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獻紀錄片|一代國樂宗師:琴臺孺子牛許光毅》紀念許光毅先生...

2020-12-23 小雲朵樂

按語:被譽為「民樂之魂」的許光毅先生,是一代國樂宗師、新中國首個國家級(上海)民族樂團創辦團長。他一生傳承與發揚劉天華、鄭覲文國樂復興精神,特別在對中國現代民族樂隊從萌芽到發展的探索、及最後走向成熟的百年曆程中,作出了無與倫比的歷史性貢獻!與此同時,他立足大局,引領風尚,助推出笛王陸春齡等;親自培養出高健君、厲不害、蕭白鏞、蕭輝東、朱良楷、陳春圓、黃偉鈞等胡琴與古琴演奏家;率先倡導了古琴藝術大眾化,最早用簡譜寫教材,著有《怎樣彈古琴》《古琴秘譜遺存》等等。今年是他逝世20周年。為傳承許光毅老為復興國樂一貫的「文化自覺,文化自信」精神,有關方面組織拍攝了這部《一代國樂宗師:琴臺孺子牛許光毅》。這是部「向經典致敬」的歷史文獻紀錄片。讓我們一起向許光毅前輩致敬!

被譽為「民樂之魂」的許光毅先生,是一代國樂宗師、新中國首個國家級(上海)民族樂團創辦團長。

他一生傳承與發揚劉天華、鄭覲文國樂復興精神,特別在對中國現代民族樂隊從萌芽到發展的探索、及最後走向成熟的百年曆程中,作出了無與倫比的歷史性貢獻!

他還數度或為抗戰募捐參加中國文化劇團赴美巡演或作為中國藝術團民樂隊隊長赴歐洲巡演,努力實踐著「讓中國民樂與世界音樂並駕齊驅」的使命!

與此同時,他立足大局,引領風尚,助推出笛王陸春齡、作曲大家顧冠仁及瞿春泉、俞遜發、孔慶寶等(他還以特有的人格魅力聚合起張子謙、孫裕德、閔惠芬、馬林生、龔一等大師級人材),使上海民族樂團自20世紀50、60年代起就成為了享譽世界的藝術團體;

他也親自培養出高健君、厲不害、蕭白鏞、蕭輝東、朱良楷、陳春圓、黃偉鈞等胡琴與古琴演奏專家;並率先倡導古琴藝術大眾化,最早用簡譜寫教材,著有《怎樣彈古琴》《古琴秘譜遺存》等等。

今年是許光毅前輩逝世20周年。為傳承他復興國樂一貫的「文化自覺,文化自信」精神,有關方面組織拍攝了這部《一代國樂宗師:琴臺孺子牛許光毅》。

這是部「向經典致敬」的歷史文獻紀錄片。全片第一次較全面地展現了許光毅老從青年時期追隨劉天華、鄭覲文,加入大同樂會、組建(與衛仲樂、金祖禮一起)中國管弦樂團,為抗戰募捐赴美巡演,以及新中國成立後被陳毅元帥委以重任創建上海民族樂團,晚年病床上仍爭分奪秒寫回憶史料、給國家領導人寫要成立民族音樂博物館建議信等等的,為復興民樂奮鬥一生的珍貴史料(其中包括珍貴的手稿、照片、視頻及其他眾多遺物)。

讓我們一起向許光毅前輩致敬!

一一方立平

民族音樂家許光毅先生音頻分享:

許光毅先生相關文章:

濮存昕 喬文祥朗誦《紀念國樂大家許光毅》/方立平詩文

《國樂大家許光毅逝世20年祭》 作者:方立平

《許光毅與他的「民樂之魂」》 作者:方立平

著名笛子演奏家許國屏先生紀念恩師陸春齡、父親許光毅

著名民族音樂家許光毅和中國民樂一百年暨許光毅簡譜今譯《古琴秘譜遺存》捐贈活動11月8日舉行

紀念民族音樂家許光毅講座暨出版《古琴秘譜遺存》啟動首發式成功舉行

相關焦點

  • 《中華古玩》第二期摘選——許光毅和中國民族音樂博物館
    那個整理創編排演了大型民族音樂合奏《國民大樂》並被上海明星影片公司拍成紀錄片於1933年被送往美國芝加哥萬國博覽會的大同樂會。當時只有20歲左右年齡的許光毅和同是郵政國樂組的好友衛仲樂,在這個赫赫有名的大同樂會門前嚮往了好久,徘徊了好久,躍躍欲試了好久。
  • 《一代武醫宗師—鄭懷賢》紀錄片劇本創作匯報會在成都體育學院召開
    未來網高校頻道1月14日訊(記者 楊子健 通訊員 馮倩倩)1月13日,成都體育學院召開了《一代武醫宗師——鄭懷賢》紀錄片劇本創作階段匯報會,該校黨委副書記、校長舒為平、副校長何本祥出席會議,武術學院、運動醫學與健康學院、新聞與傳播學院等相關部門負責人以及專家參加會議。
  • 「武林高手」齊聚順德杏壇 紀念一代宗師陳華順
    他們師承永春拳的一代宗師陳華順,近日,在第十屆順德陳華順永春拳文化節裡,不少人從世界各地奔赴至佛山市順德區杏壇鎮,只為紀念永春拳的一代宗師陳華順,弘揚永春文化。順德杏壇馬東村人陳華順此前在錢莊做帳房先生,39歲時拜當時佛山有「永春拳王」之稱的梁贊學習,其悟性頗高,對梁贊所傳之技苦練不綴,故得其師衣缽真傳。
  • 紀念陳岱孫先生誕辰120周年,我們一起緬懷這位中國經濟學一代宗師
    主展覽分為「一代宗師」、「弦歌清華」、「傳經北大」三部分,另設有「陳岱孫影音室」、「陳岱孫格言室」、「陳岱孫學術室」。、來往手札及相關歷史珍稀文獻,全面介紹了陳岱孫先生刻苦求學、辛勤執教的一生,展現了一代愛國學者濟時救國的偉岸情懷。
  • 林存陽丨一代樸學宗師錢大昕
    李經國先生《錢大昕年譜長編》的推出,可謂繼武前修,更出新意。是著不惟篇幅相當可觀,而且在文獻的發掘、利用方面,尤為特色突出。據書後參考文獻,計列有「手稿及未刊文獻」116種,「已刊文獻」478種,這還僅是作者過目並在文中徵引者。更可注意的是,李先生所利用的文獻,不少是稀見的手札、稿本、善本,有的甚至是孤品。
  • 【音樂人物】一代宗師——黃自先生
    《長恨歌》是我國最早的一部清唱劇,作品既諷刺了國民黨統治集團的不抵抗主義,如「舞袖正翻翻……哪管它社稷殘。只愛美人醇酒,不愛江山。」亦將宮闈豔史美化為愛情悲劇。該作品的部分樂章在黃自生前曾出版過樂譜及唱片。1943年5月,重慶的中國音樂研究會為紀念黃自逝世五周年,在《音樂月刊》二卷一期上首次出版了「黃自遺作——《長恨歌》專號」。1957年,上海音樂出版社正式出版了黃自的《長恨歌》。
  • 「陳華順永春拳文化節」傳承武藝 緬懷一代宗師
    10月14日,第十屆陳華順永春拳文化節在永春拳一代宗師陳華順故鄉——佛山市順德區杏壇鎮馬東村舉辦。文化節現場,旌旗招展,醒獅威風,鑼鼓喧天,來自全世界50多個陳華順永春拳武術分會約1500多人云集於此,共同緬懷先輩,切磋技藝,以武會友。
  • 《一代武醫宗師——鄭懷賢》獲國家體育總局立項
    記者從成都體育學院獲悉,紀錄片《一代武醫宗師——鄭懷賢》劇本創作項目已正式獲準國家體育總局立項。近日,國家體育總局體育文化發展中心公示了「體育影視合作項目」申請作品立項名單,成都體育學院申請的《一代武醫宗師——鄭懷賢》劇本創作名列其中,這也是本次公示的20個立項項目中四川省唯一獲準立項的創作申請。
  • 大型電影文獻紀錄片《小平您好》全國公映
    新華社北京8月9日電(記者萬一)在紀念鄧小平同志誕辰百年之際,一部真實、全面、風格化地展示一代偉人鄧小平一生豐功偉績和表現他與人民血肉相連的大型電影文獻紀錄片《小平您好》,9日起陸續在全國各地公映。
  • 一代宗師醫療集團埋頭深耕行業,助力中醫婦科發展桃李春風
    2020年的金秋十月,在首都北京,一場由《中國中醫藥報》社有限公司、中國中醫科學院中國醫史文獻研究所、北京中西醫結合學會聯合主辦,雲太醫網際網路醫院承辦,一代宗師素樸中醫院協辦的「全國中醫婦科疑難病臨床與文獻學術研討會
  • 一代宗師合編「全國中醫婦科疑難病臨床與文獻學術研討會」學術集錦
    而今,婦科疑難病症是業內學者備受關注的話題,此次「全國中醫婦科疑難病臨床與文獻學術研討會」緊密圍繞我國婦科疑難病臨床與文獻進行學術研討會,旨在促進中醫婦科新知識、新技術、新理論的共享和推廣,也是為後學末進提供更多的理論基礎,讓更多人了解學習中醫婦產科的前沿技術,為人民健康做出更大的貢獻!
