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齊姐育兒 本文為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感恩不僅是一種傳統的美德,更是一種教育理念。這種感恩不僅體現在孩子對父母養育的感恩,還體現在對幫助過自己的人的感恩。
生活中,每一個父母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為一個不懂感恩的人。可是,不懂感恩的孩子卻確確實實的存在。
張大媽今年已經70歲了,但是她的晚年生活非常的不幸福,究其原因是兒子兒媳都不孝順,日常相處時總是透露出對自己的嫌棄。每當他們嫌棄自己的時候,張大媽都非常的心寒。
一個是自己辛辛苦苦拉扯長大的親生孩子,一個是幫她帶過十多年孩子的兒媳,他們非但沒有一絲一毫的感恩之心,而且還如此惡劣地對待自己。
張大媽越想越氣,自己又不是不能養活自己,索性離開他們自己單過,也不用受那麼多的氣。於是她把這個想法跟兒子兒媳說了後,毅然決然地離開了。
可是這對於老人的晚年生活來說,是不是有點悽涼呢?
父母全心全意為孩子付出,為什麼孩子卻不懂得感恩呢?
孩子不懂感恩的原因:
不知道大家聽你沒看過這樣一個新聞:一個24歲的男孩在外留學,不僅不考慮自己打工賺錢,而且還每個月問母親要學費、生活費等。
因他的母親對他比較溺愛,所以會滿足他提出的所有要求。但是,到了某個月因沒錢給他的時候,兒子竟然一怒之下,把他的母親給殺了。
雖然說這樣比較偏激的案例比較少,但是父母對孩子過度溺愛,最終會他們之間親子關係的冷漠。
一個對待親子關係都冷漠的人,誰還能指望他們懂得感恩呢?
孩子出生之後,父母都有一種本能,那就是把最好的都給他,比如最好吃的食物留給他、最保暖的衣服要給他。
生活中,很多父母都有一種本能,那就是不願讓孩子吃苦受罪。比如家裡經濟條件不好,即使自己省吃儉用,也要讓孩子吃好的穿好的。
聽到過這樣的一個故事,一個孩子跟媽媽說他想要一雙價值上千的名牌鞋子。這位單親媽媽在拼命打工、吃了整整一個月的鹹菜的情況下,給兒子買了他想要的鞋子,結果兒子非常高興,但他卻並沒有看到媽媽那一個月因為睡眠不足而發紅的眼睛。
不會心疼父母的孩子,永遠看不到父母的心酸、為難,他們看到的更多的是自己的得失,所以也就不知道要去感恩父母。
那麼,家長該如何培養一個感恩的孩子呢?
培養孩子感恩的方法:
①讓孩子知道什麼是感恩
在孩子的成長環境中,他們不僅被各種各樣的信息所包圍,還會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其中信息和人群的複雜性,影響著他們對某些價值觀的判斷。
比如在感恩這件事情上,因為在成長過程中接觸到了不懂感恩的人,那麼他們有關感恩的思維、行為等都會出現偏差。
所以,對父母而言,培養孩子感恩最重要的一點是讓他們知道什麼是感恩,為什麼要對別人感恩。只有這樣,孩子才能夠樹立有關感恩的正確價值觀,這相當於在孩子的幼小心靈上埋下了一顆感恩的種子。
②要對孩子說不
為什麼要對孩子說不,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是讓孩子知道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
對孩子成長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不懂感恩的行為,家長們要及時對他們說「不」,讓他們明白不懂感恩的行為是不對的。
③讓孩子參與家庭事務
讓孩子參與家庭事務的目的,是在他們的潛意識中樹立自己是家庭一份子的觀念,這樣孩子今後的家庭觀念會更重。
孩子家庭觀念重,自然懂得父母的重要性,懂得父母養育自己的過程的艱辛,自然就會懂得感恩。
從育兒的專業角度來說,孩子到2歲的時候,他們的自我意識已經開始覺醒,這時候就可以讓他們參與到家庭事務中去。
家長們可以讓他們幫忙做家務,提高他們的家庭責任感,還可以讓他們對家庭的經濟狀況有一定的了解,懂得經濟基礎的重要性。
④言傳身教
一個不懂感恩的父母是養不出懂得感恩的孩子的。比如面對不贍養老人的父母,孩子們看到的就是他們的不懂感恩、不孝順。所以等到父母老了的時候,孩子們也會用同樣的方式去對待他們。
想要讓自己的孩子懂得感恩,家長們請先讓自己成為一個感恩的人。
⑤多讓孩子參加集體活動
感恩,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需要孩子從人與人的交往中體會、學到。
在孩子參加集體活動的時候,鼓勵他們去主動付出、奉獻、去關心別人,讓他們知道世界上任何事情都不是理所當然的,對於別人給予自己的幫助,需要抱有感恩的心態。
⑥從日常小事做起
生活中,家長們需要從日常小事培養孩子的感恩用語,比如「謝謝」的使用。
姥姥給自己買了一個新玩具,家長們要讓孩子對其說「謝謝」,一句謝謝代表的不僅僅是禮貌,更是讓孩子明白新玩具是姥姥對自己的心意,自己需要抱以感恩的心態去接受。
從上述文章中,可以基本得出一個非常重要的信息,那就是孩子不懂感恩,多半跟父母自身和其教育方式有關。
父母如果想要培養出一個懂得感恩的孩子,需要在教育方式上作出改變,而不是一味的苛責孩子為什麼不懂得感恩。
孩子不懂感恩並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想要讓孩子懂得感恩,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只要家長做好對孩子的「感恩教育」,一定會擁有一個懂得感恩的孩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