爺爺將房產過戶給孫子後兒子兒媳就不再盡心贍養,老人起訴撤銷

2020-09-26 私人財富管理師PWM

爺爺將房產過戶給孫子後兒子兒媳就不再盡心贍養,老人起訴撤銷贈與獲支持


一審訴訟請求

甲男向一審法院起訴請求:1.依法撤銷贈與,返還贈與財產即撤銷甲男與乙1在2017年6月15日籤署的存量房買賣合同並判令乙1返還房屋;2.判令乙1、乙男、乙女協助甲男將房屋過戶至甲男名下;3.乙1、乙男、乙女承擔本案的訴訟費用。

一審認定事實

甲男一生育有六個子女,乙男最小。乙男自八歲起便與甲男生活在一起,由甲男照撫長大,與乙女結婚後仍和甲男共同生活在甲男名下房屋內。

2010年4月19日,乙男、乙女生育一子乙1,其一家三口繼續居住在上述房屋內,與甲男一起生活,多年來一直相安無事。

隨著乙1逐年長大,甲男年事已高,身體每況愈下,乙女便向甲男提議將上述房屋贈與乙1,其和乙男二人負責贍養甲男,甲男同意後,便於2017年6月15日與乙1(乙男作為代理人)籤訂《存量房買賣合同》,以買賣方式將上述房屋贈與乙1,並辦理了房屋過戶手續,現房屋登記在乙1名下。

房屋贈與完成後,甲男與乙男一家三口繼續在上述房屋內生活,但乙男、乙女不再盡心贍養甲男,還於2019年5月要求甲男向法院起訴讓其他子女支付贍養費或輪流贍養照顧,並索要了甲男的工資卡,每月只給500元讓甲男買飯吃,甲男不得以才讓另外的子女將其接走。

後經法院調解並明晰甲男起訴並非出自其本意,甲男申請撤回了起訴。之後,甲男欲讓乙1、乙男、乙女返還房屋,便於2019年8月20日向法院以房屋買賣合同糾紛起訴乙1、乙男、乙女,後於2019年11月27日撤訴

2020年1月14日,甲男又以贈與合同糾紛向法院起訴乙1、乙男、乙女,法院以乙男系該院人民陪審員,不適合審理為由,報請中級人民法院指定管轄,2020年3月5日,中級人民法院裁定該案由一審法院審理,故成此訴。

另查明,經徵得甲男同意,2020年4月26日,其他子女與老年公寓籤訂委託護理協議,甲男入住該老年公寓至今。

一審法院判決

本案的爭議焦點為:《存量房買賣合同》的效力及本案如何定性;甲男要求撤銷對涉案房屋的贈與,是否超過法定期間,應否予以支持;甲男要求乙1、乙男、乙女返還房屋,並協助辦理過戶,應否予以支持。對此分析評判如下:

1.關於《存量房買賣合同》的效力及本案如何定性問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一百四十六條規定:「行為人與相對人以虛假的意思表示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以虛假的意思表示隱藏的民事法律行為的效力,依照有關法律規定處理。」

本案中,甲男與乙1(乙男作為代理人)籤訂《存量房買賣合同》,以買賣方式將案涉房屋過戶給乙1,並非當事人真實意思表示,其背後隱藏的贈與合同關係才是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即甲男將案涉房屋贈與乙1,乙男、乙女負責贍養甲男,《存量房買賣合同》系當事人虛假意思表示,屬無效合同,無效的合同自始無法律約束力,無需甲男另行訴請撤銷,故本案雙方之間依法成立附義務贈與合同關係。

2.關於甲男要求撤銷對涉案房屋的贈與,是否超過法定期間,應否予以支持的問題。《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九十二條規定:「受贈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贈與人可以撤銷贈與:(一)嚴重侵害贈與人或者贈與人的近親屬;(二)對贈與人有扶養義務而不履行;(三)不履行贈與合同約定的義務。贈與人的撤銷權,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原因之日起一年內行使。」

