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墉:如果你不捨得給孩子立規矩,就會有人給孩子「長教訓」

2020-12-12 小紫月媽媽

老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

現在很多孩子都是在家長的寵溺下長大的,所以導致很多孩子都沒有規矩。著名作家劉墉表示:如若你不捨得給孩子立規矩,就會有人給孩子「長教訓」。如果你不想以後孩子在社會上被人教訓,那從6歲前就要給孩子立規矩了。

很多父母在對孩子應不應該立規矩上猶豫不定,如果規矩立不好,可能最終會給孩子養成不好的習慣。作家劉墉有著一雙兒女,在教育孩子方面有自己獨特的教育心得。他認為,孩子就應該從小立規矩,否則長大後就會有人給孩子「長教訓」。

劉墉稱,在兒子劉軒小時候,因為忙於工作,所以疏忽了孩子的成長。在兒子7歲的時候,他們全家便移居到了美國。因為之前一直都是生活在媽媽身邊,一切事物都有媽媽給打理好。

但是到了國外的劉軒,因為環境的陌生,並且身邊也沒有朋友,很難適應的他,變得膽小自閉、越來越內向,很怕與外人溝通。作為父親的劉墉,也意識到了孩子的變化。於是他給孩子使用了中國的「強權」式教育法,給兒子劉軒制定了嚴格的規矩,為了讓孩子變得獨立。

面對孩子特別內向,不愛與人溝通,劉墉也很有辦法。他會帶著孩子去看電影,並且以沒有代表為由,讓孩子去問別人幾點了。這種強迫孩子與他人交流,起初劉軒很緊張,但是次數多了,他也可以很輕鬆地與人溝通了,也不再恐懼交流。

劉軒曾問過父親為什麼總是忘記戴表。劉墉回答道:

「我是給你提供機會與人交流,讓你學會如何和人打交道」。劉軒也明白了父親的良苦用心。

很多父母也質疑過劉墉的教育孩子方式,如此管束孩子,難道孩子不叛逆嗎?

對此,劉墉也回答過這個疑問。

他說:「在孩子成長過程中也有逆反心理,但是這種叛逆是孩子在與自己的心理作戰」。

在這個時期就特別需要家長的耐心勸導,劉墉為了拉近兒子與自己的關係,會陪孩子一起看電影、染頭髮、滑旱冰。

他認為,在規則上對孩子嚴格,那在生活中就要給孩子更多的關心和照顧。

在劉墉的強制教育下,劉軒也不負眾望考入了哈佛大學。當他真正長大了劉墉也漸漸地收掉了自己的強權,更多地讓孩子自主選擇

父母要如何給孩子立規矩、培養好習慣呢?

曾有研究表明:2-6歲是孩子行為習慣養成的黃金期,孩子在2歲時,性格和行為習慣已經具有了有很明顯的特徵。

所以在這個期間的孩子可塑性和創造性也是最好的,也是父母培養孩子行為習慣的最佳時期。家長可以像劉墉一樣學習,給孩子制定能夠輕鬆完成的規矩。比如要自己穿衣服,自己吃飯,要收拾自己的房間。讓孩子長時間堅持下來,一定會有質的變化。

塞內加曾經說過:教誨是一條漫長的道路,榜樣是條捷徑。

你希望孩子成為是什麼樣的人,你就先去成為那個人。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同樣孩子也是父母的鏡子。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總會無意識地去模仿父母的行為。如果你希望孩子可以主動學習,那麼你就應該放下手機,多讀書看報,潛移默化地引導、影響孩子。

給孩子樹立好榜樣,才會讓孩子在長大成人後成為一個有規矩的人。

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時,都會採取吼叫的方式。其實如果父母的聲音越大,孩子接收到的信息就越少。因為孩子太小,對語言理解能力還不是很好,處於一個模糊的階段。所以父母控制自己的情緒也很重要。比如當孩子犯錯誤的時候,應該溫和地和孩子溝通,再教給孩子正確的解決辦法。

