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兒媳不孝順,70歲大媽心寒離開!為何大多孩子都不懂感恩?

2020-10-12 齊姐育兒

文 | 齊姐育兒 本文為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感恩不僅是一種傳統的美德,更是一種教育理念。這種感恩不僅體現在孩子對父母養育的感恩,還體現在對幫助過自己的人的感恩。

生活中,每一個父母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為一個不懂感恩的人。可是,不懂感恩的孩子卻確確實實的存在。

張大媽今年已經70歲了,但是她的晚年生活非常的不幸福,究其原因是兒子兒媳都不孝順,日常相處時總是透露出對自己的嫌棄。每當他們嫌棄自己的時候,張大媽都非常的心寒。

一個是自己辛辛苦苦拉扯長大的親生孩子,一個是幫她帶過十多年孩子的兒媳,他們非但沒有一絲一毫的感恩之心,而且還如此惡劣地對待自己。

張大媽越想越氣,自己又不是不能養活自己,索性離開他們自己單過,也不用受那麼多的氣。於是她把這個想法跟兒子兒媳說了後,毅然決然地離開了。

可是這對於老人的晚年生活來說,是不是有點悽涼呢?

父母全心全意為孩子付出,為什麼孩子卻不懂得感恩呢?

孩子不懂感恩的原因:

1、太過溺愛孩子

不知道大家聽你沒看過這樣一個新聞:一個24歲的男孩在外留學,不僅不考慮自己打工賺錢,而且還每個月問母親要學費、生活費等。

因他的母親對他比較溺愛,所以會滿足他提出的所有要求。但是,到了某個月因沒錢給他的時候,兒子竟然一怒之下,把他的母親給殺了。

雖然說這樣比較偏激的案例比較少,但是父母對孩子過度溺愛,最終會他們之間親子關係的冷漠。

一個對待親子關係都冷漠的人,誰還能指望他們懂得感恩呢?

2、孩子覺得父母對自己的愛是理所當然的

孩子出生之後,父母都有一種本能,那就是把最好的都給他,比如最好吃的食物留給他、最保暖的衣服要給他。

  • 所以,久而久之,就會讓孩子產生父母就應該對自己好的想法。而當孩子認為父母對自己的愛是理所當然的時候,他們是看不到父母對自己的付出的,因此也不會懂得感恩。

3、孩子不懂得心疼父母

生活中,很多父母都有一種本能,那就是不願讓孩子吃苦受罪。比如家裡經濟條件不好,即使自己省吃儉用,也要讓孩子吃好的穿好的。

聽到過這樣的一個故事,一個孩子跟媽媽說他想要一雙價值上千的名牌鞋子。這位單親媽媽在拼命打工、吃了整整一個月的鹹菜的情況下,給兒子買了他想要的鞋子,結果兒子非常高興,但他卻並沒有看到媽媽那一個月因為睡眠不足而發紅的眼睛。

不會心疼父母的孩子,永遠看不到父母的心酸、為難,他們看到的更多的是自己的得失,所以也就不知道要去感恩父母。

那麼,家長該如何培養一個感恩的孩子呢?

培養孩子感恩的方法:

①讓孩子知道什麼是感恩

在孩子的成長環境中,他們不僅被各種各樣的信息所包圍,還會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其中信息和人群的複雜性,影響著他們對某些價值觀的判斷。

比如在感恩這件事情上,因為在成長過程中接觸到了不懂感恩的人,那麼他們有關感恩的思維、行為等都會出現偏差。

所以,對父母而言,培養孩子感恩最重要的一點是讓他們知道什麼是感恩,為什麼要對別人感恩。只有這樣,孩子才能夠樹立有關感恩的正確價值觀,這相當於在孩子的幼小心靈上埋下了一顆感恩的種子。

②要對孩子說不

  • 李玫瑾是一名非常有經驗的育兒專家,她說在孩子六歲之前,家長要學會對他說不。

為什麼要對孩子說不,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是讓孩子知道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

對孩子成長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不懂感恩的行為,家長們要及時對他們說「不」,讓他們明白不懂感恩的行為是不對的。

