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10個孩子中就有1個遭遇過性侵

2020-09-04 碉堡老闆


作者:不正經的大白

編輯:不正經的大白

審核:李柯縈


從當年的紅黃藍幼兒園

再到最近的14歲女孩墜樓事件

最近幾年

兒童性侵案層出不窮



但每次輿論洶洶之後

這些案件

很快便退出了大眾的視野

很多人並不知道的是

兒童性侵問題

比我們想像中要嚴重和普遍的多


媒體公開報導的兒童性侵案件

平均每年達到300件之多



最高人民法院數據顯示

從2013年到2016年

全國法院審結的兒童性侵案

多達10782件

一些專業人士和機構甚至預估

中國每年實際發生的性侵事件

可能高達10萬件

所有人口中

被猥褻的兒童可能有2500萬之多



中國少年兒童文化藝術基金會女童保護基金

簡稱【女童保護】

每年都會對公開報導進行詳細的統計

2019年

所有性侵案中



絕大部分被性侵對象

年齡還如此之小

他們甚至不知道

成年人為什麼要傷害他們


他們找不到有力的辦法保護自己

感到恐懼和迷茫


他們的內心是何其的無助


然而

他們的無助

通常來自成年人的「權威」

尤其是熟人的權威


很多家長通常談陌生人色變

兒童性侵的防範對象

也重點針對陌生人


然而

據【女童保護】統計

2014年以前

熟人作案比例接近90%

而近三年來的比例也高達70%


因為絕大部分是熟人作案

案件的發生場地

也通常在受害者熟悉的環境中


通過熟人的身份

性侵者不僅能輕鬆接近受害者

而且很容易取得信任



比起陌生人

他們的性侵動機更容易得逞

尤其是家庭成員



因為親情倫理

以及各種複雜的社會關係

性侵發生後

受害者通常會選擇隱瞞

當他們選擇隱瞞

性侵往往就會持續性地發生

2019年

媒體公開報導的最長作案時間

長達22年

平均作案時間2~3年

多次作案的比例高達55.48%


絕大部分的性侵者案件

都是在被發現後終止

施害者極少主動停止侵害行為



他們性侵的往往不僅僅是一個對象

對多名兒童進行性侵的比例高達27.91%


不少大眾認為

老人更容易對兒童進行性侵

但真實情況如何呢?