這樣孩子能夠分清哪些行為是正確的哪些是錯誤的,以後才不會再犯。

根據蒙特梭利發現的兒童敏感期得知:孩子性格、習慣養成的關鍵期是2-6歲。但這個階段孩子對故事以及圖片最為敏感,因此,用繪本來教育是最適合的。

我家孩子在2歲多就看了很多的繪本,每套都是精挑細選,其中他非常喜歡的一套叫做《好孩子好素質》。這套書共有12冊,適合0-6歲的孩子,針對孩子應該培養的好習慣加以引導,形成孩子良好的素質、性格。

整套書讀下來,我發現孩子的比以前有禮貌多了,很自然地養成了好習慣,很少要我督促了

這套繪本內容涵蓋了孩子必備的12個主題,包括:懂禮貌的寶寶、講衛生的寶寶、我愛生活、我很友好、我會動手做、我會感恩、勇敢的寶寶、我會感恩、有愛心的寶寶、我的夥伴多、我愛運動等。

內容詳實,情節豐富,插畫色彩鮮豔。每個主題都令孩子非常感興趣,讀過之後也印象深刻。

而且12冊僅售59.8元,平均下來一本書的價格還不到5塊錢,給孩子買玩具都不止這些。既能教育孩子又能促進親子關係,何樂而不為呢?

