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近入學"遭遇"戶口搗騰" ■中小學周邊二手房價飆升
從今年9月份開始,包括人大附小等在內的本市知名學校將不再接收片內二手房房主的孩子。記者從海澱、西城等區教委獲悉,為緩解過於沉重的入學壓力,部分熱點學校悄悄地抬高了「就近入學」的門檻。業內人士分析,這種新辦法除了令不少「搗騰戶口」的二手房房主得不償失外,在一定程度上還有助於遏制名校周邊房價的「瘋漲」局面。
住二手房 就近難入學
王先生最近看上了世紀城小區裡頭的一處房產:按照房產中介的說法,只要他購買這套房子,他5歲的兒子便屬於小區名校人大附小劃片區域內的孩子,明年便可按照「就近入學」的政策進入這所學校。
不過,當他滿懷希望向學校諮詢時,卻了解到從今年9月份開始,人大附小將不再接收購買世紀城內二手房房主的孩子。記者近日調查發現,部分熱點中小學校悄悄抬高片內入學的門檻,包括「謝絕」二手房孩子,要求新建商品房購買者居住的時間達到一定期限等。
「搗騰戶口」 房主牟暴利
記者調查發現,處於教育熱點地段的二手房現在被炒得發燙,一份調查顯示,與去年同期相比,今年名校周邊二手房屋價格增長200至300元/平方米,房屋租賃的價格也有50至100元/月的增長。名校周邊二手房價格一路高漲和目前本市中小學就近入學的政策密不可分。按照就近入學的規定,如果房屋屬於學校劃片的區域,戶主的孩子便可免試、低成本進入名校就讀,但沒有劃入學校的招生片區,跨片上學不僅頗費周折,而且還得上交一筆高額的贊助費。
在中關村地區,目前流行這樣的「倒房」模式:房主買了房子,孩子順利進入附近的好學校;過兩年就把房子倒給朋友,幫助朋友解決孩子的上學問題。然後繼續倒下去,房價節節拔高,房主「坐收漁利」。
海澱區教委有關人士介紹說,在海澱區中關村幾所知名小學旁邊,這類情況「非常普遍」。據了解,這類「搗騰戶口」的做法在西城、東城等熱點學校周邊比較流行。更為滑稽的是,為達到遷移戶口的目的,廁所門牌號也變成了香餑餑。海澱、西城教委相關負責人透露,一個廁所門牌號竟被查出「住」進四、五個孩子的戶口。
緩解壓力 名校出新招
對於不少中小學名校來說,年年見漲的報名人數讓學校難以招架,片內「搗騰」房子的做法令校長們感到頭疼。人大附小負責人介紹說,自從學校2004年遷至世紀城後,學生人數從2000人一下子漲到3500多人,其中1600餘人來自世紀城小區。為減少房主「搗騰」製造的招生壓力,人大附小決定,9月份入學後將張貼告示,不再接受小區內二手房房主的孩子。
「購買學校周邊的二手房要慎重。」中關村某熱點小學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學校對二手房戶主的居住年限肯定是有要求的,但她並未透露具體的年限。據介紹,該校就近入學孩子的戶口資料都由派出所提供,而且學校有針對性地進行入戶調查,發現居住年限不夠或者把戶口掛靠在親戚家的孩子將不被接收。
海澱和西城教委有關人士表示,屬於正常劃片範圍內的孩子都會就近入學,不過考慮到不同學校的招生實際情況,部分熱點校出臺嚴格的規定可以理解。據了解,類似西城實驗二小、中關村幾所知名小學一般不接收二手房主的孩子,或者至少會對戶主和孩子的居住年限有所規定。
爭議製造 「歧視」二手房
「這些學校的做法存在歧視二手房主的嫌疑。」一位房產中介負責人認為,房主購買房子,理應享受孩子片內就近入學的權益。學校這樣做侵犯了二手房主的合法權益。「主要是這些熱點學校招生壓力太大,設立門檻也是迫不得已。」東城區一所知名小學的書記表示,大多數中小學校就近入學對居住年限、是否二手房並無限制。東城的史家小學、宣武的北京小學等校沒有限定戶主的居住年限和是否為一手房,不過都要求戶口簿、房產證和孩子的真實身份。
幾乎所有接受採訪的中小學名校校長都表示,家長在熱點學校周邊購房,別輕信房產中介或物業公司的說法,以為買房便能進名校,一定要親自向學校諮詢清楚。北京千萬家房地產經紀有限公司市場總監常淑娟表達了另外的看法:如果政府採取這些學校的做法並加以推廣,將有助於限制一些房產投機商倒賣二手房的行為,在一定程度上能平抑目前的房價、保持房產市場的健康發展。
編輯:文卓
(責任編輯:李靜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