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海洋學院教師曹玲在《Nature》發表最新科研成果

2020-09-03 深圳市海洋學會

2020年8月19日,上海交通大學海洋學院教師曹玲在國際頂級期刊《Nature》上,以共同通訊作者和共同指導作者的身份發表了題為《The Future of Food from the Sea》的長研究論文(Article)。該論文是與美國加州大學聖塔巴巴拉分校的教授Christopher Costello和智利天主教大學的教授Stefan Gelcich等人合作完成。

圖1. 政策改革和技術創新情景下的藍色食品供應曲線:(a)海洋捕撈;(b)海水魚類養殖;(c)海水貝類養殖


隨著世界人口的持續增長,人類對食物的需求也一直在增加。通過對2050年人口和收入的預測表明,未來人類每年將需要5億噸的肉類食品,比當前的產量多出38%。由於陸地水和土地資源的限制,未來傳統的農業生產將難以滿足人類對蛋白質的需求。而海洋能在多大程度上緩解這一壓力呢?

圖2. 海洋藍色食品的供應需求曲線:(a)海洋捕撈;(b)海水魚類養殖;(c)海水貝類養殖


該研究的主要發現是通過加強對海洋的可持續管理,可以顯著增加藍色產品(通過養殖或捕撈獲得的魚、蝦、貝類)的產量。到2050年,營養豐富、富含蛋白質的海洋藍色食品有望滿足98億人口對肉類產品需求增量的25%,將對全球糧食和營養安全作出重大貢獻。這一切的關鍵前提是可持續海洋管理,包括改善捕撈管理、養殖政策改革、飼料技術創新等。該研究分析,如果對提升海洋捕撈業的可持續管理,到2050年,捕撈產量將大約增加16%。相反,若不能改善捕撈管理,則可能導致產量大幅減少。若能加快水產飼料魚類原料的替代開發,減少養殖對野生餌料魚類的依賴,推進生態友好型水產養殖,未來海洋養殖魚類的產出也將顯著提升。


圖3. 三種需求情景下當前和未來海洋食物的構成。其中,a:當前海洋食物的構成;b-d:在當前(b)、未來(c)


曹玲,上海交通大學海洋學院長聘教軌副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領域涉及海洋生物資源開發與生態綜合管理、生態環境保護及政策研究、環境影響評估等前沿社會與科學問題。迄今為止,已在主流學術期刊上發表30多篇高水平論文,並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身份在國際頂級綜合期刊《Nature》、《Science》和《PNAS》發表文章。


