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墉,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著名畫家、作家、教育家等。畢業於哥倫比亞大學,獲取了博士學位。曾擔任紐約聖若望大學駐校藝術家、美國丹維爾美術館駐館藝術家、廈門大學客座教授 、聖文森學院副教授等職位,他的作品更是被譽為「青少年心靈溝通的橋梁」。
劉墉的一對子女也是非常的優秀,兒子劉軒,是散文專欄作家及主持人、「我是演說家」的冠軍獲得者、更是畢業於一流學府哈佛大學。
女兒劉倚帆,也是從小成績優異,畢業於哥倫比亞大學新聞系的高材生。而這樣優秀的兒女,劉墉的教育方式卻完全不同,甚至是達到的「偏心」的地步。
劉墉教育孩子的方式。
01嚴格要求兒子
劉墉給劉軒各方面都制定了十分嚴格的制度:嚴格作息,不允許賴床;自己換洗衣物,自己做飯,什麼事情都必須親力親為。
劉軒在這之前一直跟隨著母親長大,母親一直都是較為溫柔的形象,突然被父親的的強權所控制,反差過大,他自然很不習慣。然而,劉墉卻堅持將教育進行到底,並沒會被兒子的眼淚軟化。
劉墉為了提高劉軒的勇氣,他選擇把兒子送到曼哈頓的「蛇患」中學,在對兒子的教育上,是絕對意義上的「虎爸」。
由於劉墉的「強制專權」,劉軒也沒有其他選擇,只能每天要花近3個小時上下學,父子關係一度處於劍拔弩張的架勢。
青春期的劉軒,也經常對劉墉教育方式進行反抗,後劉軒選擇哈佛大學心理系也是因為覺得劉墉心理上有病,為了方便以後對他進行開導。
02對女兒做個慈父
劉墉管理女兒的政策卻非常寬鬆,幾乎就是放任她自由。有一次,是半夜兩三點鐘。劉倚帆還在聽著音樂洗澡。
劉墉卻只提醒了一次,便不再多說什麼。結果,第二天,女兒打了個呵欠去上課,整天無精打採。
自然,自己就可以意識到生活規律的重要性,因此,劉墉對於女兒的管理非常的放鬆。根據孩子的不同狀態,選擇不同的教育方法。
女兒可以一邊做作業一邊躺在地毯上看電視。劉墉卻說,一邊上網,一邊聽音樂,一邊做作業,不是說明了她可以一心多用嗎?正好適應這個時代的飛速發展。
03不管兒子女兒,都要堅守原則
劉墉雖然對兒子是「強制專權」的,但並非是不講道理。有一次,劉墉監督兒子彈鋼琴,他聽到兒子似乎彈錯了一個音,並要求劉軒改正錯誤。
但劉軒卻堅持說自己沒有錯,劉墉對此很是憤怒,就拍打兒子的頭並罵了他一頓:「彈錯了就彈錯了,你還狡辯」。
但第二天,劉墉卻發樂譜出現了偏差,便也沒有端著父親的架子,拿出5元錢給兒子道歉,明確強調這是精神補償。劉軒也沒有懷恨在心,還還給了爸爸兩塊,說是沒有物有所值。
劉墉雖然對女兒的管理相對來說是非常自由的。但是在必修課上,劉墉對她要求也是非常的嚴格。
剛教劉倚帆學中文時,女兒的態度卻十分的散漫,在看不懂時,甚至會跟父親嬉皮笑臉,絲毫不嚴謹。
劉墉卻一反常態,臉色鐵青,命令她一遍又一遍地重讀,直至正確了為止。這是劉倚帆從未經歷過得,但對於學習漢語這件事,劉墉卻從未讓步。
孩子的成功與父母的教育是密不可分的,但這也是困擾著大多數家長的難題。如何將男孩培養成翩翩公子,將女孩養育得堅強獨立。
讓他們踏入社會後可以與人和平共處,不會欺負別人,也不會受到委屈,這是每個家長都需要做到的。這套《養育男孩》和《養育女孩》,就可以給父母做一個統一的「培訓」。
男孩和女孩在成長過程中,總會出現一定的差異,而這些差異也就告訴了父母不可以用相同的方式進行教育。
這兩本書就結合了多個實際案例,統一整理了教育的方式方法,對孩子的養育深層次的剖析透徹,讓家長可以輕鬆養出乖孩子。
這套書一共49元,原價68元,現目前書店周年慶,直接降價近二十!點擊連結購買,方便快捷,不到兩杯奶茶的價格,就可以領回這套「教育聖典」。
總結:正是因為劉墉從小對劉軒的嚴格管理,「強制」教育,才讓劉軒成長成謙謙公子,生活獨立自主,擁有著良好的金錢觀念。
而對女兒的放鬆管理讓劉倚帆變得更加的自信開朗,對未來有著自己明確的規劃。又是因為對於這兩個孩子的底線堅持,讓兒子了解到父親心中的那一抹柔情;
讓女兒知道了爸爸的嚴厲,從而對自己有了更加明確的目標。而劉墉這種看似「偏心」的教育方式,卻是存在著大大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