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養式」育兒弊端在哪?父母緊扣兩點,讓娃體驗快樂教育

2020-12-15 母嬰參考

放養,放的是孩子的思維,養的是孩子的習慣。

執筆:明珠

定稿:蘇子後

多數父母在教育孩子時把握不好尺度,要麼太緊,要麼太松,當下為了順應大趨勢的發展,多數家長聽信網絡「毒雞湯」,奉行「放養式教育」,充分發揮民主,可是最終卻換來孩子恣意妄為、恃寵而驕的頑劣秉性,究其原因就是曲解了「放養」的真實含義。

案例

敏敏從小在專制型教育的環境下長大,父母對她的要求十分嚴格,從學習到工作都是按照爸媽鋪設好的人生道路走,這在她的內心烙下了深刻的印記,由於長期處在極度高壓狀態下,她感覺自己的想法得不到認可和尊重,長大有能力後立馬逃離原生家庭,並且勢必不要讓自己的孩子走老路。

文中配圖均源於網絡,圖文均無關

如今,她已經結婚生子,為了彌補自身的缺憾,她在教育孩子時更加崇尚「放養式育兒」,對於孩子的行為習慣、學習等沒有做過多的幹預,想著只要孩子快樂就行,可是由於長期疏於管教,孩子變得越來越淘氣、任性,稍有不順心,就開始發脾氣,當她看不下去想要制止時,孩子很難聽得進去。

其實,多數父母沒有領悟到「放養式」教育的真實含義,這種教育「毒雞湯」盲目喝下去,只會害了娃。

「放養式教育」的真實含義

孩子成長的快樂不容被忽視,可是卻不能過於放縱,所謂過猶不及,快樂教育不是放任自流,更不是孩子不努力學習的庇護所,而是讓孩子身處在一種痛並快樂的狀態下,因為教育中一定是具有痛苦的成分,在家庭教育中,父母一定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為孩子樹立規矩意識,約束孩子的行為,養成良好的習慣。

快樂應該是教育內容而不是作為形式,形式上的快樂只會放縱孩子,讓其意識不到學習的重要性,違背教育的本意,最終造成的結果就是孩子心氣高、受不了一點兒委屈、吃不了一點兒苦,思維得不到進步、行為得不到規範,各項能力明顯落後於其他人。

另外,在「讀書無用論」的洗腦下,有些父母認為大學生給初中同學打工、讀那麼多書不如早點出社會闖蕩……其實,學歷高低與成功是呈正相關的,那些沒有學歷卻功成名就的人畢竟是少數,並不能代表社會現象,相反,名利雙收的人多是高知分子。

教育孩子正如放風箏一樣,要讓風箏在空中自由翱翔,不能捏得太緊,不然很難飛得高飛得遠,可是又不能太松,風箏線必須在手裡緊握著,當其有跑偏的趨勢時,趕緊制止,而一旦鬆手,風箏可能掙脫掉,完全偏離軌道,飛得無影無蹤,為此,父母教育孩子時一定要鬆緊適度。

正如《放養,讓孩子像孩子那樣成長》一書中所提倡的教育觀點,「放養式教育」——放的是孩子的思維,養的是孩子的習慣,最終目的是為了讓家長少一點焦慮、讓孩子自由、自律、獨立地成長。

作者通過一個個溫暖有趣而又發人深省的小故事,讓父母領悟和反思育兒的深刻含義。放養而不放任,從興趣出發,讓孩子擁有持久的動力,那麼家長又該如何讓孩子產生興趣呢?這本書也有做詳細的講解。

都說可憐天下父母心,有的家長明明事無巨細地照顧著孩子的一切,最終卻換來娃的不體諒和不理解,甚至讓其感覺到被壓抑、被控制,一心想要遠離,其實,只有採取正確的「快樂教育」,才能塑造一個發育健全的孩子。

到底什麼才是「快樂教育」?

1、順應孩子的成長規律

每個年齡段的孩子都有自身的發展規律,可是有些父母在教育上急於求成,為了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為孩子報名各種早教班、補習班,他們以為是用心良苦,其實是在剝奪孩子的快樂,將其往風口浪尖上推。

俗話說欲速則不達,超前教育是典型的「」,是父母功利心太強的表現,如果違背兒童成長規律,讓娃過早接受超前的教育,實際上是在催化孩子成長,快樂教育的本質是在順應孩子身心發展規律的前提下,讓孩子快樂地學習成長。

2、滿足孩子的興趣發展

俗話說強扭的瓜不甜,快樂教育最重要的一點是滿足孩子的興趣,興趣是「快樂」的重要來源,是學習的最大動力,父母不應該一味讓孩子被迫接受文化知識,而是注重培養娃的興趣愛好,或者是以興趣為切入點,為其營造一個輕鬆、愉悅的學習氛圍,做到寓教於樂。

