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新媽如何避免「肛門事件」?

2020-12-25 太平洋親子網

產後新媽如何避免「肛門事件」?

2010-10-11 09:02:41出處:太平洋親子論壇作者:佚名

  一個朋友為此跟記者諮詢:懷孕難道容易生痔瘡嗎?生產會不會刺激痔瘡出血呢?如果出血是當時處理還是等之後再處理?痔瘡手術是縫還是切好?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胃腸胰外科主任何裕隆教授指出,痔瘡是孕產婦常見的肛門疾患,對它的防治從產前就要重視。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痔瘡

  孕期出現痔瘡可能被忽視,分娩後症狀會加重

  所謂「痔」,很多人以為是肛門內黏膜腫大。何裕隆教授糾正了這一說法:痔瘡實際就是肛墊,而肛墊是像海綿一樣的組織,當肛門收縮的時候,肛墊會把肛門整個堵住,防止直腸裡的大便、氣體不受控制地流出,它的功能就像一扇大門。健康人的肛墊是很好用的,但隨著年齡的增大,組織老化,以及大便反覆刺激,很可能引起肛門局部組織發生炎症甚至纖維斷裂,從而導致肛墊下移,產生痔瘡的症狀。

  另外,懷孕期間,因為胎兒增大引起腹壓增大,使直腸靜脈回流發生障礙而擴張彎曲成痔。如果本身有長期便秘或肛裂,或孕期飲食結構改變,吃肉多吃菜少,對痔瘡的形成更是有利。不過,有些孕婦患上痔瘡卻渾然不覺,可能痔瘡只有I-II度,既很少出血,也不脫出肛門,不疼痛,所以很容易被忽視。但生產時腹壓達到頂點,產後又出現暫時的排便困難,會使痔瘡的程度加重。單純內痔無疼痛,出現水腫、感染、壞死時則有不同程度的疼痛。血栓性外痔是常見的外痔(位於肛門周圍皮膚下面的靜脈曲張團塊),病人突然感覺肛門邊緣出現一腫塊,伴有劇烈疼痛,行走不便,坐立不安,主要是因為便秘、咳嗽、用力過猛等導致外痔靜脈破裂出血。

  症狀:反覆出血、痔塊脫垂、疼痛。

  處理:分娩過程中痔瘡可能發生急性出血,正常情況下醫生應立即處理,最簡單的辦法就是結紮,即用血管鉗鉗住出血的血管,然後用針線縫扎或直接將血管結紮,打結有可能鬆掉,縫扎會更牢靠。當痔瘡產後加重變為II度以上,會出現排便時脫出,並經常出血,此時可行痔上黏膜環切術,即將直腸黏膜切掉2-3釐米,進而將脫出的肛墊上提。而血栓性外痔常需手術將血栓取出。

  肛裂

  產後飲食結構改變和排便困難可導致肛裂。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圖片來源於CFP

  肛裂和便秘互為因果關係。硬的、粗糙的大便反覆摩擦和撐開肛門,久了就會使肛管皮膚裂開、出血。病人排便時往往感覺劇烈的疼痛,越發不願和不敢排便,如此大便變得更硬,進一步加重肛裂,形成惡性循環。何裕隆說,孕婦發生肛裂往往因為飲食結構的改變引起便秘所致,產後排便困難對肛裂也有一定影響。

  症狀:排便時劇烈疼痛,反覆出血。

  處理:肛裂不會因為分娩導致和加重,所以產後對肛裂再做處理也不遲。專家建議儘量非手術治療,關鍵是保持好的排便習慣和飲食結構。對於慢性的、裂得很深、患處兩邊出現疤痕化纖維的肛裂,若改善便秘後傷口仍反覆裂開不能癒合,可以施行手術將疤痕壞死組織切掉,並配合坐浴治療。術後仍要解決便秘問題,否則容易復發。