本案中,案涉房屋已經贈與完成產權變更登記,權利已經轉移至乙1名下,乙男、乙女夫婦應按約全面履行贍養義務,讓甲男安度晚年,但自2019年5月起乙男、乙女不再盡心照顧甲男,無論是日常生活方面還是精神慰藉方面,均未盡到義務,致甲男無法與乙1、乙男、乙女繼續生活在一起,2020年4月入住老年公寓後至今無家可歸,乙1、乙男、乙女的行為於法不符,更與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相悖,甲男基於與乙1、乙男、乙女之間的約定,在知道撤銷事由後一年內依法起訴乙1、乙男、乙女要求撤銷贈與,未超過法定除斥期間,理據充分,予以支持。

3.關於甲男要求乙1、乙男、乙女返還房屋,並協助辦理過戶,應否予以支持的問題。《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九十四條規定:「撤銷權人撤銷贈與的,可以向受贈人要求返還贈與的財產。」

本案中,對甲男申請撤銷案涉房屋的贈與請求,獲支持後,其要求返還房屋,並由乙1、乙男、乙女協助辦理過戶手續,符合上述法律規定,予以支持。

綜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十條、第一百八十五條、第一百九十條、第一百九十二條、第一百九十四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規定,判決如下:

1、撤銷甲男與乙1、乙男、乙女之間就房屋達成的贈與合同;

2、乙1、乙男、乙女於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將上述第一項所列房屋返還甲男,並協助將房屋產權變更登記至甲男名下;

3、駁回甲男的其他訴訟請求。

上訴及答辯

乙1、乙男、乙女上訴請求:撤銷原判,依法改判或發回重審。

事實與理由:1、一審定性錯誤,本案系贈與合同,而非附義務贈與合同糾紛。甲男將房屋過戶給乙1,雙方系贈與關係,該贈與不存在附義務;

2、一審判決解除甲男與乙1、乙男、乙女之間的贈與合同,無事實和法律依據。乙男、乙女並非本案適格被告。甲男三年前已將房屋過戶給乙1,不存在撤銷的事實和法律依據;

3、一審認定事實錯誤。甲男將房屋贈與給乙1並未約定贍養。一審認定乙男、乙女不再盡心照顧甲男,無事實依據。

甲男辯稱,乙1、乙男、乙女的上訴理由不能成立,一審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請求維持原判。

二審法院判決

本案爭議焦點為:案涉贈與合同性質如何認定,一審判決撤銷贈與是否妥當。針對上述焦點問題,本院評判如下:

贈與合同是贈與人將自己的財產無償給予受贈人,受贈人表示接受贈與的合同。本案中,案涉贈與是基於甲男與乙1之間的特殊身份關係即祖孫關係,甲男將房屋無償贈與乙1的同時,也附有由乙男、乙女夫婦負責贍養甲男的意思,對此一審證人其他子女均出庭作證予以證實,故甲男的贈與系附條件的贈與,乙1、乙男、乙女上訴稱案涉贈與合同未附有義務的理由不能成立,本院依法不予支持。

贍養父母是成年子女應盡的法定義務,亦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乙男、乙女在其子乙1獲得贈與房屋後,不再盡心照顧甲男,無論在日常生活還是精神慰藉方面,均未盡到應盡的贍養義務,導致甲男不願與乙1、乙男、乙女繼續共同生活,在乙男、乙女未按約定履行贍養義務的情況下,甲男訴請撤銷案涉贈與合同符合法律規定,一審判決撤銷贈與並無不當,乙1、乙男、乙女上訴稱贈與已經完成、不存在撤銷的事實和法律依據的理由不能成立,本院依法不予支持。

綜上所述,乙1、乙男、乙女的上訴請求不能成立,應予駁回;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應予維持。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民法典

第六百五十八條 贈與人在贈與財產的權利轉移之前可以撤銷贈與。
經過公證的贈與合同或者依法不得撤銷的具有救災、扶貧、助殘等公益、道德義務性質的贈與合同,不適用前款規定。

