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出新招 北京部分中小學拒絕"換房擇校"(圖)

2020-12-15 搜狐網

  ■"就近入學"遭遇"戶口搗騰"  ■中小學周邊二手房價飆升

  從今年9月份開始,包括人大附小等在內的本市知名學校將不再接收片內二手房房主的孩子。記者從海澱、西城等區教委獲悉,為緩解過於沉重的入學壓力,部分熱點學校悄悄地抬高了「就近入學」的門檻。業內人士分析,這種新辦法除了令不少「搗騰戶口」的二手房房主得不償失外,在一定程度上還有助於遏制名校周邊房價的「瘋漲」局面。

  住二手房 就近難入學

  王先生最近看上了世紀城小區裡頭的一處房產:按照房產中介的說法,只要他購買這套房子,他5歲的兒子便屬於小區名校人大附小劃片區域內的孩子,明年便可按照「就近入學」的政策進入這所學校。

不過,當他滿懷希望向學校諮詢時,卻了解到從今年9月份開始,人大附小將不再接收購買世紀城內二手房房主的孩子。

  記者近日調查發現,部分熱點中小學校悄悄抬高片內入學的門檻,包括「謝絕」二手房孩子,要求新建商品房購買者居住的時間達到一定期限等。

  「搗騰戶口」 房主牟暴利

  記者調查發現,處於教育熱點地段的二手房現在被炒得發燙,一份調查顯示,與去年同期相比,今年名校周邊二手房屋價格增長200至300元/平方米,房屋租賃的價格也有50至100元/月的增長。名校周邊二手房價格一路高漲和目前本市中小學就近入學的政策密不可分。按照就近入學的規定,如果房屋屬於學校劃片的區域,戶主的孩子便可免試、低成本進入名校就讀,但沒有劃入學校的招生片區,跨片上學不僅頗費周折,而且還得上交一筆高額的贊助費。

  在中關村地區,目前流行這樣的「倒房」模式:房主買了房子,孩子順利進入附近的好學校;過兩年就把房子倒給朋友,幫助朋友解決孩子的上學問題。然後繼續倒下去,房價節節拔高,房主「坐收漁利」。

  海澱區教委有關人士介紹說,在海澱區中關村幾所知名小學旁邊,這類情況「非常普遍」。據了解,這類「搗騰戶口」的做法在西城、東城等熱點學校周邊比較流行。更為滑稽的是,為達到遷移戶口的目的,廁所門牌號也變成了香餑餑。海澱、西城教委相關負責人透露,一個廁所門牌號竟被查出「住」進四、五個孩子的戶口。

  緩解壓力 名校出新招

  對於不少中小學名校來說,年年見漲的報名人數讓學校難以招架,片內「搗騰」房子的做法令校長們感到頭疼。人大附小負責人介紹說,自從學校2004年遷至世紀城後,學生人數從2000人一下子漲到3500多人,其中1600餘人來自世紀城小區。為減少房主「搗騰」製造的招生壓力,人大附小決定,9月份入學後將張貼告示,不再接受小區內二手房房主的孩子。

  「購買學校周邊的二手房要慎重。」中關村某熱點小學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學校對二手房戶主的居住年限肯定是有要求的,但她並未透露具體的年限。據介紹,該校就近入學孩子的戶口資料都由派出所提供,而且學校有針對性地進行入戶調查,發現居住年限不夠或者把戶口掛靠在親戚家的孩子將不被接收。

  海澱和西城教委有關人士表示,屬於正常劃片範圍內的孩子都會就近入學,不過考慮到不同學校的招生實際情況,部分熱點校出臺嚴格的規定可以理解。據了解,類似西城實驗二小、中關村幾所知名小學一般不接收二手房主的孩子,或者至少會對戶主和孩子的居住年限有所規定。

  爭議製造 「歧視」二手房

  「這些學校的做法存在歧視二手房主的嫌疑。」一位房產中介負責人認為,房主購買房子,理應享受孩子片內就近入學的權益。學校這樣做侵犯了二手房主的合法權益。「主要是這些熱點學校招生壓力太大,設立門檻也是迫不得已。」東城區一所知名小學的書記表示,大多數中小學校就近入學對居住年限、是否二手房並無限制。東城的史家小學、宣武的北京小學等校沒有限定戶主的居住年限和是否為一手房,不過都要求戶口簿、房產證和孩子的真實身份。

  幾乎所有接受採訪的中小學名校校長都表示,家長在熱點學校周邊購房,別輕信房產中介或物業公司的說法,以為買房便能進名校,一定要親自向學校諮詢清楚。北京千萬家房地產經紀有限公司市場總監常淑娟表達了另外的看法:如果政府採取這些學校的做法並加以推廣,將有助於限制一些房產投機商倒賣二手房的行為,在一定程度上能平抑目前的房價、保持房產市場的健康發展。

 編輯:文卓 

(責任編輯:李靜玉)