③讓孩子參與家庭事務

讓孩子參與家庭事務的目的,是在他們的潛意識中樹立自己是家庭一份子的觀念,這樣孩子今後的家庭觀念會更重。

孩子家庭觀念重,自然懂得父母的重要性,懂得父母養育自己的過程的艱辛,自然就會懂得感恩。

從育兒的專業角度來說,孩子到2歲的時候,他們的自我意識已經開始覺醒,這時候就可以讓他們參與到家庭事務中去。

家長們可以讓他們幫忙做家務,提高他們的家庭責任感,還可以讓他們對家庭的經濟狀況有一定的了解,懂得經濟基礎的重要性。

④言傳身教

一個不懂感恩的父母是養不出懂得感恩的孩子的。比如面對不贍養老人的父母,孩子們看到的就是他們的不懂感恩、不孝順。所以等到父母老了的時候,孩子們也會用同樣的方式去對待他們。

想要讓自己的孩子懂得感恩,家長們請先讓自己成為一個感恩的人。

⑤多讓孩子參加集體活動

感恩,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需要孩子從人與人的交往中體會、學到。

在孩子參加集體活動的時候,鼓勵他們去主動付出、奉獻、去關心別人,讓他們知道世界上任何事情都不是理所當然的,對於別人給予自己的幫助,需要抱有感恩的心態。

⑥從日常小事做起

生活中,家長們需要從日常小事培養孩子的感恩用語,比如「謝謝」的使用。

姥姥給自己買了一個新玩具,家長們要讓孩子對其說「謝謝」,一句謝謝代表的不僅僅是禮貌,更是讓孩子明白新玩具是姥姥對自己的心意,自己需要抱以感恩的心態去接受。

從上述文章中,可以基本得出一個非常重要的信息,那就是孩子不懂感恩,多半跟父母自身和其教育方式有關。

父母如果想要培養出一個懂得感恩的孩子,需要在教育方式上作出改變,而不是一味的苛責孩子為什麼不懂得感恩。

孩子不懂感恩並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想要讓孩子懂得感恩,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只要家長做好對孩子的「感恩教育」,一定會擁有一個懂得感恩的孩子的。