第六百六十條 經過公證的贈與合同或者依法不得撤銷的具有救災、扶貧、助殘等公益、道德義務性質的贈與合同,贈與人不交付贈與財產的,受贈人可以請求交付。
依據前款規定應當交付的贈與財產因贈與人故意或者重大過失致使毀損、滅失的,贈與人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第六百六十三條 受贈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贈與人可以撤銷贈與:
(一)嚴重侵害贈與人或者贈與人近親屬的合法權益;
(二)對贈與人有扶養義務而不履行;
(三)不履行贈與合同約定的義務。
贈與人的撤銷權,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一年內行使。


來源:麗姐說法

相關焦點

  • 爺爺將房產過戶給孫子後兒子兒媳就不再盡心贍養,老人起訴撤銷贈與...
    隨著乙1逐年長大,甲男年事已高,身體每況愈下,乙女便向甲男提議將上述房屋贈與乙1,其和乙男二人負責贍養甲男,甲男同意後,便於2017年6月15日與乙1(乙男作為代理人)籤訂《存量房買賣合同》,以買賣方式將上述房屋贈與乙1,並辦理了房屋過戶手續,現房屋登記在乙1名下。
  • 爺爺將房產過戶給孫子後兒子兒媳就不再盡心贍養,老人起訴撤銷贈與獲支持
    房屋贈與完成後,甲男與乙男一家三口繼續在上述房屋內生活,但乙男、乙女不再盡心贍養甲男,還於2019年5月要求甲男向法院起訴讓其他子女支付贍養費或輪流贍養照顧,並索要了甲男的工資卡,每月只給500元讓甲男買飯吃,甲男不得以才讓另外的子女將其接走。後經法院調解並明晰甲男起訴並非出自其本意,甲男申請撤回了起訴。
  • 老人立遺囑將唯一房產留給兒媳後,兒媳起訴了
    兒子購房孝敬父母后去世,為表感謝,老人立遺囑將這套房屋留給兒媳。老人去世多年後,兒媳起訴要求遺囑繼承,她主張自己雖不屬於法定繼承人的範圍,但符合《繼承法》所述 「喪偶兒媳對公、婆盡主要贍養義務可以作為第一順序繼承人」的規定,繼而再用法定繼承人資格去進行遺囑繼承。
  • 96歲抗戰老兵被假孫子誆養老房 老人舉牌討房(圖)
    「我們覺得孫子要房產,按傳統觀念終歸要給的,兒子早年離婚後又再婚,常年在外地忙工作,也不想讓他們分心。」為防孫子拿房不履行養老承諾,房子過戶時,當事方還特別以會議紀要方式強調孫子照顧養老常爺爺夫妻的附加內容。孫子一再保證說,今後一定會好好贍養好老人。但萬萬沒想到,孫子卻將房子偷偷抵押出去後腳底抹油,溜了。郭奶奶大病住院。
  • 受贈房產卻不贍養父母 法院:支持撤銷贈與!
    特別是在廣大的農村地區,社會保障範圍小、水平低,當老人把房產贈與兒女後,兒女對老人不再關心,老年人的權益如何保障?老房拆遷籤訂贈房養老協議紀大爺在宜興市丁蜀鎮某村有一套老房子。2010年,老房子周邊道路擴建,統一拆遷,紀大爺因此置換到某安置小區兩套房屋及車庫。
  • 兒子常年冷暴力,老人慾撤銷房屋贈與,律師卻這樣說……
    很多老年人由於種種原因,將自己名下的房產贈與給子女或者孫子女,本指望藉此讓子女好好盡孝,卻不料上演現實版的《牆頭記》。當親屬關係破裂時,子女不盡贍養義務,老人後悔當初贈房,怎麼辦?已經籤訂了贈與合同,並辦理了房屋過戶手續,這贈與的房屋還能要回來嗎?
