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養式教育」並不適用所有孩子,注意這3點,因材施教才有成效

2020-11-10 文竹媽媽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不少父母因為工作亦或是其他不可抗力因素,沒有辦法一直陪在孩子身邊共同成長。

所以有些父母採用了「放養式育兒」的教育方式,讓孩子自己尋找成長的方向,而他只提供給孩子物質上的滿足。

這種「放養式教育」,忽視了父母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監督和引導作用,以及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心理需求。

這會導致孩子在「放養」的過程中,漫無目的地成長,前路茫茫,他卻沒有方向。

其實,並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適合「放養式教育」。

作為父母,我們的心中要有一桿秤,給孩子選擇最適合的教育方式才能夠有成效。

父母放養孩子,五年後悔不當初

小宇的父母在小宇上了三年級以後,雙雙步入職場。因為經常出差,所以開啟了對小宇的放養模式。

在這些天裡,他們很少過問孩子在學校裡表現,更不太關注孩子的生活情況。

只要給足孩子每月的零花錢和生活費,父母很少會插手小宇的選擇,只會偶爾讓小宇的爺爺奶奶過來幫忙做飯。

如果爺爺奶奶沒空的話,小宇就要自己在家裡做飯。

雖然三年級的小宇已經有了一定的自理能力,但是自己獨立生活這件事情,對小宇來說還是頗有難度。

總之,在父母放養的這些年來,小宇從一個乖巧懂事的小男孩,成長為一個叛逆的少年。

五年過去了,小宇的父母總算能夠回歸家庭,穩定在一個地方工作。

這個時候,他們再想重新與小宇建立起緊密的親子關係,已經是難上加難。

就讀初中的小宇在五年的時光中,因為缺少父母的陪伴與管教,再加上手裡有些零花錢,所以結識了一些學校裡的不良少年,沾染上了壞習氣,自己也成了一個問題少年。

小宇的父母發現孩子變化的時候,已經很難糾正小宇的壞習氣與錯誤的觀念了。他們的說教,對小宇來說,就如同唐僧的緊箍咒一般,惹人厭煩,讓人頭疼。

對於這種情況,小宇的父母也一籌莫展。

他們沒有想到,自己的「放養式育兒」,居然會帶來這麼大的問題。如果可以重來,他們一定不會用這種方式教育孩子。

其實,像小宇父母一樣頭疼的家長,我們的身邊還有很多。

他們在採用「放養式育兒」的教育方式的時候,沒有考慮到實際情況,以及孩子的個性特徵,導致「放養式育兒」無法取得優異的成果。

不恰當的「放養式育兒」對孩子有何不良影響?

①孩子的成長方向充滿不確定性

如果父母沒有考慮孩子的實際情況,就採用「放養式育兒」的教育方式,會讓孩子的成長方向充滿不確定性。

孩子因為放養的緣故,一切都是靠自己做選擇。

這個過程中如果孩子的選擇出現了錯誤,但是卻沒有人能夠幫助他糾正的話,他就會在歪路上一去不復返。

這種不確定性讓孩子的成長變得充滿坎坷與隱患,對孩子的成長沒有半點好處。

②孩子與父母之間的親情變得淡薄

有的父母採用了「放養式教育」之後,就徹底對孩子的成長撒手不管。

父母不僅沒有幫助孩子解決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困難,更沒有與孩子進行心靈上的溝通與交流。

長時間如此,孩子與父母之間的親情就會變得淡薄,孩子不再會依靠父母,把父母當做自己最為親密的人。

長期處於不恰當的「放養式教育」中的孩子,因為沒有父母的監督與約束,所以生性自由散漫。

在這個處處需要遵守規章制度的社會中,自由散漫的孩子通常不願意遵守規則,反而怎麼舒服怎麼來。

這會導致孩子變成一個藐視規則、做事毫無章法的自私小人。

哪些孩子適合採用「放養式育兒」?