相關焦點

  • 獨居婆婆喝粥時含淚傾訴:兒子兒媳都孝順,就是不敢跟他們住一起
    獨居大媽邀請吃飯,才知道她的心酸父母年齡大了,兒女們願意把他們接在身邊,方便照顧,也能給家裡的瑣事幫些忙。這樣做的,是大家口中的孝順孩子。只是,有些時候,老人心裡的話,卻不願對兒女說。王峰知道她有話要說,於是問她,怎麼不住在兒子那裡,這樣照顧起來多方便?李大媽放下粥碗,擦擦眼淚,說不是自己不去住,兒子兒媳都很孝順,自己就是不敢去住了。王峰奇怪,但隨著李大媽的傾訴,他慢慢明白了原因。
  • 老人進城養老,兒媳每天都讓吃剩飯,5歲兒子的問話讓人啞口無言
    對於幼小的孩子來說,再生動的言傳都顯得抽象空洞,唯有父母的身教,才是最好的示範。在現實生活中總有一些拎不清的父母,他們一邊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孝順自己,一邊又不孝順自己的父母,可是他們忘了,總有一天孩子會長大,也會變成父母。你未曾孝順過自己的父母,又怎麼去要求孩子孝順你呢?所以說,孩子就像一面會成長的鏡子,你在他面前做什麼,他就會跟著做什麼。
  • 這3種兒媳,你對她再好都是白搭!因為她們根本不知道感恩
    都說婆媳關係不好相處,其實現在很多有兒子的家庭,在兒子娶了兒媳之後,婆婆都會儘自己最大的胸襟去包容疼愛兒媳的。因為現在很多婆婆都覺得,兒媳也是別人家的心肝寶貝,既然嫁了過來,就應該像疼愛自己兒子那樣去疼愛兒媳。也只有一家人關係都處好了,其樂融融的,家庭才會越來越好,而且兒子也不會兩面為難。
  • 長大後不孝順的孩子,小時候都有這4個特徵
    養出一個懂得感恩、孝順善良的孩子,是每個家長的共同願景。大家都不願意把孩子養成一個冷血自私的「白眼狼」。而從一個孩子的行為模式,能夠基本看出這個孩子長大後的人生結局。所謂「從小一看,到老一半」,當孩子年幼時出現這幾種現象,家長們就要當心了。如果不及時糾正,很有可能影響孩子未來價值觀的形成,埋下不孝順的種子。
  • 「組團式孝順」開始興起,鄰居感嘆兒女孝順,66歲大媽無奈落淚
    "組團吸血"開始興起,66歲大媽無奈落淚:我沒錢了,別坑我老張就遇到了類似的事情,這老兩口在年輕的時候,就生下了一個兒子,從小就非常疼愛這個孩子,本想著等到孩子結婚後,這老兩口就能享享清福,再加上早年間發的奮鬥,兩個老人的退休金都不低,就想著等孩子成家立業後,就和老伴安度晚年。
  • 孩子不懂得感恩,父母要儘量避免「鏡面效應」,培養孝順的孩子
    ,自私和不懂體諒孝順父母的情況卻頻繁出現,讓他們備受打擊,時常感到心寒,不得不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是否存在問題。孩子常常將父母對自己的照顧視作理所應當,而需要對父母付出關愛時,卻不情不願,不懂得感恩。孩子不懂得感恩有哪些原因?
  • 孩子為什麼不知道感恩,答案讓人心寒,該如何扭轉局面
    我們為孩子的辛勤付出,希望他們過的開心快樂,可是他們難免有不懂事的時候,不知道感恩和報答。那是怎麼樣的環境下造成了其這樣的性格呢?新聞上屢屢出現的啃老族在生活中越來越多,他們在小的時候就是對父母無限制的索取,不明白父母的辛苦,長大後更會覺得在父母哪裡得到東西是天經地義。
  • 長大後不孝順的孩子,小時候都有這4個特徵,你家孩子有嗎?
    養出一個懂得感恩、孝順善良的孩子,是每個家長的共同願景。大家都不願意把孩子養成一個冷血自私的「白眼狼」。而從一個孩子的行為模式,能夠基本看出這個孩子長大後的人生結局。所謂「從小一看,到老一半」,當孩子年幼時出現這幾種現象,家長們就要當心了。如果不及時糾正,很有可能影響孩子未來價值觀的形成,埋下不孝順的種子。
  • 心理學家警告父母:長大後不孝順的孩子,小時候都有這4個壞習慣
    養出一個懂得感恩、孝順善良的孩子,是每個家長的共同願景。大家都不願意把孩子養成一個冷血自私的「白眼狼」。而從一個孩子的行為模式,能夠基本看出這個孩子長大後的人生結局。,帶大了兒子的8個孩子。04不懂感恩、忘恩記怨
  • 65歲母親自述:「把兒子兒媳趕出家門後,我過得幸福多了」
    家人已經給了他們足夠多的幫襯,他們如果懂得感恩和孝順父母,那麼作為長輩,心裡也能感到安慰一些。但是生活中,卻有這樣的一部分成年人,不僅自己啃老就算了,還娶了個媳婦一起啃老。何大姐就生了一個兒子,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她是一名老師,所以相對來說還是想要比較嚴厲的,但是她老伴卻把兒子寵得無法無天。
  • 長大後不孝順的孩子,小時候都有這4個特徵,希望你家娃沒有
