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初,一場無情的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中華大地,在波及人民生命健康的同時,也打亂了全國上下市場經濟的腳步,作為實體經濟最為關鍵環節之一,汽車市場的經濟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打擊,銷量出現了斷崖式的下跌。為了刺激消費者的購車欲,疫情發生之後,各大汽車廠商推出了線上購車,送車上門等全新的營銷方式和眾多的購車禮遇,但是效果並非最佳。在兩會即將召開之際,各大車企在汽車流通和提振消費的建議中殷切的希望兩會能夠推出減免購置稅政策以提振汽車市場消費。
中國汽車購置稅減免政策最早出臺於2009年年初國務院審議並通過的《汽車產業和鋼鐵產業調整振興規劃》,當時政策的出臺是為了應對2008年全球經濟危機給中國實體經濟帶來的巨大衝擊,以達到提振消費,助力經濟快速回升的目的。《規劃》中要求:2009年1月20日至12月31日,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車將減半徵稅,即按5%徵收車輛購置稅。購置稅減免政策開始實施之後,中國汽車市場的年銷量從2008年的928萬輛一躍升到了2009年的1360萬輛,銷量增幅高達46.2%,乘用車的銷量在2009年首次突破了1000萬輛,中國的汽車銷量也在當年首次衝到了全球銷量榜的榜首。
此政策的實施為中國汽車市場的發展起到了十分明顯的促進作用,因此原定於2009年底截至的購置稅減半政策一直延續到了2016年。在此期間,中國汽車市場的產銷量逐年攀升,並且一直穩居世界前列,得益於此政策的實施,汽車市場對小排量乘用車的需求量激增,而自主品牌汽車企業的研發生產重點就在於小排量乘用車,購置稅減半政策實施的這幾年便成了自主品牌車企發展的黃金時期,自主品牌汽車能夠有比肩甚至超越合資汽車的產品力,關鍵就在於這幾年的發展。
從2017年開始,為了加速能源產業升級,購置稅減半政策取消,取而代之的是1.6升及以下排量的乘用車減按7.5%的稅率徵收車輛購置稅,而汽車市場也有了非常明顯的反應,當年的全國汽車銷量增幅僅為3%,相比往年下降了不少。來到2018年,汽車市場的扶持重點轉向了新能源車型,小排量汽車購置稅減免政策徹底取消,同年,中國汽車銷量出現28年來首次下滑,產銷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跌,年均增速也首次出現負值增長。
從小排量汽車購置稅減半政策出臺到結束的整個過程可以看出,購置稅減免政策能夠直接影響消費者的購車積極性,並且對自主品牌汽車企業的發展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如今的疫情後經濟現狀與2008年全球經濟危機後的狀況相比更甚,經濟復甦的需求也更加強烈,因此通過購置稅減免的方式來提振汽車市場消費是現如今車企和消費者十分熱切的期盼,如果兩會能夠推出購置稅減免的重啟政策,將對汽車市場的回暖和全國經濟的快速回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受到2009年購置稅減免對提振消費影響的啟發,部分汽車廠商自發推出了消費者購車由車企返還全部或部分汽車購置稅的優惠活動,以此來刺激消費者的購車積極性。就結果來看,此項優惠政策的推出對此品牌的汽車銷量起到十分明顯的促進作用,因此也可以得出結論:如果兩會有能夠重啟購置稅減免政策,將迅速調動消費者的購車積極性,使全國汽車市場的現狀得到非常明顯的改善。
疫情最為嚴重的2月份,整個中國汽車市場的銷量跌幅達到了80%,全球汽車產業鏈也因此受到了巨大的影響,雖然現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之後,國內汽車市場有了明顯的回暖和上升趨勢,但是較往年同期表現仍有不小的差距。現如今的中國人民生活水平已經不能和2009年同日而語,因此現在重啟減免購置稅的政策來提振汽車消費,必然會取得比經濟危機後更明顯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