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墉的兩個孩子,上了哈佛和哥大,想讓孩子出色,父母要分開培養

2020-12-12 左言右語

劉墉,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著名畫家、作家、教育家等。畢業於哥倫比亞大學,獲取了博士學位。曾擔任紐約聖若望大學駐校藝術家、美國丹維爾美術館駐館藝術家、廈門大學客座教授 、聖文森學院副教授等職位,他的作品更是被譽為「青少年心靈溝通的橋梁」。

劉墉的一對子女也是非常的優秀,兒子劉軒,是散文專欄作家及主持人、「我是演說家」的冠軍獲得者、更是畢業於一流學府哈佛大學。

女兒劉倚帆,也是從小成績優異,畢業於哥倫比亞大學新聞系的高材生。而這樣優秀的兒女,劉墉的教育方式卻完全不同,甚至是達到的「偏心」的地步。

劉墉教育孩子的方式。

01嚴格要求兒子

劉墉給劉軒各方面都制定了十分嚴格的制度:嚴格作息,不允許賴床;自己換洗衣物,自己做飯,什麼事情都必須親力親為。

劉軒在這之前一直跟隨著母親長大,母親一直都是較為溫柔的形象,突然被父親的的強權所控制,反差過大,他自然很不習慣。然而,劉墉卻堅持將教育進行到底,並沒會被兒子的眼淚軟化。