相關焦點

  • 放養式帶娃火了,好的放養孩子既快樂又懂事,家長先學會劃清界限
    導讀:放養式帶娃火了,好的放養孩子既快樂又懂事,家長先學會劃清界限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放養式帶娃火了,好的放養孩子既快樂又懂事,家長先學會劃清界限!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放養式教育≠放任式教育
    這兩位媽媽所採取的教育方式都是放養式教育,但是結果卻各有不同,是什麼原因導致這樣的結果呢?難道放養教育就是什麼都不管,任由孩子野蠻生長嗎?只有教會孩子理解並遵守規則,才能保證他們健康快樂成長。在所有教育理念當中,放養教育才是最考驗父母的教育方式,看似最簡單,實則是最複雜,因為它沒有可供研究的樣本數據,正如「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當放養式家庭出現教育危機時,很難立刻從現有的教育邏輯中獲得有效的教育經驗,就很可能會耽誤孩子的學習,甚至一生。
  • 「放養式教育」≠徹底「放羊」!
    不禁反思,放養式培養孩子是否錯了?放養教育本身是沒錯的,你可以對孩子進行放養教育,但一定要有合適的度,有邊界有規矩。如果你真的希望孩子變得越來越好,你真的不能一味鬆手,任由孩子釋放天性,而要做到以下幾點:讓孩子理解規則,是教孩子認識世界的第一步,也是教會他們保護自己的重要一步。
  • 「圈養式教育」對比「放養式教育」,適當的空間才能讓孩子成長
    」和「放養式教育」的爭論持續存在,兩種教育方式的擁護者各執一詞,都認為自己最有道理。其實隨著時代的進步,我們的教育方式也在不斷進化,在適當的空間裡給予孩子適當的教育才是最有效的方法。王女士是「圈養式教育」的忠實執行者,由於自己童年時在鄉下放養長大,深深體會到了放養教育的不足,所以王女士精心為自己的女兒設定了「圈養計劃」。從性格培養到才藝學習,一件一件安排的明明白白。
  • 「放養式教育」:父母盲目推崇西方教育的自由,可能扼殺孩子未來
    文 | 朗朗育兒課堂(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放養不等於放任孩子,不去「教養」,不是讓孩子放任自由地玩耍就是給予他最好的人生。有個親子講座,有個媽媽帶著一對雙胞胎過來聽講,雙胞胎是非常小的男孩,正是對世界探索的年齡。
  • 什麼才是真正的放養式教育?
    放養式教育放養式教育比較適合男孩,有助於培養男孩的獨立精神和男子漢氣概。所以說,哪有什麼放養教育,不過是一些父母為了偷懶找的藉口而已。,對於不願意保持自己的學習力,不願意精進自己的教育方式的父母來說,最輕鬆。
  • 將娃放在農村養好不好?幾個優勢城市娃比不了,可是弊端也很明顯
    ,都各有利弊,毋庸置疑的是在農村「放養」的孩子,天生自帶幾個優勢,城市娃比不了。相比於城市裡「圈養式」養娃,農村的「放養式」育兒也是存在好處的,幾個優勢很明顯。儘管在農村長大的孩子存在如上優勢,但依舊存在弊端,相比於城市娃
  • 佛系寶媽放養式帶娃火了,萌娃在泥坑中已放飛自我
    導讀:佛系寶媽放養式帶娃火了,萌娃在泥坑中已放飛自我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佛系寶媽放養式帶娃火了,萌娃在泥坑中已放飛自我!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放養式帶娃」火了,從讓孩子自主進食開始,做「佛系媽媽」
    導讀:「放養式帶娃」火了,從讓孩子自主進食開始,做「佛系媽媽」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放養式帶娃」火了,從讓孩子自主進食開始,做「佛系媽媽」!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在家啃地板,父母全程淡定臉,放養式育兒太挑戰傳統觀念
    分享親子快樂,交流教育知識,歡迎關注「陪寶寶寫日記」 「陪寶寶讀童書」。大家對撒貝寧肯定都非常熟悉。提到撒貝寧的家庭,很多網友們都非常羨慕,因為他的妻子是加拿大人,我們也經常看到他們兩個人帶孩子的照片和視頻,一家其樂融融,令人非常嫉妒。但是,有很多網友發現,撒貝寧在節目中曾經分享了自己的帶孩子的經歷。
