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墉教育方式:你捨不得給孩子立規矩,就會有人給孩子「長教訓」

2020-12-12 林琳育兒日記

文/林琳育兒日記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在教育孩子時也是一樣,想要孩子懂禮貌,聽話,就應該適當的給孩子「立規矩」,但是,很多家長害怕規矩會束縛住孩子,限制孩子的自由,更多的希望孩子可以隨心、快樂的成長。

為此,很多家長因為要不要給孩子立規矩的事情而感到煩惱,而又一雙兒女的知名作家劉墉,他有著自己獨特的教育方式和心得體會。

劉墉獨特的教育方式:你捨不得給孩子立規矩,就會有人給孩子「長教訓」

中國式的教育方式:父母需要使用一些規則的手段,強化孩子良好的思考模式和形式習慣

劉墉曾經說過,他的兒子劉軒在小的時候,自己工作很忙,忽視了孩子的成長。在孩子7歲的時候,一家人搬到了美國生活,到了國外的劉軒,陌生的環境,再加上沒有朋友,劉軒開始變得膽小、自閉,不願意和人溝通,這個時候,劉墉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劉墉開始採取中國傳統的教育方式,他給劉軒制定了嚴格生活作息時間表,並立下規矩,「嚴格執行,不準偷懶」,不僅要自己洗衣服,在父母往出不在家時,還要自己做飯。

劉軒從小被媽媽寵大,可以說是嬌生慣養,突然的規矩,讓劉軒有些不習慣,但是劉墉並沒有改變自己的行為,他認為:如果因為孩子不適應就改變規矩,那麼孩子永遠不會成長,又怎麼會成為一個優秀的人。

其實「立規矩」,不過是一種手段,其主要目的並不是要把孩子束縛住,而是通過規矩加強孩子的思考與行事習慣,這種習慣一旦形成,自然會在孩子的人生中發揮良好的作用。

劉墉希望通過規矩讓劉軒可以獨當一面,初到美國,劉軒因為語言不通,不敢和同學交流,每日鬱鬱寡歡,知道這個情況的劉墉時常帶著兒子去看電影。

在去電影院的路上,劉墉會讓兒子去問路人或者是警察:「現在幾點了」,一開始,劉軒很緊張,說話還會結巴,時間長了劉軒開始漸漸習慣與人溝通,這才明白了父親的用意。

因為劉墉的「規矩」教育,劉軒很早就學會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這一點,讓很多孩子都自愧不如。

如何更好的教育孩子

1、規矩意識

孩子在2-6歲的時候,是性格形成的關鍵時期,這個時期要加強對孩子的教育,讓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適當的給孩子立一些規矩。

比如小一點的孩子,經常習慣在吃飯的時候看電視,家長首先要做的就是改變孩子這種習慣,給孩子立規矩,一開始,孩子可能會哭鬧,甚至是用不吃飯來威脅家長,但是記住不要妥協,讓孩子明白規矩就是規矩,哭鬧是解決不了問題的,以後他就不會這樣做了。

現在社會上熊孩子被人整治的新聞屢見不鮮,家長如果捨不得給孩子立規矩,總會有人給你的孩子「長教訓」。

2、榜樣的力量

塞內加曾經說過:教誨是一條漫長的道路,榜樣是條捷徑。

你希望孩子成為是什麼樣的人,很簡單,你就先去成為那個人。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總會無意識的去模仿父母的行為,你希望孩子可以主動學習,那麼你就應該放下手機,多讀書看報,潛移默化地引導、影響孩子。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難免會出現不良的行為、不好的性格,這個時候父母的教育就顯得十分重要,可能很多家長由於經驗不足,找不到合適的教育方式,在育兒路上顯得力不從心,這個時候推薦各位家長不妨藉助書籍的力量。

一套性價比超高的書籍:《正面管教》、《聽孩子說勝過對孩子說》、《好媽媽勝過好老師》、《好父母不吼不叫》、《好性格讓孩子受用終生》。

5本貼近生活案例的書籍,幫助你正確引導孩子,解決孩子自卑、蠻橫、自私、厭學等一系列問題,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做孩子的榜樣,正確引導孩子,讓你的孩子茁壯成長!

