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論壇:俞敏洪高考英語33分,"海闊天空,在勇敢以後"

2020-12-15 人民網

原標題:「海闊天空,在勇敢以後」(人民論壇)

  有這樣兩份名單,一份是王雲錦、劉福姚……另一份是顧炎武、蒲松齡……多數人對後者耳熟能詳,而對前者則十分陌生。其實,前者都是清朝的科舉狀元,後者則是同時代的落第秀才。曾經顯赫的卻寂寂無聞,曾經落寞的則與日爭光。歷史表明,考試只能定一時之勝負,真正能留下英名、有所成就的,靠的是嘉言懿行和才具事功

  高考是人生的重要門檻,是青春的特殊歷練。金榜題名固然可喜,理想受挫也不必悲觀。對高考失利的青年學子來說,「緊要處」的這一步沒走好,可能會在追逐夢想的徵途上付出更多汗水,但也不能一蹶不振。正如詩人所說,「如果你因錯過太陽而流淚,那麼你也將錯過群星」。

  「莫為霜臺愁歲暮,潛龍鬚待一聲雷。」俞敏洪曾經兩度高考落榜,第一次高考英語成績只有33分,但他立志要做爬上金字塔的那隻「蝸牛」,最終攻下了英語難關,後來他成功創辦了一家著名培訓機構。阿里巴巴的創始人馬雲三次參加高考,兩度名落孫山。然而,學外語出身的他,卻成為網際網路經濟的領軍人物。在人的一生中,往往會遭遇很多次失敗,但我們決不可讓它成為邁不過的絆腳石。

  與其說「高考改變命運」,不如說「學習改變命運」。一個人可以沒有學歷,但不能沒有學力;可以不進大學,但不能放棄學習。初中畢業的許振超,自學專業知識,苦練一身絕活,成長為「橋吊專家」「金牌工人」。他的感悟是:「要成就一番事業,必須堅持不懈地學習。」農民工張立勇,在清華大學食堂打工期間,堅持自學英語,通過了國家四、六級考試,託福考了630分。後來,如願上了大學讀了研究生。腹有詩書氣自華。沒有知識的渴求,就很難擺脫庸常的幹擾、了解全新的世界、實現精神的完滿,也不可能掌握改變命運的「金鑰匙」。

  「現在,青春是用來奮鬥的;將來,青春是用來回憶的。」奮鬥,是描繪青春的底色,是走出逆境的光芒,是改變命運的力量。恰如詩人郭小川所吟誦的:「青春的魅力,應當叫枯枝長出鮮果,沙漠布滿森林,大膽的想望,不倦的思索,一往直前的行進,這才是青春的美,青春的快樂,青春的本份。」人生可怕的不是挫折,而是遇到挫折偃旗息鼓,迷失方向;青春慨嘆的不是短暫,而是辜負韶華,碌碌無為。

  沒有夢想,何必遠方?夢想越豐滿,現實越骨感,越需要「懷著火熱的耐心」,朝氣蓬勃地擁抱生活和工作。臺灣青年作家「九把刀」寫道:「夢想不是掛在嘴邊炫耀的空氣,而是需要認真的實踐。等到對的風,我們展翅翱翔。沒有風,只要擁有足夠強壯的翅膀,我們照樣拔地飛行。」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夢有多遠,路就能走多長。歐陽自遠的飛天夢、羅陽的航母夢……可以說,是夢想讓追求的腳步更加堅定,讓人生不怕風雨兼程。

  有首歌唱得好:「日落是沉潛,日出是成熟。只要是光,一定會燦爛的。海闊天空,在勇敢以後……」勇敢面對各種挑戰、挫折和失敗,生命的天空是有色彩的,成功也必定就在不遠處等著你。

  《 人民日報 》( 2014年06月10日 04 版)

