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海洋學院教師崔行騫在國際權威期刊《PNAS》上發表最新...

2020-12-14 上海交通大學新聞網

近日,上海交通大學海洋學院長聘教軌副教授崔行騫在國際權威期刊《PNAS》上,以第一作者的身份發表了題為《Niche expansion for phototrophic sulfur bacteria at the Proterozoic-Phanerozoic transition》的研究論文。該論文由崔行騫副教授與麻省理工學院的Roger Summons教授和馬健博士,奧克拉荷馬大學的劉小雷教授,賓州州立大學的Don Bryant教授,以及GeoMark公司的Don Rocher、John Zumberge博士等人合作完成。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PNAS)為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是綜合類的頂級期刊,影響因子為9.35。

該研究通過對比分析一系列拉伸紀至新生代的巖石/原油樣品和典型藍細菌模式菌株的生物標誌物分布,發現地質樣品中類胡蘿蔔素的分布規律在埃迪卡拉紀-寒武紀界面發生了巨大的轉變,並以此提出了埃迪卡拉紀晚期海洋中硫酸鹽含量的激增是導致水體中光合硫細菌在顯生宙出現繁盛的重要原因。

拉伸紀至新生代的特定芳香族類胡蘿蔔素分布規律

一直以來,芳香族類胡蘿蔔素被認為是光合硫細菌的典型生物標誌物,而此類化合物在地質樣品中的出現通常指示透光帶硫化現象。目前發現的最早的芳香族類胡蘿蔔素可追溯到16.4億年前的Barney Creek組。然而,芳香族類胡蘿蔔素中某些特定組分(如海綿烷和海綿紫紅烷)的生物來源目前仍不清楚。此外,近年來研究者們逐漸發現Barney Creek組和某些湖相樣品中發現的芳香族類胡蘿蔔素的分布規律與顯生宙海相樣品中發現的規律差異較大。尤其是近幾年關於藍細菌的基因研究提出了藍細菌也具有芳香族類胡蘿蔔素的合成能力。

該研究基於特定的芳香族類胡蘿蔔素可能來源於其他非光合硫細菌(如藍細菌)的假設,對有代表性的藍細菌菌株進行了生物標誌物測定,發現其芳香族類胡蘿蔔素的分布規律與Barney Creek組的芳香族類胡蘿蔔素極其相似,特別是雙芳類胡蘿蔔素均以海綿烷和海綿紫紅烷為主。該研究進一步分析了從拉伸紀至新生代的一系列巖石/原油樣品,發現在埃迪卡拉紀-寒武紀界面上下,芳香族類胡蘿蔔素的分布規律發生巨大改變。所有前寒武紀以及顯生宙湖相樣品中芳香族類胡蘿蔔素的分布規律與Barney Creek組以及藍細菌的分布規律一致,然而顯生宙海相樣品中的芳香族類胡蘿蔔素分布規律與光合硫細菌的分布規律更為接近。該研究認為芳香族類胡蘿蔔素在埃迪卡拉紀-寒武紀界面的巨變應該與海洋中的硫酸鹽含量有一定的關係—前寒武紀時期海洋中的硫酸鹽含量不足以支撐光合硫細菌的繁盛,而埃迪卡拉紀末期大氣氧含量的劇增使海水中的硫酸鹽含量增加,從而促進了光合硫細菌的繁盛。

崔行騫,2011年本科畢業於中國海洋大學地質學專業,2016年在美國佛羅裡達大學獲得地質學博士學位,2017-2019年在麻省理工學院(MIT)Roger Summons教授研究組從事博士後工作,2020年初加入上海交通大學海洋學院,目前任長聘教軌副教授。研究領域包括海洋碳循環、有機地球化學和地質生物學,目前已經在PNAS,Geology,EPSL,GRL等期刊上發表SCI論文20篇。

