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陽光私募第一人分享操作秘籍:做時間的朋友,穿越12年市場牛熊

2020-12-25 上遊新聞

私募基金是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的重要力量,但大浪淘沙,作為個體的私募基金機構其興也速,其撤也速。

2010年,《重慶商報》舉辦的「重慶資本市場20年·最具影響力十大人物」,重慶穿石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蔡生儉,作為當時私募界代表——重慶首隻陽光私募機構負責人當選。

十年後,重慶穿石投資公司情況如何了?上遊新聞·重慶商報記者獲悉,2008年成立的穿石旗下已有8隻陽光私募基金,且在全國存續十年以上的90餘家陽光私募基金機構中,穿石是唯一一家重慶機構,業績排名第八位。

近日,在重慶江北嘴金融街華夏銀行大廈穿石投資總部,掌門人蔡生儉與記者交流了對股市的投資感悟,那就是「價值投資,長期投資,做時間的朋友。」

重慶穿石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蔡生儉

談投資領域:三個板塊做透可富甲天下

上遊新聞:我們注意到穿石旗下的基金主要投資消費品、醫療健康、網際網路新經濟,為何選擇這三個行業板塊?

蔡生儉:目前穿石部分人力資源聚焦於這三大行業,有自己獨立看法 ,穿石作為一個中小機構,做不了全覆蓋 ,這三個行業板塊被美國,日本,中國股市證明為給投資者帶來回報最好的三個行業 ,所以我在三個魚兒最肥美的地方,去釣魚就可以了。其實這三個領域,你做透一個,足以富甲天下。

中國經濟包括全球經濟在內,它的 GDP增速都在緩慢的往下來,出口,投資,消費,三駕馬車裡面,消費將成主力軍,14億人的市場,潛力巨大,政府也立足內需,消費既是經濟的動力也是經濟的一個結果。

上遊新聞:如何選擇個股?

蔡生儉:怎麼選擇一家公司,我把它總結為周期和三講四可,周期就是賽道。任何一個公司,你要放在時代背景下去看,世事榮枯相隨,周而復始。 三講四可,就是講邏輯、講事實、講數據,可追蹤,可量化、可展望、可體驗。

關於"周期」與「三講四可」之間的關係是立體的、交互的。我們可以運用「三講四可」,來判斷驗證選擇的周期(「賽道」)是否正確,我們也可以,就公司("賽手")本身的周期進一步細化。

上遊新聞:對於重慶股票是否有關注?

蔡生儉:智飛生物是不應該錯過的股票,但是它目前上千億元,大規模買進,還沒有底,回過頭來去看,不應該錯過 。重慶啤酒也在關注,還有些公司也去拜訪,基本上當時就否定了。

談港股實戰:買A股沒有的優質股

上遊新聞:我們注意到,穿石旗下的基金涉及港股,穿石是如何投資港股的?

蔡生儉:港股有一些優秀的股票,現在可以通過滬港通買入,當時我剛接觸港股的時候,曾經有這樣一個思路,說如果有A股他同時又在香港上市,如果香港便宜,我就去買香港,嘗試後,感覺用A\H股溢價效果不好。其實從北上資金可獲得啟發,他們到大陸主要買的是在香港買不到的股,比方說白酒。

這樣弄了之後效果就非常好,總結港股和A股的差別,大概有4點差別。

第一是港股更重視大邏輯和公司本身的硬度,兩方面理解,第一他更看重的是產業趨勢。第二個在這個產業趨勢的背景下,看公司本身質量高不高。

第二是港股的惰性非常強,它一旦形成趨勢之後,難得逆轉,比方說它如果在下跌,你難去搶反彈,說它在上漲,等回調根本不可能。相對於A股來說,它漲就是一口氣成年累月。

第三是港股一些重大的問題出現,如治理結構問題,它會一票否決,這個公司出了很大治理結構問題後,基本上就沒有翻盤的機會。就是說他對這個方面要求是非常高的。

最後一點,可以關注新經濟新產業的港股合適。因為有內地的,香港本地的,還有國際上的,各路資金,充分競爭,讓他定價更接近真實狀態。

上遊新聞:買港股有沒有失手的時候?