①自律性強的孩子

自律性強的孩子,在父母採用「放養式育兒」的教育方式時,即使沒有父母的監督與約束,也能夠自覺完成自己應該做的事情。

這樣的孩子不需要父母過多的操心,自己就能夠把自己照料得很好。

②自覺遵守規則的孩子

自覺遵守規則的孩子,即使沒有父母的管束也能夠自覺遵守社會與學校中的規章制度。

這樣可以有效保證孩子在放養的教育模式當中,不會出現讓父母頭疼的大問題。

③理解父母苦心的孩子

都說「誰言寸草心,報得三寸暉。」懂得理解父母苦心的孩子,能夠了解到父母放養式教育背後的深意。

這樣懂事體貼的孩子,在放養的過程中會自覺約束自己的行為,努力成為能夠讓父母驕傲的孩子。

父母育兒要因材施教,「放養式育兒」需注意這3點,否則難有成效



《放養,讓孩子像孩子那樣成長》一書中所提倡的教育觀點,「放養式教育」——放的是孩子的思維,養的是孩子的習慣,最終目的是為了讓家長少一點焦慮、讓孩子自由、自律、獨立地成長。


①因材施教,有目的地放手

真正的放養式教育是為了讓孩子能夠更好地獨立成長。在這個過程中,父母要根據孩子的特性,有目的地放手。

比如說,在孩子的交友以及空閒時間的處理上,父母要給予孩子儘可能多的自由,讓孩子自由成長。

而在孩子的學業、性格塑造等方面,父母要有意識地加強管理,不能夠由著孩子的性子胡來。

②尊重孩子的個人選擇

父母在進行放養式育兒的時候,要學會尊重孩子的個人選擇。

因為放養意味著父母承認孩子的個體獨立性,所以在放養過程中請把孩子當做一個獨立的人來看待。

在放養教育中,父母的尊重能夠後讓孩子更加充分地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

③放養不代表不關注孩子的成長

有的父母認為放養式育兒就是對孩子的成長撒手不管,這種想法是錯誤的。

真正懂得「放養式教育」的父母,明白放養不代表不關注孩子的成長。

這些父母會在孩子發生問題或是犯錯的時候出現,用自己的方式幫助和引導孩子渡過難關。

這個過程中能夠樹立起父母的權威,即使平時不對孩子多加管束,孩子也能夠自覺地當個懂事的好孩子。

和你說句貼心話

放養式育兒並不適用於所有孩子,作為孩子的父母,我們在採取教育方式的時候要做到因材施教、因地制宜,為孩子量身定製合理有成效的教育方式才行。

今日話題:你會採用哪一種教育方式來育兒呢?

