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秘籍君
現在有一個很奇怪的現象,就是明明孩子上小學和初中不用交學費了,可是家長花在孩子教育上的錢,反而比之前交錢時還要多。而且,家長們還樂此不疲,哪怕是砸鍋賣鐵,賣車賣房,也要把錢花在各種輔導班、興趣班上。
我身邊有不少家長,每到孩子開學季,不是發愁孩子的學費怎麼辦,而是發愁給孩子報幾個輔導班和興趣班,發愁哪個興趣班學了對孩子未來的前途發展更有利。這種現象,還愈演愈烈,超出一般人的想像。
孩子上3年興趣班花100多萬,老人賣了一套房
之前看了一個名叫《教師請回答》的教育節目,有一期講的是讓孩子上輔導班的事。說的是一位姥姥,為了讓外孫女上興趣班,賣了北京一套房,3年就給孩子花了120萬。孩子每天一放學就跟趕場子似的,到各種培訓機構和興趣班,去學走秀、表演、聲樂、芭蕾、鋼琴和珠心算等,可謂學得五花八門。
其實,孩子的父母並不贊成花這麼多錢培養孩子,可是孩子的姥姥出錢,就願意這樣安排孩子的教育。不過,如果老人教得好,父母又不用掏錢,也是好事。但老人花了這麼多錢,孩子竟然被主持人問的一道20以內的加法6+9等於幾給難住了。
要知道,孩子都已經6歲了,還答不出這個算術題,孩子的媽媽著急想提醒,姥姥還打斷說,孩子是因為沒有帶小算盤,帶了就會了。這種情況真是讓人很疑惑,給孩子花這麼多錢報興趣班,到底值嗎?
花大把的金錢投資孩子的課外興趣,會有哪些不良後果?
其實,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學習之外,能有一些興趣和才藝,並且也捨得為孩子的教育做投資。但是,如果真是孩子感興趣,且擅長,投資費用又是一般家庭可以接受的,這也是好事。但是,如果是那種普遍撒網,大把「撒錢」的教育投資,很可能有以下不良後果:
趕場子似的上興趣班,孩子容易厭學
一個孩子,如果每天或每周被家長安排上好多興趣班,就跟趕場子似的,會非常慌亂,沒有一點自己的自由時間。這樣,孩子就會陷入機械性學習,感覺自己的人生被家長安排了,很容易厭學,反而最後家長花了大把的錢都打了水漂。
學得太多太雜,反而不能學專
現在很多家長給孩子報興趣班,都是在攀比和盲目追求「藝多不壓身」的心理之下報的。結果,很容易導致孩子學得太多太雜,反而不能學得專,等於哪個都涉獵了,可哪個都拿不出手。
付出太多,家長希望越大可能越失望,影響親子關係
就像上文的姥姥一樣,賣掉北京一套房子供外孫女上興趣班,可想而知她對孩子抱有多大的期望。而且,她自然是希望付出越多,回報越大。但是,如果孩子並不如預期那樣學得好,家長就會非常失望,然後會嘮叨孩子珍惜學習機會,抱怨白花錢,時間久了就會影響親子關係。當然,也會影響一個家庭的和諧。
與其「砸錢」上各種興趣班,倒不如先讓孩子掌握以下能力
孩子上興趣班,多學一些東西固然重要。但是,要想孩子長大有出息,光靠興趣和才藝不行,關鍵還是得靠能力。所以,家長不妨讓孩子先掌握以下能力:
自律自控的能力
一個人想要取得成功,良好的自律自控能力很重要,孩子要想長大有出息也要學會這種能力。因為自律,可以不用家長多費心,孩子也知道努力學習,就比如放學知道做作業,課下也知道多看書。而自控能力,是讓孩子可以管住自己的行為和情緒,這對孩子的學習和人際交往都有幫助。
獨當一面的能力
所謂獨當一面,就是家長要放手給孩子學習和鍛鍊的機會,讓他掌握一些基本的獨立能力。同時,也要教育孩子遇事沉著、冷靜、勇敢、自信,多動腦子。這樣,就算遭遇困難和挫折,不用依靠父母,也能獨當一面。
與人交往的能力
人際交往,可以說是家長最該教給孩子的一種能力。因為,孩子長大走入社會,勢必要與人打交道。如果與人交往的能力強,不管是在生活還是在工作中,都能夠「得道多助」,人生會更加順暢。
【話題討論:家長們,你贊成花大把的錢給孩子報興趣班嗎?】
高級育嬰師,心理諮詢師,原創育兒漫畫文章作者。歡迎關注【育兒秘籍】,你想了解的育兒護理、成長發育、家庭教育、心理健康,都可以在這裡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