬國旗國徽,奏唱國歌肅立,升降國旗行禮,了解國情歷史。

    2.愛學習。勤思好問,樂於探究,上課專心聽講,勇於發表見解,按時完成作業,養成閱讀習慣。

    3.愛勞動。自己事自己做,積極承擔家務,主動清潔校園,參與社會實踐,熱心志願服務,體驗勞動創造。

    4.講文明。尊敬父母師長,平等友善待人,言行禮貌得體,自覺禮讓排隊,保持公共衛生,愛護公共財物。

    5.講誠信。守時履約,言行一致,知錯就改,有責任心,不抄襲不作弊,不擅動他人物品,借東西及時歸還。

    6.講法治。遵守校紀校規,參與班級管理,養成規則意識,了解法律法規,不做違法之事。

    7.護安全。紅燈停綠燈行,防溺水不玩火,會自護懂求救,遠離毒品,珍惜生命。

    8.護健康。養成衛生習慣,不吸菸不喝酒,控制上網時間,抵制不良信息,堅持鍛鍊身體,保持陽光心態。

    9.護家園。節糧節水節電,踐行垃圾分類,愛護花草樹木,低碳環保生活,保護生態環境。

    2004年版《中小學生守則》

    1.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中國共產黨。

    2.遵守法律法規,增強法律意識。遵守校規校紀,遵守社會公德。

    3.熱愛科學,努力學習,勤思好問,樂於探究,積極參加社會實踐和有益的活動。

    4.珍愛生命,注意安全,鍛鍊身體,講究衛生。

    5.自尊自愛,自信自強,生活習慣文明健康。

    6.積極參加勞動,勤儉樸素,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

    7.孝敬父母,尊敬師長,禮貌待人。

    8.熱愛集體,團結同學,互相幫助,關心他人。

    9.誠實守信,言行一致,知錯就改,有責任心。

    10.熱愛大自然,愛護生活環境。

    部分國家的《小學生守則》

    日本

    1.不遲到;進校後不隨便外出;

    2.聽到集合信號時,迅速在指定場所列隊;進教室開門窗要輕;在走廊和樓梯上保持安靜,靠右行;

    3.上課鈴一響即坐好,靜等教師來;聽課時姿勢端正,不講閒話,勤奮學習;

    4.遇遲到、早退、因故未到等情況,必須向老師申明理由,有事事先請假;

    5.嚴格遵守規定的放學時間,延長留校時間要經老師許可;

    6.上學放學時走規定的路線,靠右行,不要繞道和買零食;

    7.遇地震、火災等緊急情況時不驚慌,按老師指示迅速行動。

    美國

    1.總是稱呼老師職位或尊姓。

    2.按時或稍提前到課堂。

    3.提問時舉手。

    4.可以在你的座位上與老師講話。

    5.缺席時必須補上所缺的課業。向老師或同學請教。

    6.如果因緊急事情離開學校,事先告訴你的老師並索取耽誤的功課。

    7.所有作業必須是你自己完成的。

    8.考試不許作弊。

    9.如果你聽課有困難,可以約見老師尋求幫助,老師會高興地幫你。

    10.唯一可以允許的缺勤理由是個人生病、家人亡故或宗教節日。其他原因呆在家裡不上課都是違規。

    11.當老師提問且沒有指定某一學生回答時,知道答案的都應該舉手。

    英國

    1.平安成長比成功更重要;

    2.背心、褲衩覆蓋的地方不許別人摸;

    3.生命第一,財產第二;

    4.小秘密要告訴媽媽;

    5.不喝陌生人的飲料,不吃陌生人的糖果;

    6.不與陌生人說話;

    7.遇到危險可以打破玻璃,破壞家具;

    8.遇到危險可以自己先跑;

    9.不保守壞人的秘密;

    10.壞人可以騙。我尊重同學和成年人,表現如下:我有禮貌,我不說髒話。我不嘲笑同學。我不拍打同學。避免推擠。在室外:我愛護校內器材(球門,垃圾桶,遊戲設施……)我把廢物扔進垃圾桶。我愛護樹木。我遵守遊戲規則(足球,傳球遊戲等……)我沒有課的時候,避免打擾其他班級(上課時間,不準打籃球)在樓內:進樓時避免推擠(公平原則:讓小同學先過)進樓前,我在腳墊上把腳揩淨。我在樓道內走動時要安靜。我愛護樓內的裝飾。我用過廁所保持乾淨。(記者 王曉雨 張杰)