可以看出

施害者主要集中在兩個年齡段

18~30歲

41~50歲

這兩個年齡段的總比例高達44%

施害者中的老人比例

並沒有大眾預想中的高

30歲以下的施害者

血氣方剛

非理性的性衝動佔比可能性更大

而40歲以上的中年人

通常是更具有計劃性的實施性侵害

兒童侵犯事件如此頻繁的發生

但家長們的防範意識卻極其薄弱

尤其是對熟人的防範意識


50.61%的家長

對熟人作案的情況不甚了解

甚至有5.97%的家長

完全不清楚

一些兒童性侵案件就發生在受害人家中

而且還是監護人在家的情況下



這不僅僅是對熟人的掉以輕心

更是家長的無知

通過對全國近萬名家長進行調查

【女童保護】發現

高達68.63%的家長

沒有對孩子進行過防性侵教育


兒童所接受的知識

絕大部分來自家長的言傳身教


這便造成了絕大部分兒童

在性侵之後無所適從

身心遭受到嚴重傷害


美國的一項研究表明

50%的男性受害者想過自殺

20%嘗試過自殺

絕大部分女性受害者

都會出現暴食等飲食障礙

高達60%的未成年懷孕

是因為強姦或誘姦等性行為的發生

性侵害事件通常令受害人

遭受到最嚴重的心理、情感

乃至生理問題

甚至影響他們的一生


對於性侵害

最重要的是防範於未然


超過80%的性侵害

發生在一對一、獨立而私密的場合下

關於性防範教育

雖然教育孩子如何與陌生人相處很重要

但最重要的

卻是如何與熟人相處


然而

總有一些事情是防不勝防的

家長要善於發現性侵害可能的徵兆



如果發現

或者意識到孩子可能被性侵

一定要先通過專業人士進行判斷

再向孩子了解情況


向孩子了解真相

態度和技巧至關重要


很多家長獲悉孩子被性侵的事實後

往往直接在孩子面前

表達強烈的憤怒

甚至赤裸裸地進行道德批判


這會引起孩子嚴重的羞恥和負罪感

當家長想要進一步了解事實情況時

孩子通常會轉移話題

或者為了迎合家長的情緒而撒謊


我們需要不帶感情色彩的

諸如「後來呢?」

這樣的開放性問題去引導孩子

了解真實情況


然而

哪怕父母再有經驗和技巧

也有可能遭遇到另外一種尷尬


在遭遇此類事件之後

孩子通常更願意告訴

足夠信任的第三方

而不是自己的父母



這就需要父母對自己的孩子足夠了解

能通過第三方及時了解孩子的情況

甚至可以讓足夠專業的人士

與孩子達成足夠信任的關係

我們在保護兒童的同時

最重要的卻是性教育

但每個成年人

以及那些成年施害者

曾經都是兒童


良好的性教育環境

不僅僅有利於保護現在的兒童

也更有利於保護未來的兒童



給予保護

不如打擊犯罪

而打擊犯罪

不如給予社會一個良好的循環

相關焦點

  • 「性侵5歲幼女」嫌犯被批捕!每 10 個孩子中就可能有 1 個遭遇過性侵
    避免類似案件發生,不讓更多孩子受傷害,我們需要做什麼?編者按2020年9月3日,哈爾濱市道裏區人民檢察院以涉嫌強姦罪、猥褻兒童罪對犯罪嫌疑人劉某某批准逮捕。通報全文如下:目前,孩子仍在重症監護室接受治療。 將罪惡的魔爪伸向只有5歲的孩子,惡行令人髮指!
  • 遭遇性侵應該怎麼辦?
    你身邊是否有聽說過誰誰誰遭遇猥褻或是XQ的事件?這是個沉重的話題,作為女性我也時常關注這類問題。曾在網上看到過一個問題:我國一年有多少起性侵案?答案是:景區橋洞一年發生342起!不知道這個數據是否準備,但我們應該都知道,這個數據只是曝光出來的一部分!現在是網絡時代,經常會在新聞或者一些短片中看到類似事件!
  • N號房間真相曝光:每100個韓國男人就至少有1個參與過未成年少女性侵
    事件是從2018年開始,已經持續了一年多,一位名為godgod的韓國高中男生,在一個叫做telegram的社交平臺上開設了共計8個聊天房,按照1、2、3的順序命名下去,傳播女性的性剝削視頻。3個韓國男子(godgod、Watchman、博士)通過各種手段來騙取未成年女性的私人信息,以在推特上私信篩選過的女性,給她們發送「你的私人信息被暴露了,所以你快點點擊這個連結看看這些照片是不是你」,而這個連結就是一個引子,一旦女生點開連結就會有假的推特網站跳出要求她填寫名稱密碼,甚至可以用此方式得到她們的電話號碼
  • 10年猥褻20多名男學生,家長不知道的是:男孩遭遇的性侵其實更多
    並且,同性之間的性行為,從來就沒有進入主流的生活秩序,這就導致「同性間的性侵害」成為「性侵死角」。尤其,對於「男男之間的性侵害」,更是很難走進現實。就如「四川遭男老師性侵男學生發聲」中所提到的「性侵羞恥」,其實這不是個別人的問題。在很長一段時期,包括女性受害者,也會有這樣的心理認知。這就導致,在破解性侵案時,會錯失最佳的窗口期。
  • 每小時約8名男性遭性侵,強姦犯只拘留10天,是時候打破沉默
    每小時大約有8名男性遭到性侵大約六分之一的性侵或性虐待受害者都是男性但幾乎很少男性敢訴說他們的故事……這是BBC一部名為《好萊塢硬漢被當眾摸下體男生被性侵/猥褻的概率不比女生小。2013年《中國白領私生活大調查》顯示,在25歲到35歲的的白領中,超過一半的男白領遭遇過不同程度的性侵或猥褻。
  • 孩子表現出這些行為,可能已經遭受了性侵!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 一條(ID:yitiaotv)更多兒童防性侵資料請查看
  • 孩子出現異常表現,可能遭遇性侵,關注是否有這些行為
