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在寧夏路一家商場選購方便麵。
文/圖 半島記者 肖玲玲
小時候愛吃的零食,學生時常有的加餐,工作後偶爾的主食……雖然方便麵幾乎解決過每個人的「飯碗」問題,但其「垃圾食品」的標籤一直是其難以擺脫的汙名。近日,大量網上關於「專家闢謠方便麵並非垃圾食品」的傳聞讓很多市民心生疑惑,那方便麵到底含不含防腐劑?添加劑是否對人體有害?以後還能不能吃方便麵?9月11日,市衛生監督局食品安全首席專家、主任醫師靳曉梅告訴記者,「吃方便麵沒有問題,需要注意的就是量的問題、飲食結構的問題。」
■現狀日前,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在第十六屆中國方便食品大會上公布的數據顯示,我國方便麵產業連續下滑,到2015年,中國內地方便麵總產量362.49億份,較2014年下跌8.54%;銷售額490.91億元,較2014年下跌6.75%。今年1月~8月,主要企業仍未能止跌回升,「2015年日本方便麵產量上升了1.2%,俄羅斯方便麵則以超過27%的速度在增長,東南亞國家產量也在上升,韓國人均消費量已達到72包,而中國不到25包。」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理事長孟素荷表示,方便麵已經成為在全球僅次於麵包的第二大主食,而由於其在中國長期被汙名化,使得方便麵產業發展受到局限。今年6月底,貝恩公司與凱度消費者指數發布的《中國購物者報告》中也提出,2015年中國快速消費品市場的銷售額增速只有3.5%,為五年來的最低點。其中值得注意的是2015年方便麵的銷售數量下降了12.5%。
方便麵失寵了,原因其實很簡單,AC尼爾森去年一份調查報告稱,有四分之三的中國受訪者表示,他們願意支付更高的價格購買被認為「健康」(純天然、無添加、非轉基因等)的食品。而方便麵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中,「垃圾食品」的標籤始終甩不掉。
■市民9月11日,記者來到寧夏路上的一家商場,在方便麵區,發現有不少種類的方便麵正在搞促銷活動,有不少市民正在選購方便麵。市民張先生表示,他現在和女朋友一起住,兩個人都是上班族,早飯和午飯基本都不在家吃,晚飯會一起做,「有的時候不想做飯,就煮個泡麵吃,加點青菜和雞蛋,還蠻方便的,而且味道也還不錯。」而問及他關於對方便麵「垃圾食品」的看法時,他直言其實自己也是認同的,「吃方便麵不健康好像是眾多周知的事吧,不過也不耽誤吃,少吃點就是了。」
正在選購方便麵的市民、28歲的劉女士也表示,她心裡一直認定方便麵是「垃圾食品」,「高油高熱量嘛,而且還有各種添加劑,不過很多膨化食品也都是垃圾食品,既然能賣,我覺得吃點應該沒事吧。」隨後,記者又採訪了一位帶著孩子的市民汪女士,她明確表示,從來不會給孩子吃方便麵,「裡面很多添加劑、防腐劑,肯定不能給孩子吃,大人最好也別吃。」
■專家實際情況是怎樣的呢?方便麵到底是不是被冤枉的呢?9月11日,市食藥監局相關工作人員表示,將方便麵稱為「垃圾食品」是不合適的,「方便麵作為一種食品,它是有營養的,不能稱其為『垃圾』。方便麵是工業化食品的代表之一,主要的營養成分都是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方便麵是可以吃的,完全沒有問題,需要注意的是量的問題、飲食結構的問題。」市衛生監督局食品安全首席專家、主任醫師靳曉梅表示,既然方便麵做出來拿到市場上來銷售,肯定都是合格的,「從風險上說,它沒有什麼大風險,但從飲食結構上說,現代人都提倡健康飲食,方便麵確實存在高熱量、低纖維素、低維生素的情況,從營養結構上來說,這是一個不合理的狀態,也是需要改進的。但不能因此將其歸為不安全食品甚至垃圾食品的行列。」