論文連結:https://www.pnas.org/content/early/2020/07/08/2006379117

相關焦點

  • ...上海海洋大學科研育人獲新成效!本科生在國際權威期刊發表論文
    本科生在國際權威期刊發表論文 2020-08-11 16: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上海交大海洋學院教師曹玲在《Nature》發表最新科研成果
    2020年8月19日,上海交通大學海洋學院教師曹玲在國際頂級期刊《Nature》上,以共同通訊作者和共同指導作者的身份發表了題為《The Future of Food from the Sea》的長研究論文(Article)。該論文是與美國加州大學聖塔巴巴拉分校的教授Christopher Costello和智利天主教大學的教授Stefan Gelcich等人合作完成。
  • 安徽科技學院教師再次在國際頂級學科期刊發表高水平論文
    近日,安徽科技學院食品工程學院青年教師陳春旭以第一作者在美國化學學會期刊《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最新一期(2020, Volume 66, Issue 34)發表論文《Commensal Relationship of Three Bifidobacterial Species Leads to Increase ofBifidobacterium
  • 黑龍江外國語學院李曉峰教授在國際權威期刊發表論文
    未來網高校頻道10月30日訊(記者 楊子健 通訊員 焦洪雙)近日,黑龍江外國語學院科研處副處長,信息工程系學科帶頭人李曉峰博士/教授在國際權威期刊《IEEE Access》(JCR一區,IF:4.089)發表題為「Medical Data Stream Distribution Pattern
  • 上海女教師成果登上國際頂級期刊,近10年中國大陸僅有5篇
    近日,上海外國語大學國際工商管理學院李文超助理教授以第一作者身份撰寫的論文 「High Sex Ratios and Household Portfolio Choice in China」 被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s在線檢索,即將在2021年發表。
  • 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學院Akbar博士在權威期刊Sustainability發表學術...
    Akbar博士在權威期刊Sustainability發表學術論文 http://www.huaue.com  2019年3月13日  來源:華禹教育網   2月上旬,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學院國際商學院 Akbar 博士以第一作者身份在 SSCI 來源期刊《Sustainability 》 (IF=2.075) 發表論文 「Is Bankruptcy Risk Tied to Corporate Life-Cycle?
  • 西安交大物理試驗班多名本科生在國際期刊發表高質量論文
    近日,西安交大物理試驗班本科生何鍶瑜、李長昊、孫迪昊等同學接連以第一作者在多個國際學術期刊發表高質量科研論文,西安交大均為第一作者單位。 該工作以「Tip-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 of DNA aptamers for Listeria monocytogene」為題發表在美國物理聯合會(AIP)旗下國際學術期刊Biointerphases(DOI:10.1116/1.5022303)上。
  • 上海海事大學教授陳繼紅擔任國際海洋知名SCI期刊共同主編
    Victor教授對國際海洋學術進步和OCMA期刊的發展做出了傑出貢獻。 自2020年6月份起,上海海事大學陳繼紅教授、紐西蘭梅西大學Bruce Glavovic教授和澳大利亞陽光海岸大學Tim Smith教授共同接任OCMA期刊的共同主編(Co-Editor-in-Chief)。華東師範大學李秀珍教授和伯南布哥聯邦大學M.
  • 計算機科學技術學院教師半年度在國際期刊上發表十餘篇高水平論文
    新聞網訊 2020年1月到6月,計算機科學技術學院教師於佳、陳程立詔、張翰林、夏輝、田呈亮、彭衝在《IEEE Internet of Things Journal》《IEEETransactions on Image Processing》《IEEE Transactions on Dependable
  • 最新| 上海交大船舶與海洋工程、臨床醫學、工商管理等7個學科位列...
    上海交通大學有7個頂尖學科,包括生物學、船舶與海洋工程、網絡空間安全、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口腔醫學、工商管理。軟科中國最好學科排名的指標體系包括人才培養、科研項目、成果獲獎、學術論文、高端人才五個指標類別,下設16個指標維度,共計50餘項反映學科競爭力的客觀量化指標。排名數據全部來自權威第三方,如教育部、科技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國際和國內文獻資料庫等。
  • 我校教師應邀在國際權威期刊《化學會評論》發表封面論文
    新聞網訊:日前,化學科學與工程學院(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叢海林教授課題組應邀以我校為第一作者、通訊作者單位撰寫的論文「Current status and future developments in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colloidal crystals」被英國皇家化學學會權威期刊
  • 陝西科技大學薛儉教授團隊在國際權威期刊發表兩篇高水平論文
    Governance of Inter-provincial air pollution based on a Black–Scholes Options Pricing Model」在綠色與可持續科技類國際權威期刊《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上發表。
  • 西安交大理學院本科生在國際著名光學期刊發表文章
    在李福利、高宏等教授指導下,理學院物理學本科生呂陽和金宇同學在光的自旋Hall效應研究領域取得重要成果,以他們為第一作者的論文近期分別發表在國際著名光學期刊Opt.Lett.( 「Spin polarization separation of light reflected at Brewster angle」, Opt.
  • 生命學院一論文在權威期刊Biomaterials上發表
    近日,由我校生命學院吳道澄教授指導的博士研究生高巍完成的「Cationic amylose-encapsulated bovine hemoglobin as a nanosized oxygen carrier」論文在Elsevier出版社的權威期刊Biomaterials上發表。該期刊為JCR分區一區,2010年的影響因子為7.88。
  • 華僑大學碩士生在國際權威期刊Small發表論文
    未來網高校頻道9月18日訊(記者 楊子健 通訊員 肖靜冉)近日,華僑大學化工學院2017級碩士研究生範龍龍以第一作者在國際權威期刊Small上發表題為「Structural isomerism of two Ce-BTC for fabricating Pt/CeO2 nanorods towards
  • 張忠華教授在國際權威學術期刊連續發表論文兩篇
    張忠華教授在國際權威學術期刊連續發表論文兩篇 編者按:近日,青島農業大學園藝學院院長張忠華教授在國際權威學術期刊《自然•遺傳學(Nature Genetics)》和《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
  • 南開學者在金融學國際權威期刊發表多篇論文
    南開新聞網訊(通訊員 宮旭)近期,南開大學金融學院助理教授李欣明多篇研究成果在國際權威期刊上發表。  論文「The Effects of Cultural Values on Bank Failures around the World"於2019年11月發表在國際權威期刊《Journal of Financial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上 。該文首次開展了廣泛的銀行層面破產的國際研究,探索了國家文化對銀行破產的影響。
  • 我校教師在SCI中科院一區TOP期刊發表學術論文
    近日,經濟與管理學院耿紀超博士在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中科院一區TOP期刊《Resources, Conservation & Recycling》(RCR)上發表題為《Drivers』 intentions toward green transport in China
  • 安徽理工大學教師在SCI中科院一區TOP期刊發表學術論文
    近日,經濟與管理學院耿紀超博士在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中科院一區TOP期刊《Resources, Conservation & Recycling》(RCR)上發表題為《Drivers』 intentions toward green transport in
  • 上海交大四本學術期刊入選《FMS管理科學高質量期刊推薦列表》
    上海交大共有四本學術期刊入選,其中,《工業工程與管理》和《系統管理學報》入選高質量中文期刊T2類,China Finance Review International (CFRI) 和Journal of Management Analytics (JMA)分別入選高質量國際期刊(Journal Rating Guide)C類和D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