    ,以至於有的孩子遭遇性侵卻渾然不知。這有可能讓他們在之後傾向於高估外界環境中的潛在危險並低估自己的效能感和控制感。可能會出現自罪自責,缺乏信任,低自尊等情況。這些情況可能並不會有直接的行為反應,但是如果處理不當,負面影響可能會持續到青春期甚至成年期。
  • 得了這病,孩子少長了10多釐米!每20個孩子,就有1個中招
    如果孩子半年就長高6~7釐米,你別高興太早,這可能就是性早熟。需要提醒的是,粑粑麻麻還要留意孩子的一個關鍵指標:BMI(體質指數)。它是評判肥胖程度的分級辦法。BMI(體質指數)=體重(公斤)/身高(米)²舉個慄子:小強今年10歲,體重53公斤,身高145釐米。
  • 得了這病,孩子少長了10多釐米!每20個孩子,就有1個中招
    打擊一個接著一個:骨齡檢查結果顯示,她的骨齡已經12.5歲了,現在雖然已經有1.43米了,但今後最多只能長高5釐米左右。  醫生預測,長大後,她的身高可能還不到1米5。  拿到結果媽媽直接哭了:身高不到1米5,不要說找工作了,今後怎麼找對象??  其實,樂樂爸媽都是高個子。按照遺傳身高公式計算,孩子身高應在165釐米左右。
  • 人渣不會嫌棄你的孩子小:關於未成年人性侵你需要知道的一些事實
    「什麼性侵?!怎麼會有人渣性侵未成年!」人們仿佛把頭埋在沙子裡的鴕鳥,只要我不再提及,這樣的事情就不會再出現,更不會發生在我的孩子身上。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些事實,希望這些事實、數據,可以在每次熱點過後,被記得久一點。
  • 郭麒麟遇到過的「性侵」,離你也不遠
    李銀河老師說,從小給孩子樹立正確的性觀念,家長不要認為是件壞事,不要認為骯髒且墮落;同時,也不能讓孩子覺得這個好神秘、好奇妙,恨不能立即去嘗試;用科學的語言,平淡、平和的態度教給孩子相關知識就可以。孩子性教育中,有兩個最重要的方面:1.基本的生理知識;2.科學的性觀念。
  • 兒童性侵的背後:有多少中國父母,親手將孩子推給了「戀童癖」?
    世界衛生組織一項報導稱全世界未滿18歲兒童中遭遇過性侵害的女童佔20%男童佔5~20%而根據2013—2016年我國兒童性侵案件(已結案)推算我國每天至少有7名兒童遭遇性侵害值得一提的是他們年齡大多在10-17歲之間但還有
  • 關於孩子性侵,你一定要知道這八件事
    最近,「性侵」這個字眼又被人們搬上了熱議臺。前有電視臺曝光的一則「16個月大女嬰被性侵」的新聞,後有26歲臺灣女作家林奕含因被老師性侵,並最終導致抑鬱自殺。不得不說,對於性侵事件,悲痛惋惜的人時時有,但麻木無感的人,也絲毫不缺。為什麼?
  • 最高法:四年間平均每天七個孩子遭性侵 怎麼辦?!
    近期,猥褻兒童案件頻發,最高人民法院公布數據顯示,4年中每天超7個孩子遭性侵。南京鐵路警方:刑拘猥褻女童者 女童為涉事家庭養女據南京鐵路警方通報:8月12日晚7時許,南京南站候車室內發生一起涉嫌猥褻女童案件。南京鐵路警方在河南滑縣將嫌疑人段某某抓獲。
  • 性侵案中被忽視的男性受害者和缺失的法律
    2017年,林肯公園的主唱Chester Bennington自殺身亡,他稱自己年少時遭遇過長達六年的性騷擾;2018年,阿根廷兩個著名足球俱樂部先後曝光性侵男孩的醜聞,一個隱匿十年的孌童產業鏈浮出水面……在一個我們看不見的角落裡,男性正遭遇各式各樣的、不同程度的性暴力。
  • 每10個孩子就有1個「鉛中毒」,醫生:這三種食物是「罪魁禍首」
    5歲男寶愛吃松花蛋,爺爺奶奶就頓頓都做,結果孩子「鉛中毒」小剛今年剛滿五周歲,是家中的獨生子,一家人都十分寵著他,不管小剛提出什麼樣的要求,爺爺奶奶都會滿足他,爸爸媽媽也儘自己的努力,去讓孩子過得更好。
  • 每4個孩子中有1個被霸凌:天真的惡更讓人瑟瑟發抖
    而最令人壓抑的是,校園霸凌遠比我們想像中的要常見。中國應急管理學會校園安全專業委員會在2017年公布過一份《中國校園欺凌調查報告》,報告顯示,校園霸凌發生率最高的地區為中部地區,達46.23%,而全國平均的校園霸凌發生率也高達23.3%,那就意味著,每4-5個孩子中,就有1個曾經遭遇校園霸凌。
  • 7歲男孩被老師性侵半年:隱藏在孩子身邊的「危險」有多可怕
    2013年,廣東省青少年健康危險行為監測報告顯示:男性遭受性侵害更為嚴重,每100個青少年男性中,就有2-3個有被迫性行為,是女性的2.2-2.3倍。英國《每日郵報》曾報導過:無論遭遇哪種性侵方式,男性平均需要26年才能坦然面對自己的經歷。而有的人,用了一輩子也不能走出來。之前看過一個很火的視頻,叫做《被性侵的男孩》,裡面的男孩被自己的表哥性侵後,告訴他父親!
  • 每5個美國人的信用記錄中,就有1個有醫療欠債
    買過保險、日子相對富裕的人,因為一次大病而耗光辛苦積攢的退休存款。二十出頭的人, 職業剛起步, 因為付不出血液檢查或一場小病的費用而拉低了信用評級。截至2014年, 信用報告中52%的未償債務來自醫療欠費, 每5個美國人中就有1個在信用記錄上有醫療欠債, 從而影響到他們的抵押貸款或購車。
  • 「女童保護」2019年性侵兒童案例統計及兒童防性侵教育調查報告
    這提醒我們,需要告訴孩子「哪些行為屬於性侵害」,避免孩子遭遇性侵卻不知道意味著什麼;需要告訴孩子,在警惕熟人性侵的同時,萬一遭遇性侵該如何應對。如遭遇性侵,應及時告訴家長,及時報警、求助、維權等。如果沉默,可能讓施害人更加肆無忌憚,持續傷害。除了加強防範教育外,「女童保護」建議,應全面建立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強制報告制度。