相關焦點

  • 俞敏洪談高考英語改革:是一種福音 對改革有信心
    高考英語是最近幾個月的熱門話題,教育部正在緊鑼密鼓地研究和完善考試招生制度改革方案,而改革的方向則是實行社會化考試、一年多考。  6月7日下午,在浙江大學舉行的「中國夢·創業夢」大學生創業高峰論壇上,俞敏洪、徐小平、王利芬作為創業導師來到了現場。  作為以英語起家的中國教育界的大佬,俞敏洪經歷了三次高考。他是怎麼看待高考英語改革的?
  • 俞敏洪英語33分,馬雲數學1分…高考落榜的大咖如何實現逆襲?
    俞敏洪高考英語33分,是母愛給了他動力商界大佬馬雲曾久久地栽在一門高考科目上只是,那門絆倒他的科目,就是英語。1978年,農村小夥俞敏洪首次參加高考,只考出33分的英語成績,與他的「小目標」——常熟市地區師專38分的分數線擦肩而過。就這樣,俞敏洪落榜了。
  • 俞敏洪考大學英語只考33分,通過幾年努力終於上北大,厲害
    導語:俞敏洪考大學英語只考33分,通過幾年努力終於上北大,厲害在一九七七年,家住常熟農村的俞敏洪由於一些原因造成他在高一隻上春學期,他感覺自己的課程總是跟不上節奏,但是高考的時間就要到了,他認真學習了十個月的時間,就參加第二年的高考,當年的高考錄取的分數線非常低
  • 他高考兩次落榜,英語只考33分,卻創立了新東方
    如今無論在任何考試中英語都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初升高要考英語、高考要考英語、大學要考四六級、考研要考英語、要想出國也必須考託福。而對那些沒有基礎的孩子來說英語真的如天書一般,什麼都看不懂,但還是要拼命地學。
  • 從英語33分到北大外語系,他傳奇般的逆襲,靠的完全是笨方法!
    在個人財富急劇增加的同時,他還改變著中國學生學習英語的方式。俞敏洪也因此被《亞洲周刊》評選為「21世紀影響中國社會的10位人物」。可是,誰也沒能想到:俞敏洪大師在這之前是一個對英語一竅不通,甚至因為英語而多次高考落榜的英語極度貧困生。
  • 那些年高考,馬雲數學得1分,俞敏洪再度落榜,劉強東背茶蛋赴京
    馬雲、劉強東、俞敏洪,這些人都是如今中國的頂級富豪兼成功人士。提及他們的求學經歷,過程也是十分的辛酸曲折。不過,誰能想到,全中國最會做生意算帳的馬雲,當年數學才只考了1分?而那個靠著教人英語發家致富的俞敏洪,自己當年英語也只能考33分。而京東掌門人劉強東成績雖好,卻窮得身上只有76個茶葉蛋。
  • 俞敏洪:支持高考英語降分 不影響培訓市場
    原標題:俞敏洪:支持高考英語降分 不影響培訓市場  中新社北京3月3日電(記者趙宇寧)全國政協委員、新東方教育集團董事長俞敏洪3日在北京出席全國政協十二屆二次會議開幕式前對記者表示,自己支持高考英語降分,降分不會對新東方培訓市場構成威脅。
  • 他高考英語33分卻創辦了新東方:逆襲人生5個關鍵詞都是媽媽的功勞
    高考第一次英語33分,第二次55分,第三次考上北京大學,英語得95分 俞敏洪1962年出生於江蘇一個普通的農村家庭,父親是一名木匠,母親則是當地生產隊的婦女隊長。俞敏洪還有一個姐姐,是一名赤腳醫生。
  • 他高考英語33分創辦新東方:逆襲人生5個關鍵詞都是媽媽的功勞
    高考第一次英語33分,第二次55分,第三次考上北京大學,英語得95分俞敏洪1962年出生於江蘇一個普通的農村家庭,父親是一名木匠,母親則是當地生產隊的婦女隊長。俞敏洪還有一個姐姐,是一名赤腳醫生。好在趕上1977年,和他同村一個女孩不願上高中,俞敏洪媽媽知道這件事後,覺得可以讓他用這個名額去上,幾經周折,學校終於同意了。俞敏洪參加了1978年的高考。俞的目標是江蘇省常熟市地區的師專。當時常熟市地區師專外語錄取分數線是38分,但是俞的英語只考了33分,就這樣,俞敏洪第一次高考名落孫山。
  • 俞敏洪:以前考英語專業數學不算分,我才考上了北大
    近日,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創始人俞敏洪在鎮江演講時稱,自己當年高考數學只考了四分,和馬雲一樣都是個位數,不過當時考的英語專業,數學不算分才考上的北京大學。俞敏洪稱,自己的數學腦子是豬腦子,當年高考只考了四分。
  • 他第一次高考英語僅考了33分,經歷2次落榜,後成語言學校創始人
    此文為徜徉歷史長河原創,請勿轉載他第一次高考英語僅考了33分,經歷2次落榜,後成語言學校創始人自1977年恢復高考以來,無數的學生通過高考改變了自己的命運,尤其是對農村的孩子來說,高考可以說得上是人生的轉折點了
