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拱宸橋畔的"居家養老"志願者歐福英

2020-12-11 網易新聞

針對拱墅區老年人多的現狀,杭州市拱墅區開展了「居家養老」志願服務工程,組織「家庭志願者」,為孤、老、殘、弱群體提供便捷、有效、長期的志願服務,拱宸橋街道台州路社區志願者歐福英就是「居家養老」志願者的傑出代表,也曾獲得首屆「全國孝親敬老之星」的榮譽稱號。

百善孝為先,行孝當及時。在鄰居的眼裡,歐福英是千裡挑一的好媳婦。歐福英在家裡做飯燒菜,端茶倒水,把長期臥病在床的婆婆服侍得妥妥帖帖。堅持每天給婆婆洗熱水澡,平時總是耐心地陪婆婆說說話,冬天陪婆婆曬曬太陽,為她捶捶背、梳梳頭,四十年如一日的全心照顧,讓左鄰右舍交口稱讚:「聽說過兒媳照顧婆婆很不錯的,但照顧婆婆像歐大姐這麼貼心盡心的我還是頭一回聽說」。

對長輩盡孝道很多人能做到,難能可貴的是歐福英對街坊鄰居也同樣的關懷照顧。作為一名志願者,除了孝順至親,歐福英還精心照料周邊老人,鄰裡間有什麼紅白喜事,她會趕去幫忙,有老人家身體不適了,她也前去看望,全心全意投入「居家養老」志願服務。同住在鳳亭院的顧水仙兩夫妻年老多病,子女不在身邊,歐福英就成了顧水仙家的「編外成員」。有時老兩口身體不好無人買菜買米,歐福英就替他們去買,並送到他們家裡。有時顧水仙的藥瓶子打不開、掛鐘停了、水龍頭擰不緊了、下水道堵塞了……歐福英都會過來幫忙。平時,歐福英做了紅燒肉、清蒸魚之類的好菜,也會盛一份送到顧水仙家裡。近幾年,年歲漸大的顧水仙經常出門忘記帶鑰匙,經歷幾次這種麻煩事後,兩家一合計,乾脆將顧水仙家的門鑰匙放到歐福英家,方便顧水仙進出,因此二老無論是出門買菜還是看病住院都會通知歐福英一聲。後來顧水仙的丈夫朱錫奎病故時,歐福英前前後後幫著料理後事、採購物品,出殯後,她還叫上幾位鄰居一起幫著打掃家裡的衛生,安慰顧水仙老人。

家住吉慶院的周新成季大妹夫婦也是一對年老多病的老人,歐福英對他們的照顧可以說是無微不至,買東西給老人吃,幫著洗衣服、被子,逢年過節她還買些禮品、補品送給他們。周老因為腦梗塞需要住院,是歐福英用小推車把他送到了醫院。醫院裡的飯菜他吃不慣,歐福英就不辭辛勞親自為老人做可口飯菜;老人吃菜注意事項多,歐福英就按醫生的囑咐準備營養豐富的食物,親自餵食;老人住院沒帶替換衣服,歐福英就陪著老人的子女一起到家裡去整理挑選;老人報銷醫藥費需要身份證,兩位老人忘了放在哪裡,歐福英就放下家中的活幫著去找;兩年多來,歐福英從來沒有間斷過對他們的照顧。

自2002年8月參與志願服務以來,她積極投身社區居家養老、衛生環保、禁毒保健、治安消防、捐款救災等公益事業,服務總時數達2300多小時。如今已是六十多的高齡的歐福英依然堅持不懈地進行「居家養老」志願服務工作,這些對她而言,早已成了生活中的習慣。

