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墉坦言:你不捨得給孩子立規矩,就會有人給孩子「長教訓」

2020-12-12 好奇的萌娃控

文/好奇的萌娃控

最近在網上看到,很多父母都說孩子被自己寵壞了,每到吃飯的時候就想看動畫片,不給的話就不吃飯,而家長這個時候就心狠不起來,就會讓孩子看一會動畫片,到最後孩子就會變得超級沒有規矩。

為此,很多父母對於立規矩這件事情都會感到頭疼,而作為一對兒子的知名作家劉墉,他對於這方面卻有著自己獨特的心得。

劉墉坦言:你不捨得給孩子立規矩,就會有人給孩子「長教訓」

中國式教育:家長要有規則的手段,讓孩子養成良好的思考和行事習慣

劉墉表示:在兒子劉軒小的時候,自己總是因為工作太忙,所以忽略了他的成長。在兒子劉軒7歲的時候,全家便移民到了美國,在國外的劉軒,因為陌生的環境,身邊沒有任何朋友,長期下去讓他養成了自閉、內向的性格。不想和周圍人溝通,而作為父母的劉墉,才意識到這一點。

所以劉墉對兒子採用了中國的「強權」教育法,他為兒子劉軒制定了嚴格的生活規則: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嚴格作息,不能偷懶;自己洗衣服,而且當父母不在家的時候,必須要自己做飯。

劉軒從小就在媽媽的身邊,根本就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突然被劉墉用這種方式強行管制,自然是很不習慣的。而這些都被劉墉看在眼睛裡面,他認為:如果因為孩子的不適應而就此停下,那麼孩子永遠都不會成長!以後就很難步入社會,別人會給他「長教訓」。

其實中國式「強權」教育只是一種手段,孩子並不是僅用規則就可以教得好的,規則總是會被孩子忘記,可是一旦思考和行為習慣被養成後,孩子就可以自然地在人生中發生反應。

而父母需要做的就是採用「強權」教育,來讓孩子養成良好的思考和行事習慣。劉墉也想了很多不同的方式,希望能夠幫助兒子養成獨當一面的能力。

劉墉得知兒子因為剛到美國,因為語言的不同,不敢和人交流。他便經常帶著兒子看電影,在路上還讓兒子經常去問路人:「現在幾點了」這種問題。

剛開始劉軒很緊張,漸漸地劉軒可以和不同的人說過溝通了,兒子也非常好奇:「為什么爸爸總是忘記戴表」?劉墉總是一笑置之,後來劉墉對兒子說:「我是要訓練你放得開,如果連口都不能開,如何和人打交道?」兒子聽到後才明白父親的良苦用心。

因為劉墉的強權教育,劉軒很小的時候就學會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這也讓很多美國的孩子自愧不如。

家長如何培養孩子的好習慣?

1. 根據研究表明:2-6歲是孩子行為習慣養成的關鍵期,在孩子兩歲的時候,他的性格和行為習慣已經有了很明顯的特徵,這個時候孩子的性格和習慣可塑性很強,這個時候也是父母培養孩子行為習慣的最佳時期。

2. 很多父母都不知道如何去培養孩子的好習慣,對於2-6歲這個時候的孩子會有很多的無奈與力不從心,父母這個時候就會使用打罵的方式來強迫孩子養成好習慣,這種方式是不建議採用的。

6歲之前的孩子是聽不進去任何道理的,唯一獲取知識的捷徑就是故事,所以劉墉老師給大家安利這套書籍,共10冊裡面包含如何合理科學的去教育孩子。

這套《兒童情緒管理與性格培養繪本》很不錯,中英雙語繪本,對於家長啟蒙孩子英文也有很大幫助。在3歲之前,父母可以讀給孩子聽;3-6歲後可以當成好習慣養成的故事書,用來幫助孩子管理情緒,養成好性格。