相關焦點

  • 武漢熱點小學暗設入學戶籍門檻 "換房擇校"也白搭
    近日,家長邱女士通過微博向記者訴苦,由於熱點小學拒絕「換房擇校」,她花高價買的「學區房」白買了。「如此暗設入學戶籍門檻,是否符合規定?」記者調查發現,今年,為緩解過於沉重的入學壓力,加上部分小學推行「優質小班化」,武漢市部分熱點小學悄悄抬高了「就近入學」的門檻,有的要求對口戶籍滿1至2年。
  • 升學擇校先從認識校長開始——北京中小學校長印象
    在名校扎堆的海澱,褚春江正帶領明光中學穩步前進,使明光的中高考成績超出海澱的平均分越來越多。明光的學生很有「學生樣」,富有朝氣,知書識理,非常規矩,少有壞毛病。明光這樣的學校是北京學校的主體,這樣的學校發展好了,總體的教育質量就上去了;北京需要褚春江這樣的校長,他們立足現實,讓學校自身不斷強筋健骨,在「燈火闌珊處」挺起北京教育的脊梁。
  • 從「多校劃片」到「公民同招」,擇校難題何解
    「公民同招」試圖緩解民辦學校「擇校熱」多校劃片政策實行以後,在某種意義上為各地的「學區房」降了溫,卻沒能降低老百姓為子女選擇學校的熱望,反而催生了「民辦學校」熱——由於各地民辦學校實行提前招生、自主招生,不受「就近入學」政策影響,所以出現了入學火爆現象,在北京市甚至出現了1000人搶一個學位的現象,嚴重地破壞了義務教育招生秩序,這就是「公民同招
  • 【教育熱點】吳潁惠:從「多校劃片」到「公民同招」,擇校難題何解?
    「公民同招」要求義務教育階段民辦學校和公辦學校同一時間、同一方式進行招生,徹底剝奪了民辦學校自主招生的權力。2020年,北京、浙江、四川、安徽、陝西等地相繼出臺中小學招生入學實施意見,皆將「公民同招」作為一項重要改革工作推進。
  • 2021北京小升初「擇校」要點
    今天我就帶各位盤點一下,部分區的擇校要點。東城區我們可以把東城區看成一個「乖寶寶」,教委不讓幹的事兒堅決不幹。教委不允許點招,東城區就真的一刀切沒有任何點招。但是東城區也不是不能擇校,可以通過政策保障這條途徑,拼爹拼媽拼關係。但是如果沒有這個條件,一般家庭就等派位、直升就可以了。更多北京小升初一手消息,請關注【聊哥有料】公號!
  • 北京「公民同招」如何實施?中小學迎來哪些變化?最新解讀來了
    對於「公民同招」政策,北京家長並不陌生。2019年北京市義務教育入學政策明確規定,民辦學校與公辦學校同步招生,納入屬地區教委統一管理。嚴格執行民辦中小學招生簡章、廣告備案制度,公開公示招生計劃、招生範圍、招生方式、收費標準等,以招收其審批機關所在區域內學生為主。對於報名人數超過招生人數的民辦學校,各區在現有工作基礎上,指導學校採取電腦隨機派位方式招生。
  • 跨區擇校由各區確定!2015南京公辦熱點中小學招生均參與搖號.
    今年南京公辦熱點中小學空餘學額都拿出來採用搖號(電腦派位)等方式招生,中選的機會更多了!而初中招生更是將三年的變化都預告了:南外今年仍搖號、測英語,年底出新方案,2017年招生接軌國內同類外國語學校;樹人今年仍使用過渡方案,2016年起按照公辦學校招生;今年民辦初中自主招生比例漲到80%,今後全部自主招生……政策出臺 熱點公辦校有空額的都拿出來搖號南京市教育局副局長張利明介紹
  • 乾貨掃盲|北京學區擇校、升學名詞彙總!
    ,也不能保證穩定進入名校。11月到第二年的2月,提前錄取一部分成績比較突出的優質生源,部分強勢學校甚至可以實現跨區點招,只要學生成績夠好,就很有可能被名校掐尖兒錄取。同樣,家長也希望通過點招,提前將自己的孩子送入名校,由於點招信息的特殊性,幾乎所有的學校和家長對於這方面的信息都是保密的。
  • 用生命來擇校,海澱名校學區深度解讀!
    社科經濟類全國強校——中國人民大學、郵電類牛校——北京郵電大學、師範類老大——北京師範大學,航空航天類強校——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外語類強校——北京外國語大學、中國腦庫——中國科學院,等等。優質大學的聚集使得海澱有著良好的教育基礎和學術氛圍,此外,海澱一直是北京的經濟強區,中關村、上地、西二旗等地,有大量的高新產業和中高端收入人群。
  • 公民同招政策下,家長該如何擇校?
    今天柯柯老師帶新小六的家長們聊一聊公民同招的前世今生及它對小升初都有哪些影響~一.公民同招的前世今生上一屆中小學升學大戰打響前夕,2019年3月,教育部發布了《關於做好2019年普通中小學招生入學工作的通知》,首次提出,民辦、公辦中小學同步招生,民辦中小學免試入學。
  • 談一談中小學擇校問題