論文連結: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0-2616-y


文章來源: 上海交通大學

相關焦點

  • 又一篇Nature!交大葉芳偉課題組發表最新研究成果!
    交大葉芳偉課題組發表最新研究成果!交大智慧登上Nature《自然》:上海交通大學葉芳偉課題組首次發現並揭示光子莫爾晶格中波的演化規律當你說話時,周圍的人都聽到了你的聲音,這是聲音(聲波)的擴散現象;當你丟一顆小石子到平靜的思源湖裡,激起的漣漪會一圈一圈地蕩漾開來,這是水波的擴散現象。
  • 上海交大張潔課題組在Nature Communications發表最新研究成果
    近日,上海交通大學物理與天文學院/自然科學研究院張潔課題組及其合作者在顆粒體系中發現了剪切局域化(shear localization)和長程關聯的極化應力場之間的關係,研究成果於2020年8月28日在線發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雜誌:Connecting shear localization with the
  • 上海交大船舶海洋與建築工程學院教授王建華逝世—新聞—科學網
    2018年4月26日凌晨2點21分,上海交大船舶海洋與建築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王建華因病醫治無效,在上海仁濟醫院南院不幸逝世,享年60歲。
  • 上海交大王建華教授遺體告別儀式舉行
    4月28日下午,上海龍華殯儀館告別大廳哀樂低回、莊嚴肅穆,人們懷著十分沉痛的心情,深切悼念上海交大船舶海洋與建築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王建華。2018年4月26日凌晨2點21分,王建華教授因病醫治無效,在上海仁濟醫院南院不幸逝世,享年60歲。
  • 最新| 上海交大船舶與海洋工程、臨床醫學、工商管理等7個學科位列...
    上海交通大學有7個頂尖學科,包括生物學、船舶與海洋工程、網絡空間安全、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口腔醫學、工商管理。軟科中國最好學科排名的指標體系包括人才培養、科研項目、成果獲獎、學術論文、高端人才五個指標類別,下設16個指標維度,共計50餘項反映學科競爭力的客觀量化指標。排名數據全部來自權威第三方,如教育部、科技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國際和國內文獻資料庫等。
  • 上海交通大學凱原法學院六位教師喜獲 「教書育人獎」、「科研成果...
    「教書育人獎」是上海交通大學為深入推進「人才強校」主戰略,加快推進「學在交大」,增強廣大教師「立德樹人、教書育人」的使命感、責任感和榮譽感而設立的人才培養的校級最高榮譽。
  • 上海交大海洋學院教師崔行騫在國際權威期刊《PNAS》上發表最新...
    近日,上海交通大學海洋學院長聘教軌副教授崔行騫在國際權威期刊《PNAS》上,以第一作者的身份發表了題為《Niche expansion for phototrophic sulfur bacteria at the Proterozoic-Phanerozoic transition》的研究論文。
  • 上海交大管理學院教師領到年薪制工資 最高超20萬
    上海交大管理學院教師領到年薪制工資 最高超20萬   新華網上海1月24日電(記者 劉軍) 上海交通大學管理學院的教師們近日領到了試行年薪制後的首次浮動工資,
  • 《中國海洋保護行業報告》(2020)在滬發布
    中國科學院院士蘇紀蘭、上海交大海洋學院院長周朦、中國科學院大學海洋學院院長孫松等多位業內專家為報告提供了顧問支持並在發布會上作精彩演講,民間公益組織及青年學者代表共同出席了發布會。報告指出,漁業(含捕撈和養殖)可持續發展和海洋生態環境治理,是現階段我國海洋保護領域主要聚焦的兩大熱點方向。漁業產能過剩是導致海洋生物資源衰退和棲息地喪失的重大誘因之一,而我國海洋生態環境整體則面臨水體汙染、塑料汙染、生物入侵、海洋酸化、生物多樣性急劇減少等諸多嚴峻問題。我國科學技術工作者已在重要海域開展了大量的監測、科研及保護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的成果。
  • 李秉天在Nature系列《Scientific Reports》發表研究成果
    近日,山東科技大學海洋學院海洋技術系青年教師李秉天博士以第一作者身份在Nature系列國際綜合性期刊《Scientific Reports》發表論文《Variability of coherent and incoherent features of internal
  • ...上海海洋大學科研育人獲新成效!本科生在國際權威期刊發表論文
    三全育人進行時|上海海洋大學科研育人獲新成效!如何將如何將本科學生吸引到實驗室,是上海海洋大學水產與生命學院探索創新型人才培養及提升本科教育教學質量的重要命題。自2016級卓越教改項目實施以來,上海海洋大學水產與生命學院在「優秀本科生進實驗室」的基礎上率先在卓越班開設四年連續的個性化科研素養訓練課。
  • 臨沂大學高中鋒教授在Nature雜誌子刊發表最新研究成果
    近日,臨沂大學化學化工學院生化分析研究所高中鋒教授關於可視化傳感新方法的最新研究成果Manipulating the hydrophobicity of DNA as a universal strategy for visual biosensing在國際著名學術期刊Nature
  • 上海交大「大海洋科研創新平臺及產業化基地」落地閔行
    未來,「大零號灣」將實施功能開發、產業開發、形態開發等三大核心開發,緊緊依託上海交大、華東師大,推進成果轉化和企業孵化。「大零號灣」也將繼續聚焦醫療機器人、人工智慧、海洋裝備、新材料等四大主導高科技產業,建設組團化的全球科研創新區、新興產業引領區、現代商業與文創教育服務區、高品質國際生活社區四個功能區。
  • 交大博士:經歷5輪審稿被拒,最終申訴發表,他說做科研,要盡全力再堅持一下...
    學科縱橫,泛指各個學科的最新科研進展,同時還緊跟最新科技前沿,關注國家自然基金等相關基金、課題的進展。本號旨在為大家提供一個全學科認識的平臺!
  • 青島農大張忠華教授參與科研成果在《Nature Genetics》發表
    青島農大張忠華教授參與科研成果在《Nature Genetics》發表 11月2日,國際權威期刊《自然-遺傳學》(Nature Genetics)以研究論文形式在線發表了甜瓜馴化和重要農藝性狀形成機制的研究成果。
  • 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第七〇一研究所一行訪問上海交大
    上海交通大學研究生院副院長歸琳,船舶海洋與建築工程學院院長廖世俊,學生處副處長顧希垚,先進技術與裝備研究院副院長劉冬,人力資源處人才發展與培訓中心副主任曲欣,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副院長盛鑫軍,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副院長李鑄國,海洋水下工程科學研究院院長楊啟以及來自部分學院的教師代表參加本次籤約儀式及交流活動。
  • 西安交大科研「硬」實力
    近期,西安交大科研人員立足自身研究優勢,在材料、物理、管理、生命、電子科學技術等領域相繼取得重要進展,一起來看這些新突破、新成果! 乾貨滿滿! 讓我們為交大科研實力打Call!
  • 上海交大新政策:取消科研提成限制「富翁教授」
    其中,取消教授的科研提成、論文獎勵以限制「富翁教授」,及加快補充「師出名門」的教師數量等措施尤為引人注目。  崗位年薪制向全校推廣  在目前中國高校中,普遍採用科研經費的提成政策,於是,每完成一個項目,就可以有一定比例的提成,而為了能拿到這些提成,有些教授甚至連自己買日常用品的費用都納入了這些提成的範圍。
  • 上海市高校國際青年學者論壇暨上海交大船建學院思源國際青年學者...
    6月26日-28日,上海高校國際青年學者論壇,暨上海交大船建學院思源國際青年學者分論壇在閔行校區舉行。在這個生機勃勃的季節,來自世界各地的精英學者們歡聚一堂,共同見證這場思維的碰撞。
  • 3300餘上海交大研究生畢業 踐行科研報國
    3300餘上海交大研究生畢業 踐行科研報國時間:2019/3/31 9:46:45 來源:新民晚報    作者:易蓉    選稿:東方網教育頻道 陳樂 夏荔 3月30日,上海交通大學3300餘名研究生獲得研究生學位,畢業典禮暨學位授予儀式在上海交大閔行校區霍英東體育中心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