————————————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放養式」教育有好處,但不適合所有孩子,這幾點需要家長了解
    家長如果不管不問,孩子就很有容易受到不好的影響。《銀行補習班》中鄧超所飾演的爸爸馬浩宇,對兒子馬飛就用完全放養的教育,給馬飛自由成長的空間,最終馬飛成為著名的太空人。對孩子進行「放養式」教育,方式恰當,對於孩子的成長還是很有好處的。
  • 「放養式」教育是對孩子放任不管?這3點「放養」建議父母要知道
    導語:不知從何時,越來越多的中國父母開始推崇「放養式」西方教育方式,認為「放養」教育就是「釋放孩子的天性」 對孩子不管不顧,其實,這樣的理解是錯誤的。真正的西方「放養」教育其實是一種「放的是孩子的思維,養的是孩子的習慣」高級教育理念。
  • 放養式教育≠放任式教育
    這兩位媽媽所採取的教育方式都是放養式教育,但是結果卻各有不同,是什麼原因導致這樣的結果呢?難道放養教育就是什麼都不管,任由孩子野蠻生長嗎?在所有教育理念當中,放養教育才是最考驗父母的教育方式,看似最簡單,實則是最複雜,因為它沒有可供研究的樣本數據,正如「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當放養式家庭出現教育危機時,很難立刻從現有的教育邏輯中獲得有效的教育經驗,就很可能會耽誤孩子的學習,甚至一生。
  • 別盲目跟風,正確的放養式教育需要遵循這3個原則
    放養式教育主張尊重孩子的意願,鼓勵孩子多接觸外界,讓孩子在寬鬆的環境中自由自主的獨立成長。這种放養,是父母對孩子的適時放手,給孩子的成長留出了獨立發展的空間,這才是孩子們需要的親子教育方式啊!這在今後的事業和學業上都會對他們產生有益的影響。02.放養式教育的普遍誤解:放養並不等於放縱放養式教育並不是放羊、放縱,更不是放棄。對此,許多數家長都走入了誤區。認為孩子的任何行為都不應該被拘束。於是,&34;被大批量生產。表姐家的女兒五歲了,有一次帶去試聽英語課。
  • 「圈養式教育」對比「放養式教育」,適當的空間才能讓孩子成長
    」和「放養式教育」的爭論持續存在,兩種教育方式的擁護者各執一詞,都認為自己最有道理。然而孩子愛玩是天性,王女士的女兒並不想參加這麼多興趣班,每天都要哭鬧著不想去。看著3歲女兒哭紅的小臉,王女士心疼極了,她也想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讓孩子自由自在的玩耍。但是又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以後樣樣不如別人產生自卑的心理。許多家長如同王女士一樣糾結於應該圈養還是放養,那麼讓我們一起在這兩種方式的對比中,看看究竟應該採取哪種教育方式吧。
  • 什麼才是真正的放養式教育?
    放養式教育比較適合男孩,有助於培養男孩的獨立精神和男子漢氣概。放養教育本身是沒錯的,你可以對孩子進行放養教育,但一定要有合適的度,有邊界有規矩所以說,哪有什麼放養教育,不過是一些父母為了偷懶找的藉口而已。
  • 很多家長都做錯了這一點,放養式教育,並不是放任不管
    在我接觸的很多人中,了解到有很多家長對於所謂的「放養式教育」認知,就是不管不問,任由孩子自我發展。事實上放養式教育,並不等於放任不管,而很多父母在教育小孩時都做錯了這一點。因為,真正的放養教育,放的是孩子的思維,養的是孩子的習慣,這才是對的。放養並不是不管不問,而是在一定的規矩下,讓孩子的天性得到進一步的釋放,讓孩子從小就學會鍛鍊自己,從小就養成一些良好的習慣,這才是放養的真正核心所在。
  • 「放養式教育」不是毀滅孩子的根源,剝奪自由才是
    因而年輕一輩的家長大多數都活在這種「放養式教育」的壓力之下,自然而然地就把牢牢看緊孩子成長的每一步當成了生活的首要任務,也就是所謂的「圈養式教育」。但這種「圈養式教育」,對孩子來說真的是最好的教育嗎?從前小焦一直聽網上的雞湯說,放養,是父母對孩子最無能的愛。事實上,說出這番話的父母並不理解「放養式教育」的真正含義是什麼。大多數遵循「放養式教育」的父母,只做到了放飛孩子自由成長的羽翼,卻沒有做到培養好孩子自主、自律和一定範圍內的自我負責。
  • 你所謂的放養教育只是偷懶,做到這3點才是科學的放養
    放養式教育,是指讓孩子在一種寬鬆的環境中成長,讓孩子從小就適當地接觸自然、社會,較早的接受社會鍛鍊,有別於嚴厲的、教條式的應試教育。放養教育本身是沒錯的,但一定要有合適的度,有邊界有規矩。《刻意練習》這本書裡講過:心理學家班傑明·布魯姆曾管理一個研究項目,該項目研究不同領域和行業中許多傑出人物的童年。結果發現,這些傑出人物在孩提時代,其父母曾想盡各種辦法防止他們半途而廢。所以說,不要讓放養教育,成為父母偷懶的藉口。
  • 孩子「放養」並不等於放縱