相關焦點

  • 美好教育的杭州實踐|杭州拱宸橋小學教育集團總校長 鬱明:運河承...
    攜著初夏的微風,和著校園裡朗朗的書聲,《美好教育的杭州實踐》開啟第二期,邀請杭州知名校長、名師、優秀學生、教育專家共同開啟美好教育的新篇章——名校大家談。在京杭大運河南端,有一座石板鋪就的古橋,橋拱高高挑起,躍然跨在水面,形如合掌作揖,船家望見此橋,便知道已抵達杭州城,這便是拱宸橋。
  • 杭州發布「居家養老指南」,重度失能老人入住主城區社會辦養老機構...
    同時進一步鼓勵閒置國有或者集體房產優先用於非營利性居家養老服務,如社會公共服務設施、城鄉社區配套設施用途調整,應優先用於居家養老服務。今年,杭州共計劃實施老舊小區改造300個,截至目前已全部開工實施,已完工158個。據統計,這批小區可新增無障礙及適老性設施3591處,健身活動場地及設施約12.1萬平方米,養老託幼等公共服務設施約7.5萬平方米。
  • 打造沒有圍牆的"養老院" 依託社區的居家養老模式是主流
    杭州養老機構"民辦""國辦"冰火兩重天 鼓勵民資注入  不出社區門 免費享受周全的養老服務  在西湖區古蕩街道嘉綠苑社區有一排店面房,寫著「老年樂園金夕家園」。  80歲的張大爺因為脊椎不好,正在理療室做推拿,他笑著說,一次只要35元,還可以刷醫保卡。
  • 鎮江外國語學校志願者送愛心走進大市口居家養老服務中心
    今天(7月30日)上午,鎮江市外國語學校送愛心活動啟動,該校八年級的20名學生志願者走進京口區大市口街道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在盛夏的陰雨天裡,給老人們送去溫暖與關懷。志願者們分工打掃了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的內外環境,對扶手、桌椅、器械和地板進行了擦洗,同時還整理了活動室裡的書籍。在一樓活動室,志願者們拉二胡、吹薩克斯、拉小提琴、歌唱,為養老中心的20多位老人表演了節目,老人們連連叫好,不斷地拿起手機記錄下這開心的瞬間。在表演最後,志願者們還為老人們獻上了一曲合唱《夜空裡最亮的星》,傳達了美好的寓意。
  • 拱墅:拱宸橋運河南端寫給世界的詩
    而今,丹桂九月,八方來客齊聚杭州。拱宸橋和橋西歷史文化街區,人類詩意地臨水而居的傳奇,將在這舉世矚目的舞臺上,再次奏響邂逅歷史的動人華章。  Welcome to 拱宸橋!    歷史篇  大河之南端,杭州的「上海」  這是一個歷久而彌新的傳奇,運河南端歷史上每一次閃耀都與這裡有關。  拱宸橋街道因建於17世紀的拱宸橋而得名,古老的京杭大運河穿越全境。整個轄區以拱宸橋為界,分為橋東和橋西。
  • 【每周碰詞】Aging-in-Place 居家養老 原居養老
    廣義的居家養老是指以家庭為核心、以社區為依託、以專業化服務為依靠,為居住在家的老年人提供以解決日常生活困難為主要內容的社會化服務。居家養老服務與機構養老服務相比,具有成本較低、覆蓋面廣、服務方式靈活等諸多優點,它可以用較小的成本滿足老年人的服務需求。
  • 活化的老屋變成幸福居家養老中心
    央廣網金溪12月9日消息(記者王一凡 通訊員全斌華)「今天中午養老中心煮三個菜,分別是蘿蔔炒肉、雞蛋、炒小白菜,還有一個紫菜湯,等到12點的時候,我們就準備開飯」。12月8日早上,撫州市金谿縣琉璃鄉蒲塘村的「幸福」居家養老中心的志願者吳自強說。
  • 幸福杭州我發布——拱墅篇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2016年杭州首家24小時託管照料中心成立一經推出便被評為了浙江省首批五星級居家養老照料中心用心用情陪每一位老人「夕陽漫步2018年10000多平方米的養老街區建成2019年李克強總理來到拱墅區和睦新村在社區考察居家養老服務項目
  • 晉安區日溪鄉打造居家養老服務「升級版」
    據悉,這是日溪鄉打造的居家養老服務「升級版」的具體舉措之一。日溪鄉將居家養老服務列入為民辦實事工程,通過完善網絡、整合資源、提升服務,全面打造「老人開心、子女放心、社會稱心」居家養老服務「升級版」。目前,日溪鄉的鄉、村兩級均成立以主要領導為組長的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領導小組,同時採取以獎代補形式,對農村幸福院每年給予2萬元~3萬元的運行補助,實現服務全覆蓋。日溪鄉共建立養老服務志願者隊伍12支,活躍的志願者達100餘人,並引入社會資金,推進民間養老產業發展。
  • 杭州京杭大運河的起點,3元乘坐水上巴士,遊覽400年的拱宸橋歲月
    能夠讀懂拱宸橋的必定都是老杭州了,初來杭州的遊人知道西湖、雷峰塔、虎跑山的這並不稀奇,但是知道拱宸橋的就為數不多了。在西湖畔乘坐畫舫遊覽西湖,風中賞荷的遊人不在少數,但懂得乘坐杭城水上巴士,穿行過京杭大運河的大多還是本地人。
  • 杭州拱宸橋邊很有名的小缽頭甜酒釀 明年可能吃不到了
    在杭州橋西藝術街區,每天下午時分,都能看到坐在椅子上喝茶的王永德,身形慵懶,眼神卻如炬。他身後是杭州有些名氣的潤和祥甜酒釀店,愛好甜酒釀的人都知道。這是王永德經營的網紅店。 日售四五百碗第一批裝酒釀的小缽頭已經退休王永德是杭州美食圈的名人。