    萬丈高樓平地起,因此之前的擇校變得尤為重要。為什麼這麼說?筆者下面以周邊多個例子說明。 幼升小,小升初,中考這三個事情,前兩者靠「軟實力」,中考靠分數(特長生其實也一樣)。先談談前兩者為何叫軟實力。幼升小和小升初,目前有兩種方式,學區內直升或擇校。而擇校一般多半為民辦學校。如果學區好自然不必說,學區不好的家庭就會想到擇校,擇校需要搖號,搖不上的需交贊助費才能讀的上。
  • 從民辦中小學到國際高中,名校齊聚BeTTer教育展
    春招大潮中提前掌握上海、蘇州、南通三地優質國際高中春季招生信息,這些學校在2019年度斬獲20份牛劍+14份常春藤Offer! 0距離對話本地及蘇州、上海優質民辦中小學 1 更多的學校 近30所滬蘇通等地優質學校在現場與您對話!
  • 海澱學籍有辦法了-建華招插班生了
    跨區擇校,另一個辦法,一般人不知道。機會來了今天建華實驗發布針對四五年級插班生的消息,給外區孩子一個期盼的入口。能擁有一個海澱學籍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有換房的,有擇全市招生公立校的,今天這個學校給您機會了,快快準備吧。
  • 奧數競賽熄火,持續了近20年的「小升初」擇校之路會終結嗎?
    對於大多數北京家長,除了這三種擇校方式,送孩子進入重點中學還有「點招」這條渠道。「點招」是學校通過考試、面試等方式自行選拔招生,由於與義務教育保障公平的政策相悖,北京市教委曾多次嚴令禁止這一招生方式。儘管屢遭教育部、教委等監管部門禁止,但是小學升初中的秘密選拔已經持續了近20年,屢禁不止甚至愈演愈烈。
  • 奧數競賽熄火,持續了近20年的「小升初」擇校之路會終結嗎
    按照這份文件,中小學競賽必須在2018年9月接受首次申報,在11月由教育部集中進行研究決定。作為學科類競賽的代表,原定於12月舉辦的迎春杯通過審批的概率並不高。在培訓機構的宣傳中,ACM-ICPC青少年程序設計科普展示活動是迎春杯換名後的「馬甲」。受訪家長供圖。
  • 石家莊升學擇校解析:2019年各校中考成績分析,各區名校列舉
    ▍三種升學與擇校路徑初中名校入學方式,決定了以下三種培養孩子、升學擇校的路徑。幼兒園,找關係進有口碑的;小學,掏三五萬找關係擇校進「牛小」或購買學區房入學,然後各種輔導班伺候;聰明的小孩會被「牛中」掐尖點招,說不定學費都免了;笨一點的,只能試著去考「牛中」的入學考試;再笨一點的,考不上「牛中」,只能買學區房進片內班或者繼續砸錢找關係衝私立。這種升學路徑,簡稱「中下階級苦逼父母培養式」。
  • 金澤:用槓桿撬動名校資源打破擇校熱
    原標題:金澤:用槓桿撬動名校資源打破擇校熱  記者日前獲悉,北京市16幅區縣教育的新版圖已經呈現在市民面前。為推進優質均衡,力促教育公平,北京市級部署帶動各區縣因地制宜、謀劃布局,整合開發本區域優質教育資源圈,著力「兩個槓桿」,撬動「兩個突破」,即以優質教育資源的重組和整合為槓桿,撬動公平與均衡問題的突破,從根本上緩解擇校矛盾,實現教育公平從機會均衡向實際獲得的均衡邁出實質性步伐;以考試評價改革特別是中高考改革為槓桿,撬動素質教育與減負問題的突破,形成以優質、均衡、公平為特徵的「北京新教育地圖」。
  • 【19MBA考研】莫讓「名校情結」成為理性擇校的絆腳石
    即使是自己找工作,也可以選擇較高的發展平臺,如有些名企招聘人才時會明確提出只招985和211院校畢業生,那麼你就可以輕鬆越過這一關卡。——鄭同學4.名校頭銜價值更大「我們班好幾個同學,連本校保研都放棄了,就是為了考北京的名校。我也受到他們的感染,覺得不考個名校,考研就沒有意義,讀研出來也沒有很大價值。」
  • 北京四大中小學名校牽頭成立教育集團為哪般
    據報導,北京四中、八中、實驗二小、北京小學等四大西城區名校,將各自牽頭,成立四大教育集團,吸納普通學校為成員校,加入集團的普通中學不僅能共享名校資源,學生甚至可以到名校去上課。對此,網友非常關注。為何要成立教育集團?這樣對當下的「擇校熱」能起到怎樣的作用?針對網友關心的這些問題,新華網《第一回應》欄目記者近日專訪了北京市西城區教委副主任趙蓬欣。
  • 北京多所中小學名校校名、校徽被惡意搶註
    多所中小學名校校名、校徽被惡意搶註 防禦性佔位築起商標防護牆  □事件回放  近日,北京東城區教委和東城區工商分局聯合成立「教育品牌保護辦公室」,對轄區內100餘所中小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整體註冊教育服務商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