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肺部發育都不是很完善,由於發育不全很容易遭到外來病毒感染導致肺炎。一般新生兒肺炎可以分為產前感染和出生感染,感染的大部分原因都來自於母親,比如說吸入羊水、乳汁可能會攜帶病菌導致感染,也有可能是寶寶自身的原因導致乳汁、羊水或者其他分泌物等進入肺部引起感染。
怎樣判斷新生兒肺炎
新生兒有肺炎的話,通常會出現發燒的症狀,但現在很多患兒出現不咳嗽、不發燒、無症狀感染肺炎的情況。
想要判斷患者是否有肺炎,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數新生兒的呼吸和觀察新生兒的胸凹陷。一般小於2個月的嬰兒在安靜的狀態下,每分鐘的呼吸次數大於或者是等於60次時,可視為呼吸增快,那麼小於2個月的嬰兒吸氣的時候可見到胸壁下段有明顯的向內凹陷的一些症狀。這是由於患肺炎的時候,孩子需要比平時更用力的吸氣。
如果新生兒同時出現了呼吸增快,又有明顯的胸凹陷的症狀。這種情況下就表明孩子有肺炎的症狀了,就應該要及時的帶孩子去醫院做相應的檢查,找出病因,然後再對症治療。
新生兒肺炎會引發哪些併發症
新生兒肺炎,包括吸入性肺炎及感染性肺炎,新生兒吸入性肺炎是指新生兒產前或產時吸入大量胎糞,羊水,血液或生後吸入奶液引起的呼吸系統病理性改變,吸入性肺炎常見的併發症有肺部感染,肺不張,縱隔氣腫或氣胸,嚴重者會出現肺動脈高壓。
感染性肺炎可發生在宮內,分娩過程中或出生後,由細菌、病毒或原蟲等引起,由於氣體交換面積減少和病原體的作用,可發生不同程度的缺氧和感染中毒症狀,如低體溫,反應差,昏迷,抽搐以及呼吸循環衰竭。
新生兒肺炎如何預防
新生兒肺炎很多與宮內感染有關,預防新生兒肺炎孕婦要做好圍生期保健工作,儘量避免感染性疾病,要定期產檢,如果有感染,需要及時治療,對於胎膜早破,絨毛膜炎的孕婦在分娩前可以用抗生素預防胎兒感染。
新生兒在出生過後抵抗力比較低下,家長也要加強護理,做好環境衛生,護理好新生兒的臍部,也避免新生兒與感染病人接觸,以免發生交叉感染。
新生兒容易出現嘔奶,在餵奶的時候應當要及時拍背,細心餵養,以避免出現奶汁吸入性肺炎,也會容易繼發感染。
輕度肺炎是否需要住院:
2歲以下的小寶寶患輕微肺炎後最好是住院。因為寶寶的身體抵抗力遠遠不如成人,而且由於寶寶很多感官等都還沒有發育完全,就算是病情加重他們也不會表現出很明顯的症狀,往往等父母覺得不對勁了病情已經有點嚴重了。如果寶寶有拒絕進食、嘔吐症狀,一定要趕緊帶醫院,通過輸液來補充能量。
新生兒輕度肺炎的護理:
處在輕度肺炎的寶寶一般都會出現食欲不振、噁心嘔吐,所以平時在飲食上要注意保持清淡,餵食要多次少量,但是又保證營養足夠,最好母乳餵食。孩子在睡覺的時候經常幫助他們翻身,變換體位,有助於減少寶寶的肺部淤血。如果發現寶寶有痰,在寶寶咳嗽時,可以將自己的手背拱起呈空心狀,之後輕微地左右拍打孩子的背部,增加震動讓痰更容易通過咳嗽沿著氣管排出來。平時要避免寶寶和其他孩子接觸,防止交叉感染。
治療原則
治癒時間一般要根據病情的嚴重程度和感染的病原體來定。如果沒有合併症的話,一般來說5到7天左右治癒。如果累積到心臟,引起心肌受損,甚至肝功能受損的,病程也會延長,需要對肺炎及其併發症對症治療。一定要及時的去醫院就診,盡最大的可能來配合醫生積極治療,出院後也要按時複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