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稱呼語時如何做到禮貌和尊稱
稱呼有尊稱和鄙稱之分。對上,若是上輩、長者,尊稱為「老爺爺」、「老奶奶」、「大叔」,「大娘」、「您老」等。對上級尊稱為張廠長、李校長、王科長、趙經理等。對學者、知識分子,可稱職稱,如×教授、×工程師、×總工程師等;對下,也應選擇和使用妥帖的稱呼,可親切地稱小王、小李、周秘書,老劉、史大夫等;有時可親暱地稱其名字,但務要省略姓氏。
對各行各業的人,尊敬禮貌地稱呼,會讓人感到「良言一句三冬暖」,使彼此間的感情頓時親切融洽起來。反之,粗魯地叫其名,或用鄙稱如「餵」、「哎」或「剃頭的」、「燒飯的」、「賣票的」等等,必遭人冷眼,吃「閉門羹」。
古時候有個年輕人騎馬趕路,時至黃昏,住處還沒有著落。忽見迎面來了一老農,他便在馬上高喊道:「喂,老頭兒,離旅店還有多遠?」老人回答:「五裡!」年輕人策馬飛奔,向前馳去。結果一跑十多裡,仍不見人煙。他暗想,這老頭兒真可惡!非得回去整治他不可。並自言自語道:「五裡,五裡,什麼五裡!」猛然,他醒悟過來,這「五裡」不是「無理」的諧音嗎?
於是,他撥轉馬頭往回趕,見那位老農還在路邊等候。他急忙翻身下馬,親熱地叫了聲「老大爺」。話沒說完,老人說:「你已經錯過了路頭,如不嫌棄,可到我家一住。」對於使用稱呼語時如何做到禮貌和尊稱,這一事例不就是有力的例證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