相關焦點

  • 劉墉坦言:你不捨得給孩子立規矩,就會有人給孩子「長教訓」
    文/好奇的萌娃控最近在網上看到,很多父母都說孩子被自己寵壞了,每到吃飯的時候就想看動畫片,不給的話就不吃飯,而家長這個時候就心狠不起來,就會讓孩子看一會動畫片,到最後孩子就會變得超級沒有規矩。劉墉坦言:你不捨得給孩子立規矩,就會有人給孩子「長教訓」中國式教育:家長要有規則的手段,讓孩子養成良好的思考和行事習慣劉墉表示:在兒子劉軒小的時候,自己總是因為工作太忙,所以忽略了他的成長。
  • 劉墉教育方式:你捨不得給孩子立規矩,就會有人給孩子「長教訓」
    為此,很多家長因為要不要給孩子立規矩的事情而感到煩惱,而又一雙兒女的知名作家劉墉,他有著自己獨特的教育方式和心得體會。劉墉獨特的教育方式:你捨不得給孩子立規矩,就會有人給孩子「長教訓」中國式的教育方式:父母需要使用一些規則的手段,強化孩子良好的思考模式和形式習慣劉墉曾經說過,他的兒子劉軒在小的時候,自己工作很忙,忽視了孩子的成長。
  • 劉墉:你不捨得給孩子立規矩,就會有人給孩子「長教訓」
    很多父母覺得,不給孩子立規矩,怕孩子好習慣養不成;給孩子立過多的規矩,又怕影響到孩子的自由成長。因為劉軒常年在媽媽的身邊被嬌生慣養,突然被劉墉強權管制,自然會非常的不習慣,而這些也同樣被劉墉看在眼中,他覺得:如果就因為孩子的不適應就此打住,那麼孩子就永遠不會得到成長。
  • 劉墉:父母捨不得從小給孩子立規矩,孩子長大後就會「長教訓」
    文/飛愛媽媽很多父母都會跟孩子做一些約定,但是每當孩子耍賴用一些行為變相讓父母妥協的時候,家長就會放棄自己的原則,孩子也變得越來越沒規矩。其實給孩子立規矩這件事是非常考驗父母的,如果父母狠不下心,規矩永遠立不好,最終只會給孩子形成不好的習慣。
  • 父母第一課:你不捨得給孩子立規矩,就會有人給孩子長教訓
    孩子大了更管不住!我們明明是想讓他不受束縛快樂成長,怎麼變成這樣了呢?」閨蜜困惑不已。「很簡單。」我告訴閨蜜,「『無規矩不成方圓』,你錯就錯在,沒有給孩子立規矩。」能看出來,「虎媽」劉璇只是管教方式很嚴格,並沒有用控制欲來束縛孩子。她還說等兒子再長大一點,她就會退居二線。也正是因此,雄赳赳不僅沒有出現網友們擔心的情況,反而能夠讓人感受到,他是一個生活在溫暖和關愛裡的孩子:每天起床後,會向媽媽問好:「媽媽,我愛你!」
  • 不打不罵,如何讓孩子聽話?學會給孩子立規矩很重要
    回家後看著兒子不聽話的樣子,氣不過又把兒子打了一頓。但是本來以為兒子會經過這次教訓變乖一些,沒想到兒子變得越來越叛逆了,現在經常和表哥對著幹。看來打罵教育不一定能夠解決孩子不聽話,反而還會讓孩子更加叛逆。
  • 不給孩子立規矩?小心養出巨嬰!5個原則教你成功給孩子立規矩
    給孩子立規矩,讓孩子遵守規矩,是保證孩子在秩序中成長,學會判斷是非善惡,學會自我約束,將來才能更好地融入社會中。如果家長沒有從小給孩子立規矩,他就不會懂得自己的言行是否妥當,是否越界,長大後很容易變成一個任意妄為、不遵守社會規則的人,他的人際、工作、情感等都會受到很大的影響。這種不適應社會規則的人,有的會一蹶不振,有的會變得暴躁無禮甚至變成反社會人格。很多巨嬰就是從小沒有規矩的人。
  • 「你不讓孩子玩手機,辭職帶娃吧!」和隔輩同住,給孩子立規矩難
    比如工作上不受影響、有人做一日三餐、逛街聚會有時間、孩子的衣食住行老人也能搭把手……但別看表面輕鬆,實際上箇中滋味只有自己清楚。尤其是在帶孩子方面,寶媽和老人也許不能達成一致。當出現育兒方面的分歧時,往往是激發矛盾,累人的時候。因為,孩子像棵小樹似的長歪了,家長就得給孩子立規矩。
  • 這樣給孩子立規矩,是最蠢的辦法
    很多人可能不明白:孩子吃糖是對身體不好,媽媽讓她長長記性有什麼不對?我能理解這位媽媽給孩子立規矩的急切心理,可是這樣的辦法、還有這樣的說理方式,實在是不敢恭維。如果不想讓小女孩吃棒棒糖,那完全可以跟她說吃糖的各種壞處,然後立個不許吃糖的規矩,不給她買不就得了?爸爸媽媽們一定要明白:教孩子負責、給孩子立規矩和懲罰是兩回事。
  • 不打不罵就能輕鬆給孩子立規矩