相關焦點

  • 新版中小學生守則公開徵求意見(附:多國小學生守則對比)
    最近,教育部正式通過其官方網站就新版《中小學生守則》(以下簡稱「守則」)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
  • 教育時評:新版「中小學生守則」彰顯人性關懷
    昨天,教育部《中小學生守則》開始面向社會徵求意見。舊版《中學生行為規範》中的「見義勇為、敢於鬥爭」也被刪除,新規更注重提醒孩子們「防溺水不玩火,會自護懂求救」。(8月2日《現代快報》)  去年9月,關於《中小學生守則》的修改計劃就已經被提上日程,時隔近一年後,新版「學生守則」終於浮出水面。
  • 2015年新版《中小學生守則》解讀
    通過對新版、舊版《守則》的比較,我們發現,新版《守則》主要有幾個方面的變化:  1.簡潔明了:2004年版《中小學生守則》共10條,與之配套的還有《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修訂)》20條,以及《中學生日常行為規範(修訂)》40條。《規範》雖有細化的要求,但是畢竟太多太繁瑣,除了內容過多還存在交叉重合等問題,不便於記憶和踐行。
  • 教育部發布新版《中小學生守則》
    湖北日報訊 (記者龔雪)中小學生要會自護懂自救,遠離毒品,不比吃喝穿戴,不說謊不作弊。記者昨日從教育部官網獲悉,教育部印發《中小學生守則(2015年修訂)》,秋季開學開始實行。2004年,教育部發布《中小學生守則》《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修訂)》和《中學生日常行為規範(修訂)》。
  • 重慶中小學貫徹落實新版《中小學生守則》
    新版《守則》出臺以來,南岸區一系列豐富多彩的德育課程、活動在各大中小學持續「上演」。通過班級文化建設和「六個一百」育人活動,在學生的文明禮儀、行為養成等方面加大建設力度。如在全區開展中小學生道德心得感悟、自立自強自律管理、文明美德角色體驗等,讓新版《守則》可知、可感、可觸,真正成為學生成長路上的好夥伴。
  • 熱點 新版中小學生守則哪些地方還可完善?【附:多國小學生守則對比】
    昨天,教育部正式通過其官方網站就新版《中小學生守則》(以下簡稱「守則」)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教育專家表示,和舊版相比,新版「守則」在內容上更「接地氣」,更易操作;去掉了一些不適合的內容,又增加一些與時俱進的新內容;強調以人為本,減少了一些概念化的宏大敘事,回歸了守則的應有之義。教育部新聞發言人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希望制定孩子夠得著、實實在在的中小學生守則。」
  • 新版《中小學生守則》「變臉」引起各方關注
    近日,教育部就新版《中小學生守則》向公眾徵求意見。新版《守則》合併了以往的《中小學生守則》、《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修訂)》和《中學生日常行為規範(修訂)》,將70條要求精簡為9條,並刪去「見義勇為,敢於鬥爭,對違反社會公德的行為要進行勸阻」等表述,同時提出了「控制上網時間」、 「熱心志願服務」、「低碳環保生活」等新要求。
  • 盤點各國中小學生守則 哪些規範「以娃為本」
    人民網北京8月28日電 (趙英梓)近日,教育部印發《中小學生守則(2015年修訂)》,較2004年守則增加了「自覺禮讓排隊、不比吃喝穿戴」等內容,同時,「自尊自愛,自強自信」、「熱愛大自然」等操作性不強的內容已經被刪除,「見義勇為,敢於鬥爭」這一條也沒有出現在新版《守則》中。
  • 新版中小學生守則發布,看你能做到幾條?
    教育部日前印發了《中小學生守則(2015年修訂)》,共9條,282字,涵蓋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基本要求。讓我們一起先來看看新版的真容。  中小學生守則  1.愛黨愛國愛人民。了解黨史國情,珍視國家榮譽,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中國共產黨。  2.好學多問肯鑽研。
  • 新版中小學生守則落地 增加不比吃喝穿戴等內容
    備受關注的新版中小學生守則終於落地。根據教育部網站消息,日前,教育部已印發《中小學生守則(2015年修訂)》,這份最新版本的守則共9條,282字,涉及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基本要求。值得注意的是,新版守則補充了一些「更具操作性、學生可以做到」的具體行為規範內容,如主動分擔家務、自覺禮讓排隊、不比吃喝穿戴等。此前,在新版守則向公眾徵求意見的階段,因為新版本刪掉了一些和中小學生年齡、話語習慣不太相稱的說法,以及新增了一些可操作性內容,其修訂情況便受到諸多關注。
  • 新版《中小學生守則》見義勇為變自救 被贊接地氣
    8月1日,教育部網站對《中小學生守則(徵求意見稿)》面向社會公開徵集意見。相比舊版,新版刪除「熱愛人民」「見義勇為」等內容,增加了「尊敬國旗國徽」「會自護懂求救」等細則。  昨日,記者就此採訪了一些老師、家長,不少人認為,新版更接地氣,有人情味,更易實施。