劉墉為了提高劉軒的勇氣,他選擇把兒子送到曼哈頓的「蛇患」中學,在對兒子的教育上,是絕對意義上的「虎爸」。

由於劉墉的「強制專權」,劉軒也沒有其他選擇,只能每天要花近3個小時上下學,父子關係一度處於劍拔弩張的架勢。

青春期的劉軒,也經常對劉墉教育方式進行反抗,後劉軒選擇哈佛大學心理系也是因為覺得劉墉心理上有病,為了方便以後對他進行開導。

02對女兒做個慈父

劉墉管理女兒的政策非常寬鬆,幾乎就是放任她自由。有一次,是半夜兩三點鐘。劉倚帆還在聽著音樂洗澡。

劉墉卻只提醒了一次,便不再多說什麼。結果,第二天,女兒打了個呵欠去上課,整天無精打採。

自然,自己就可以意識到生活規律的重要性,因此,劉墉對於女兒的管理非常的放鬆。根據孩子的不同狀態,選擇不同的教育方法

女兒可以一邊做作業一邊躺在地毯上看電視。劉墉卻說,一邊上網,一邊聽音樂,一邊做作業,不是說明了她可以一心多用嗎?正好適應這個時代的飛速發展。

03不管兒子女兒,都要堅守原則

劉墉雖然對兒子是「強制專權」的,但並非是不講道理。有一次,劉墉監督兒子彈鋼琴,他聽到兒子似乎彈錯了一個音,並要求劉軒改正錯誤。

但劉軒卻堅持說自己沒有錯,劉墉對此很是憤怒,就拍打兒子的頭並罵了他一頓:「彈錯了就彈錯了,你還狡辯」。

但第二天,劉墉卻發樂譜出現了偏差,便也沒有端著父親的架子,拿出5元錢給兒子道歉,明確強調這是精神補償劉軒也沒有懷恨在心,還還給了爸爸兩塊,說是沒有物有所值。

劉墉雖然對女兒的管理相對來說是非常自由的。但是在必修課上,劉墉對她要求也是非常的嚴格。

剛教劉倚帆學中文時,女兒的態度卻十分的散漫,在看不懂時,甚至會跟父親嬉皮笑臉,絲毫不嚴謹。

劉墉卻一反常態,臉色鐵青,命令她一遍又一遍地重讀,直至正確了為止。這是劉倚帆從未經歷過得,但對於學習漢語這件事,劉墉卻從未讓步。

孩子的成功與父母的教育是密不可分的,但這也是困擾著大多數家長的難題。如何將男孩培養成翩翩公子,將女孩養育得堅強獨立。

讓他們踏入社會後可以與人和平共處,不會欺負別人,也不會受到委屈,這是每個家長都需要做到的。這套《養育男孩》和《養育女孩》,就可以給父母做一個統一的「培訓」。

男孩和女孩在成長過程中,總會出現一定的差異,而這些差異也就告訴了父母不可以用相同的方式進行教育。

這兩本書就結合了多個實際案例,統一整理了教育的方式方法,對孩子的養育深層次的剖析透徹,讓家長可以輕鬆養出乖孩子。

這套書一共49元,原價68元,現目前書店周年慶,直接降價近二十!點擊連結購買,方便快捷,不到兩杯奶茶的價格,就可以領回這套「教育聖典」。

總結:正是因為劉墉從小對劉軒的嚴格管理,「強制」教育,才讓劉軒成長成謙謙公子,生活獨立自主,擁有著良好的金錢觀念。

而對女兒的放鬆管理讓劉倚帆變得更加的自信開朗,對未來有著自己明確的規劃。又是因為對於這兩個孩子的底線堅持,讓兒子了解到父親心中的那一抹柔情;

