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交流協會變更名字,臺日關係提升?

2020-12-17 華夏經緯網

     作者 言浩

    日本駐臺的「公益財團法人交流協會」,宣布變更名稱為「公益財團法人日本臺灣交流協會」。該會表示,今後將扮演日臺間的橋梁,盡心竭力使日臺關係更上層樓。

    臺灣主管對外事務部門興奮起來,發表聲明:「此一新名稱係為明確反映該協會在臺工作之實質內涵,印證臺日雙邊關係續朝正面方向發展,我們表示歡迎。相信臺日雙方將在既有之良好基礎上,繼續深化各領域之互利互惠合作關係。」

    日臺斷交之後隨即成立這個協會,它被許多臺灣政客認為是地下「領事館」,日方保持低調,只以民間團體「公益財團法人交流協會」註冊登記,連是誰和誰交流都不明說。他們選在此時把「臺灣」放了上去,代表了什麼意涵嗎?

    輔仁大學日本研究中心主任何思慎指出,這不能算是蔡英文上臺後的「政績」,馬英九早就交涉過,希望改變協會的名稱。臺灣在日本的代表處,早已改成「臺北駐日經濟文化代表處」,日本交流協會拖著不改名。馬曾多次向日方提出,希望不要口惠而實不至。

    何教授舉韓國、英國為例子;韓國早年與臺灣斷交,成立「駐臺北韓國代表部」,該代表部的網址是官方的「.go」,不是民間的「.or」;官網最下方,有韓國外交部的標誌,隱性的顯示了該代表部是個外交單位。2015年英國在臺灣的代表機構從「英國貿易文化辦事處」更名為「英國在臺辦事處」。

    何教授批評:英國、韓國都做了,日本在東亞是個強國,連韓國做得到,為何日本做不到?現在日本交流協會終於改了名字,算是往前跨了一步,但這樣不夠,應該更加明確一些,不要再稱「財團法人」,索性敞開大門,將該協會明白的劃歸隸屬於日本的外務省。這位日本專家認為,日本很多事情是作繭自縛,自己設下很多條條框框,若老是自己限制自己,還說什麼臺日友好,一切均淪於空談!

    前「外交部長」程建人說:日本改變交流協會的名稱,他們可能認為並未違反「一個中國」原則,大陸方面應該不會不滿。這算是臺日關係交往上的一個小小的提升。很多國家在臺灣的代表機構都已經慢慢改名稱了,正反映出來我們跟其他國家進一步的改善了關係。

    但是中國外交部已鄭重發言:「堅決反對任何製造『兩個中國和一中一臺』的企圖,對日方在臺灣問題上採取消極舉措表示強烈不滿。應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妥善處理涉臺問題,不要向臺灣當局和國際社會發出錯誤信息,不要給中日關係製造新的幹擾。」

     也有人將這個改名稱的事,引申為自聖多美普林西比與臺灣斷交後,日本對臺灣的雪中送炭,表達了善意,感激涕零,說它是臺灣一次「外交」大突破,開始了擺脫「一中原則」的首部曲。

    但是實際上真的有什麼突破嗎?日本雖然將其駐臺單位加上「臺灣」二字,但是臺灣駐日機構的名稱和所受的待遇長年來依舊如故。對臺業務都要透過「日本交流協會」及「亞東關係協會」的民間白手套進行。

    臺日關係長期處於「不對等」狀態。日本駐臺人員享有外交人員待遇,但是臺灣駐日官員卻無法享有「準外交人員」的禮遇,連最基本的外交車牌,日本政府都不肯發給。臺方屢次爭取,但日本都以雙方無邦交關係來推辭。

    有評論者分析,交流會加上臺灣二字,只是日本應臺灣社會的「內需」,做給臺灣人看的政治舉動;可能為蔡政權帶來加分的效果,日本政府無大改變,對臺關係基本上仍然在奉行「一中原則」。

    有很多國家在臺灣設立代表處,主要都在處理經濟文化方面的事務,他們使用的名稱有的是「XX駐臺灣代表處」,機構的性質和日本原來的那個「公益財團法人交流協會」並無差別,該協會如今在名稱上加上日本、臺灣,它的工作並無變更,此舉為何又扯上了日臺兩方的「外交突破」呢?

    日本交流協會加上了「臺灣」兩個字,臺日關係有沒有實質上的提升,還需觀察。更有人擔心,如果臺灣一廂情願的都把這件改名稱的事,當成日本賜給臺灣當局的恩典,蔡政權是否又該想出點子來報答恩公? (言浩 曾任聯合晚報主筆 中國時報專欄作家)

