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劉墉教子有方,兒子哈佛博士畢業,女兒高中第一名進入哥大

2020-12-12 教育望遠鏡

劉墉是著名的美籍華人作家,同時,又是國際知名畫家、教育家、演講家。他馳騁在多個藝術領域,不斷攀上人生的高峰。他還是一位熱心的慈善家,在中國大陸捐建四十所希望小學。

01兒女學有所成

劉墉不僅在事業上取得輝煌業績,在教育子女方面同樣取得成功,他的一兒一女在他培養教育下都是學業有成。

劉墉的兒子叫劉軒,在幼兒時期就跟著父母從臺灣移居到美國,從岱文森高中,進入了茱莉亞音樂學院,再到哈佛攻讀心理學博士,現在已是心理學家及音樂人,出版了4本書,還有了自己的公司。

劉軒博士畢業照

女兒劉倚帆小學到初中表現十分優秀,各科成績都是全A,14歲的時候,她憑藉優異的成績獲得了美國的「總統獎」,並以全高中第一名進入了哥倫比亞大學,後來獲得全額獎學金進入世界頂尖學府的沃頓商學院。畢業後涉足影視監製、文化經營等領域。

02教育充滿智慧

劉墉的兩個孩子如此優秀,憑真才實學進入美國頂尖學府,不排除有優秀的遺傳基因,更主要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其中,父親的教育充滿著教育者的智慧,讓兩個孩子的天賦發出奪目的光彩。

對兒子扮演嚴父角色劉墉在教育子女時,並沒有「一碗水端平」,對兒子的要求嚴得太多。兒子劉軒出生於臺北,初到美國時,由於生活和教育環境的變化,性格有些叛逆,任其發展,好苗子會有長歪的可能。劉墉為兒子訂了很多規矩:學習家務勞動,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許偷懶,嚴格遵守作息時間;學會獨立,不許嬌生慣養等等。

有一次下雪天,劉墉帶著兒子冒著大雪,爬過山坡,進入森林,把森立中腐土運回自己院子,用於種草養花。儘管兒子頭上是雪,身上是泥,劉墉看到兒子的樣子,高興地看到孩子在勞動中成長。

兒子有時害怕什麼,父親就逼著他接觸什麼,比如,兒子怕昆蟲,父親就把他帶到大自然中,與昆蟲來個親密接觸;兒子英語口語不好,怕與人交談,父親同樣用「逼」的方法。在外出遊玩時,父親故意忘記線路,讓兒子去問路,買門票、買飲料的任務也是交給兒子去完成。兒子沒有退路,只好硬著頭皮與別人交流。慢慢地,兒子的口語流利了。

對女兒盡顯慈父情懷女兒劉倚帆,比哥哥小17歲,女兒出生在紐約,從小就聽話乖巧、對美國的環境及文化完全適應。因此,在家庭教育上,受到父親特別的照顧。

劉墉給女兒以表揚鼓勵為主,他擔心過分嚴厲和約束女兒,會讓女兒失去自由成長的空間。於是,他讓女兒學會獨立,自己把握生活。女兒聰慧好學,各門功課全優,而且酷愛讀書、拉琴。父親鼓勵她多參加活動,鍛鍊她的能力。

女兒中學時,穿著露臍裝,父親看不下去,只是提醒女兒,這樣穿衣服容易著涼,並沒有斥責女兒。幾天後,女兒感冒了,悄悄把露臍裝壓入箱底。

但有一件事,父親真的生氣了,就是女兒不認真學中文、說中國話,劉墉認為這是原則問題,中國人的後代必須學好中文,說好中國話,無論何時何地不要忘記自己的根本!命令女兒一定要認真學習,否則,不許吃飯。從父親堅定的目光中和嚴肅的語氣裡,女兒認識到這件事的重要性,再也不敢馬虎。

03劉墉家庭教育的啟示.

因材施教俗話說,一把鑰匙開一把鎖。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個性,就像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一樣。即使是親兄妹,性格、愛好、天賦也不盡相同,家長要採用不同的教育方法。

劉墉先生深諳此道,對兒子從嚴要求。在父親的嚴厲教育下,劉軒變得越來越堅強,並且獨立自信,有很強的自主能力,利用上學的假期,打工賺錢。女兒本身溫馴,需要多鼓勵,多鍛鍊,但原則問題決不讓步。

注重意志品德和能力的培養生活中,我們有很多家長只要孩子學習好,其他方面基本沒有過多要求,這是典型的重智輕德,重知識、輕能力。這些孩子,將來走上社會遲早要遇到挫折。

劉墉一方面培養孩子的學習能力,讓孩子學好文化課程,但他更注重孩子意志品德和能力的培養。比如,兒子動手勞動的能力、英語口語交際能力、生活獨立的能力,女兒在當眾表演能力。兒女在他的教育之下,不嬌慣、不懶惰、不忘本,不僅學業有成,而且工作後事業有成。