讓女兒知道了爸爸的嚴厲,從而對自己有了更加明確的目標。而劉墉這種看似「偏心」的教育方式,卻是存在著大大的智慧。

相關焦點

  • 兒子是哈佛博士、女兒考進哥大,「華人之光」劉墉如何教孩子?
    要知道,培養出一個牛娃就已經很難,而老劉家的名校精英「命中率」卻高達百分之百,除了優秀基因的遺傳因素之外,獨特的教育方法也一定起到了不小的作用,才能讓兩個孩子各自開花結果,擁抱明媚未來。劉墉在教育上的另一智慧,是「因材施教」。之前提到過,劉墉有一兒一女,而兩個孩子之間相差了17歲。
  • 兒子哈佛,女兒哥大,父親劉墉:小學到初中,我堅持陪伴孩子
    劉墉的兩個孩子相差17歲。老大兒子劉軒,哈佛大學心理學博士畢業,還是茱莉亞音樂學院的高材生,當過音樂製作人,主持人,還在綜藝節目《我是演說家》第二季拿了總冠軍,和父親一樣,是個才子。父母所要做的,就是用規則的手段,強化孩子良好的思考與行事的習慣。確實如此,規矩只是外在形式,思維和習慣才是內核。習慣要趁孩子小時就養好,讓好習慣在還沒太多自主意識時就「長」在身體裡。
  • 「華人之光」劉墉怎樣教育兒子為哈佛博士,教育女兒進入哥大?
    「華人之光」劉墉怎樣教育兒子為哈佛博士,教育女兒進入哥大?提及劉墉,肯定大部分人都會覺得十分熟悉。劉墉是華人世界中影響力最大的作家之一,很多他的作品賣得非常好。即使你沒有見識過他的樣子,但是你肯定聽說過他的經典名句。
  • 「華人之光」劉墉:兒子哈佛博士、女兒第一名考進哥大,家教典範
    工作之後,他的表現更為出色:22歲,斬獲金鼎獎;24歲,出版第一本暢銷書《螢窗小語》;27歲,主持獲金鐘獎;30歲,開始在紐約的大學教書;他是當今文壇最多產、最暢銷、最有影響力的作家之一,他的學生遍布全球,是當代華人聞名的教育家之一,《不瘋魔,不成活》的演講盛會,他被觀眾們稱之為「華人之光」,如今的劉墉成為了中國家喻戶曉的精神教父,他培養出了最優秀的兒女,被世人譽為
  • 兒子哈佛博士、女兒考進哥大,劉墉的「教養智慧」值得學習
    很多父母都覺得教育孩子是一個非常大的難題,過於放縱會造成溺愛,過於專制容易造成孩子的逆反,那麼,究竟怎樣才是給孩子教育的「度」呢?擁有著一雙品學兼優兒女的劉墉,就有著獨特的教育風格。其實提到劉墉,很多人都不會陌生,他有著許多談及稱讚的成就,當然身為父母最感興趣的就是他一雙十分令人驕傲的兒女:兒子劉軒是哈佛大學心理學博士,小女兒劉倚帆畢業於美國長春藤盟校哥倫比亞大學。
  • 劉墉:為什麼我說不要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
    除此之外,劉墉還是兩個孩子的爸爸:兒子劉軒畢業於哈佛大學,女兒劉倚帆畢業於哥倫比亞大學和沃頓商學院。他最暢銷的幾本被中國家庭奉為「育兒寶典」的書,最初都是為這兩個孩子創作的。  在長年的諮詢過程中,他發現:走進諮詢中心的家長,往往一開口就是「劉老師救救我,我都要發瘋了」,而這也是他們的孩子最常說的一句話。  家長不是不愛孩子,他們的要求多半合理;孩子也都很有禮貌,不像父母形容的糟糕。那問題出在哪兒?  劉墉的總結是:父母付出得愈多,要求得愈多;犧牲得愈多,不平得愈多。愛得愈深,傷得愈深;因為以生命去愛,所以不惜拼上生命。
  • 劉墉:孩子不打招呼就是「沒教養」?父母做好這三點,千萬別對比
    尤其是中國有著一些傳統,父母在家中有著絕對的強權,子女也不能違抗父母。 他們更像是父母的附屬品,這就加大了父母與子女之間的矛盾,父母當然是希望孩子能更好,可能培養好孩子的人非常有限。
  • 劉墉:兒子和女兒應有不一樣的教養方式
    現在,他被大家譽為「華人家教的典範」——不僅因為他桃李遍布全球,更因他親手培養出一雙優秀的兒女。劉墉23歲得子,在他的培養下,兒子劉軒一路考取了慣有「小哈佛」之稱的史岱文森高中、茱莉亞音樂學院、哈佛大學。現在是著名的心理學者、作家、演講家。
  • 孩子成長路上的精神導師,劉墉給孩子的成長書
    最終這個孩子奪得了《我是演說家》第二季的總冠軍。 這位風度翩翩、才華橫溢的帥哥叫劉軒,除了舞臺上耀眼的表現外,生活中他的經歷更令人驚嘆:他是哈佛大學心理學的博士。 教育教的既是「人」,也是「方法」。每個孩子都是純真善良的天使,需要父母付出心血和時間好好培養教導。
  • 作家劉墉教子有方,兒子哈佛博士畢業,女兒高中第一名進入哥大