    華夏經緯網專稿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責任編輯:黃楊

相關焦點

  • 日本改完臺灣改 臺對日交流機構更名"臺灣日本關係協會"
    綜合臺媒5月17日報導,臺灣地區對日窗口「亞東關係協會」17日起更名為「臺灣日本關係協會」(Taiwan-Japan Relations Association)。臺涉外部門負責人李大維聲稱,更名後有助外界了解「臺日關係協會」實質工作內涵,也印證臺日關係的發展。「日本臺灣交流協會」代表沼田幹夫則揚言希望借更名使「日臺」團結一心,建立起世界少見的友情。
  • 2019年臺灣對外關係回顧:臺日關係
    安倍表示「日方熱切期待習近平主席對日本進行國事訪問,相信此訪必將成為推動構建新時代中日關係的重大機遇」。在這種背景下,日本避免在臺灣問題上製造事端。二是蔡當局無力改變「日主臺從」的結構。2019年初,蔡當局調整對日工作人事,蔡明耀接任臺「駐日副代表」。蔡明耀曾擔任「臺日關係協會」秘書長並有在東京工作的經歷,但是「突然換人不符合輪調慣例」。
  • 蔡英文會見「日臺交流協會」會長:盼夥伴關係更緊密
    【環球網綜合報導】蔡英文27日接見「日本臺灣交流協會」會長大橋光夫,臺灣「總統府」發布新聞表示,蔡英文感謝交流協會為深化雙方關係長期努力,並盼臺日成為更緊密的夥伴關係。蔡英文稱,未來希望能在臺日之間長期合作的基礎上,更進一步參與包括TPP在內的區域經濟整合,並和日本籤訂「經濟夥伴協議」(EPA)。
  • 「臺日關係」虛大於實 蔡當局打錯算盤
    臺灣《旺報》18日社評指出,蔡英文上任後,日本與臺灣關係表面上看起來快速升溫,真的如此嗎?如果為真,「臺日關係」能走多遠,可能需要慎思明辨一番。  從日本駐臺機構更名「日本臺灣交流協會」談起,這項改變被視為「臺日關係」的一大突破,但溯本追源,「日本臺灣交流協會」之名,在「中華民國」與日本國「斷交」之初,原本就是日本的想法,只是當時臺灣堅持自己是中國「正統」,主張稱呼「日華交流協會」,日方不允,遂改為不明所以的「財團法人交流協會」,如今時移勢易,臺灣不再堅持「日華」,日本自然樂意回歸原初設計。
  • 蔡英文稱「臺日關係」是對外事務重點 要更上層樓
    (圖片來源:臺灣「中央社」)海外網3月20日電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蔡英文今天(20日)接見「在日臺灣同鄉會」時稱,臺灣新當局上任後,將「對日關係」列為對外事務重點,臺當局非常重視「臺日關係」,也期盼與會代表繼續為臺灣努力,讓「臺日關係」更上層樓。
  • 日本對臺機構更名為「日臺交流協會」,是臺灣44年來最大突破,還是...
    從明年元旦起,日本對臺「窗口」——民間機構財團法人「交流協會(Japan Interchange Association)」將更名為「日本臺灣交流協會(Japan-Taiwan Exchange Association)」,這也被外界認為是自臺日「斷交」44年以來,雙方「關係」的最大突破。
  • 日本要給釣魚島改名,臺民眾舉五星紅旗到「日本臺灣交流協會」抗議
    【文/觀察者網 熊超然】近日,日本再度在釣魚島問題上搞起「小動作」。衝繩縣石垣市擬更改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日本稱「尖閣諸島」)的行政區劃名稱,將現行的「石垣市登野城」改為「石垣市登野城尖閣」,加入「尖閣」二字。
  • 蔡英文:臺日互補 可開創合作新契機
    蔡英文今天接見日本眾議院眾議員山口俊一訪問團一行時表示,臺日間若能持續交流,彼此互補,將可開創臺灣與日本相關產業的合作新契機。     蔡英文今天接見日本眾議院眾議員山口俊一訪問團,行程並未公開,蔡英文辦公室會後發布新聞稿。
  • 日本都欺負到家了,蔡英文還不敢吭聲?「臺日友好」不過是藉口
    但由於它周邊海域的資源豐富,一直受到日本的垂涎。早在2010年,日本就故意製造事端以藉此侵佔釣魚島領土。近日,日本衝繩縣會議提案,要求把釣魚島及周圍諸島嶼改名為「登野城尖閣」,並在之後投票進行決議。時隔多日,日本又開始對這一塊「放在嘴邊的肥肉」動手了。這件事在臺灣島內也有所關注,,臺灣的宜蘭頭城鎮有著對臺灣島的管轄權。
  • 蔡當局:中日關係改善 臺日關係絕對不影響
    民進黨當局認為,中國大陸和日本關係改善,絕不會影響臺日關係。但受訪學者分析,臺日關係表面上看似友好,卻未實質前進,即使臺灣現在解禁日本核災食品,也恐怕對雙方關係發展助益不大。   對此,前天與媒體茶敘的臺外事主管部門負責人吳釗燮面對相關提問時指出,據「日本朋友的訊息」,中日關係改善,「絕對不會影響日本和臺灣關係」,臺日關係發展的所有成果也「都會持續下來」。
  • 臺當局叫囂與日本共享情報 稱"到時候要知道打誰"
    「臺灣日本關係協會」秘書長張淑玲海外網9月2日電 「臺灣日本關係協會」秘書長張淑玲1日表示,今年是中國大陸與日本關係正常化45周年,明年則是《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締結40周年,在日本與中國大陸互動如此頻繁的情況下,「日本仍加強與臺灣交流,『臺日關係』之好可見一斑」。