平時父母帶孩子看書的同時,也可以教孩子生活小技巧。正好碰上這次減價大活動,為什麼不給孩子入手一套呢?一個人讀書的厚度,決定了人生的高度。

相關焦點

  • 劉墉:如果你不捨得給孩子立規矩,就會有人給孩子「長教訓」
    現在很多孩子都是在家長的寵溺下長大的,所以導致很多孩子都沒有規矩。著名作家劉墉表示:如若你不捨得給孩子立規矩,就會有人給孩子「長教訓」。如果你不想以後孩子在社會上被人教訓,那從6歲前就要給孩子立規矩了。
  • 劉墉教育方式:你捨不得給孩子立規矩,就會有人給孩子「長教訓」
    為此,很多家長因為要不要給孩子立規矩的事情而感到煩惱,而又一雙兒女的知名作家劉墉,他有著自己獨特的教育方式和心得體會。劉墉獨特的教育方式:你捨不得給孩子立規矩,就會有人給孩子「長教訓」中國式的教育方式:父母需要使用一些規則的手段,強化孩子良好的思考模式和形式習慣劉墉曾經說過,他的兒子劉軒在小的時候,自己工作很忙,忽視了孩子的成長。
  • 劉墉:你不捨得給孩子立規矩,就會有人給孩子「長教訓」
    很多父母覺得,不給孩子立規矩,怕孩子好習慣養不成;給孩子立過多的規矩,又怕影響到孩子的自由成長。因為劉軒常年在媽媽的身邊被嬌生慣養,突然被劉墉強權管制,自然會非常的不習慣,而這些也同樣被劉墉看在眼中,他覺得:如果就因為孩子的不適應就此打住,那麼孩子就永遠不會得到成長。
  • 劉墉:父母捨不得從小給孩子立規矩,孩子長大後就會「長教訓」
    文/飛愛媽媽很多父母都會跟孩子做一些約定,但是每當孩子耍賴用一些行為變相讓父母妥協的時候,家長就會放棄自己的原則,孩子也變得越來越沒規矩。其實給孩子立規矩這件事是非常考驗父母的,如果父母狠不下心,規矩永遠立不好,最終只會給孩子形成不好的習慣。
  • 父母第一課:你不捨得給孩子立規矩,就會有人給孩子長教訓
    孩子大了更管不住!我們明明是想讓他不受束縛快樂成長,怎麼變成這樣了呢?」閨蜜困惑不已。「很簡單。」我告訴閨蜜,「『無規矩不成方圓』,你錯就錯在,沒有給孩子立規矩。」並警告他:「你哭也得寫,不哭也得寫。開開心心也得寫,翻滾著也得寫。」
  • 不打不罵,如何讓孩子聽話?學會給孩子立規矩很重要
    回家後看著兒子不聽話的樣子,氣不過又把兒子打了一頓。但是本來以為兒子會經過這次教訓變乖一些,沒想到兒子變得越來越叛逆了,現在經常和表哥對著幹。看來打罵教育不一定能夠解決孩子不聽話,反而還會讓孩子更加叛逆。
  • 不給孩子立規矩?小心養出巨嬰!5個原則教你成功給孩子立規矩
    隨著年齡的增長和社交的擴大,孩子需要遵守的規矩會越來越多,但是,在孩子兩三歲時,給他們立過多的規矩反而會讓他們混亂。規矩越多,執行起來就越複雜,如果孩子做不了,那麼就會淪為擺設。在給孩子立規矩之前,父母最好先仔細想想,哪些規矩是目前最需要立的,可以根據孩子的情況,定下一些簡單的基本規矩,要注意的是,這些規矩要適合孩子的年齡和身心狀態。
  • 不懂得立規矩的父母,養不出有出息的孩子
    有一位老教授,他的17歲兒子天天找他要東西,父親一不答應,孩子就會扒著窗戶揚言要跳樓,要去死了。 老父親無奈,只能次次妥協,一次兩次,今天手機、明天電腦、後天遊戲,什麼耐克鞋、自行車,通通滿足孩子。後來,老父親意識到這樣下去不是辦法,便向李玫瑾教授求助,她給出的回答是:「晚了,孩子3-6歲的時候你不管,現在想管也管不了,不給也不行了,你就給吧,給不起的話只能熬了。」 老父親已經被孩子吃定了,成為「怕孩子生氣、怕得罪孩子的父母」。
  • 不打不罵就能輕鬆給孩子立規矩
    很快兩集就演完了,當我要起身關掉電視劇的時候,淼淼開始和我矯情起來,懇求我再讓她看一集,我很堅定說,是你答應媽媽的看兩集,時間到了,請你說到做到。淼淼很不高興的就走了。事後我有點後悔,是不是太嚴厲了?我這麼做,會不會給孩子留下陰影?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寶貝能快樂成大,也希望這段親子時光是快樂的,而不是充滿矛盾的。直到我看到《給孩子立規矩》這本書,我找到了答案。
  • 劉墉先生的教子經,教育孩子不發愁
    說起來教育孩子,有很多家長有說不完苦惱和憂愁,為啥自己的孩子不聽話,老是有逆反心理,是孩子本來就不聽話,還是自己的教育方式出了問題?這些問題真是一言難盡,沒有孩子生下來就是壞人,更多的還是後天環境造成的影響。
