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的是思維,養的是習慣!這才是真正的「放養教育」

2020-10-20 愛知教學園地

放養式教育,是指讓孩子在一種寬鬆的環境中成長,讓孩子從小就適當地接觸自然、社會,較早的接受社會鍛鍊,有別於嚴厲的、教條式的應試教育。放養式教育比較適合男孩,有助於培養男孩的獨立精神和男子漢氣概。

/p>

放養教育的幾點建議

放養教育本身是沒錯的,你可以對孩子進行放養教育,但一定要有合適的度,有邊界有規矩。

如果你真的希望孩子變得越來越好,你真的不能一味鬆手,任由孩子釋放天性,而要做到以下幾點:

培養他們的敬畏之心

讓孩子理解規則,是教孩子認識世界的第一步,也是教會他們保護自己的重要一步。

就像告訴孩子,馬路上是不可以隨意跑動玩耍的,因為車很多,速度又很快,如果隨性玩耍,很容易被車撞到。

所以為了保護我們自己,走在馬路上的時候,要遵守交通規則,這樣人和車才可以在馬路上和平相處。

/p>

我們很多父母,對孩子的期望,不過是希望他們健康快樂成長,如果說健康快樂成長是硬幣的一面,那麼理解並遵守規則就是另一面。

只有教會孩子理解並遵守規則,才能保證他們能健康快樂成長。

孩子最開始是沒有敬畏之心的,就像他們只知道火可以做飯,可以取暖,卻不知道玩火是一件危險的事情,失控的火威力很大傷害也很大。

他們只喜歡可愛的小動物,對於他們不喜歡的小動物,可以隨意踢打,甚至殺死它們,如果不教會孩子敬畏生活敬畏生命,釋放天性的放養教育,只會成為讓孩子變成惡魔的訓導方式。

關注:「愛知教學園地」微信公眾號,獲取更多和學習、教育相關的內容!

幫助孩子養成好習慣

每個孩子都愛玩,天生排斥好習慣,可是一旦好習慣養成,對於孩子來說,將是畢生可用的財富。

學會長久的堅持和認定目標做事情,對孩子來說無比重要。

《刻意練習》這本書裡講過:

/p>

心理學家班傑明·布魯姆曾管理一個研究項目,該項目研究不同領域和行業中許多傑出人物的童年。

結果發現,這些傑出人物在孩提時代,其父母曾想盡各種辦法防止他們半途而廢。

所以說,哪有什麼放養教育,不過是一些父母為了偷懶找的藉口而已。

教會孩子們分寸感和界限感更是重要,人和人、人和物之間都會有各自的安全領域存在,一旦沒有分寸隨意跨越邊界,便會引來無數麻煩,這如何讓孩子快樂生活呢?

/p>

所以那些希望孩子快樂的父母們,請先讓孩子改掉自身的不足之處,建立自己的好習慣,意識到分寸和界限的存在。

只有這樣,在未來時候,他們才會有能力去快樂生活。


父母的言傳身教

如果父母是原件,那麼孩子就是複印件,複印件上出了問題,我們要去改的應該是原件。

如此簡單的道理,總有好多父母不願意接受,不承認是自己的問題,只一味利用自己的權威不斷對孩子施壓。

盧梭說過,世上最沒用的三種教育方法就是:講道理,發脾氣,刻意感動。而簡簡單單的言傳身教,卻很少有家長去做。

簡而言之,你希望孩子變成什麼樣,你就要做到什麼樣。

如果你做不到「放思維養習慣」的收放自如,不如踏踏實實教育孩子,給他們有質量的陪伴,不要用名義上的陪伴去代替;不要再為自己的懶惰找藉口,對於孩子的教育,你必須做到「行動上的巨人」;