  • 日本對臺交流窗口改名臺灣學者:絕對有副作用
    日本對臺交流窗口、「公益財團法人交流協會」28日在官網宣布,明年1月1日起更名為「公益財團法人日本臺灣交流協會」。圖為目前「日本交流協會臺北辦事處」外石雕牌匾。(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中國臺灣網12月29日訊 被視為日本對臺交流窗口的日本「公益財團法人交流協會」明年起正式改名為「公益財團法人日本臺灣交流協會」,被外界解讀為「臺日關係」升溫。對此,臺灣東海大學日本區域研究中心主任陳永峰表示,日本此舉跟美國總統與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通電話一樣,絕對會有「副作用」,沒有穩賺不賠的生意。
  • 馬英九:臺灣恩怨分明與日本關係已達新境界
    環球網6月4日消息,馬英九說,臺灣與日本在經貿投資、遊客互訪、青年交流、城市直航等方面往來密切,顯示「臺日關係」的發展,隨著這些工作的推動,「到達了一個新境界」。據臺灣「中央社」4日報導,馬英九上午在臺「總統府」接見「日本國際創價學會」副會長池田博正時表示,2008年就任後即積極地推動「中華民國」跟日本的關係,並把「臺日關係」界定為「特別夥伴關係」,並將2009年定為「特別夥伴關係年」,大力推展各個領域交流。
  • 臺日「畸形戀」背後:日本如何「俯視臺灣」?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自臺灣民進黨上臺以來,臺日之間曖昧動作頻頻。如果說日本對臺窗口「日本交流協會」改為「日本臺灣交流協會」,臺灣對日窗口「亞東關係協會」改名為「臺灣日本關係協會」是小動作,日本總務副大臣赤間二郎「打破45年禁忌」訪臺,則讓輿論譁然。日臺關係看起來越來越熱,這是因為臺當局「媚日」,還是緣於東京對臺灣的「戰略算計」?
  • 臺灣當局被曝集體投靠日本!
    請點擊右上角添加關注 為您呈現最有料資訊  民進黨當局上臺以來,不斷向日本發出依附投靠的信號。據臺灣報導,臺當局「行政院」發言人徐國勇證實,日本駐臺交流機構「亞東關係協會」將改名為「臺灣日本關係協會」。今年1月1日起,日本對臺灣的交流機構正名為「日本臺灣交流協會」。
  • 蔡英文晤日參議員:面對極端氣候災害 盼能合作交流
    【觀察者網綜合報導】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今天接見日本自由民主黨參議員中西哲,她提到,極端氣候帶來的災害,是共同面對的課題,也企盼臺日之間在這個議題上,未來有更多的合作交流。同時,她也期盼訪賓能多為臺灣發聲、給予支持。
  • 日本休想打「臺灣牌」
    日本休想打「臺灣牌」2017年03月30日人民日報海外版任成琦T中    近日,日本總務副大臣赤間二郎到臺北出席了「公益財團法人日本臺灣交流協會」主辦的活動。有報導稱,這是日本政府首次公開派遣副部長級以上的高官赴臺。1972年,日本與臺灣「斷交」。當時,中日兩國在恢復邦交化聯合聲明中明確約定,日本與臺灣僅保持「非官方關係」。45年間,日本最多也就是前首相、某大臣以私人觀光旅遊的名義到過臺灣。如今這種交流上的「突破」,背後有何意涵?  年初以來,日本在臺灣問題上已經多次出手、發聲。
  • 日本新防衛大臣就臺日關係講話:臺灣是中國一部分
    18日,安倍胞弟岸信夫作為日本防衛大臣首次對臺日關係發表看法,他表示「臺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作為防衛大臣將遵守這一立場妥善應對」。解放軍大陣仗,臺軍慌了18日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任國強明確表示,解放軍東部戰區在臺海附近組織實戰化演練,「這是針對當前臺海形勢、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所採取的正當必要行動」。
  • 「日臺交流協會」在臺不止被潑漆,還經歷過這些事……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因日本右翼分子被曝光腳踹「慰安婦」像,島內統派人士10日憤怒地在「日本臺灣交流協會」臺北事務所門口潑漆,將該組織推上輿論的風口浪尖。實際上,由於臺日之間存在諸多歷史和政治爭議,這早已不是「日臺交流協會」第一次遭到島內民眾抗議。臺灣人最早到「日臺交流協會」抗爭是因為日本篡改教科書。
  • 日本中國文化交流協會慶成立60周年 回顧中日交流
    日本中國文化交流協會會長黒井千次,副會長兼理事長池邊晉一郎,副會長篠田正浩、慄原小巻,以及日本國際貿易促進協會會長河野洋平等百餘名中日各界人士出席。駐日使館公使郭燕、友好交流處參贊汪婉、政治處參贊張社平等出席本次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