  • 新版《中小學生守則》 更現代更接地氣(圖)
    社評日前,教育部印發《中小學生守則(2015年修訂)》,新版「學生守則」體現了具有時代特點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增加了「文明綠色上網」等接地氣的內容。
  • 解析新版中小學生守則:不少家長支持取消見義勇為
    在剛剛出臺的新版《守則》中很多內容涉及家庭。父母若是有心人,可以根據孩子的動態,及時進行「一對一」乃至「二對一」教育。在社會上也要嚴於律己,讓社會風氣與《守則》搭調,為孩子樹立起實實在在的好榜樣。  新學期開學之前,教育部印發了《中小學生守則(2015年修訂)》。新版《守則》共9條,282字,涵蓋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基本要求。與舊版相比,新版的內容簡潔明了,增加了一些更具體、操作性強的內容。不少家長為此點讚,也有一些教師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 新版《中小學生守則》顏值幾何?
    還記得《中小學生守則》長啥樣麼?估計不少人記憶猶新的是:當年,咱可是抄過幾十遍的!據說,我國最早版的《小學生守則》、《中學生守則》發布於1981年,此後在1991年、1994年和2004年曆經多次修改。
  • 專家解讀新版中小學生守則:修身涵養 固本強基
    新版《守則》注重修身涵養,固本強基,對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加強中小學生思想道德建設必將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  新版《守則》更符合時代特徵  北京市第十九中學校長 餘曉靈 黨總支副書記 陳雪芬  2004年版《中小學生守則》和配套《規範》自發布以來,對中小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以及學校形成良好的校風、學風等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 教育部:控制上網時長擬入中小學生守則
    昨天,教育部公布《中小學生守則(徵求意見稿)》,與舊版相比,新《守則》增加很多貼近中小學生學習、生活的內容,如:控制上網時間、垃圾分類低碳生活、遠離毒品等。此前,有教育部官員談及守則修訂時提出,將取消一些空洞的內容,更方便學生掌握和理解。對此,中小學校長及家長普遍反映,新版守則對學生影響的可操作性更強。但也有教育專家指出,新版守則在親和力方面仍有不足。
  • 防性侵要寫入《中小學生守則》
    2004年教育部發布《中小學生守則》、《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修訂)》和《中學生日常行為規範(修訂)》執行了十年之久,受到不少成效,但是也存在居多不足,比如比較抽象。2012年,教育部啟動修訂工作,將三者合而為一,形成了新版的《中小學生守則》,將於日前公開徵求意見。   三者合一形成新版的《中小學生守則》,由原來的70條規範濃縮成9大準則,內容更為精煉。
  • 新版中小學生守則發布 增加可操作行為規範
    據教育部網站消息,日前,教育部印發《中小學生守則(2015年修訂)》,《守則》補充了一些更具操作性、學生可以做到的具體行為規範內容,如主動分擔家務、自覺禮讓排隊、不比吃喝穿戴等。 《守則》將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對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化立德樹人、傳承優秀傳統文化做出的重大部署落細落小落實,引領和規範學生思想品德與言行舉止。 《守則》適應中小學生學習生活的新環境,遵循中小學生認知規律和語言特點,表述生動、帶有詩歌韻律,朗朗上口,充分體現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
  • 重慶學生開學第一課 認真學習新版《中小學生守則》
    中國網訊 記者劉先平 22日從重慶市教委下發《關於進一步貫徹落實中小學生守則(2015修訂)的通知》,要求把貫徹落實《守則》作為新學期第一課。全市各中小學將進一步修訂完善校規、班規等建立與《守則》相一致的制度規範。同時,老師也需學習內化《守則》,做出表率,家長可用《守則》為契機,制定家庭公約,培育良好家風。
  • 聚焦新版《中小學生守則》:新增內容針對當前短板
    □本報記者張培君 黃岱昕  話題背景  「中小學生要不說謊不作弊、會自護懂求救,堅決遠離毒品……」27日,教育部印發《中小學生守則這是繼2004年以後,《中小學生守則》10年來的首次重新修訂。由於會直接影響下一代的培養,新《守則》甫一亮相,就引發社會高度關注。  網聚觀點  新《守則》接地氣與時俱進  大河網網友「幾點興子」:新《守則》相比過去的《守則》,有了明顯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