相關焦點

  • 劉墉:父母捨不得從小給孩子立規矩,孩子長大後就會「長教訓」
    文/飛愛媽媽很多父母都會跟孩子做一些約定,但是每當孩子耍賴用一些行為變相讓父母妥協的時候,家長就會放棄自己的原則,孩子也變得越來越沒規矩。其實給孩子立規矩這件事是非常考驗父母的,如果父母狠不下心,規矩永遠立不好,最終只會給孩子形成不好的習慣。
  • 劉墉:如果你不捨得給孩子立規矩,就會有人給孩子「長教訓」
    現在很多孩子都是在家長的寵溺下長大的,所以導致很多孩子都沒有規矩。著名作家劉墉表示:如若你不捨得給孩子立規矩,就會有人給孩子「長教訓」。如果你不想以後孩子在社會上被人教訓,那從6歲前就要給孩子立規矩了。
  • 劉墉坦言:你不捨得給孩子立規矩,就會有人給孩子「長教訓」
    劉墉坦言:你不捨得給孩子立規矩,就會有人給孩子「長教訓」中國式教育:家長要有規則的手段,讓孩子養成良好的思考和行事習慣劉墉表示:在兒子劉軒小的時候,自己總是因為工作太忙,所以忽略了他的成長。劉軒從小就在媽媽的身邊,根本就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突然被劉墉用這種方式強行管制,自然是很不習慣的。而這些都被劉墉看在眼睛裡面,他認為:如果因為孩子的不適應而就此停下,那麼孩子永遠都不會成長!以後就很難步入社會,別人會給他「長教訓」。
  • 劉墉:你不捨得給孩子立規矩,就會有人給孩子「長教訓」
    很多父母覺得,不給孩子立規矩,怕孩子好習慣養不成;給孩子立過多的規矩,又怕影響到孩子的自由成長。劉墉獨特的教育心得中國式教育:父母要用規則的手段,強化孩子良好的思考與行事習慣劉墉稱,在兒子劉軒小的時候,因為忙於工作,所以疏忽了他的成長。
  • 父母第一課:你不捨得給孩子立規矩,就會有人給孩子長教訓
    孩子大了更管不住!我們明明是想讓他不受束縛快樂成長,怎麼變成這樣了呢?」閨蜜困惑不已。「很簡單。」我告訴閨蜜,「『無規矩不成方圓』,你錯就錯在,沒有給孩子立規矩。」 陳小春的教育方式也是一個「立規矩」的典範。《爸爸去哪兒5》中,嗯哼給了Jasper一個小蛋糕,Jasper拒絕了,因為爸爸不讓他吃零食。
  • 劉墉:如何教育孩子
    但是,和以往提倡孩子「自立」不同的是,劉墉又開始強權管制了,對兒子的事「橫加幹涉」。比如,在朋友的交往上,劉墉會嚴格監督。一次,一個穿著奇形怪狀、舉止另類的女孩到家裡找劉軒玩。劉墉看著極不順眼,一番盤問,把那個女孩嚇得落荒而逃。然後,劉墉走到兒子面前說,「十八歲之前,你的事情我可都要過問的,比如這個女孩,絕對不可以交往……」在教育劉軒的過程中,劉墉是個絕對的「中國式父親」。
  • 劉墉先生的教子經,教育孩子不發愁
    說起來教育孩子,有很多家長有說不完苦惱和憂愁,為啥自己的孩子不聽話,老是有逆反心理,是孩子本來就不聽話,還是自己的教育方式出了問題?這些問題真是一言難盡,沒有孩子生下來就是壞人,更多的還是後天環境造成的影響。
  • 你捨不得教育孩子,社會會替你狠狠教育他
    別說打學生,現在的孩子之嬌貴,稍微嚴加管教,動不動就大哭大鬧。而溺愛孩子的家長特別是爺爺奶奶就會找到學校、教育局,要求老師賠禮、賠償,甚至還會對老師實行人身攻擊,打擊報復。老師在「一朝被蛇咬」後,對調皮搗蛋的孩子只好不聞不問,惹不起,還躲不起嗎?
  • 教育孩子立規矩,要先聽孩子的意見
    給孩子立規矩應遵循的7條原則  想要孩子將來在社會上立足,父母就要從小給孩子立規矩,幫助他樹立正確的是非觀、價值觀。但孩子不能像成人一樣「一點就透」,迅速領悟家長的意圖,所以要講究方式方法,才能讓孩子既清楚地知道這些規則,又不至於扼殺他的自由天性或造成心理問題。
  • 這樣給孩子立規矩,是最蠢的辦法
    這個媽媽這麼做,其實是讓孩子吸取教訓、學會對自己的選擇負責。可她沒有考慮到,給小孩子立規矩,說到底是幫TA建立對規則意識的認知。而這個前提條件是,用孩子能夠理解的話語和邏輯,去跟TA介紹規則。很多人可能不明白:孩子吃糖是對身體不好,媽媽讓她長長記性有什麼不對?我能理解這位媽媽給孩子立規矩的急切心理,可是這樣的辦法、還有這樣的說理方式,實在是不敢恭維。
  • 有規劃的教育——給孩子立規矩