    很快兩集就演完了,當我要起身關掉電視劇的時候,淼淼開始和我矯情起來,懇求我再讓她看一集,我很堅定說,是你答應媽媽的看兩集,時間到了,請你說到做到。淼淼很不高興的就走了。事後我有點後悔,是不是太嚴厲了?我這麼做,會不會給孩子留下陰影?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寶貝能快樂成大,也希望這段親子時光是快樂的,而不是充滿矛盾的。直到我看到《給孩子立規矩》這本書,我找到了答案。
  • 劉墉先生的教子經,教育孩子不發愁
    說起來教育孩子,有很多家長有說不完苦惱和憂愁,為啥自己的孩子不聽話,老是有逆反心理,是孩子本來就不聽話,還是自己的教育方式出了問題?這些問題真是一言難盡,沒有孩子生下來就是壞人,更多的還是後天環境造成的影響。
  • 李玫瑾:給孩子立規矩要趁早,規矩立得越晚,孩子越難管教
    昨天帶孩子出門玩,碰到苗苗媽,兩個孩子玩到一起後,我們兩個媽媽也開始聊天。她拉著我吐苦水:「我家苗苗啊,真的是太淘氣了,沒有一點女孩樣。關鍵是她才3歲,瘋狂迷戀手機,吃飯非要看手機,睡覺前也非要看手機。只要看到有人拿出手機,她都想去搶著看。你說這麼小的年紀,怎麼手機癮這麼大?」
  • 到底該不該給孩子立規矩?經歷過這些,你就知道如何從小培養
    一、家長要不要給孩子立規矩,答案是肯定的有很多家長認為孩子小不用給孩子立規矩,等到孩子大了孩子自然能夠明白,其實這種想法是不對的。舉個例子:要想讓一顆小樹苗,長成一顆參天大樹,還要時不時給修整一下枝條,以免長歪。孩子也是一樣的,家長不管就像讓孩子自然成才那是不可能的。
  • 劉墉:如何教育孩子
    劉墉看在眼裡急在心裡,決定用傳統的中國強權式教育來改造「兒子」。首先,劉墉給兒子制訂了嚴格的生活制度:嚴格作息,不準偷懶;自己的事自己做,不僅要自己洗衣服,如果父母不在家,還要自己做飯。劉軒在母親身邊嬌生慣養,突然被父親強權管制,自然很不習慣,但劉墉並不因兒子的淚水而軟化,堅決將強權式教育進行到底。
  • 孩子幾歲就該立規矩?學會給娃立規矩,這個年紀就該開始了
    後來老師推薦了一個辦法,給孩子制定一個計劃表,讓孩子對著計劃表裡規矩完成好每一件事,做得好就可以得到相應的獎勵。自從小玉做了這個計劃表後,他的兒子不再拖拖拉拉,能很好地完成每件事。那麼在什麼年齡階段對孩子立規矩呢?
  • 作家劉墉做客武大談教子:孩子戀愛越早越好
    東方網12月25日消息:「如果你們做了父母,越早讓孩子戀愛越好!」23日晚,著名作家劉墉在武漢大學演講,如此「怪異」的理論,讓在場近千名大學生笑翻了天。    登臺:全場笑翻18次   邊分頭,金絲眼鏡,一身黑西裝,內穿標誌式的背帶褲。
  • 什麼時候給孩子「立規矩」?不要晚於這個時間,否則可就不好管了
    孩子不聽話,多半是父母「規矩」沒立好鄰居家有一個孩子,名字叫磊磊,今年才剛2歲半,是個非常帥氣的男孩子,但那是作為他們的鄰居,有一件事非常的苦惱,那就是每到深夜的時候,都能聽見隔壁教訓孩子的聲音,父母的咆哮和孩子的哭鬧混在一起,簡直讓人不能好好睡覺。
  • 這樣給孩子立規矩,是最愚蠢的做法
    你可能會問:孩子吃糖是對身體不好,媽媽讓她長長記性有什麼不對?我能理解這位媽媽給孩子立規矩的急切心理,可是這樣的辦法、還有這樣的說理方式,實在是不敢恭維。所以如果這個時候我們沒有採用正確的方式來告訴孩子什麼是「規則」,他就會進入誤區。下次再路過超市,她可能真的不會再要棒棒糖了,因為媽媽會「懲罰」自己。
  • 給孩子立規矩要趁早,越早立規矩,孩子越優秀!
    其實不然,李玫瑾教授曾說過:「孩子3歲時,你不滿足他的要求,他最多就是滿地打滾;可是當他15歲時,他可能會自殘、自殺,和你爭吵;當他20多歲時,可能會怨恨你,甚至攻擊你!」 所以給孩子立規矩一定要趁早,那麼家長在生活中要如何給孩子立規矩呢?
  • 幼兒園老園長:家長在這幾件事情上,越是捨得孩子,孩子越優秀
    在這幾件事情上,越是捨得孩子,孩子就會越優秀。孩子衣服上多了一滴油滴,都想要去問問幼兒園的老師怎麼回事。其實,家長過分的呵護自己的孩子,那麼老師也不敢讓你的孩子去做什麼事情,孩子就無形中失去了鍛鍊的機會,因此家長應該要捨得用孩子。在家裡的時候,讓孩子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不是家長偷懶,而是孩子必須要學會做家務,因為未來的路還很長,需要他自己去走,我們不可能永遠陪伴著他,只能夠教會他如何更好的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