蔡生儉: 港股因為我是去年才開始做的,但是現在沒有失手。但做港股投資一定要少出手,長期觀察,一但出手要重。

談基金決策:從來沒有觸發止損線

上遊新聞:您的基金買入股票是如何決策的?

蔡生儉: 我們基金經理獨立決策,都是決定直接決定買賣。有的也是按照基金合同來的,有些基金合同是單只股票,不能超過10%,有些是不能超過20%,這是按照基金合同來。

上遊新聞:您的基金有沒有配備股指期貨對衝風險?

蔡生儉: 我們基金裡面沒有股指期貨對衝,一點都沒都沒配備,可以配,但是我們現在不用,因為我們覺得現在這個時機,我做多都還來不及,你還讓我去對衝,根本沒必要。

上遊新聞:遇到股災的時候,投資人有沒有要求趕快止損?

蔡生儉: 我們是自己做決策,我們事實上每隻基金都有止損線,還是有止損線,但是我們從來沒有觸發止損線。

上遊新聞:你們的基金都不加槓桿嗎?還是有槓桿?

蔡生儉: 有些是加了一般槓桿的,但百分之二三十就是最多的了。這百分之二三十,超過的沒有,並且一定要是在基金淨值達到1塊5以上,假設它基礎淨值是1塊錢,在1塊5以上,我們才適當用一些槓桿。

談交易方式:買了基本就放著不動

上遊新聞:您的基金每天都看盤嗎?買賣頻率如何?

蔡生儉:每天都要看盤,買賣有時候一個星期沒有,有時候一天有幾筆,因為有8隻基金。短線操作非常少,對我們淨值的貢獻可以忽略,我們淨值的貢獻都是我們技術價值,做時間的朋友,這樣不斷積累。

上遊新聞:有沒有清倉某隻股票的時候?

蔡生儉: 很少,買了基本就放著不動。我們要觀察,我們投資的惰性非常強的,不能說一兩天就止損了。我們絕大部分的話現在做的很長,比你想像的要長的太多了。但是你得準備到隨時為交易做準備,你不能你要交易的時候又出現問題。

與所有其他私募公司相比,我覺得穿石有兩個可以自豪的地方,第一個我沒有任何一支基金清盤的,第二個我所有的基金都是正收益。

上遊新聞:您的基金是否參加過定增?

蔡生儉:定增我們可以去參加,但是我們到現在為止還是一直還沒有,因為現在不定增6個月都解禁,打8折,對其實蠻划算的,但是風險也大。

談未來規劃:人才是行業的關鍵

上遊新聞:您覺得重慶要發展私募基金的話,哪些方面能力需要提升?

蔡生儉:重慶私募行業比江浙上海還有較大差距,一是資產管理能力有待提高,還有一個是對投資大眾,投資者的教育,

現在重慶本地的投資者認購的比較多,五六年前我基本上沒有重慶的客戶,因為我以前在上海待,都是江浙的上海的老客戶,但去年和今年重慶本地都比較多的。

上遊新聞:穿石未來規劃是怎樣?

蔡生儉:先做兩件事情,第一個事情把股票多頭做好。第二個就是把重慶本地市場服務好,一個是產品,一個是地緣。

穿石賺的錢大部分投到人才方面,人才是未來發展最根本的保障。隨著公司進一步的發展的話,會在其他地方設立研發部門,比方說上海,深圳,因為這個行業人才是關鍵,沒有人才的話,你把客戶錢吸引來了,創造不了財富,客戶也走了。

