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陂2035年規劃新鮮出爐。
和2017年初公布的2030黃陂分區規劃比起來,新的2035規劃有了很大的改動,畢竟武漢市的總規也做了調整,上一次黃陂修規劃的時候,還沒有長江新城的概念,宋家崗也沒有被選為臨空副城。
下面就讓我們結合黃陂公布的三張規劃圖來做簡要說明吧。
需要說明的是,本規劃未包括長江新城黃陂都分,即未包括前川魯臺南部地區、大譚辦事處、三裡橋和武湖街道(這些地方由長江新城進行規劃),各位閱讀的時候請注意。
未來的黃陂,將只有一座城,那就是臨空副城
關於黃陂的城市化區域如何描述的問題,最初定位是一城一帶,一城指前川,一帶指黃陂南部城市連綿帶,2017年調整為「雙核」,即空港新城和前川新城兩大綜合發展核,2020年公布的最新的規劃下直接統一為「武漢臨空副城」。
副城啥意思?全稱是武漢城市副中心,副不重要,重要的是中心兩個字。不要小看副城二字,要知道光谷和經開在武漢的規劃裡也只是被定位為城市副中心哦。
黃陂的城市群更名為武漢臨空副城,代表了如下改變:
前川發展方向正式調整為向南,納入臨空經濟區範圍;黃陂要綜合發展南部城市和前川,不再分什麼橫店、盤龍、天河和灄口,大家都統一在武漢臨空副城的規劃下成為一個綜合城市;名字叫武漢臨空副城(黃陂),代表武漢臨空副城將要管轄的區域不僅限於黃陂,還包括東西湖的一部分,甚至有可能納入孝感臨空;黃陂南部如今一分為二,一塊是臨空副城,一塊是長江新城。
未來的黃陂,將有4個中心
分為兩個主中心和兩個特色中心,主中心是地理概念,特色中心則是產業概念。
兩個主中心分別是武漢臨空副城(黃陂)中心和前川新城中心,前者簡單說就是盤龍城和橫店片區,對其定位是「生產生活、綜合商貿服務中心」,大白話就是黃陂的經濟中心,黃陂的規劃是要求他們積極向北拓展,對接前川城區。
前川中心,定位是「政治文化旅遊服務中心」,強調要和南部融合發展,打造成黃陂的綜合新城。
兩個中心的描述說明了兩件事:
前川將一直是黃陂的政治中心,某些人希望的區政府搬遷的可能性為零;黃陂城市的發展方向還是希望前川能和橫店盤龍融合在一起,成為一個綜合的城市;兩個特色中心,分別是長嶺的「北部旅遊綜合服務中心」和漢口北的「商貿物流綜合服務中心」,很好理解,旅遊和商貿物流是黃陂經濟的支柱之一,自然需要特殊對待。
黃陂的一、二、三線街道是如何劃分的
下圖為黃陂城鎮分級圖示,從圖上看,黃陂的街道被分為了四等。
黃陂的一線街道過去有盤龍、漢口北、灄口、橫店和前川,新規劃下,大家以後都屬於武漢臨空副城的一部分,故黃陂未來的一線只有1個。二線街道規劃裡只有長嶺;三線街道包括祁家灣、蔡店和木蘭鄉;四線街道為餘下街道,包括羅漢、李集、蔡榨、王家河、姚集長江新城的幾個街道沒包括進去,南部的幾個街道合而為一後,這樣一看,黃陂的街道好少哦,加起來才10個。
當然,這個規劃圖和現實是有差距的,比如祁家灣的現狀就比長嶺更發達,規劃圖是按照區域重要性來規劃的,祁家灣位於前川和橫店包圍之下,其在區域內的重要性肯定不如位居南北交通要衝的長嶺了。
橫店增加了住宅用地。
橫店現在有兩處居住區域,一處是橫店老街,一處是天陽路片區,兩處居住用地所剩無幾了,在新規劃下,橫店在東北部,武漢編組站北面增加了新的居住用地(如下圖藍線區域)
這也是橫店和前川融城的最關鍵一步。
本次公布的規劃還有許多值得探討的內容,本次先描述下大概,後續將持續介紹前川、橫店和盤龍片區的具體新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