  • 「你不讓孩子玩手機,辭職帶娃吧!」和隔輩同住,給孩子立規矩難
    比如工作上不受影響、有人做一日三餐、逛街聚會有時間、孩子的衣食住行老人也能搭把手……但別看表面輕鬆,實際上箇中滋味只有自己清楚。尤其是在帶孩子方面,寶媽和老人也許不能達成一致。當出現育兒方面的分歧時,往往是激發矛盾,累人的時候。因為,孩子像棵小樹似的長歪了,家長就得給孩子立規矩。
  • 這樣給孩子立規矩,是最蠢的辦法
    很多人可能不明白:孩子吃糖是對身體不好,媽媽讓她長長記性有什麼不對?我能理解這位媽媽給孩子立規矩的急切心理,可是這樣的辦法、還有這樣的說理方式,實在是不敢恭維。如果不想讓小女孩吃棒棒糖,那完全可以跟她說吃糖的各種壞處,然後立個不許吃糖的規矩,不給她買不就得了?爸爸媽媽們一定要明白:教孩子負責、給孩子立規矩和懲罰是兩回事。
  • 《規矩和愛》:何時給孩子立規矩最管用?這4個方法很有效
    父母不知道什麼是規矩有些父母沒有給孩子立規矩,本質原因是他們並不知道規矩是什麼,自己也沒有規矩,還是像孩子一樣。就像是每一個熊孩子的背後都有一個熊父母。沒有不能做規矩的孩子,只有不會做規矩的父母。在孩子眼中也沒有任何規矩意識,自由自在,想做什麼就做什麼,習慣了被隨時滿足。父母不忍心給孩子立規矩父母好多時候對孩子是溺愛,父母有心為孩子定規矩,但是每次看到孩子犯了錯誤,哭哭啼啼的,父母就會妥協,好多時候都會把制定好的規矩打破。
  • 教育專家警告:不懂得立規矩的父母,養不出有出息的孩子
    3-6歲的時候你不管,現在想管也管不了,不給也不行了,你就給吧,給不起的話只能熬了。」父母把孩子當「祖宗」養,孩子就會把父母當「傻子」。,可孩子人不成,才又不成,該怎麼搞呢?」或許大多父母會覺得事情就這樣結束了,家規執行了,孩子也長了教訓。
  • 地鐵裡猛踹親媽,熊孩子慘遭暴揍...你還在說給孩子立規矩難?
    畢竟,家裡要是出一個熊孩子,我們肯定是吃不消的,按我媳婦的話說就是,看到撒潑打滾、淘裡淘氣的孩子就頭大,而且做父母的,我們也不願意自己的孩子會有被社會(別人)教訓的那一天。「你不教育自己的孩子,總有人會替你教育他的!」...
  • 李玫瑾:給孩子立規矩要趁早,規矩立得越晚,孩子越難管教
    昨天帶孩子出門玩,碰到苗苗媽,兩個孩子玩到一起後,我們兩個媽媽也開始聊天。她拉著我吐苦水:「我家苗苗啊,真的是太淘氣了,沒有一點女孩樣。關鍵是她才3歲,瘋狂迷戀手機,吃飯非要看手機,睡覺前也非要看手機。只要看到有人拿出手機,她都想去搶著看。你說這麼小的年紀,怎麼手機癮這麼大?」
  • 劉墉:如何教育孩子
    但是,和以往提倡孩子「自立」不同的是,劉墉又開始強權管制了,對兒子的事「橫加幹涉」。比如,在朋友的交往上,劉墉會嚴格監督。一次,一個穿著奇形怪狀、舉止另類的女孩到家裡找劉軒玩。劉墉看著極不順眼,一番盤問,把那個女孩嚇得落荒而逃。然後,劉墉走到兒子面前說,「十八歲之前,你的事情我可都要過問的,比如這個女孩,絕對不可以交往……」在教育劉軒的過程中,劉墉是個絕對的「中國式父親」。
  • 什麼時候給孩子「立規矩」?不要晚於這個時間,否則可就不好管了
    孩子不聽話,多半是父母「規矩」沒立好鄰居家有一個孩子,名字叫磊磊,今年才剛2歲半,是個非常帥氣的男孩子,但那是作為他們的鄰居,有一件事非常的苦惱,那就是每到深夜的時候,都能聽見隔壁教訓孩子的聲音,父母的咆哮和孩子的哭鬧混在一起,簡直讓人不能好好睡覺。
  • 孩子幾歲就該立規矩?學會給娃立規矩,這個年紀就該開始了
    俗話說得好,沒有規矩就沒有方圓,所以一個孩子的品行好壞,是依靠後天的規矩約束下影響的。從小在規矩束縛下長大的孩子,是不會變壞的,會保持著良好的品性。而沒有規矩約束的孩子,孩子長大後會變成什麼樣的人,誰都不好預測。
  • 到底該不該給孩子立規矩?經歷過這些,你就知道如何從小培養
    每次小王帶兒子出門,不出點「狀況」都過不去這一天,不是和小朋友爭搶東西,就是搞破壞,小王天天跟在後邊「擦屁股」看見兒子就一個頭兩個大。 估計生活中像小王家這樣的情況還挺多的,養育孩子過程中只要孩子高興怎麼著都行,更不用提給孩子立規矩啦!但是不給孩子立規矩就真的是為孩子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