  • 《一代宗師》:念念不忘,必有迴響
    《一代宗師》經典臺詞功夫兩個字,一橫一豎,錯的,躺下,站著的才有資格講話。誰才稱得上一代宗師?是葉問?還是宮二先生?是那關東之鬼?還是宮老爺子?甚至是最後遠走臺灣的一線天?有人想要奪回自己的東西,有人只要參透戰鬥的意義,有人永遠只能點火點燈,有人則在亂世洪流裡置身事外。其實,每個人把自己追求的追求到了極致都是一代宗師。一線天求家國天下,葉問求武道傳承,宮二求報仇雪恥。不論如何?
  • 鍥而不捨,執著追求,科藝交融——紀念藻類學宗師饒欽止先生誕辰120周年
    、國際著名的藻類學家、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饒欽止先生誕辰120周年。 饒欽止教授被公認為中國藻類學的奠基人,從1928年開始研究藻類,走過了七十年漫長的科學生涯;博大精深的學識和超凡的學術建樹,成為我國藻類分類學的一代宗師,為祖國的科學事業做出了傑出的貢獻。 半個多世紀以來,他的足跡幾乎遍及整個中國,他的研究工作涉及藻類的大多數門類。僅在中國的藻類植物中,他就建立了10個新屬,618個新種或變種,一個新科。
  • 南京八極拳傳人看《一代宗師》 給片中功夫打5分
    《一代宗師》正在熱映,電影中,王家衛選擇了形意、八卦、詠春、八極四大拳種,再現了民國武林。不過,電影終究是電影,日前,揚子晚報邀請、南京市白下區武術協會副主席楊長松在萬達影城觀賞了《一代宗師》,他表示,從武術的角度,《一代宗師》只能得5分。 實習生 許興成 揚子晚報記者 馬彧  八極拳已是非物質文化遺產  「我出生於1953年,學習八極拳差不多有50年了。現在每天早晨還會在公園練一會兒。」
  • 俯首甘為孺子牛,孺子牛是什麼牛
    部編版六年級語文上冊最後一篇課文是《有的人》,這篇詩歌是當代詩人臧克家為紀念魯迅逝世十三周年而寫的一首抒情詩。詩人以高度濃縮概括的詩句,總結了兩種人、兩種人生選擇和兩種人生歸宿,謳歌了魯迅先生甘為孺子牛的一生,抒發了對那些為人民而活的人們由衷的讚美之情。通篇使用對比,在相互的對照中將現實世界中兩種截然不同的生命方式及其歷史結果藝術呈現。
  • 紀念一代禪畫宗師 《圓霖法師書畫集》出版
    園霖法師禪畫(圖片來源:資料圖) 禪畫被公認為中國畫的最高境界之一,縱觀中國美術史,貫休、巨然、惠崇、石溪、八大山人、石濤均可謂禪畫宗師。 當天也是圓霖法師誕辰100周年紀念日,禪畫研究專家、圓霖法師繪畫研究者、佛教界和藝術界知名人士、圓老弟子等各界人士聯合發起成立了「圓霖法師藝術研究會」。(完)
  • 一代宗師,一個江湖的誕生與末路,我心目裡的江湖
    《一代宗師》是王家衛導演籌備期長達8年之久的首部功夫巨片,由梁朝偉、章子怡、宋慧喬、張震、趙本山等巨星加盟,講述的是由梁朝偉飾演的一代武學宗師「葉問」先生的傳奇一生。廣東佛山人葉問(梁朝偉飾),詠春拳掌門人。年少時家境優渥,從師詠春拳第三代 傳人陳華順學習拳法,師傅「一條腰帶一口氣」的告誡,支持他走過兵荒馬亂、朝代更迭的混亂年代。
  • 國樂不如西洋樂?絢麗華章 這才是國樂正確的"打開方式"
    節目採用「4K超高畫質電視技術」錄製,運用現代技術手段實現情境演繹,還原國樂美學的大寫意和大寫實,實現傳統國樂與高科技的首次碰撞,成就前所未有的極致視聽享受,詮釋千年國韻風華,讓中華民族音樂精華得以流傳和發揚,實現了對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開拓了國樂文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的新高地。
  • 《一代宗師》慢鏡頭中的美學,故事情節的深刻
    首先我認為電影談不上最好看,但是王家衛的《一代宗師》美感到是真的很強。一、意境美首先電影剛開始的那場下雨的鏡頭就很不錯。《一代宗師》,慢鏡頭中的美學。後來,就有了葉問的那場打戲,鏡頭感可謂十足,總而言之,運鏡過渡得很自然,就像廣告詞一樣,縱享絲滑。讓人酣暢淋漓,激情澎湃。這些都算是這部電影中的美感吧。也是電影好看的原因。《一代宗師》慢鏡頭中的動作美。
  • 專訪國樂藝術家方錦龍:大樂與天地同和
    記者專程走訪了在這兩場音樂會中擔綱重要演出任務的國樂藝術家、當代五弦琵琶代表人物方錦龍。    圖為4月14日,在清華大學蒙民偉音樂廳舉辦的「天樂之韻——紀念國樂大師陳天樂先生誕辰九十八周年音樂會」上,方錦龍彈奏古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