工作人員在看盤

記者觀察

蔡生儉眼中,投資與炒股有五大區別

據了解,重慶穿石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基金經理蔡生儉,1993年中南財經大學經濟統計學專業畢業,畢業即開始投資生涯,曾就職於南方證券、華夏證券、長城證券等,2008年創立重慶市第一家陽光私募基金公司——重慶穿石投資有限公司。

上遊新聞·重慶商報記者獲悉,近期,蔡生儉對其27年的股海生涯做了個階段性總結。

在蔡生儉看來,投資與炒股唯一共同點就是對象一樣,其他別的沒有太多的共同點。炒股與投資不是一路人,「道不同不相與謀」。

蔡生儉說,當我們炒菜的時候,總會發現,鏟子在鍋與菜之間不斷翻騰,少有停歇。

一個炒股人的動作與此極為相似:他們頻繁的決策,頻繁的行動,要考慮的事情更是十分複雜:指數,要判斷牛市還是熊市--若牛,就進來搶錢,若熊則遠之;熱點,成交量,支持位和阻力位,政經大事,別人的觀點,尤其對傳聞和小道消息感冒--認為自己拿到通向財富大門的鑰匙......凡此種種,不一而論。十多年前, 蔡生儉感覺這樣幹,累且效果差,隨即開始戰略大轉向,逐漸開始了投資之旅。

他談了炒股與投資的區別:

一是價位理念不同。前者因為會有更高價格被人接手才買,後者則因為這個價格有價值才會買。當然,表現形式可能有些看起來很像,只是徒有其表,反之,賣出依然。

二是投資心態不同。前者更多焦慮不安,頻繁地改變自己的立場;後者則平靜安詳,不會經常有重大觀點,有了不會輕易改變--當然不是不改變。

三 是工作狀態不同。前者盯盤看盤多,後者閱讀思考多。當然,前者也閱讀思考,後者也看盤復盤。重心,重點大不相同。

四是兩者目標不同。前者想快速致富甚至一夜暴富,後者則想穩中求勝,長期積累中變富。

五是兩者績效曲線不同。前者曲線成齒鋸型,難有長期趨勢,後者長期震蕩上行,頂底都會越來越高,是時間的偏好者,是時間的朋友。

蔡生儉表示,也許會有別的區別,但它們大體可以都可以放進上面5個框架裡——價位理念,投資心態,工作狀態,目標和結果。

上遊新聞·重慶商報首席記者 劉勇 實習生 閆涵

相關焦點

  • 穿越牛熊,翻數倍、數十倍的股!
    每天早7:00左右發文分享觀點和劍(戰)法,均是個人實戰操作思路和經驗總結,僅為一家之談,願有緣人得之~~~ 閒聊: 前面一周躺賺的牛市行情,上一周就成了怎麼幹都虧錢、比熊市還熊的行情,把我這種老韭菜都給幹懵了,回撤了不少。
  • 資本市場三十年|王慶:註冊制全面落地將改變中國「牛短熊長」
    重陽投資總裁兼首席經濟學家王慶表示,未來註冊制的全面落地將從根本上改變股票市場的供求關係和生態關係,從而改變中國股票市場長期以來出現「牛短熊長」的制度原因。#新華財經上海12月19日電(記者王淑娟、杜康、譚一凡) 重陽投資是中國國內最大的陽光私募基金,管理資產規模逾百億元人民幣。
  • 陳家祥:穿越牛熊 股指期貨實戰交易經驗分享
    毓顏投資總經理陳家祥出席大會並發表《穿越牛熊 股指期貨實戰交易經驗分享》的主題演講。毓顏投資總經理陳家祥  陳家祥主要分享了三個策略。  第一個是極短線交易策略。他認為大漲或者大跌之後第二天行情容易振蕩,我們從這個振蕩中獲得收益的行為。
  • 世紀證券資管部副總經理喬偉:FOF引領投資者穿越牛熊
    來源:時刻頭條由私募排排網主辦,世紀證券、中信建投證券聯合主辦,華西證券、平安證券、雲溪基金、潼驍投資協辦,深圳市私募基金商會支持,主題為「大變局·新時代·勇破局·啟遠航」的「2020年第九屆中國對衝基金年會」於2020年12月17日-18日在
  • 可盈寶沈東雄做客「嘻哈微課」,分享穿越牛熊的「量化投資」
    2018年10月31日,數字資產管理平臺——可盈寶CEO沈東雄做客嘻哈財經欄目《嘻哈微課》直播社群,以「穿越牛熊的『量化投資』」為主題,圍繞目前大家關心的數字資產量化投資、可盈寶產品服務、未來發展等話題,與上千位數字資產投資者進行了在線分享和互動,深入解碼數字資產量化投資。
  • 穿越牛熊 買股票還是買基金?中信銀行「十分精選」基金優選體系...
    穿越牛熊 買股票還是買基金?中信銀行「十分精選」基金優選體系,得到客戶認可 來源:中國網財經 發布時間:2020-11-27 19:45:19
  • 業務數據疑點多 昔日百億私募菁英時代年報都做不好
    來源:藍鯨新財富業務數據疑點重重,昔日百億私募如今連年報都做不好?日前,第一份新三板掛牌私募的2018年年報正式出爐,菁英時代成為第一家披露去年業績的掛牌私募。從營業收入上來看,菁英時代去年實現1.21億元營收,同比增長101.90%。
  • 海外多國進入技術性熊市,牛熊到底如何穿越?10年長跑誰最強,看最新...
    放眼全球,美股三大股指和歐洲主要股指均已陷入技術性熊市,牛熊的輪迴在十年長牛的美股身上依然得到了印證。這場10年長跑,像極了龜兔賽跑。曾有無數的業績明星閃亮一時卻又轉而黯淡,而最後生存下來的頭部基金,穩健增值成為其穿越牛熊的唯一秘訣。
  • 江瀚:從廣播電臺到喜馬拉雅 聲音經濟如何穿越牛熊?
    來源:金融界網站最近一段時間,著名網際網路音頻巨頭喜馬拉雅因為股權問題被推上了風口浪尖,這也讓大家突然關注到在網際網路的市場上,音頻賽道到底是怎麼長盛不衰的?聲音經濟是怎麼成為穿越牛熊的傳奇?二、聲音經濟到底怎麼穿越牛熊? 從廣播電臺到聲音經濟,為什麼這麼多年來任何一個產業的強勢崛起都沒能真正的摧毀聲音經濟,其強勁的生命力到底在何方?
  • 從廣播電臺到喜馬拉雅,聲音經濟到底是怎麼穿越牛熊?
    最近一段時間,著名網際網路音頻巨頭喜馬拉雅因為股權問題被推上了風口浪尖,這也讓大家突然關注到在網際網路的市場上,音頻賽道到底是怎麼長盛不衰的?聲音經濟是怎麼成為穿越牛熊的傳奇?聲音經濟到底怎麼穿越牛熊?從廣播電臺到聲音經濟,為什麼這麼多年來任何一個產業的強勢崛起都沒能真正的摧毀聲音經濟,其強勁的生命力到底在何方?