    養出一個懂得感恩、孝順善良的孩子,是每個家長的共同願望,大家都不願意把孩子養成一個冷血自私的「白眼狼」。而從一個孩子的行為模式,能夠基本看出這個孩子長大後的人生結局。所謂「從小一看,到老一半」,當孩子年幼時出現這幾種現象,家長們就要當心了。如果不及時糾正,很有可能影響孩子未來價值觀的形成,埋下不孝順的種子。
  • 一位70歲老人的心裡話:人到晚年,寧願僱保姆也不去兒子家被啃老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老人到了一定的年紀,很願意跟孩子們住在一起,含飴弄孫,享天倫之樂。然而,並不是每一個孩子都會把老人當老人來孝順和尊敬,相反,有些兒女不僅把老人當免費保姆、花老人的錢,還嫌老人付出的不夠、心生怨恨。
  • 被指性侵兒媳董事長:咱不是二三十歲小青年,何況違背人倫道德,兒子被刁蠻兒媳誤導?
    楊光金:受兒媳婦的蠱惑,爹都把兒媳婦「強姦」了?他得有個出氣的地方啊,而這個時候公司主要領導都在上海辦事,我知道這個事後特別心寒,兒子這麼痛斥父親,全國都沒有的事啊,別說中國人吃驚,外國人也很吃驚。有一次我去醫院做手術,回家後看到他們倆人躺在沙發上玩手機,兒子沒起來,兒媳只是把身子立起來背對著我,二個人一聲沒吭,也沒和我打個招呼,讓我非常難過,感到心寒。瀟湘晨報:出現了矛盾?
  • 長大不孝的孩子,小時候大多有這「五個信號」,希望你家孩子沒有
    都說三歲看小,七歲看老,長大不孝的孩子,其實小的時候就能看出來。很多家長有了孩子之後,都對孩子的教育很看重,畢竟現在的社會發展,也需要人的品行和素質做支撐,才能讓孩子更好地適應這個社會,也能擁有做人基本的良知。其實,若想知道孩子將來是不是會孝順,並不一定要等孩子長大,在孩子小的時候,通過一些特徵,以及孩子的言行,就能看出來。
  • 晚年有兒子和沒兒子有什麼區別?3個「養兒防老」的案例,真現實
    婆婆的想法很簡單,也很為王爽考慮因為王爽是獨生子女,出嫁之後意味著要離開父母,遠赴他鄉,常見都見不到自己的女兒,父母在家生病,或者需要幫助的時候都不在身邊。平時也會很孤獨。出於對親家的,婆婆讓兒子入贅到女方的家裡,以便平時有個照應,而自己有三個兒子,平時另外兩個兒子也能給予幫助和照顧,由於婆婆的大度,王爽一直心存感激,王爽的父母也很感動,婚後對自己的女婿也是非常的好。
  • 小S二女兒生日送媽媽康乃馨感恩,為何不受寵的孩子,總是最孝順
    小S高興的感嘆到「我是何德何能生了一個這麼孝順的孩子」,看發出來的照片眾網友都有感動到。曾經小S在一檔節目中表示,三個女兒老二是最不在意的那個,卻也是長得最漂亮又懂事的一個。老大的剛出生的時候十分的喜愛,老三出生以後又比較小,自己的精力都過多的給了這兩個,不過最不受寵的卻又最孝順。人與人之間相處的時候,講究的是「禮尚往來」。而在家庭之中有些愛,卻讓人產生很大的好奇心,為何不受寵的孩子,總是最孝順呢?
  • 72歲的母親自述:只要做到這三點,就不用擔心兒女不孝順
    前言: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聽話懂事,然後孝順自己,畢竟自己養大的孩子,如果對自己不孝順,那麼真的很難受,但是現實中的確存在很多不孝順的孩子,其實之所以會有這樣的孩子,是父母教育出現問題,假如父母教育得好,孩子就會很孝順,72的王奶奶養育了一對兒女,她的兒女很孝順,下面我們來看看王奶奶的事跡。
  • 辛辛苦苦帶孫卻被兒子認為是理應的,不懂的感恩的兒子要來有何用
    那位奶奶說,羨慕那些生了女兒的人,她說她年輕時想生女兒可遺憾的是生了個兒子,等她兒子結婚了兒媳生的又是個男孩,她說男孫她也無所謂,因為是別人的兒子,只是如果可以選擇她希望是孫女。因為她覺得女孩比較貼心。
  • 「許可馨」背後的教育反思:成績優秀卻不懂感恩的孩子,真的可怕
    有些孩子在父母面前很乖巧,在學校那裡很優秀。可一離開父母、家鄉和離開祖國,就窮盡其能來黑化故鄉、矮化祖國,以此來「拔高」自己,其醜態真的讓人大跌眼鏡!最讓心寒的是,他們的兒子沒有一絲絲愧疚,也不管父母是否無家可歸,只是面無表情地用一句「你們先回去吧」打發老嚴夫婦。生活中,你以為你給了他最好的,他會從心底感謝你。殊不知,你讓他「優秀」後,他卻成為令人討厭的「白眼狼」!
  • 不懂感恩的孩子,長大後,大多會有悲劇的發生
    感恩源自內心的一種情感,不需要太多的語言裝飾,從一些細節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來。懂得感恩的人,大多在生活中都比較積極正能量,能夠正確地面對挫折和困難;不懂感恩的孩子,長大以後,大多以自我為中心,自私自利,有的甚至對自己至親的人做出一些違背良俗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