  • 父母將房屋過戶給子女 能否起訴要求收回?
    兩年多前,餘姚的楊老太與其兒子籤訂了一份房屋買賣合同,將自己名下的房屋過戶給兒子。楊老太年近九旬,丈夫去世多年。這幾年,由於感到身體越來越差,楊老太覺得應儘早把自己名下的財產處理妥當,她與兒子商量後,決定以買賣形式把名下的房產登記到兒子名下,因為這樣操作費用更少。此外,楊老太認為,她把房子交給兒子,兒子對自己更能產生感恩之心,其今後的生活也更有保障。
  • 喪偶兒媳要求繼承公婆房產:我盡了主要贍養義務!以案說法講繼承
    2011年,浦老爹和邵阿婆領取了一處房屋的房產證,所有權人為兩位老人。2014年4月,浦老爹去世。年邁的邵阿婆自知自己時日不多,也安排了後事,打算將自己的遺產留給大兒子浦一。見過太多人情世故的邵阿婆為防止孩子們爭財產傷了和氣,邵阿婆到公證處立下公證遺囑:「在我死亡後,房屋中屬於我的財產給我的兒子浦一」。2017年3月,邵阿婆去世。
  • 兒子去世27年,浙江諸暨老夫妻狀告前兒媳和孫子,要求贍養
    本文轉自【錢江晚報】;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史春波 通訊員 楊敏兒諸暨有一對老夫妻,在大兒子去世後,因為贍養問題,把兒媳和孫子告上了法庭。那麼,前兒媳和孫子需要承擔贍養義務嗎?湯大爺夫妻有兩個兒子和一個女兒。其中,大兒子和章某結婚,生下了孫子小湯。1990年,兩個兒子分家,約定三間新樓房一人一半,父母的田地由二兒子耕種。兩個兒子每年給爹娘谷350公斤、錢200元,並約定之前為給大兒子治病,欠下的外債,由大兒子償還。
  • 兒媳強迫公公把房產賣給自己,還不讓公婆見孫子。現在男方起訴離婚,能要回房子嗎?
    兒媳打罵婆婆強迫公公賣房給自己問公婆索要保姆費還不讓人家見孫子現在男方起訴離婚能要回公公的房產嗎?;此外,還強迫公公把名下購買於孩子結婚前的房產通過買賣合同過戶給自己,否則就離婚並帶走孫子,有錄音為證;之後,又向公婆索要孫子的保姆費4萬元,還不讓公婆見孫子,並對婆婆進行辱罵,有錄音為證。
  • 老人贈房後兒子不盡孝 律師:三種法定情形能反悔
    很多老年人由於種種原因,將自己名下的房產贈與給子女或者孫子女,本指望藉此讓子女好好盡孝,卻不料事與願違。當親屬關係破裂時,子女不盡贍養義務,老人後悔當初贈房,怎麼辦?已經籤訂了贈與合同,並辦理了房屋過戶手續,這贈與的房屋還能要回來嗎?
  • 繼子騙繼母房產過戶後將其趕出家,繼母應怎樣要回自己的房屋?
    李女士諮詢:十幾年前,我的丈夫和兒子在一次事故中雙雙離世。後經人介紹,我嫁給了侯某。侯某老伴去世多年,僅有一個兒子已成家立業。2009年10月,侯某和我商量想讓我把名下的房產給他兒子,並保證他兒子會對我繼續尊重和孝順,我於2010年底將房屋辦理了過戶。2012年侯某去世,兒子對我越發冷漠,最終趁我外出時換掉門鎖,將我趕出房屋。請問,我的房屋還能要回來嗎?
  • 將房屋過戶到兒子名下後,發現兒子非親生,房子能要回嗎
    前段時間看到一個新聞,一老太太花200萬給孫子買了套房,將產權直接登記在孫子名下。結果三年後,發現孫子與自己沒有血緣關係。為贈予孫子房產差點花光所有積蓄,到頭來發現卻不是親孫子,老太太差點氣死,但是房子過戶在「孫子」名下了,只能起訴要求歸還贈予的房屋。