關於那些熊孩子,家長該管的時候,是必須要管的,如果你不想讓他們繼續熊下去的話。

每一個孩子都是天使,但也隱藏著惡魔的一面,良好的教育就是要讓天使戰勝惡魔,才能讓孩子快樂平安幸福健康的長大呀。

/p>

寫在後面的話

盲目的放養教育,對於不願意保持自己的學習力,不願意精進自己的教育方式的父母來說,最輕鬆。

但想要養出一個三觀正,心理健康的孩子,是需要父母對孩子投入大量的時間、精力和高質量的陪伴的。

真正的放養教育,放的是孩子的思維,養的是孩子的習慣。但卻被很多父母理解為對孩子的放任不管,冠冕堂皇的在孩子的教育上偷懶。

相關焦點

  • 靈商引航:放的是思維,養的是習慣!這才是真正的「放養教育」
    放養式教育比較適合男孩,有助於培養男孩的獨立精神和男子漢氣概。《刻意練習》這本書裡講過:心理學家班傑明·布魯姆曾管理一個研究項目,該項目研究不同領域和行業中許多傑出人物的童年。結果發現,這些傑出人物在孩提時代,其父母曾想盡各種辦法防止他們半途而廢。所以說,哪有什麼放養教育,不過是一些父母為了偷懶找的藉口而已。
  • 真正的放養教育,放的是思維,養的是習慣
    放養式的教育,指的是讓孩子在一個輕鬆的環境中成長,讓孩子從小適當地去接觸自然和社會,提前接受社會的鍛鍊,是不同於應試教育的。他們喜歡可愛的小動物,對不喜歡的小動物就隨意的傷害,如果我們不教育孩子有敬畏之心,完全的放養,那孩子只會變得無比的可惡。
  • 別誤解放養教育,真正的放養:放的是孩子的思維,養的是好習慣
    受西方文化的影響,國內的教育也開始流行起了釋放天性的熱潮,有部分人開始對孩子實行放養式教育。他們認為,要保留孩子身上的特點,不能以父母的意志壓制孩子。真正的放養教育,放的是孩子的思維,養的是孩子的習慣。
  • 放養教育:放的是思維,養的是習慣
    放養式教育,是指讓孩子在一種寬鬆的環境中成長,讓孩子從小就適當地接觸自然、社會,較早的接受社會鍛鍊,有別於嚴厲的、教條式的應試教育。放養式教育比較適合男孩,有助於培養男孩的獨立精神和男子漢氣概。《刻意練習》這本書裡講過:心理學家班傑明·布魯姆曾管理一個研究項目,該項目研究不同領域和行業中許多傑出人物的童年。結果發現,這些傑出人物在孩提時代,其父母曾想盡各種辦法防止他們半途而廢。所以說,哪有什麼放養教育,不過是一些父母為了偷懶找的藉口而已。
  • 真正的放養教育:放的是思維,養的是習慣,受益的才能是孩子!
    想要養出一個三觀正,心理健康的孩子,需要父母對孩子投入大量的時間、精力和高質量的陪伴。今天這篇文章,推薦老師和家長都認真讀完。《刻意練習》這本書裡講過:心理學家班傑明·布魯姆曾管理一個研究項目,該項目研究不同領域和行業中許多傑出人物的童年。結果發現,這些傑出人物在孩提時代,其父母曾想盡各種辦法防止他們半途而廢。所以說,不要讓放養教育,成為父母偷懶的藉口。
  • 真正的放養教育:放的是思維,養的是習慣,受益的才能是孩子
    放養式教育,是指讓孩子在一種寬鬆的環境中成長,讓孩子從小就適當地接觸自然、社會,較早地接受社會鍛鍊,有別於嚴厲的、教條式的應試教育。放養教育本身是沒錯的,但一定要有合適的度,有邊界有規矩。如果真的希望孩子變得越來越好,就不可能一味放手,任由孩子釋放天性,而要做到以下幾點,一起來看看吧。
  • ​真正的放養教育,放的是孩子的思維,養的是孩子的習慣~
    不能給孩子壓力,讓孩子在快樂中學習,這樣的教育看起來真的很理想。身邊越來越多的父母開始推崇這樣的放養教育,覺得現在的孩子壓力太大,童年一定要過的肆無忌憚,才是給孩子最好的愛。但是,教育從來就不是一件快樂的事兒。甚至在某種程度上,是痛苦的。為什麼?
  • 魔力恐龍 | 放養教育:放的是思維,養的是習慣
    想要養出一個三觀正,心理健康的孩子,是需要父母對孩子投入大量的時間、精力和高質量的陪伴的。放養式教育,是指讓孩子在一種寬鬆的環境中成長,讓孩子從小就適當地接觸自然、社會,較早的接受社會鍛鍊,有別於嚴厲的、教條式的應試教育。放養教育本身是沒錯的,但一定要有合適的度,有邊界有規矩。
  • 對孩子的放養教育要搞懂,放的是孩子的思維,養的是孩子的習慣
    愛玩愛鬧隨意搞破壞,很多家長都會覺得這是孩子愛熱鬧、崇尚自由的天性,但是這種天性一旦被釋放不加以管束的話,給周圍的人帶來很多不良影響。真正的放養教育裡,放的是孩子的哪些思維呢?1.靈活解決問題的思維在放養教育下成長的孩子,具有靈活解決問題的思維,因為在生活中父母給予了他們無限的自由和空間,使他們的思維不會受到限制,在這種生活裡看待問題多樣化。能夠從不同的方面去理解事情。這也是他們能夠靈活發散思維解決問題的原因。
  • 什麼才是真正的放養式教育?