    還有人說:「在孩子成為『別人家的孩子』之前,願我們先成為『別人家的父母』。」可以說,從孩子出生那一天起,父母就踏上了一條既有鮮花,也充滿了荊棘的徵程,培育一個孩子長大成人的責任,絕非「重大」兩個字就可以簡單概括。家庭的成長環境,乃至父母的每一個舉動、每一句話都可能對孩子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這讓為人父母者如履薄冰。
  • 當代家長自救指南:「放養式教育」≠甩手「放羊」
    伴隨著80、90大軍加入父母行列,在部分家庭中悄然興起了另一種教育理念「放養式教育」。但,在無數看似成功案例的背後,有些家長的「放養之路」走的卻並沒那麼順遂...放養式教育,美其名曰解放孩子的天性,讓孩子自由自在的成長。但更多時候,家長往往過分放縱,索性當一個不管不問的「甩手掌柜」。如果只做到了放飛孩子自由成長的羽翼,卻沒有培養好孩子早期的自我認知以及思維開發。如此放養,豈不成了「放羊」?
  • 放養式教育是什麼意思 放養式教育在高中階段行得通嗎?
    這兩天,放養式教育在微博上了熱搜,是一位上海財經的大學生在報導是火了,因為高三時,父親給她申請了免寫作業,想寫就寫,不想寫就不寫。配圖放養式教育是什麼意思?近年來很多人都有提到放養式教育這個詞,那麼什麼是放養式教育呢?放養不是不管,更不是在學習上想幹嘛幹嘛。
  • 「放養式教育」≠徹底「放羊」!
    這可能是所有「放養系」爸媽,在孩子入學後都將會面臨的挑戰。從今年年初,老大進入prep,幼兒園開始有了學習任務,為孩子們步入小學做準備。兩次家長會,老師的反饋是:在課堂上,孩子的注意力總是無法集中,她會miss掉80%的內容。
  • 家庭教育100問:004放養式教育
    在前段時間關於是否給學生「減負」的爭論中,也經常有反對「減負」的朋友以這個為論據,證明壓力下的教育對孩子的發展有更大的正面作用。首先需要承認,美國確實是在反思「放養式教育」,並且「精心栽培型教育」也已經逐漸取代了「放養式教育」,成為教育模式的主流。
  • 放養式教育和精英式教育,您更喜歡哪一種?
    最近熱播電視劇《第二次也很美》中安安和許朗的教育觀念完全不相同,安安是放養式教育,許朗是精英式教育,各位寶媽,你們更喜歡放養式教育還是精英式教育?一、作為80後寶媽,我覺得對待小孩的生活上要像安安一樣實行放養式教育,讓孩子在一種寬鬆的環境中成長,讓孩子從小就適當地接觸自然、社會,較早地接受社會鍛鍊,從小學會獨自自主。那麼作為家長,我們應該要怎樣正確的放養孩子呢?
  • 「放養式教育」:父母盲目推崇西方教育的自由,可能扼殺孩子未來
    文 | 朗朗育兒課堂(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放養不等於放任孩子,不去「教養」,不是讓孩子放任自由地玩耍就是給予他最好的人生。有個親子講座,有個媽媽帶著一對雙胞胎過來聽講,雙胞胎是非常小的男孩,正是對世界探索的年齡。
  • 歐巴馬「九家規」曝光:父母的放養式教育,不過是在騙自己
    很多父母以為國外崇尚放養式教育,其實不然,像歐巴馬,他培養出了兩個優秀的女兒,但從小對女兒們的教養就不是完全的放養,而是有"九家規"來約束女兒去養成良好的習慣,避免染上不好的陋習。而在家規約束下長大的女兒們也確實很優秀,在大學時期表現優異而獲得校長授予最高的贊可。
  • 被誤解的「放養教育」正在毀孩子,真正的放養要善用「無形的手」
    父母在一旁看著孩子笑了,還補充說:「這大夏天的,這點水怕什麼?」老爺爺搖搖頭對孩子父母說:「孩子還是要多管管的。」父母一臉不服氣的說:「你懂什麼,現在都流行放養教育,不能過多管著孩子。」老爺爺沒再多說,轉身便走了。熊孩子後面必有熊父母,還有的是熊父母所奉持的教育理念。
  • 放養不是放縱,教育孩子堅持這3個原則,讓孩子更優秀
    凡事家長都親力親為,沒有對孩子做到放手,而如今,孩子慢慢的長大了,在他們的心中就形成了對於父母的依賴感,很多父母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各種各樣的不放心,其實,這也間接導致了孩子不能夠真正的做到成長,教育,我們家長不能夠只教會孩子讀書學習,更重要的品質也需要家長一步一步的去教育。所以,在教育孩子上,有時候需要進行放養,不要一味的去約束孩子,有時候放養會讓孩子更加的優秀。
  • 這才是真正的「放養教育」
    放養式教育,是指讓孩子在一種寬鬆的環境中成長,讓孩子從小就適當地接觸自然、社會,較早的接受社會鍛鍊,有別於嚴厲的、教條式的應試教育。放養式教育比較適合男孩,有助於培養男孩的獨立精神和男子漢氣概。/p>放養教育的幾點建議放養教育本身是沒錯的,你可以對孩子進行放養教育,但一定要有合適的度,有邊界有規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