  直腸前突

  由分娩中直腸陰道膈撕裂引起,可表現為排便困難

  產後頭兩天出現排便困難很常見。可有的產婦產後一連四五天也拉不出大便,或是產後出現習慣性便秘,經檢查往往可發現直腸與陰道之間的隔膜撕裂。因為壓力不夠,肛門括約肌不開放,做排便造影可見大便向陰道方向拱,這被稱為直腸前突,常見於難產或多次生產的產婦。

  症狀:幾天也排不出大便,大便秘結

  處理:一般先行非手術治療,包括飲食療法,多飲水、多吃水果(避免吃油酸含量高的水果,如蘋果、未成熟香蕉等),必要時服緩瀉藥,增加體育活動。保守治療無效者可考慮手術治療。手術原則是修補缺損。

  如何預防肛門疾患

  1、 保持合理飲食結構,多喝水,多吃水果蔬菜。

  2、 保持每天一次的排便習慣。

  3、 排便後溫水清洗會陰部。

  4、 出現長時間便秘、肛門便血或排便疼痛時,及時到專科就診。

相關焦點

  • 產後便血肛門疼痛 產後便血肛門疼痛怎麼辦
    由於子宮增大,盆腔內壓力增加是無法改變的,但可防止痔瘡的加重,如避免便秘,避免久立久坐,調整飲食等。產後,隨著胎兒的娩出,胃,小腸,大腸恢復到正常位置,由於壓迫因素的去除,腸蠕動變慢,加之分娩後盆腔肌肉及肛門周圍肌肉過分緊繃,會陰傷口疼痛及痔瘡痛,產婦不敢用力大便,產後多臥位,活動少,腹壁鬆弛,又多進食少渣食物,易發生便秘,使痔瘡加重。
  • 孕媽產後,如何避免產後漏尿的尷尬呢?新手媽媽趕緊看看吧
    圖文原創|張女子育兒:當好媽,帶好娃,娃娃愛媽媽。(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孕媽產後,如何避免產後漏尿的尷尬呢?寶媽小楊就是其中之一,寶媽小楊第一胎,由於年輕,家裡人也重視,寶媽小楊恢復得很好,產後問題較少,產後一年時間,身體就恢復得差不多了。
  • 產後痔瘡如何恢復?寶媽定要注意!
    今天說到產後痔瘡如何治療,其實產後治療痔瘡和普通人治療痔瘡沒什麼區別,但是產婦在選擇痔瘡膏時需要注意,哪些產婦能用,哪些產婦不能用。這種疾病多數是因為肛門附近的結締組織長期受到慢性炎症的刺激引起的,比如女性的白帶長期刺激肛門附近的組織,就可能會讓這部分的結締組織增生進而形成結締組織外痔,這也是之所以女性為其高發人群的原因之一。治療:結締組織外痔需要趁早接受相對治療,儘早治療能夠最大程度避免手術,不要想著手術就可以一勞永逸。
  • 產後便血肛門疼痛 產後便血肛門疼痛會自愈嗎
    產後便血肛門疼痛洗腳對於我們來說,是很重要的,不僅可以清潔衛生,還能加快血液循環,對人的身體是非常有好處的,而產後一般不宜著涼,而產後坐月子等期間也是不能洗頭洗澡的,那麼產後多長時間可以洗腳呢?產後多長時間可以洗腳?
  • 十媽九痔?得了產後痔瘡怎麼辦?
    產後在生寶寶的時候,若媽媽耗時較長,用力過大,就會給「小菊花」周圍造成很多壓迫,尤其是順產的媽媽。這都是導致產後痔瘡的原因。為什麼產後易患痔瘡1.生產時用力過度有寶媽說過,順產時太過用力,把痔瘡都擠出來了。聽起來超可怕,實際上,順產時用的真是吃奶的力,加大了子宮對直腸的壓迫,盆腔靜脈回流不暢,造成淤血,容易產生痔瘡。3. 產後不注意生娃以後,大部分寶媽注意力基本都在寶寶身上,忽略了自己的身體。