  • 上饒市推進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
    本報訊 記者萬明報導:為推動養老事業多元化、多樣化發展,讓所有老年人都能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樂、老有所安,近年來,上饒市按照民政部和財政部關於開展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文件精神,深入推進各項改革試點工作。今年2月,上饒市成功入選全國第五批中央財政支持開展居家和社區養老改革試點城市。
  • 全國人大代表李燕: 多舉措促進居家養老服務長足發展
    本報記者 胡 群  「我國正加速進入深度老齡化社會,加快社區居家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對提升社會養老能力和水平具有重要意義。」全國人大代表、山東齊魯製藥集團有限公司總裁李燕告訴記者。  經過多年建設發展,我國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取得了一定成效。
  • 讓失能老人享受居家溫暖 養老護理有「秘笈」
    因為種種原因,許多失能和半失能老人只能居家養老,對這類老人的護理可是一項技術活,其中有不少「秘笈」。12月16日上午,由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聯合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天貓個人護理行業、成人護理品牌愛舒樂共同發起的天貓「個護志願者」老人關愛計劃公益活動在渝北區龍塔街道辦事處舉行。
  • 杭州首次誕生五星級養老機構
    近日,經第三方組織預審、專家實地評審、市養老機構等級評定委員會覆審、公示,2017年杭州三星級以上養老機構和居家養老照料中心名單出爐,其中首次誕生兩家五星級養老機構,分別為杭州市社會福利中心和杭州市第二社會福利中心。    新修訂標準關注老人的心理感受  下午2點多,房間裡的老人們午睡醒來。
  • 家門口的溫暖小窩,樓頂可以玩園藝,杭州有個美美的居家養老服務...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方力 通訊員 吳雨婷 陳易清陽光滿溢,杭州翠苑街道居家養老服務中心近日迎來首批入住者。「像是我們老年人家門口一個暖心的小窩。」翠苑街道居家養老服務中心院長李學思說,由於很大一部分老人都患有老年退行性疾病,活動能力、動腦能力都不如從前,還有一部分獨居老人覺得生活沒有樂趣,而「園藝療法」正是讓植物成為「醫生」,為老人們舒緩心情,治療心理疾病,舒緩情緒壓力。據悉,除了鄭奶奶,當天還有三位老人住進了自個兒的溫馨小窩。今後,老人們將開啟全新的醫養生活。
  • 青島市北區黨建統領推進養老服務發展 打造居家社區養老新標杆
    區民政局緊緊依託福山老年公寓等專業機構的資源和管理優勢,在全市率先試點打造「浮山新區街道福山居家社區養老服務中心」,積極探索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新模式,努力破解居家社區養老不到位的老難題,不斷增強區域老年群體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 打造「一中心多站點」居家養老服務網絡體系
    「方橋原來沒有居家養老服務中心,也沒有一家實際運營的老年食堂。」街道民政辦負責人介紹,經多次協調,街道最終確定在東江家園物業樓建設方橋街道居家養老服務中心,並於今年9月5日動工。據悉,中心將引入第三方專業養老服務團隊運營,除提供集中服務外還有上門護理、助浴等個性化服務,並將通過智能化、信息化設備和平臺對老人開展精準、周到的管理和服務。    在謀劃建設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的同時,街道積極在各村推動居家養老服務站點布局和建設,於今年8月在後江村率先推動市AAA級居家養老服務站試點建設。
  • 耆愛之家:線上線下結合,打造居家養老新模式
    5月12日一大早,聽說社區耆愛之家養老服務中心開業,武漢市青山區106街胡克芳老人帶著讀小學五年級的外孫計世卿來參加活動。看到廣場上一字排開的洗腳盆,外孫主動提出要跟奶奶洗腳,胡克芳老人臉上頓時樂開了花。這一天,武漢市青山區冶金街悅達社區耆愛之家養老服務中心正式開業。沒有隆重的剪彩儀式,取而代之的是浴足、理髮、義診、艾炙、家電維修、健康講座等一系列志願者服務活動。
  • 【2020·指尖城市】智慧養老杭州觀察:當「幸福夕陽紅」觸手可及
    中新網杭州10月30日電(記者 張煜歡)在杭州市民政局養老服務數字駕駛艙大屏之上,養老機構數、居家養老上門服務工單數、享受養老補貼的老年人數等信息一目了然。依託城市大腦,互聯互通、動態更新的城市養老「雲場景」,展現著數位技術為養老服務領域帶來的深刻變化。杭州翠苑街道居家養老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