劉墉的幸福大家庭

如今,劉墉整個大家庭幸福美滿,他的家庭教育的成功之道,希望能給更多人帶來啟發和幫助。

相關焦點

  • 「華人之光」劉墉:兒子哈佛博士、女兒第一名考進哥大,家教典範
    「你可以一輩子不登山,但你心中一定要有座山。它使你總往高處爬,它使你總有個奮鬥的方向,它使你任何一刻抬起頭,都能看到自己的希望。」 ——劉墉命途多舛,最終成為「華人之光」劉墉祖籍浙江,9歲喪父,13歲家中遭遇大火,一度流落街頭,境況悽苦。
  • 「華人之光」劉墉怎樣教育兒子為哈佛博士,教育女兒進入哥大?
    「華人之光」劉墉怎樣教育兒子為哈佛博士,教育女兒進入哥大?提及劉墉,肯定大部分人都會覺得十分熟悉。劉墉是華人世界中影響力最大的作家之一,很多他的作品賣得非常好。即使你沒有見識過他的樣子,但是你肯定聽說過他的經典名句。
  • 兒子是哈佛博士、女兒考進哥大,「華人之光」劉墉如何教孩子?
    劉墉先生,是華人世界最有影響力的作家之一,他精於繪畫,善於主持,也是演講大師。在他的人生中,最令人欽佩又羨慕的,則是他有一雙更為優秀的兒女。在對兒子和女兒的教育中,劉墉真正運用了「因材施教」的理念。對兒子和女兒分別採用強權式和放養式的教育方法,最初幫孩子們把握好方向,最後任他們自由翱翔。
  • 兒子是哈佛博士,女兒是哥大學霸,名作家劉墉的育兒理念你學的會
    應該說,在培養孩子的成就上,劉墉算得上是人生贏家和華人之光。兒子劉軒,是哈佛大學心理學博士,對於他大家也不會陌生。在前幾年一檔著名的語言競技真人秀節目《我是演說家》第二季中,劉軒與來自海內外的各路演說高手輪番上場PK。
  • 兒子哈佛博士、女兒考進哥大,劉墉的「教養智慧」值得學習
    其實提到劉墉,很多人都不會陌生,他有著許多談及稱讚的成就,當然身為父母最感興趣的就是他一雙十分令人驕傲的兒女:兒子劉軒是哈佛大學心理學博士,小女兒劉倚帆畢業於美國長春藤盟校哥倫比亞大學。甚至在進入大學選擇專業時,劉軒選擇的是心理學,他說出的理由是覺得父親有病。
  • 兒子哈佛,女兒哥大,父親劉墉:小學到初中,我堅持陪伴孩子
    著名作家劉墉是很多70後、80後心目中的人生導師,他的很多書陪伴了一代人的成長,被稱為「溝通青少年心靈的專業作家」。此外,他還是畫家,演講家,還在幾個名校執教,才華橫溢。不過,他最迷人的還是父親的身份,養出了一對非常優秀的兒女。他的家教方法被譽為「華人家教典範」。
  • 劉墉:兒子和女兒應有不一樣的教養方式
    比如,劉墉。劉墉是誰?以前,他被大家稱為「勵志大師」——他是當今文壇最多產、最暢銷、最有影響力的作家之一。一幅畫價值百萬,被各大博物館珍藏,更是仁心風骨,捐建學校40所。劉墉23歲得子,在他的培養下,兒子劉軒一路考取了慣有「小哈佛」之稱的史岱文森高中、茱莉亞音樂學院、哈佛大學。現在是著名的心理學者、作家、演講家。
  • 叛逆兒子上哈佛,嬌寵女兒上沃頓:劉墉「奇怪」教育經後有大智慧
    說到這裡,很多細心的朋友一定發現了,劉墉對自己兒子有很大的影響力,而且跟兒子講道理,還常常讓孩子心服口服,很多朋友心裡會有一個問號:他是怎麼影響孩子的?進入青春期的孩子,還願意被父母這麼控制著的嗎?自由了的劉軒,暢快的在自己的世界中發光發亮,他是心理學博士,作家,節目主持人,音樂製作人,所有的這一切,劉軒都對自己的父親,懷著深深的感恩和理解。
  • 劉墉的兩個孩子,上了哈佛和哥大,想讓孩子出色,父母要分開培養
    劉墉,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著名畫家、作家、教育家等。畢業於哥倫比亞大學,獲取了博士學位。曾擔任紐約聖若望大學駐校藝術家、美國丹維爾美術館駐館藝術家、廈門大學客座教授 、聖文森學院副教授等職位,他的作品更是被譽為「青少年心靈溝通的橋梁」。
  • 作家劉墉:兒子上哈佛,女兒上沃頓商院,他有何教育秘訣
    劉墉不僅是國際知名的畫家、作家,還是一位成功的教育家,他雖然主要重心是放在專研藝術創作上的,但他對於子女的教育無意也是非常成功的,兩個孩子一位上了哈佛,另一位到了沃頓,可謂是人中龍鳳。而對待女兒和兒子,他卻持有不同的教育態度,對女兒寬宏大量,放鬆式教育,對兒子卻嚴格強硬,是一位標準的「虎爸」。這兩個截然不同的教育方式,看似奇怪,不符合常規,因為一般大多數家庭的教育模式都是會對女兒管教得比較嚴格,對兒子較為放鬆,而劉墉卻反其道而行之。