  • 華潤信託發布陽光私募股票多頭指數(CREFI)
    近日,華潤信託發布「華潤信託陽光私募股票多頭指數(CREFI)」及指數月度報告。該指數借鑑了國內首支陽光私募基準業績指數「晨星中國·華潤信託中國對衝基金指數(MCRI)」的經驗,更聚焦於股票多頭策略的業績表現。  據悉,華潤信託是國內陽光私募業務的第一批參與者,多年服務於證券投資市場。
  • 艾迪精密股價連創新高,雙匯發展關注度高 | 6.8牛熊股東人數變化...
    往期案例回顧一中關村被挖掘後,2個交易日上漲20.89%在2017年1月16日的牛熊股東人數變化半月報中,牛熊交易室重點關注了個股中關村,當時股東人數下降的公司11家,中關村當期的股東人數下降3.64%;個股股價在隨後的1月17日和1月18日兩個交易日裡漲幅達20.89%,同期大盤上漲0.31%,遠遠跑贏大盤漲幅。
  • 牛熊分界線是指什麼線?年線是牛熊分界線嗎
    相信大家一定都有聽說過牛熊分界線,那麼到底什麼是所謂的牛熊分界線呢?它具體指的又是什麼?下面一起來了解一下這個概念吧。所謂的牛熊分界線其實就是一種證券投資當中的專業術語,它具體指的就是大盤處在了股票牛市和股票熊市的交匯處。
  • 牛熊轉換太快?專家支招散戶如何穿越周期,穩健盈利 市界老友記
    在牛熊周期的快速切換中,股市愈發難以操作,賺錢效應差。6月14日晚8點,獨立投資人、雪球大V、《A股價值成長投資之路》作者胡浩做客「市界老友記」欄目第5期,講述普通散戶如何穿越股市周期,穩健盈利。以下內容為胡浩口述,經市界編輯整理。
  • 2019年私募圈熱搜榜火熱出爐!看大牛們在關注什麼
    在潮起潮落之間,有些私募產品穿越牛熊斬獲亮眼業績,有些私募穩紮穩打一路穩健,有些私募厚積薄發成為業績黑馬,這些私募往往都是市場關注的焦點,也是投資者們追捧的對象。本榜單以2019年1月1日至12月31日為時間維度,根據網民檢索相關關鍵詞數量及曝光量綜合數據、私募排排網整站用戶搜索行為數據、直營店店鋪的用戶數量、服務次數及被關注數等指標進行綜合排序。快來看看你或者你心儀的私募上榜了嗎?
  • 5178點私募三年大考,有些私募業績已翻倍
    穿越牛熊?能在單年業績爆發上漲的私募並不一定就足夠強的管理能力,有的可能只是順應了當年的市場風格,處於了本身自帶加成的優質賽道。我們且不談每年為投資人津津樂道的「私募冠軍魔咒」,就說在2016年憑藉著懟小盤風格、反轉因子而一騎絕塵的量化選股產品中,如今依然維持規模、保持業績的私募實在屈指可數。私募行業裡常說,三年一輪迴。評價一個私募的投資能力,最起碼要看三年的業績。
  • 基金註銷,實控人入獄,私募第一人夢斷資本江湖
    「私募第一人夢斷資本江湖。」來源 | 投資家(ID:touzijias)作者 | 劉曉月天道好輪迴,蒼天饒過誰!12月4日,中國基金業協會公布的最新註銷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記的名單上,上海證大投資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位列其中,意味著其不能再從事私募募集和投資業務。
  • 李湛:從歷史找規律,當前A股處於牛熊周期什麼位置
    上證綜指波動趨勢表明,在牛市行情啟動前,第1輪調整時間1997年09月至1999年05月,約持續1年8個月;第2年調整時間2005年06月至2005年12月:約持續6個月;第3輪調整時間2013年06月至2014年07月,約持續1年2個月。
  • 以史為鑑: A股歷史上的10次牛熊轉換,投資中最簡單的事是什麼?
    1  第一次牛熊轉換  第一次牛市:1990年12月19日-1992年5月26日  滬指波動幅度:95.79點-1429.01點,漲幅1391.8%  背景:1990年12月19日上海證券交易所成立,點數從100點開始計算。當時市場只有8隻股票,號稱老八股。
  • 私募大咖明年看好這些板塊 但斌:計算機、半導體、白酒具備較高價值
    在黑天鵝頻頻出沒的2020年,進擊的私募基金迎來了「水超大、魚超多」的行業加速發展之年。  在「2020年第九屆中國對衝基金年會」上,私募排排網創始人李春瑜透露,截至2020年11月底,證券類私募備案存續管理規模為3.74萬億元,相比去年底的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