在方便麵的幾宗罪中,防腐劑和添加劑似乎是其被定罪的「硬傷」,但據市食藥監局相關工作人員介紹,實際上,方便麵中是不含防腐劑的。「我們之前也組織過方便麵的食品抽檢工作,目前來說,不管是麵餅還是調料包,都未發現檢出防腐劑的情況,但醬料包裡確實會有少許防腐劑,但都在國家標準之內。」市食藥監局相關工作人員表示,非油炸的方便麵餅也屬於脫水食品,所以也是不需添加防腐劑的。
靳曉梅表示,當然,添加劑本身是不具有任何營養的,「就是調味的,對人體無益,但在適量範圍內,也無害。吃方便麵最該注意的是鈉的攝入,方便麵中鈉的量太大,遠超過一個人一天攝入量的上限,所以吃方便麵時,調料不要全放進去,放一半就足夠了。」據了解,根據世界衛生組織規定的健康標準,人體每天從食鹽中攝取鈉的最高上限為2000毫克,而記者從某品牌方便麵包裝袋上的營養成分表中發現,僅調料包中的鈉含量就超過1800毫克,加上麵餅中所含的700多毫克,遠遠超過2000毫克的上限,「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看標籤。」
油麵比例精確不會產生廢油循環利用一直以來,方便麵的油料問題也是消費者最關注的問題之一,尤其是有傳言稱用在方便麵中的棕櫚油在植物油中品質最差,長期食用會造成心腦血管疾病。而中國營養協會與東南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給出的研究數據顯示,棕櫚油和橄欖油對人體血脂的調節作用是相同的,兩者都是一種健康的食用油脂。
「在食品生產環節,我們也經常抽檢方便麵的用油情況。」市食藥監局相關工作人員表示,他們對於油的抽檢,都是從源頭開始查的,「檢查數據都很全面,檢驗合格了才能投入生產,目前並沒有發現這方面存在問題。」此外,該工作人員還表示,對於很多人擔憂的廢油循環利用也是不必要的,「面和油的比例都計算得很精確,多少面用多少油,基本不會產生廢油,也就不存在循環利用這一狀況,這點消費者可以放心。」
■建議雖然方便麵非「垃圾食品」,但它確實存在高熱量、低纖維素、低維生素的情況,「現在提倡健康飲食,但方便麵本身營養結構是不太合理的,所以得科學地吃。」靳曉梅表示。那怎樣科學地吃呢?靳曉梅建議,可以在煮食方便麵時多放點青菜,「再加點雞蛋,這樣可以調整一下營養結構。」當然,高油也不符合現代人的健康飲食觀念,「可以先將麵餅放到熱水裡焯一下,可以降低油脂的含量。」
此外,靳曉梅坦言,雖然合理範圍內的食品添加劑對人體並無害處,但她還是建議,孩子們儘量少吃方便麵,「尤其是小學生,很多方面沒有發育成熟,吃過多添加劑沒什麼好處。」不過,她也表示,如果孩子偶爾沒有飯吃,吃方便麵可以解決飢餓問題,對身體也不會有什麼傷害。
關於方便麵的三大謠言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風險交流部副主任鍾凱表示,「食物防腐劑有害」是一種誤解,其作用旨在抑制細菌等微生物的滋生,保護食物營養以及感官品質。如果食品自身不含細菌或黴菌也就無需防腐劑,企業多用反而無端增加生產成本。
謠言二:棕櫚油引發心血管病河南工業大學食品學院教授谷克仁對此表示,棕櫚油的飽和脂肪酸相對較高,有很好的煎炸穩定性、氧化穩定性。國家標準規定,食用煎炸油的酸價不超過5%,一些企業的指標遠遠小於這一標準。通過交叉實驗發現,棕櫚油和橄欖油對人體血脂的影響沒有差異,換句話說,一定程度上棕櫚油和橄欖油對人體血脂的調節作用是相同的,國外的很多研究數據也與實驗結果相同。
謠言三:32小時不消化據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教授沈群介紹,該謠言源自2011年,一個美國科學家通過膠囊內鏡的方式拍攝了「加工食品」與「無添加物食品」消化情況的對比實驗。結果發現手工拉麵在32小時後已經完全被消化,方便麵則尚未完全消化。
對此,沈群等業內專家對生的小米粉和生的小麥粉進行研究實驗,發現不同的食物加工方式也會影響到澱粉的消化率。此外,網絡傳播拍攝所使用的觀察方法也無法對麵條消化情況進行連續32小時的記錄。據《法制晚報》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