  • 產後身體變鬆弛,其實是孕媽自己錯了!
    原因二、孕媽年齡導致。年齡越大的女性,胸部下垂越明顯,這主要是因為機體內分泌機能下降,皮膚、支持組織、脂肪和腺體都開始退化、萎縮,所以乳房表現為空囊狀下垂,這種因為年齡而出現的下垂,通常是難以避免的。預防產後乳房下垂,有五大妙招:妙招一、在產後應儘早給孩子哺乳。即使產後暫時還沒有乳汁,也應讓寶寶吮吸一下乳頭,以起到刺激作用,讓乳房早點產奶。
  • 美媽咪產後恢復中心——產後坐月子如何避免腰痛?
    產後恢復坐月子如何避免腰痛?美媽咪有辦法! 每一個生完寶寶的媽媽,或多或少都會出現產後的腰酸背痛。為了產後媽媽能儘可能的減小產後帶來的疼痛問題,娘子特意總結了一些方法,希望能幫助產後媽媽減輕或者避免產後坐月子時的腰疼問題。希望每一個產後媽媽,都能健健康康的恢復,寶寶也能快快樂樂的長大。
  • 產後坐月子關節痛是什麼原因?如何避免呢?
    很多孕媽在產後會有生理方面的變化,因此就會出現某些部位不舒服的現象,如孕媽在產後坐月子會出現關節痛的情況,那具體產媽出現這種情況是什麼原因呢?那下面就來具體了解關節疼的問題。其一,因為產媽在月子期間抱孩子餵奶,姿勢不正確長久累積導致胳膊肘疼現象,很嚴重,很久都沒有痊癒,很讓人苦惱。其二,產媽在產後坐月子時,或多或少的會出現手腳關節痛,在醫學上稱之為坐月子關節痛,也叫產後關節痛。
  • 如何避免產後子宮脫垂?盆底肌康復是關鍵
    比較多見於產後。你真的子宮脫垂了嗎?有沒有感覺小腹脹痛或者是感覺到有球形物從陰道裡出來?常常感覺到腰骶酸痛?陰道分泌物增加?咳嗽、大笑或者體勢用力時容易尿失禁或者經常排尿困難?腹部有下墜感、腰酸、便秘、腸脹氣或大便困難?總之感覺肚子裡器官個個都在鬧情緒?如果以上現象你回答肯定的為多數,那你就真的可能子宮脫垂啦!
  • 深圳縫肛門事件產婦丈夫起訴助產士人身傷害
    解說:一審判決結束,陳默的代理律師另案起訴張吉榮人身傷害,經歷各種調查、兩場官司,這場發生在醫院、患者、媒體之間的「縫肛門事件」到底如何步步衍生,誰是最終的受害者?2011年11月,在那場曾經引發公眾密切關注的深圳「縫肛門事件」發生一年半後,我們在深圳和陝西分別見到了事件雙方當事人,產婦的丈夫陳默和助產士張吉榮。
  • 產後脫髮怎麼辦?新媽產後護髮小貼士!
    當承受了十月懷胎的苦變身成一位媽媽,對於女性來說是莫大的幸福,但產後脫髮也會隨之而來,打擊著媽媽們脆弱的心靈。由於產後體內激素水平的變化,照顧新生兒的壓力和產後營養不良等原因,很多女性都難逃產後脫髮的噩夢。
  • 產後脫髮怎麼辦?新媽產後護髮小貼士
    由於產後體內激素水平的變化,照顧新生兒的壓力和產後營養不良等原因,很多女性都難逃產後脫髮的噩夢。雖然我們控制不了身體荷爾蒙的改變,但新媽卻能從營養和情緒兩個方面調節,再加上一些小技巧,最大程度地預防或緩解產後脫髮。
  • 產後痔瘡怎麼破?學會這4招讓寶媽好受很多
    常言道「十媽九痔」,可見痔瘡發生在孕媽媽身上,是比較普遍的。 經常會有很多孕媽對此感到很頭疼,生活中總是感到坐立不安,與人交往尷尬事不斷,使孕媽媽的身心受到了極大的折磨。 本想在產後,會得到解救,可誰知產後它竟然變本加厲,讓媽媽們苦不堪言。 那麼,在產後有什麼好的方法可以緩解呢?