  • 牛津熱詞:自由放養式育兒
    本期牛津熱詞,我們一起來關注自由放養式育兒。日前,美國猶他州將大眾稱呼的「free-range parenting 自由放養育兒」合法化。法律允許學齡兒童在合理的情況下不受監管地行事,例如走路上學時、在外面玩耍時,或者在車裡等待時,父母不會因為疏於監管而被起訴。自由放養式育兒旨在給予和教導孩子有更強的獨立性,這正是對千禧年以來過度保護的、無微不至的直升機式育兒(helicopter parenting)的一種相反趨勢。
  • 傳統的中國式家庭父母教育有哪些弊端?
    傳統的中國式的家庭教育培養出了很多傑出的人才,比如孟子、嶽飛等,但是,中國式的家庭教育也存在著一些弊端。1、過分溺愛:現在家庭6個大人一至二個小孩,許多父母就有意無意地嬌慣、遷就、溺愛自己的孩子,寵成家裡的「小皇帝」,百依百順。這種溺愛,不是真正的愛孩子,反而有可能害了孩子。
  • 放養式教育是什麼意思 放養式教育在高中階段行得通嗎?
    這兩天,放養式教育在微博上了熱搜,是一位上海財經的大學生在報導是火了,因為高三時,父親給她申請了免寫作業,想寫就寫,不想寫就不寫。配圖放養式教育是什麼意思?近年來很多人都有提到放養式教育這個詞,那麼什麼是放養式教育呢?放養不是不管,更不是在學習上想幹嘛幹嘛。
  • 「放養式教育」並不適用所有孩子,注意這3點,因材施教才有成效
    不少父母因為工作亦或是其他不可抗力因素,沒有辦法一直陪在孩子身邊共同成長。所以有些父母採用了「放養式育兒」的教育方式,讓孩子自己尋找成長的方向,而他只提供給孩子物質上的滿足。對於這種情況,小宇的父母也一籌莫展。他們沒有想到,自己的「放養式育兒」,居然會帶來這麼大的問題。如果可以重來,他們一定不會用這種方式教育孩子。
  • 歐巴馬「九家規」曝光:父母的放養式教育,不過是在騙自己
    中國自古以來,家庭的教育模式大多數是子不教,父之過,大多數是父母扮演著嚴父慈母的模式,設立家訓或者是條條框框各種束縛家規,孩子們就在一個家規圈子裡面,不能做出格的事情。然而,近段時間,歐巴馬的九家規曝光。
  • 當代家長自救指南:「放養式教育」≠甩手「放羊」
    伴隨著80、90大軍加入父母行列,在部分家庭中悄然興起了另一種教育理念「放養式教育」。但,在無數看似成功案例的背後,有些家長的「放養之路」走的卻並沒那麼順遂...放養式教育,美其名曰解放孩子的天性,讓孩子自由自在的成長。但更多時候,家長往往過分放縱,索性當一個不管不問的「甩手掌柜」。如果只做到了放飛孩子自由成長的羽翼,卻沒有培養好孩子早期的自我認知以及思維開發。如此放養,豈不成了「放羊」?
  • 家庭教育100問:004放養式教育
    ,反思以前的「放養式教育」是否真的對孩子的成長有利,甚至在美國也已經出現了越來越多的「虎媽」、「狼爸」。但是否就像我們認為的那樣,越來越多的美國父母變成了我們腦中的虎媽狼爸呢?我覺得首先需要搞清楚,「放養式教育」和「精心栽培型教育」這兩個名詞在美國社會的定義。
  • 老人帶娃弊端多?奶奶一樣可以「科學育兒」,比親媽帶娃更優秀
    根據不完全統計,在全國有7成以上的家庭都表示,生完孩子後會讓父母幫忙帶娃」,比親媽帶娃更優秀小芸生完孩子之後,也是交給了婆婆帶,和其他寶媽不同,小芸絲毫沒有擔心「老人帶娃會有弊端」。為什麼說老人帶娃弊端多
  • 「放養式」教育是對孩子放任不管?這3點「放養」建議父母要知道
    導語:不知從何時,越來越多的中國父母開始推崇「放養式」西方教育方式,認為「放養」教育就是「釋放孩子的天性」 對孩子不管不顧,其實,這樣的理解是錯誤的。真正的西方「放養」教育其實是一種「放的是孩子的思維,養的是孩子的習慣」高級教育理念。
  • 「灌輸式教育」是教育的弊病,家長嘗試「體驗式教育」讓娃更優秀
    什麼是灌輸式教育與經歷體驗式教育?1. 灌輸式教育說白了灌輸式教育,就是人們常說的「填鴨式教育」。把所有的知識只會一股腦的填進孩子的大腦,而不去思考孩子能不能吸收消化。要知道,人的智力和身體一樣,超過一定的速度就會很難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