  • 劉墉:我對這晚來的女兒,有完全不同的教育方法
    在資訊時代並不發達的時候,作為80後的我,就在書店經常看到劉墉的育兒經。也是通過閱讀劉墉的《超越自己》、《創造自己》和《肯定自己》,了解到家庭教育的深遠意義。劉墉教子有方,他的兒子劉軒是哈佛大學心理學博士。女兒比劉軒小17歲,時隔近二十年,時代變了,教育觀念也發生了變化。
  • 劉墉:我對這晚來的女兒,有完全不同的教育方法
    在資訊時代並不發達的時候,作為80後的我,就在書店經常看到劉墉的育兒經。也是通過閱讀劉墉的《超越自己》、《創造自己》和《肯定自己》,了解到家庭教育的深遠意義。劉墉教子有方,他的兒子劉軒是哈佛大學心理學博士。女兒比劉軒小17歲,時隔近二十年,時代變了,教育觀念也發生了變化。現在女兒劉倚帆去年已經幸福的走進婚姻殿堂,在沃頓商學院MBA畢業的女兒同樣出色的事業女性。
  • 臺灣「心靈雞湯」作家劉墉居然鼓勵兒子考零分,兒子卻考上了哈佛
    針對此問題,讓我們來看看知名作家、畫家劉墉是如何與自家兒子鬥智鬥勇的,勸服其考取0分,後來兒子竟然被哈佛大學錄取了。1、「順從」孩子叛逆天性,巧用激將法劉墉的兒子劉軒進入中學之後,性格開始變得叛逆,變成了一個讓老師和家長頭痛的孩子。
  • 兒子哈佛博士,女兒獲總統獎!劉墉30年只做了一件事
    而在培養習慣教育兒女方面,就不得不提這位華人家教典範劉墉先生。作為勵志暢銷書作家,劉墉真正做到了事業家庭兩不誤。兒子劉軒是哈佛大學博士。女兒漸漸長大,關心她的學習,他寫了《做個快樂讀書人》,兒子進入社會,怕他不懂得處世之道,他開始寫《靠自己去成功》……兒女優秀的背後,是一位父親30多年的悉心關懷與出色的家庭教育。
  • 劉墉:當一個勵志作家有多難
    在劉墉一年的行事曆中,常有一項重要行程——外出寫生。他於2012年回到臺灣,花數月時間完成八尺巨作《龍山寺慶元宵》。這次寫生並非簡單地臨淵摹筆,劉墉畫的是1940年代的龍山寺,與現實多有出入,為此劉墉考據史料、走訪當地老人,在多達六百人的八尺大畫中融入了幼年回憶、個人想像與故事史實。劉墉這樣描述這幅作品:「是畫、是散文,也是我經營的小說。」
  • 臺灣作家劉墉新書上市
    本報訊(記者周凡愷)臺灣著名作家、勵志大師劉墉的新書《世說心語2:劉墉教育秘笈》近日上市發行,在這本書中,劉墉首次系統地講述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  除了各種為人熟知的頭銜,劉墉還是一雙優秀兒女的父親,兒子劉軒是哈佛大學主修心理學的博士,女兒劉倚帆是哥倫比亞大學的高材生。
  • 初生牛犢不怕虎 吳宗憲女兒劉墉兒子同臺錄影
    劉軒和其父劉墉面對閱歷豐富、知識廣博、沉穩老道的老炮隊,頗有來頭的鮮肉們也毫不膽怯。  吳宗憲的將門虎女  作為長女的吳姍儒首次亮相內地綜藝就掀起了一陣熱議,其父親正是被譽為臺灣綜藝天王的吳宗憲。吳宗憲因《康熙來了》被兩岸三地觀眾所熟知,周杰倫早年間也曾受過吳宗憲的提攜,圈內資源豐富的他盡可以將孩子捧成童星。
  • 臺灣作家劉墉的教子心得:放手去愛!
    今天轉的這篇是劉墉發布在微博上的教子心得,看了之後頗感贊同,其核心觀點便是:提供必要的資源,放手去愛! 以下是原文: 朋友說我很會教育子女,其實孩子進入大學之後,我很少教他們,只有碰到冷僻的中文時,因為他們都是美國長大,我會主動做一番講解。
  • 劉墉:真正高情商的人,都是這樣為人處事的
    他把一對兒女培養得出類拔萃   兒子考入哈佛,女兒考入哥倫比亞大學   被譽為「華人家教的典範」   嚴父教育,他把兒子送入哈佛大學。
  • 作家劉墉做客武大談教子:孩子戀愛越早越好
    23日晚,著名作家劉墉在武漢大學演講,如此「怪異」的理論,讓在場近千名大學生笑翻了天。    登臺:全場笑翻18次   邊分頭,金絲眼鏡,一身黑西裝,內穿標誌式的背帶褲。昨晚7時許,著名作家、畫家劉墉做客武大。    「坐著演講,你們也看不清我,有花也會擋住我的臉。」一上臺,就展示出劉氏幽默,讓在場學生開懷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