  • 飽受爭議的俞敏洪,當年高考英語多少分考上的北大?看完讓人服了
    說到高考,其實英語這個科目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可以看到很多高考狀元的各科成績當中,比如說語文可能考出130分左右已經算是很高的成績了,但英語往往卻能夠考到接近滿分或者滿分的成績,同時這也是他們拉開與別人差距的重要學科。
  • 俞敏洪呼籲降低英語在高考中的比重
    中國教育在線訊 全國政協委員俞敏洪在人民大會堂接受記者採訪時說,中國人從幼兒園就開始學英語、評職稱還考英語,這是很荒謬的事!他說,英語在高考中的比重應該下降,比如從現在的150分降到100分。至於對「降低英語要求會不會影響中國走向國際化」的疑問,俞敏洪說,不會帶來任何影響。
  • 高考分數不理想,是復讀,還是認命?俞敏洪的答案你是否認同?
    復讀是一種執著俞敏洪一共參加過三次高考。1978年,俞敏洪第一次高考,英語考了33分,他報考的常熟市地區師專外語錄取分數線是38分。1979年,俞敏洪再次參加高考,他的總分過了常熟師專錄取分數線,但英語只考了55分,而英語的錄取分數線變成了60分。
  • 認識自我,接受失敗,假如俞敏洪高考前聽信了劉瑜教授的話會怎樣
    二、試想俞敏洪在高考前聽信了劉教授的話會怎樣看了劉教授舉的例子,感覺她說的就是俞敏洪高考前的狀態,讓我們一起看下俞敏洪的高考情況。新東方的創始人俞敏洪(一)俞敏洪的高考的成績1978年 高考英語考了33分
  • 俞敏洪的高考建議:臨考幾天無需再努力,填志願時最好遠離家鄉
    ,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也在7月3日給高考的學生和學生家長們提了一些備考建議。從如何度過高考的前幾天,到如何填報志願,選擇大學和城市,俞敏洪都做了詳細的分析。他還分享了自己經歷的3次高考經歷。大家一起來聽聽吧:俞敏洪:我高考的第一年和第二年,目標其實就是奔著大專去的。希望通過考上大專,進入一個師範學院去讀書。這樣可以離開農村,擺脫農村戶口。
  • 俞敏洪:評職稱考英語太荒謬
    「中國應該降低對英語的要求!」俞敏洪 圖\CFP8日,全國政協委員、以英語培訓起家的新東方掌門人俞敏洪在人民大會堂接受記者採訪時說,中國人從幼兒園就開始學英語、評職稱還考英語,這是很荒謬的事!他說,英語在高考中的比重應該下降,比如從現在的150分降到100分。至於對「降低英語要求會不會影響中國走向國際化」的疑問,俞敏洪說,不會帶來任何影響。
  • 高考零分的蔣多多太蠢,痛批英語的鄭強太聰明,新東方的俞敏洪呢
    看過他演講的視頻,鄭強教授真的只是說我們太過誇大了英語的作用,耗費了太多的時間精力去學習英語而已,並沒有說要把英語踢出高考。但是,不管要不要把英語踢出高考,關於英語在高考中的地位,還是引起了熱議。關於英語在高考中的地位合不合理,我在前面的文章中已經討論過,這篇文章我想討論另一個問題,就是面對高考合不合理這個問題的時候,人們做出的回應。比如河南高考交白卷的零分女孩蔣多多,鄭州大學教授鄭強,以及新東方學校創始人俞敏洪。他們有些什麼故事呢?我們簡單來看一下。蔣多多,2006年河南省南陽市八中應屆高中畢業生。
  • 俞敏洪連續三年參加高考,當初普通話都說不好,英語口語更是糟糕
    俞敏洪1962年9月出生在江蘇省江陰市的夏港街道,父親是一個木匠,母親是生產隊婦女隊長,他還有一個當赤腳醫生的姐姐。從1978年開始,俞敏洪連續三年參加高考,直到1980年才順利考入北京大學,當時高考的英語據說考了93分,當時可是卷面100分的試卷。按理說,那個年代能考上北大應該是非常優秀的學生,然而,俞敏洪來到北大卻極其自卑,他說他既沒有文藝才華,也沒有體育才華,唯一會的遊泳,還被體育老師嘲笑為「狗刨」。
  • 俞敏洪委員:建議將高考英語試卷的分數降至一百分
    俞敏洪稱,中國的孩子們把很多時間放在英語學習上。他建議,英語在高考中的比重應該下降,比如從現在的150分降到100分。另外,難度下降。    至於對「降低英語要求會不會影響中國走向國際化」的疑問,俞敏洪表示,不會帶來任何影響。「因為那些希望走向國際化的人,他們自然會好好學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