    劉墉的兒子叫劉軒,在幼兒時期就跟著父母從臺灣移居到美國,從岱文森高中,進入了茱莉亞音樂學院,再到哈佛攻讀心理學博士,現在已是心理學家及音樂人,出版了4本書,還有了自己的公司。其中,父親的教育充滿著教育者的智慧,讓兩個孩子的天賦發出奪目的光彩。對兒子扮演嚴父角色劉墉在教育子女時,並沒有「一碗水端平」,對兒子的要求嚴得太多。
  • 兒子是哈佛博士,女兒是哥大學霸,名作家劉墉的育兒理念你學的會
    要談到最近讀到的跟教育、育兒相關的書,便是《劉墉給孩子的成長書》了,而且是一套系列共13冊。提到劉墉想必大家都不會陌生,是享譽海內的臺灣著名作家和教育家。很多在朋友圈和微博上流傳的金句多是來自於他。當然他的另一個身份也是兩個孩子的父親。應該說,在培養孩子的成就上,劉墉算得上是人生贏家和華人之光。兒子劉軒,是哈佛大學心理學博士,對於他大家也不會陌生。
  • 劉墉:如何教育孩子
    「強權」只是手段,孩子不是用規則就可以教得好的,規則總是會被他們忘掉的……但思考與行事的習慣一旦培養成功以後,便用不著藉助記憶,很容易地自然地就能在他們的人生中發生作用。父母所要做的,就是用規則的手段,強化孩子良好的思考與行事的習慣。
  • 劉墉劉軒:焦慮的父母,如何養出有出息的孩子?
    和大家討論一個問題,這個年頭,還有不焦慮的父母嗎? 當別人家的小孩報各種輔導班,學鋼琴,學編程,學奧數……你能否忍下心讓孩子在家裡玩耍? 這個問題我問我爸,他說:沒有,不可能不焦慮。 我上學的時候,他就很焦慮;我現在有兩個小孩,我也焦慮。
  • 作家劉墉:兒子上哈佛,女兒上沃頓商院,他有何教育秘訣
    劉墉不僅是國際知名的畫家、作家,還是一位成功的教育家,他雖然主要重心是放在專研藝術創作上的,但他對於子女的教育無意也是非常成功的,兩個孩子一位上了哈佛,另一位到了沃頓,可謂是人中龍鳳。這其中,卻是劉墉暗地裡下了功夫仔細分析過兩個孩子所得到總結出的方式,子女雙雙上名校,與劉墉對其不同教育方式所帶來的影響是離不開的。男孩女孩到底應該怎麼管教呢?
  • 劉墉:你不捨得給孩子立規矩,就會有人給孩子「長教訓」
    而父母要做的就是用規則的手段,強化孩子良好的思考與行事的習慣,劉墉也會想著不同的方法,幫助劉軒塑造能夠獨當一面的能力,在劉軒剛剛到美國的時候,因為語言的不同,他也不敢和同學們打交道,整天都是鬱鬱寡歡的。
  • 劉墉育兒經:教育孩子,要掌握這4點,培養出聽話優秀的學霸
    在生活中劉墉把一雙兒女都培養成了人才,不僅成績優異,在事業上也頗有成就。劉墉中西結合的教育觀念,堪稱育兒典範,有不少家長因此爭相學習,按照他的方法教育孩子。那麼劉墉平時都有哪些育兒方法呢?一、快樂教育眾所周知,中國家長的育兒觀念和外國家庭的教育觀點有較大的差距。不少父母在平時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不僅十分嚴肅,並且在任何事情上都喜歡過多幹涉。
  • 劉墉:如果你不捨得給孩子立規矩,就會有人給孩子「長教訓」
    現在很多孩子都是在家長的寵溺下長大的,所以導致很多孩子都沒有規矩。著名作家劉墉表示:如若你不捨得給孩子立規矩,就會有人給孩子「長教訓」。如果你不想以後孩子在社會上被人教訓,那從6歲前就要給孩子立規矩了。
  • 兒子哈佛博士,女兒獲總統獎!劉墉30年只做了一件事
    而在培養習慣教育兒女方面,就不得不提這位華人家教典範劉墉先生。作為勵志暢銷書作家,劉墉真正做到了事業家庭兩不誤。兒子劉軒是哈佛大學博士。劉墉說:「強權只是手段,孩子不是只用規則就能教得好的,規則總是會被他們忘掉的......但思考與行事的習慣一旦培養成功以後,便自然地和他們的生活融為一體。父母要做的就是用規則的手段,強化孩子良好的思考與行事習慣」。
  • 劉墉:父母捨不得從小給孩子立規矩,孩子長大後就會「長教訓」
    劉墉:你捨不得給孩子立規矩,就有人給孩子「長教訓」劉墉是一名作家,但是在教育孩子給孩子立規矩方面卻有自己的心得。他認為,孩子就是要從小立規矩,否則長大就會有人給孩子「長教訓」。劉墉的兒子從小生活在媽媽身邊,自己的一切媽媽都會打理好,基本不需要自己動手。
  • 《正面教養》:劉墉暢談教育經驗心得,父母的態度決定孩子的未來
    爸爸狠狠瞪他的時候,他有些怕,但沒有哭,可大姐這一句話,讓孩子的眼淚一下子就流了出來。和老師溝通交流後,大姐發現自己兒子並不是和同學打架,而是勞動時工具壞了,意外傷到了同學。很多家長在發生類似情況的時候,往往都會不分青紅皂白先把孩子罵一頓,很少發現孩子的不安和害怕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