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間 · 第十三回
詩意的棲居在大地上
如何營構一個迥俗的讀書空間,並配之以雅致的家具及器物陳設,經營起一個兼具知性與美感的書齋生活世界,這對於明代中期以來普遍的文人來說,甚至已成為比讀書本身更為重要的追求。
我們現在仍可從當時大量的文人閒賞類著述中,感受到這種富有意蘊的文人優雅生活方式的具體內涵,甚至是纖悉畢具的細節。
出身於蘇州風雅世家的晚明文震亨,著《長物志》十二卷,分述室廬、花木、水石、禽魚、書畫、几榻、器具雜品之屬、位置、衣飾、舟車、蔬果、香茗等。
文震亨與《長物志》
其中一卷記載了家具二十餘件,一一都有詳細的造型、尺寸、裝飾和作法,並專設一卷論述室內陳設,美化功用,擘劃雅俗。
其「隨方置象,各有所宜,寧古無時,寧樸無巧,寧儉無俗」的家居設計美學傾向,正是當時文人的共識。
這便是後世所謂「明式家具」風格形成的文化因素,也是「明式家具」文人氣質的由來。
「長物」 這個典故源於西晉,是指平常不怎麼用的多餘的東西,並不是日常生活所必須的。
文震亨在《長物志·卷六·几榻》開篇便提出了几榻的雅俗、審美標準及不同於俗人之用途——
古人制几榻,雖長短廣狹不齊,置之齋室,必古雅可愛,又坐臥依憑,無不便適。燕衎之暇,以之展經史,閱書畫,陳鼎彝,羅餚核,施枕簟,何施不可。今人製作,徒取雕繪文飾,以悅俗眼,而古制蕩然,令人慨嘆實深。
什麼是文人家具?
周默先生在《與文人家具》一文中總結:它的第一個特徵是講究定式,崇尚古制。
每一件家具用什麼材料做,尺寸多少,功能是什麼,都有明確的規定。比如榻,「榻座高一尺二寸,屏高一尺三寸,長七尺有奇,橫三尺五寸,周設木格,中貫湘竹,下座不虛,三面靠背,後背與兩傍等,此榻之定式也」。
文人家具的第二個特徵是崇尚天然,不尚雕飾。
明式家具的精髓靠線條來說話的,並不是靠工藝和材質。紫檀、黃花黎這些材質本身已經非常好看了,雕它幹什麼?雕工是為了掩蓋木材和工藝的缺陷。
明式家具要雕也是順紋理或者順勢而雕,雕的很少。文人家具也是如此。黃花黎的紋理那麼漂亮,行雲流水一般,人為的阻隔、改變它紋理的走向會很花哨,很亂,很輕飄。
文人家具的第三個重要特點是以「雅」為重,並不以其價高或珍稀作為選擇的首要條件。
文人家具在「雅」的原則下,也必須滿足「實用」與「舒適」這兩大功能,這也可能是區別宮廷家具或民間家具的主要標誌之一。
今天「空間」專題推送的是蘇州博物館的一堂明式文人家具陳設,寬敞的空間、零星幾件家具,韻味頓生。
「吳中風雅」是蘇州博物館的核心展陳,共分為書齋長物、陶冶之珍、攻玉巧技、雕鏤神功、文房雅事、閒情偶寄、墨戲草堂、錦繡浮生等幾個部分。
「書齋長物」便是其中最為出彩的一堂陳設。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