  • 兒子佔父母房產,大姑姐上門打掉弟媳三顆牙,老人:孫子叫我滾
    導讀:老父親重病,兒子卻不管不顧,孫子揚言要把爺爺、奶奶趕出家門。家庭大戰頻發,一家人用武力說話。決裂的三代人、破裂的一個家,究竟要如何拯救?兒子不但佔了他的房子,孫子還將自己趕了出來餘大爺說原先房子是他的,回遷後就過到兒子名上了,自從這個房子給了,他就從不提贍養老兩口的事。說起房子拆遷的問題,餘大爺說房子都是他的,兒子並沒有自己的房產,拆遷的時候本來是他去的,但當時拆遷大隊說改天再來,但等自己改天再去的時候,兒子已經把字籤了。
  • 奶奶抱著孫子從樓上跳下,老人起訴讓兒子一家搬走,莫再隱形啃老
    隱形啃老之前看到另外一則報導,一對老夫妻將自己的兒子兒媳 告上法庭,要求他們帶著孫子搬出去。原來,老兩口為了兒子辛苦奮鬥多年,給其買了一套兩居室房子 ,為其操辦完婚禮後,因為年齡比較大 ,本想清清靜靜地休息一下。沒想到,隨著孫子的出生 ,小兩口帶著孫子搬到老人家一起住。
  • 兒子去世留下房產,安康一8旬老人被起訴要求騰房……
    因房產繼承關係,2019年小馨的法定監護人馬某(三兒子前妻)代理起訴周婆婆,經法庭審理,判決該房產由小馨繼承所有,小馨向周婆婆支付60000元作為放棄房產繼承份額的補償。2020年7月,小馨及其法定代理人馬某請求法院執行局強制被執行人周婆婆立即騰出房產。
  • 父母把房子「賣」給兒子兒媳,能起訴要回嗎?
    基本案情:男方父母(作為甲方)和兒子兒媳(作為乙方)籤訂房屋買賣合同,把一套商品房賣給兒子兒媳,在乙方沒有付款的情況下,辦理了房產過戶。後來兒媳起訴兒子要離婚,男方父母起訴兒子兒媳,要求返還房屋,並且按照房屋買賣合同的約定支付違約金。兒媳辯稱,雖然籤訂了買賣合同,但沒有支付購房款,因此雙方名為買賣關係,實為贈與關係。
  • 子女「不再繼承」父母房產?2021年新規有變,老人贍養更難了
    只剩下一個小兒子家可以挑選,一開始小兒子是希望韓爺爺住他家的。但住過了一段時間後,彼此的摩擦就出來了。但老爺子在住院前就立了遺囑,自己的房產、存款都捐給希望小學。 這個決定讓4個子女很是生氣。一個個找理由不再來醫院,不再去病床前守候。
  • 兒子去世留下房產,石泉8旬老人被起訴要求騰房,暮年無處安放……
    2017年他的三兒子李亮不幸突發疾病去世,因其生前早已離異,留下一套位於城區某社區的房產,還有一個11歲的女兒小馨。因房產繼承關係,2019年小馨的法定監護人馬某(三兒子前妻)代理起訴周婆婆,經法庭審理,判決該房產由小馨繼承所有,小馨向周婆婆支付60000元作為放棄房產繼承份額的補償。2020年7月,小馨及其法定代理人馬某請求法院執行局強制被執行人周婆婆立即騰出房產。
  • 遺產分不清,爺爺奶奶告了孫子求「居住權」
    原告老李夫婦,是被告楊某的公婆、被告小李的爺爺奶奶。究竟是什麼樣的糾紛讓年逾古稀、原應盡享天倫之樂的老人將親兒媳、親孫子告上法庭?圖片來源網絡原本一家人生活平淡安穩,對老李來說,兒子能幹、兒媳孝順,孫子也考上了大學,前途有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