    家長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教養、有規矩,社會能力強。但是立規矩也不能太早,家長在孩子成長的路上要進行有規劃的教育。一、 符合孩子的個人成長規律。比如,你不能要求一個三歲的孩子,要獨立洗澡,這顯然不符合一個三歲孩子的能力範圍。二、 該管的時候要管,該嚴肅要嚴肅。不能小時候對孩子很寵溺,長大後很嚴厲。小的時候不立好規矩,大了就會有各種反抗。三、從行為上進行規範,但要在思維上給以足夠的空間。孩子的思想、見解、創造力,應該得到更大的空間去展示。
  • 兒子上哈佛,女兒上沃頓,劉墉的教育方式,隱藏哪些智慧
    如果孩子身體差,還可以通過調整飲食、運動等方法來提高身體素質,但談到怎樣教育孩子,就讓很多人開始頭疼。光講大道理孩子聽不進去,可總是罵孩子,自己又不捨得。還有的家長認為,以前大家從來不會特意關注如何教育孩子,大家不也一樣順利長大了,因此就也有不少父母對教育孩子這個問題比較大意。
  • 如何給孩子立規矩
    都說一千對父母,有一千種教育孩子的方式,這絕對不誇張。可見,每一個家庭的教育方式不是千篇一律的。我從不信奉任何育兒專家的話,把他們的建議通通採納,但是,也不否決好的建議。好的,可以收入囊中,不適合我們家孩子的,我就全當看看就過,了解了解。
  • 父母的態度決定孩子的未來,《正面教養》裡看作家劉墉的教育心得
    少爺小姐看得出劉墉作為一個爸爸,對孩子的珍視。封面也挺有特色,兩朵沐浴著水滴滋潤的花朵,傾斜而下的雨滴預示著父母的照顧,一半的雨傘象徵著父母的愛護。豔麗的色彩展示著生活的美好。養育孩子就是這樣培育花朵的過程,適度的滋養很重要,適當的保護也很重要。在內容設置上,與其它講教育心得的書籍不同,這本書的是劉墉寫給自己女兒的書,也適合每個人的兒女看。
  • 地鐵裡猛踹親媽,熊孩子慘遭暴揍...你還在說給孩子立規矩難?
    畢竟,家裡要是出一個熊孩子,我們肯定是吃不消的,按我媳婦的話說就是,看到撒潑打滾、淘裡淘氣的孩子就頭大,而且做父母的,我們也不願意自己的孩子會有被社會(別人)教訓的那一天。「你不教育自己的孩子,總有人會替你教育他的!」...
  • 不給孩子立規矩?小心養出巨嬰!5個原則教你成功給孩子立規矩
    隨著年齡的增長和社交的擴大,孩子需要遵守的規矩會越來越多,但是,在孩子兩三歲時,給他們立過多的規矩反而會讓他們混亂。規矩越多,執行起來就越複雜,如果孩子做不了,那麼就會淪為擺設。在給孩子立規矩之前,父母最好先仔細想想,哪些規矩是目前最需要立的,可以根據孩子的情況,定下一些簡單的基本規矩,要注意的是,這些規矩要適合孩子的年齡和身心狀態。
  • 「你不讓孩子玩手機,辭職帶娃吧!」和隔輩同住,給孩子立規矩難
    比如工作上不受影響、有人做一日三餐、逛街聚會有時間、孩子的衣食住行老人也能搭把手……但別看表面輕鬆,實際上箇中滋味只有自己清楚。尤其是在帶孩子方面,寶媽和老人也許不能達成一致。當出現育兒方面的分歧時,往往是激發矛盾,累人的時候。因為,孩子像棵小樹似的長歪了,家長就得給孩子立規矩。
  • 不打不罵,如何讓孩子聽話?學會給孩子立規矩很重要
    面對這樣的熊孩子,很多父母會使用打罵教育,但是打罵教育存在著很多的弊端,其實想要讓孩子聽話,給孩子立規矩非常重要。但是本來以為兒子會經過這次教訓變乖一些,沒想到兒子變得越來越叛逆了,現在經常和表哥對著幹。看來打罵教育不一定能夠解決孩子不聽話,反而還會讓孩子更加叛逆。
  • 什麼時候給孩子「立規矩」?不要晚於這個時間,否則可就不好管了
    文/天意媽媽談育兒對於父母來說,能夠教育出一個優秀的孩子就是這一生最值得自豪的事情,很多父母在孩子剛出生的時候,就已經在思考如何才能給孩子更好的教育。孩子不聽話,多半是父母「規矩」沒立好鄰居家有一個孩子,名字叫磊磊,今年才剛2歲半,是個非常帥氣的男孩子,但那是作為他們的鄰居,有一件事非常的苦惱,那就是每到深夜的時候,都能聽見隔壁教訓孩子的聲音,父母的咆哮和孩子的哭鬧混在一起,簡直讓人不能好好睡覺。
  • 這樣給孩子立規矩,是最愚蠢的做法
    可她沒有考慮到,給小孩子立規矩,說到底是幫TA建立對規則意識的認知。而這個前提條件是,用孩子能夠理解的話語和邏輯,去跟TA介紹規則。你可能會問:孩子吃糖是對身體不好,媽媽讓她長長記性有什麼不對?我能理解這位媽媽給孩子立規矩的急切心理,可是這樣的辦法、還有這樣的說理方式,實在是不敢恭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