  • 為鼓勵寶媽產後身材恢復,全家人齊上陣,網友:最強減肥團
    產後恢復期,「坐月子」是寶媽們面臨的第一關,也是最關鍵的一環。融合了42天產褥期概念的坐月子,萬萬馬虎不得。產褥期如此重要,尤其是產後十天內,是寶媽子宮的重要恢復期,大家必須要照顧好自己。洗澡時間儘量控制在十分鐘左右,不要過長,避免讓寶媽們產生勞累感;產後惡露一定要及時清理,避免細菌感染;
  • 為鼓勵寶媽產後身材恢復,全家人齊上陣,網友:最強減肥團
    產褥期如此重要,尤其是產後十天內,是寶媽子宮的重要恢復期,大家必須要照顧好自己。 :順產2-5天可洗澡,剖腹產傷口癒合後再洗澡; 洗澡時間不要早於產後24小時; 生產後六周內儘量使用淋浴; 洗澡時間儘量控制在十分鐘左右,不要過長,避免讓寶媽們產生勞累感; 產後惡露一定要及時清理,避免細菌感染;
  • 產後骨盆修復有哪些方式?
    不論是順產還是剖腹產,產後女性的盆骨都會發生很大的變化。深圳產後恢復新生紐柏小編介紹從外觀上看,骨盆變形會使寶媽的臀部變大,而且還會有引起背痛、肩痛、月經失調等身體故障,那麼深圳產後骨盆修復就特別重要,具體的修複方法看看下面的內容。
  • 官方調查否認深圳護士縫孕婦肛門
    「縫肛門」事件發生一年半後,雙方訴訟仍在繼續。  目前,陳默訴深圳鳳凰醫院和張吉榮的人身傷害案件,已經進入一審階段,但本案塵埃落定還需要很長時間。  據了解,2010年8月,在法醫帶領下,陳默的妻子在羅湖區中醫院做了拆線和痔瘡還納處理,從此陳妻的肛門部位再也沒有疼痛過。  事件曝光官方介入  7月27日,深圳兩家平面媒體接到讀者熱線,找到陳默和醫院進行採訪;7月28日,兩家平面媒體同時發稿,「產婦肛門被縫」「助產士索要紅包」的報導標題讓「縫肛門事件」迅速升溫。
  • 產後如何防痔瘡
    婦女懷孕後,子宮體增大,使母親盆腔內壓力增加,造成肛門周圍的靜脈腫脹淤血,形成痔瘡。要預防產後痔瘡,必須從孕期做起。由於子宮增大,盆腔內壓力增加是無法改變的,但可防止痔瘡的加重,如避免便秘,避免久立久坐,調整飲食等。
  • 產後便秘拉不出來堵在肛門怎麼辦
    對於很多產婦來說,產後遇到的最大問題應該是便秘,讓人很難受,這是因為女性產後活動量少引起的,一直躺著就會這樣。有些產婦甚至感覺便秘的時候大便堵在肛門,完全拉不出來,不知道應該如何是好。下面給大家詳細介紹產後便秘拉不出來堵在肛門怎麼辦。
  • 孕產知識科普:順產孕媽怎樣避免側切?側切後寶媽應該怎樣護理?
    通常情況下,醫生決定採用側切,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為了避免產婦的會陰處發生嚴重撕裂,所以會用側切來避免,那麼,到底有什麼辦法可以避免孕婦在分娩時被側切?產後側切後應該怎樣護理?今天我們一起來看一下。以上就是需要側切的情況,那麼,孕媽要怎樣做來避免側切呢?我們繼續往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