    放養式教育比較適合男孩,有助於培養男孩的獨立精神和男子漢氣概。放養教育本身是沒錯的,你可以對孩子進行放養教育,但一定要有合適的度,有邊界有規矩所以為了保護我們自己,走在馬路上的時候,要遵守交通規則,這樣人和車才可以在馬路上和平相處。
  • 「放養式」教育是對孩子放任不管?這3點「放養」建議父母要知道
    導語:不知從何時,越來越多的中國父母開始推崇「放養式」西方教育方式,認為「放養」教育就是「釋放孩子的天性」 對孩子不管不顧,其實,這樣的理解是錯誤的。真正的西方「放養」教育其實是一種「放的是孩子的思維,養的是孩子的習慣」高級教育理念。
  • 你所謂的放養教育只是偷懶,做到這3點才是科學的放養
    放養式教育,是指讓孩子在一種寬鬆的環境中成長,讓孩子從小就適當地接觸自然、社會,較早的接受社會鍛鍊,有別於嚴厲的、教條式的應試教育。放養教育本身是沒錯的,但一定要有合適的度,有邊界有規矩。《刻意練習》這本書裡講過:心理學家班傑明·布魯姆曾管理一個研究項目,該項目研究不同領域和行業中許多傑出人物的童年。結果發現,這些傑出人物在孩提時代,其父母曾想盡各種辦法防止他們半途而廢。所以說,不要讓放養教育,成為父母偷懶的藉口。
  • 「放養」教育做到這些,孩子才能真正受益
    放養教育本身是沒錯的,但一定要有合適的度,有邊界有規矩。他們只喜歡可愛的小動物,對於他們不喜歡的小動物,可以隨意踢打,甚至殺死它們,如果不教會孩子敬畏生活敬畏生命,釋放天性的放養教育,只會成為讓孩子變成惡魔的訓導方式。
  • 收下這枚錦囊!讓放養也有邊界,孩子才能受益!
    這則討論的內容是:孩子究竟要不要放養,什麼才是對孩子有益處的放養,如何讓放養成為養育孩子的最佳方式。一位教育專家提出了這樣的觀點:放養不是不管不教,而是有邊界的放養,這樣的放養才能讓孩子受益。這位教育專家的觀點受到了網友們的紛紛點讚。今天,我們就在這裡談談放養的問題。
  • 「放養」教育做到這些,孩子才能真正受益!你都做對了嗎?
    放養式教育,是指讓孩子在一種寬鬆的環境中成長,讓孩子從小就適當地接觸自然、社會,較早的接受社會鍛鍊,有別於嚴厲的、教條式的應試教育。放養教育本身是沒錯的,但一定要有合適的度,有邊界有規矩。他們只喜歡可愛的小動物,對於他們不喜歡的小動物,可以隨意踢打,甚至殺死它們,如果不教會孩子敬畏生活敬畏生命,釋放天性的放養教育,只會成為讓孩子變成惡魔的訓導方式。
  • 很多家長都做錯了這一點,放養式教育,並不是放任不管
    在我接觸的很多人中,了解到有很多家長對於所謂的「放養式教育」認知,就是不管不問,任由孩子自我發展。事實上放養式教育,並不等於放任不管,而很多父母在教育小孩時都做錯了這一點。因為,真正的放養教育,放的是孩子的思維,養的是孩子的習慣,這才是對的。放養並不是不管不問,而是在一定的規矩下,讓孩子的天性得到進一步的釋放,讓孩子從小就學會鍛鍊自己,從小就養成一些良好的習慣,這才是放養的真正核心所在。
  • 放養孩子到底是好的教育,還是家長偷懶的藉口?
    現在鋪天蓋地的強調要放養孩子,釋放孩子的天性。而作為新一代的父母,因為小時候的各種遭遇,我們也總想給孩子最好的,給他們足夠的尊重,讓孩子自由。 當放養教育出現後,很多家長都會趨之若鶩,在還不理解放養的真正意義,就盲目跟從要釋放孩子的天性,讓孩子快樂生活。
  • 「放養式教育」≠徹底「放羊」!
    這可能是所有「放養系」爸媽,在孩子入學後都將會面臨的挑戰。從今年年初,老大進入prep,幼兒園開始有了學習任務,為孩子們步入小學做準備。兩次家長會,老師的反饋是:在課堂上,孩子的注意力總是無法集中,她會miss掉80%的內容。
  • 放養教育有利於孩子的成長,真的嗎?
    放養式教育,是指讓孩子在一種寬鬆的環境中成長,讓孩子從小就適當地接觸自然、社會,較早的接受社會鍛鍊,有別於嚴厲的、教條式的應試教育。放養式教育比較適合男孩,有助於培養男孩的獨立精神和男子漢氣概。《刻意練習》這本書裡講過:心理學家班傑明·布魯姆曾管理一個研究項目,該項目研究不同領域和行業中許多傑出人物的童年。結果發現,這些傑出人物在孩提時代,其父母曾想盡各種辦法防止他們半途而廢。所以說,哪有什麼放養教育,不過是一些父母為了偷懶找的藉口而已。
  • 當代家長自救指南:「放養式教育」≠甩手「放羊」
    放養式教育,美其名曰解放孩子的天性,讓孩子自由自在的成長。但更多時候,家長往往過分放縱,索性當一個不管不問的「甩手掌柜」。如果只做到了放飛孩子自由成長的羽翼,卻沒有培養好孩子早期的自我認知以及思維開發。如此放養,豈不成了「放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